1、解剖学部分泌尿生理w 肾的实质由多数肾叶组成。每个肾叶分为浅部的皮质和深部的髓质。w 皮质因富含血管:故新鲜标本呈红褐色。切面上有许多细小颗粒状小体,叫肾小体。w 髓质颜色较浅,切面上可见许多纵向条纹由许多肾小管构成。w(二)肾的类型及形态特点w 1.牛肾(如图)属于有沟多乳头肾。肾叶大部分融合在属于有沟多乳头肾。肾叶大部分融合在一起,肾的表面有沟,肾乳头单个存在。一起,肾的表面有沟,肾乳头单个存在。肾盏与肾乳头相对,收集由乳头孔流出的尿液,肾盏汇合为前、后两条集收管(相当于肾大盏)。进而汇合为一条输尿管。无明显的肾盂。牛的右肾呈长椭圆形,位于第12肋间隙至第2、第3腰椎横突的腹侧。左肾呈三棱
2、形,前端较左肾呈三棱形,前端较小,后端大而钝圆,因其有较长的系膜,故小,后端大而钝圆,因其有较长的系膜,故位置不固定。位置不固定。强酸盐解离后的正离子(如Na+)可与H+交换进入小管上皮细胞,再与HCO3-一起回血。肾小球毛细血管压是滤过作用的唯一动力。进而汇合为一条输尿管。包在血管球外的双层杯状囊。(四)肾小球旁器(如图)有三层,内层是毛细血管的内皮层,上面有许多窗孔;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通过闰细胞管腔膜上的H+泵主动分泌。进而汇合为一条输尿管。交错的足细胞间隙上有一层滤过裂隙膜,对大分子物质的滤过起到机械屏障作用。(1)血管球(如图)指肾小体血管球附近的一些特殊结构,有三部分:NH3的分泌及N
3、H4+盐的生成促进H+-Na+交换。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的H+和NH3密切相关,NH4+的生成可促进NaHCO3的重吸收。由肾单位和集合小管组成。指肾小体血管球附近的一些特殊结构,有三部分:H+的分泌常与Na+交换与K+形成竞争。髓质颜色较浅,切面上可见许多纵向条纹由许多肾小管构成。(一)肾单位(如图)肾小球滤过液进入肾小管称为小管液,小管液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作用最后排出体外的液体称为终尿。肾小球毛细血管压是滤过作用的唯一动力。w 2.猪肾属于平滑多乳头肾。肾叶的皮质部属于平滑多乳头肾。肾叶的皮质部完全合并,但肾乳头仍单独存在。左、完全合并,但肾乳头仍单独存在。左、右肾呈豆形,右
4、肾呈豆形,位于最后胸椎和前3个腰椎横突腹侧。每个肾乳头与一个肾小盏相对,肾小盏汇人两个肾大盏,后者汇成肾盂,接输尿管。w 3.羊肾和犬肾 均属于平滑单乳头肾。两肾均呈豆形,均属于平滑单乳头肾。两肾均呈豆形,羊的右肾位于最后肋骨至第2腰椎下,左肾在瘤胃背囊的后方,第4、第5腰椎下。犬的右肾位置比较固定,位于前3个腰椎椎体下的下方,有的前缘可达最后胸椎。左肾位置变化较大,当胃近于空虚时,肾的位置相当于2-4腰椎椎体下方。当胃内食物充满时,左肾更向后移,左肾的前端约与右肾后端相对应。羊和犬的肾除在中央纵轴为肾总乳头突人肾盂外,在总乳头两侧尚有多个肾嵴,肾盂除有中央的腔外,并形成相应的隐窝。4.马肾马
5、肾 属于平滑单乳头肾,不仅肾叶之间的皮质部完全合并,而且相邻肾叶间髓质部之间也完全合并,肾乳头融合成嵴状,称为肾嵴。右肾略呈三角形,左肾呈豆形,位于最后二三肋骨椎骨端和第l3腰椎横突腹侧。w 二.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w(一)输 尿 管 w(二)膀 胱 w(三)尿 道 泌尿系统显微解剖肾w 一肾的一般结构 w 皮质在外周,深红色,髓质在中央颜色浅,形成肾锥体,尖端叫肾乳头,深入锥体之间的皮质叫肾柱。髓质中肾小管深入皮质,称髓放线。二、组织学结构泌尿小管(如图)皮质在外周,深红色,髓质在中央颜色浅,形成肾锥体,尖端叫肾乳头,深入锥体之间的皮质叫肾柱。切面上有许多细小颗粒状小体,叫肾小体。小管上皮细
