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科乳腺疾病产科乳腺疾病第一节第一节 泌乳生理泌乳生理 病 因 革兰氏阳性菌:链球菌属,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菌:链球菌属,葡萄球菌 属,棒状杆菌属属,棒状杆菌属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属,克雷伯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属,克雷伯 氏杆菌属氏杆菌属霉形体霉形体真菌真菌病毒病毒 感染途径与发病率感染途径与发病率 感染途径:泌乳途径(主要感染途感染途径:泌乳途径(主要感染途 途径),血源途径,淋巴途径途径),血源途径,淋巴途径 2 2 发病率:影响发病率高低的因素有:发病率:影响发病率高低的因素有:季节,气温,饲料,环境卫生,挤奶季节,气温,饲料,环境卫生,挤奶 方式,胎次,泌乳阶段,泌乳量,乳方式,胎次
2、,泌乳阶段,泌乳量,乳 头状态和遗传因素。头状态和遗传因素。三、乳房炎的发病机三、乳房炎的发病机理理 病原菌粘附于乳头表面病原菌粘附于乳头表面-侵入乳腺侵入乳腺-扩繁扩繁-侵袭乳腺组织形成炎症。侵袭乳腺组织形成炎症。受感染的乳区部分血管扩张,血流受感染的乳区部分血管扩张,血流变慢,微细血管渗透性增强,乳中变慢,微细血管渗透性增强,乳中嗜中性白细胞增加。乳房肿胀,乳嗜中性白细胞增加。乳房肿胀,乳汁变化,泌乳停止。汁变化,泌乳停止。四、乳房炎的免疫机制四、乳房炎的免疫机制(一)宿主防御系统的作用(一)宿主防御系统的作用1.1.乳头管乳头管2.2.体液防御系统体液防御系统 乳铁蛋白、溶菌酶、乳乳铁蛋
3、白、溶菌酶、乳过氧化氢酶系统、乳素、防御素等过氧化氢酶系统、乳素、防御素等(二)乳房炎的细胞免疫 巨嗜细胞、多形核中性粒细胞、NK样细胞等乳房炎的体液免疫乳房炎的体液免疫 4 4种免疫球蛋白:种免疫球蛋白:IgG1IgG1、IgG2IgG2、IgAIgA、IgM IgM 五、乳房炎的临床症状五、乳房炎的临床症状 乳汁异常:色泽异常,凝块,絮片,脓液或血液乳房热、红、肿、痛、硬化等六、乳房炎症的基本指标及诊断 发生乳房炎时乳汁的成分发 生变化,这些指标的改变可作为诊断的依据(一)乳汁体细胞数 由巨嗜细胞、淋巴细胞、多形核中性细胞核部分乳腺组织的上皮细胞等组成。是重要的诊断依据,一般认为体细胞数在
4、20万以内为正常。(二)酶 过氧化氢酶、乳酸脱氧酶、(三)乳汁导电率 发生乳房炎时,大量Na、Cl进入乳汁,使乳汁的导电率升高(四)其他指标 pH 乳房炎奶碱性升高。乳糖 乳房炎奶含量降低七、乳房炎的治疗七、乳房炎的治疗(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链霉素,头孢类,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链霉素,头孢类,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环丙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等。沙星等。1.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 及早治疗 注意药物的耐药性 药物的公共卫生问题 药物的有效浓度 用药剂型、剂量 用药周期2.给药方法 消化道:抗菌药物在瘤胃相当部分被分解而失去活性,少用该法 静脉注射:一般
5、在急性全身性感染时采用 肌肉注射 皮肤给药:要求特别的剂型制剂,药物的参透力强 乳腺内给药:治疗乳房炎的常用方法(二)临床用药 1.全身用药 适用于严重并有全身症状的病例。(1)全身抗菌药物治疗。(2)口服中草药治疗 2.局部用药(1)乳房内注射(2)乳房涂擦(三)抗生素疗法 目前较好的有头孢类、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1.抗生素选用注意事项(1)药物的浓度(2)药物的脂溶性(3)耐药性(4)公共卫生(5)药物的半衰期(6)药物的剂型剂量、用药周期、用药次数 2.泌乳牛的抗生素疗法:针对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以预防为主 3.干奶牛的抗生素疗法:选用长效抗生素油剂(四)其他疗法 抗炎疗法(急性乳房感染)、细胞因子疗法、细菌毒素疗法、抗菌肽疗法、溶菌酶疗法八、乳房炎的预防 乳房炎的控制,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原则(一)加强管理 1.改善饲养管理 2.规范挤奶操作 3.挤奶前后乳房药浴 4.干奶控制及干乳期乳房保健(二)加强乳房炎检测 定期对牛群进行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及时采取措施防控。(三)疫苗预防 目前有大肠杆菌乳房炎疫苗、乳房炎多联苗。疫苗免疫复杂,效果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