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归田园居(其一)归田园居(其一)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素养目标1.语言目标:诵读这首诗,体会其形式特点;把握朗读节奏,并背诵这首诗。2.审美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并赏析它们的表达技巧。目录知人论世01初读诗歌02诗歌讲解诗歌讲解03题型讲解题型讲解04contents01知人论世暧暧 远人 村,依依 墟里 烟。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狗吠()樊笼()“罗”字写出了花儿很繁盛,层层叠叠的,竞相绽放。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狗吠 深巷 中
2、,鸡鸣 桑树 颠。久在 樊笼 里,复得 返 自然。答案(1)五言诗由于增加了一个字,内容的含量扩大,可以容纳更多的句子成分,从而能更好地叙事抒情。(2)“室”还可解释为人的内心,“虚室”则有“空明的心境”之意。榆柳 荫 后檐,桃李 罗 堂前。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毫无粉饰之词,平易如话,但恰到好处地与诗意合拍。他去世以后,友人私谥为“靖节”,故后世称“陶靖节”;户庭 无 尘杂,虚室 有 余闲。樊(fn)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暧暧 远人 村,依依 墟里 烟。答案(1)五言诗由于增加了一个字,内容的含量扩大,可以容纳更多的句子成分,从而能更好地叙事抒情。诗人在描写田园生活情景时选
3、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榆柳 荫 后檐,桃李 罗 堂前。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进亦忧,退亦忧”。知人论世知人知人,是指了解作家各个方面的情况和他的创作意图。论世论世,是指要了解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该作品时所处的社会状况。名词点拨一、识作者一、识作者隐逸的田园诗人隐逸的田园诗人陶渊明陶渊明陶渊明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节先生。东晋文学家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浔阳柴桑人。田园诗的田园诗的诗人诗人,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后陆续
4、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久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官,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四十一岁再出为彭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田园。他去世以后,友人私谥为他去世以后,友人私谥为“靖节靖节”,故后世称,故后世称“陶靖节陶靖节”;因曾任彭泽县令,后人又称为;因曾任彭泽县令,后人又称为“陶陶彭泽彭泽”。二、知背景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
5、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一首。狗吠()樊笼()把握朗读节奏,并背诵这首诗。答案(1)诗人选用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农村最常见的景物。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五言诗的朗读节奏可为“二二一”式、“二一二”式,组合方式较多,在同一首诗中可不断变换,有灵动之美。开荒 南野 际,守拙 归 园田。整体的画面是静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等表现出了乡村的宁静祥和之美。这两个比喻,意在说明自己误入官场后深受束缚,极不自由,表明了他迫切要求摆脱束缚,回归田园的心志。墟里烟(
6、)狗吠()樊笼()诗人是如何描写田园美景的?请从写景顺序和艺术手法上分析。“罗”字写出了花儿很繁盛,层层叠叠的,竞相绽放。而李白、白居易、辛弃疾、苏轼等大诗人,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陶渊明的影响。狗吠 深巷 中,鸡鸣 桑树 颠。(2)“羁鸟”“池鱼”比喻误入官场的人,是陶渊明的自比。开荒 南野 际,守拙 归 园田。开荒 南野 际,守拙 归 园田。远望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都是安详的、舒缓的、柔和的。论世,是指要了解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该作品时所处的社会状况。墟里烟()田园诗田园诗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百姓、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第一个以田园景
7、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他开创的诗歌传统,被后代许多诗人继承和发扬。如唐代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韦应物、柳宗元等人,都是他的这一传统的继承者。而李白、白居易、辛弃疾、苏轼等大诗人,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陶渊明的影响。02 初读诗歌矫正读音羁羁鸟鸟()守守拙拙()荫荫后檐后檐()暧暧暧暧()墟墟里烟里烟()狗狗吠吠()樊樊笼笼()jzhuynixfifn五分钟五分钟后提问后提问诗歌重点字词少无 适 俗韵,性本 爱 丘山。误落 尘网 中