6、胞代谢产生的NH3,可以向小管液或细胞间隙液自由扩散。交错的足细胞间隙上有一层滤过裂隙膜,对大分子物质的滤过起到机械屏障作用。分壁层与脏层,两层之间为囊腔,壁层的细胞为单层扁平上皮,脏层的细胞为多突扁平细胞,称足细胞,相邻足细胞的突起互相嵌合,附着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基膜上,突起之间有裂孔,足细胞是重要的滤过装置,突起的膨大或缩小可调节管腔,控制滤过液的分子及滤过量。2近端小管(如图)4、NH3的分泌(如图)两肾均呈豆形,羊的右肾位于最后肋骨至第2腰椎下,左肾在瘤胃背囊的后方,第4、第5腰椎下。肾的血管和肾小管主要受交感神经的支配5、HCO3-以CO2的形式被重吸收,集合管还能(如图)左、右肾
7、呈豆形,位于最后胸椎和前3个腰椎横突腹侧。足细胞突起间的裂隙膜。中间层是非细胞性的基膜,是一种微纤维网;有三层,内层是毛细血管的内皮层,上面有许多窗孔;髓袢降支对水有较好的通透性,对Na+、K+、尿素的通透性很低,因此随着小管液中水的重吸收,溶质浓度和渗透压逐渐升高。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二、肾小管和集合管转运功能二、组织学结构泌尿小管(如图)1肾小体:球形,分血管球与肾小囊,靠近髓质较大。肾小球毛细血管压是滤过作用的唯一动力。w二、组织学结构泌尿小管(如图)w 由肾单位和集合小管肾单位和集合小管组成。w(一)肾单位(如图)w 1肾小体肾小体:球形,分血
8、管球与肾小囊,靠近髓质较大。有二个极,血管极是血有二个极,血管极是血管出入处,尿极连接近端小管。管出入处,尿极连接近端小管。w(1)血管球(如图)w 一团毛细血管一团毛细血管,入球动脉粗入球动脉粗,反复分支后又汇成一条较细的出球动脉较细的出球动脉。管壁的内皮细胞有许多小孔,所以有滤过滤过能力能力。w 血中的水分、尿素、尿酸和一些营养物质都能滤出,形成原尿原尿。w(2)肾小囊 w 包在血管球外的双层杯状囊。分壁层与脏层,两层之间为囊腔,壁层的细胞为单层扁平上皮,脏层的细胞为多突扁平细胞,称足细胞,相邻足细胞的突起互相嵌合,附着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基膜上,突起之间有裂孔,足细胞是重要的滤过装置,突
9、起的膨大足细胞是重要的滤过装置,突起的膨大或缩小可调节管腔,控制滤过液的分子及滤或缩小可调节管腔,控制滤过液的分子及滤过量。过量。w(3)原尿滤过屏障)原尿滤过屏障(血管内物质滤入肾小囊腔必须经过三层结构)w 有孔的内皮细胞;内皮细胞与足细胞之间的基膜;足细胞突起间的裂隙膜。w 2近端小管(如图)w(1)曲部 w(2)直部 w 3细段 w 4远端小管(二)髓袢的转运功能有三层,内层是毛细血管的内皮层,上面有许多窗孔;中间层是非细胞性的基膜,是一种微纤维网;肾叶大部分融合在一起,肾的表面有沟,肾乳头单个存在。4、葡萄糖、氨基酸全部被肾小管重吸收,而且仅限于近球小管前半部。皮质在外周,深红色,髓质
10、在中央颜色浅,形成肾锥体,尖端叫肾乳头,深入锥体之间的皮质叫肾柱。1球旁细胞:入球动脉的中膜平滑肌层特化为立方形,细胞质内有分泌颗粒,含肾素,升高血压。(一)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牛肾(如图)属于有沟多乳头肾。肾盏与肾乳头相对,收集由乳头孔流出的尿液,肾盏汇合为前、后两条集收管(相当于肾大盏)。皮质在外周,深红色,髓质在中央颜色浅,形成肾锥体,尖端叫肾乳头,深入锥体之间的皮质叫肾柱。致密斑是化学感受器,可感受远端小管尿中钠离子浓度,控制球旁细胞分泌肾素。中间层是非细胞性的基膜,是一种微纤维网;小管上皮细胞代谢产生的NH3,可以向小管液或细胞间隙液自由扩散。H+的分泌常与Na+交换与K+形成竞
11、争。5、HCO3-以CO2的形式被重吸收,集合管还能(如图)2致密斑:远端小管在肾小体血管极处,靠肾小体一侧的细胞,由立方变为柱状,排列紧密。与H+-Na+交换相拮抗。肾叶大部分融合在一起,肾的表面有沟,肾乳头单个存在。中间层是非细胞性的基膜,是一种微纤维网;皮质在外周,深红色,髓质在中央颜色浅,形成肾锥体,尖端叫肾乳头,深入锥体之间的皮质叫肾柱。有四个方面:(1)滤过面积(2)滤过膜通透性(3)有效滤过压(4)肾血流量。血中的水分、尿素、尿酸和一些营养物质都能滤出,形成原尿。2近端小管(如图)血中的水分、尿素、尿酸和一些营养物质都能滤出,形成原尿。足细胞突起间的裂隙膜。交错的足细胞间隙上有一
12、层滤过裂隙膜,对大分子物质的滤过起到机械屏障作用。(1)血管球(如图)致密斑是化学感受器,可感受远端小管尿中钠离子浓度,控制球旁细胞分泌肾素。致密斑是化学感受器,可感受远端小管尿中钠离子浓度,控制球旁细胞分泌肾素。髓质中肾小管深入皮质,称髓放线。(二)髓袢的转运功能尿的生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三个过程。肾叶大部分融合在一起,肾的表面有沟,肾乳头单个存在。二、组织学结构泌尿小管(如图)髓质中肾小管深入皮质,称髓放线。切面上有许多细小颗粒状小体,叫肾小体。皮质在外周,深红色,髓质在中央颜色浅,形成肾锥体,尖端叫肾乳头,深入锥体之间的皮质叫肾柱。皮质因富含血管:故新鲜标本呈红
13、褐色。有三层,内层是毛细血管的内皮层,上面有许多窗孔;肾的血管和肾小管主要受交感神经的支配牛的右肾呈长椭圆形,位于第12肋间隙至第2、第3腰椎横突的腹侧。w(二)集合小管 w(三)肾间质细胞 w(四)肾小球旁器(如图)w 指肾小体血管球附近的一些特殊结构,有三部分:w 1球旁细胞:球旁细胞:入球动脉的中膜平滑肌层特化为立方形,细胞质内有分泌颗粒,含肾素,升高血压细胞质内有分泌颗粒,含肾素,升高血压。2致密斑:致密斑:远端小管在肾小体血管极处,靠肾小体一侧的细胞,由立方变为柱状,立方变为柱状,排列紧密。致密斑是致密斑是化学感受器,可感受远端小管尿中钠离子浓度,控制化学感受器,可感受远端小管尿中钠
14、离子浓度,控制球旁细胞分泌肾素。球旁细胞分泌肾素。(如图)3球外系膜细胞:球外系膜细胞:在肾小体血管极的三角区内,又叫极垫细胞,有突起,着色淡,细胞内有分泌颗粒,含少量肾素少量肾素。w泌尿生理w 尿来源于血浆。尿的生成尿来源于血浆。尿的生成包括肾小肾小球的滤过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泌三个过程。(如图)w 一、肾小球的滤过作用w 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包括分子量较小的血浆蛋白可以滤入肾小囊,形成超滤液或称原尿。w 1、滤过膜及其通透性 w 有三层,内层是毛细血管的内皮层内层是毛细血管的内皮层,上面有许多窗孔;中间层是非细胞性的基膜,中间层是非细胞性的基膜,
15、是一种微纤维网;外层是肾小囊的上皮细胞层外层是肾小囊的上皮细胞层,其细胞表面有足状突起并交错形成裂隙称为足细胞足细胞。交错的足细胞间隙上有一层滤过裂隙膜,对大分子物质的滤过起到机械屏障作用。在三层膜上都覆盖着带负电的糖蛋白,能阻止带负电的物质通过,起到电化学屏障作用。w 2、有效滤过压和滤过平衡有效滤过压和滤过平衡w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w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是滤过作用的唯一唯一动力。动力。w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转运功能肾小管和集合管转运功能w 肾小球滤过液进入肾小管称为小管液,小管液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作用最后排出体外的液体
16、称为终尿终尿。w 重吸收是指溶质从小管液中转运到血液中重吸收是指溶质从小管液中转运到血液中的过程。的过程。w 分泌分泌是指上皮细胞将本身代谢产物或血液中的物质转运至小管液(腔)中的过程。w 一)近端小管的转运功能w 1、Na+、Cl-、HCO3-的重吸收及H+的分泌(如图)中间层是非细胞性的基膜,是一种微纤维网;左肾呈三棱形,前端较小,后端大而钝圆,因其有较长的系膜,故位置不固定。二、组织学结构泌尿小管(如图)NH3的分泌及NH4+盐的生成促进H+-Na+交换。二、组织学结构泌尿小管(如图)髓质中肾小管深入皮质,称髓放线。泌K+是一种被动过程,与Na+的重吸收关系密切Na+,吸收一个Na+,同
17、时分泌一个K+,称为Na+-K+交换。肾的实质由多数肾叶组成。分壁层与脏层,两层之间为囊腔,壁层的细胞为单层扁平上皮,脏层的细胞为多突扁平细胞,称足细胞,相邻足细胞的突起互相嵌合,附着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基膜上,突起之间有裂孔,足细胞是重要的滤过装置,突起的膨大或缩小可调节管腔,控制滤过液的分子及滤过量。与H+-Na+交换相拮抗。髓质颜色较浅,切面上可见许多纵向条纹由许多肾小管构成。切面上有许多细小颗粒状小体,叫肾小体。(四)肾小球旁器(如图)3、K+是主动重吸收,机制尚不清楚。与H+-Na+交换相拮抗。一团毛细血管,入球动脉粗,反复分支后又汇成一条较细的出球动脉。尿的生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
18、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三个过程。1、滤过膜及其通透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压是滤过作用的唯一动力。H+的分泌常与Na+交换与K+形成竞争。H+的分泌常与Na+交换与K+形成竞争。(除以NH3分泌外还有一NH4+的形式分泌,不仅远曲小管,而且几乎整个肾小管都有这种过程)。w 2、水靠渗透作用靠渗透作用和跨细胞跨细胞两条路径被重吸收。3、K+是主动重吸收,机制尚不清楚。4、葡萄糖、氨基酸全部被肾小管重吸收,而且仅限于近球小管前半部。w(二)髓袢的转运功能 w 髓袢降支对水水有较好的通透性,对Na+、K+、尿素、尿素的通透性很低,因此随着小管液中水的重吸收,溶质浓度和渗透压逐渐升高。w(三)远曲小管和集合
19、管的转运功能 w 1、Na+和Cl-的重吸收 w Na+和Cl-,通过Na+-Cl-同向转运体主动转运进入细胞,继而被重吸。w 2、K+的分泌(如图)w K+是唯一既可被肾小管重吸收,又能被是唯一既可被肾小管重吸收,又能被分泌的离子。分泌的离子。泌K+是一种被动过程,与Na+的重吸收关系密切Na+,吸收一个Na+,同时分泌一个K+,称为Na+-K+交换。与H+-Na+交换相拮抗。w 3、H+的分泌(如图)w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通过闰细胞闰细胞管腔膜上的H+泵主动分泌泵主动分泌。H+的来源乃是细胞内的CO2和H2O。H+的分泌常与Na+交换与K+形成竞争。w 4、NH3的分泌(如图)w 小管上皮细
20、胞代谢产生的小管上皮细胞代谢产生的NH3,可以向小可以向小管液或细胞间隙液自由扩散。小管液中的管液或细胞间隙液自由扩散。小管液中的NH3与与H+结合生成结合生成NH4+,进一步与强酸盐(如进一步与强酸盐(如NaCl)的负离子结合随尿排出)的负离子结合随尿排出。(除以NH3分泌外还有一NH4+的形式分泌,不仅远曲小管,而且几乎整个肾小管都有这种过程)。NH3的分的分泌及泌及NH4+盐的生成促进盐的生成促进H+-Na+交换交换。强酸盐解离后的正离子(如Na+)可与H+交换进入小管上皮细胞,再与HCO3-一起回血。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的H+和NH3密切相关,NH4+的生成可促进的生成可促进NaHCO
21、3的重吸收的重吸收。w 5、HCO3-以以CO2的形式被重吸收的形式被重吸收,集合管还能(如图)w 三、尿的生成的调节 w(一)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 w 有四个方面:(1)滤过面积(2)滤过膜通透性(3)有效滤过压(4)肾血流量。w(二)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及分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及分泌作用(肾血流量)的因素泌作用(肾血流量)的因素w 1.肾内自身调节 w 2.肾交感神经的作用w 肾的血管和肾小管主要受交感神经的支配w 3.体液调节w(1)抗利尿激素w(2)醛固酮(如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通过闰细胞管腔膜上的H+泵主动分泌。内皮细胞与足细胞之间的基膜;1肾小体
22、:球形,分血管球与肾小囊,靠近髓质较大。尿的生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三个过程。进而汇合为一条输尿管。2致密斑:远端小管在肾小体血管极处,靠肾小体一侧的细胞,由立方变为柱状,排列紧密。4、NH3的分泌(如图)2、水靠渗透作用和跨细胞两条路径被重吸收。1球旁细胞:入球动脉的中膜平滑肌层特化为立方形,细胞质内有分泌颗粒,含肾素,升高血压。1、滤过膜及其通透性血中的水分、尿素、尿酸和一些营养物质都能滤出,形成原尿。足细胞突起间的裂隙膜。强酸盐解离后的正离子(如Na+)可与H+交换进入小管上皮细胞,再与HCO3-一起回血。内皮细胞与足细胞之间的基膜;羊和犬的肾除在中央纵轴为肾总乳头突人肾盂外,在总乳头两侧尚有多个肾嵴,肾盂除有中央的腔外,并形成相应的隐窝。1、滤过膜及其通透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压是滤过作用的唯一动力。与H+-Na+交换相拮抗。二、组织学结构泌尿小管(如图)肾叶大部分融合在一起,肾的表面有沟,肾乳头单个存在。H+的分泌常与Na+交换与K+形成竞争。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