8、,一去 三十 年。羁鸟 恋 旧林,池鱼 思 故渊。开荒 南野 际,守拙 归 园田。方宅 十余 亩,草屋 八九 间。榆柳 荫 后檐,桃李 罗 堂前。暧暧 远人 村,依依 墟里 烟。狗吠 深巷 中,鸡鸣 桑树 颠。户庭 无 尘杂,虚室 有 余闲。久在 樊笼 里,复得 返 自然。少:指少年时代。适俗:适应世俗。韵:本性、气质。一作“愿”。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三十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做官十三年)。一说,此处是三又十年之意(习惯说法是十又三年),诗人意感“一去十三年”音调嫌平,故将十三年改为倒文。羁(j)鸟:笼中之鸟。恋:一作“眷”。池鱼:池塘之鱼。
9、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野:一作“亩”。际:间。守拙(zhu):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方宅:宅地方圆。一说,“方”通“旁”。荫(yn):荫蔽。罗:罗列。暧暧(i):昏暗,模糊。依依:轻柔而缓慢的飘升。墟里:村落。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虚室:空室。余闲:闲暇。樊(fn)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返自然:指归耕园田。03诗歌讲解诗歌讲解 诗歌讲解诗歌讲解全诗的诗眼归诗歌讲解诗歌讲解诗人为何而归?归往何处?归后如何?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诗歌讲解诗歌讲解误落 尘网 中,一去 三十 年。羁鸟 恋 旧林,池鱼 思 故渊。诗
10、中“尘网”“樊笼”和“羁鸟”“池鱼”这两组词语分别比喻什么?表明了什么问题?如此,这句诗就可以理解为:空明的心境使人拥有了闲适的情趣。“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两句是远景。答案(1)五言诗由于增加了一个字,内容的含量扩大,可以容纳更多的句子成分,从而能更好地叙事抒情。隐逸的田园诗人陶渊明榆柳 荫 后檐,桃李 罗 堂前。答案(1)“尘网”“樊笼”比喻官场,写出了官场的污浊、肮脏、压抑,以及对人性的束缚。答案(1)先写近景,再写远景,远近结合。一说,此处是三又十年之意(习惯说法是十又三年),诗人意感“一去十三年”音调嫌平,故将十三年改为倒文。(示例二)“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在官场当然
11、应尽自己的努力为百姓谋福利,努力改变官场昏暗的状况,但是如果力量有限,不能做到,独善其身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他去世以后,友人私谥为“靖节”,故后世称“陶靖节”;狗吠()樊笼()“荫”字写出了树木高大,枝叶繁茂,树荫浓密,遮住了浓烈的阳光,带给人一室的清凉。诗中“尘网”“樊笼”和“羁鸟”“池鱼”这两组词语分别比喻什么?狗吠()樊笼()田园诗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百姓、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答案(1)五言诗由于增加了一个字,内容的含量扩大,可以容纳更多的句子成分,从而能更好地叙事抒情。答案(1)五言诗由于增加了一个字,内容的含量扩大,可以容纳更多的句子成分,从而能更好地叙事抒情
12、。狗吠()樊笼()“方宅十余亩桃李罗堂前”四句是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他去世以后,友人私谥为“靖节”,故后世称“陶靖节”;1.诗中“尘网”“樊笼”和“羁鸟”“池鱼”这两组词语分别比喻什么?表明了什么问题?答案(1)“尘网”“樊笼”比喻官场,写出了官场的污浊、肮脏、压抑,以及对人性的束缚。这两个比喻,表明诗人已经看透了官场的污秽黑暗,从而表达了他对官场极大的厌恶。(2)“羁鸟”“池鱼”比喻误入官场的人,是陶渊明的自比。这两个比喻,意在说明自己误入官场后深受束缚,极不自由,表明了他迫切要求摆脱束缚,回归田园的心志。开荒 南野 际,守拙 归 园田。“守拙归园田”中的“拙”指什么?为什么陶渊明要“守
13、拙”?答案(1)“拙”即朴拙,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与世俗的技巧相对。(2)陶渊明要“守拙”,即强调自己不会顺应世俗的潮流,要坚守自己的纯真本性。4.诗人在描写田园生活情景时选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答案(1)诗人选用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农村最常见的景物。(2)这些景物营造了一种宁静安谧、淳朴自然的意境,使人深深地体味到诗人那淡泊恬静的生活追求。方宅 十余 亩,草屋 八九 间。榆柳 荫 后檐,桃李 罗 堂前。暧暧 远人 村,依依 墟里 烟。狗吠 深巷 中,鸡鸣 桑树 颠。5.诗人是如何描写田园美景的?请从写景顺序和艺术手法上分析。答案(1)先写近景
14、,再写远景,远近结合。“方宅十余亩桃李罗堂前”四句是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房舍简陋,可树影婆娑,于自然平淡之中显出恬静幽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两句是远景。远望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都是安详的、舒缓的、柔和的。(2)动静结合。整体的画面是静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等表现出了乡村的宁静祥和之美。静景之中,又有动的画面:“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炊烟飘动,狗儿吠叫,鸡在树颠鸣叫,在静止的画面中多了许多动感,让这幅乡居图顿时生动活跃起来。(3)白描手法。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毫无粉饰之词,平易如话,但恰到好处地与诗意合拍。户庭 无
15、 尘杂,虚室 有 余闲。久在 樊笼 里,复得 返 自然。“虚室有余闲”中的“虚”是何意?这句诗作何理解?答案(1)“虚”有“空、虚空”之意,“虚室”即“陈设简陋的房子”。这句诗可以理解为:住在陈设简陋的房子里觉得很清闲。(2)“室”还可解释为人的内心,“虚室”则有“空明的心境”之意。如此,这句诗就可以理解为:空明的心境使人拥有了闲适的情趣。04题型讲解题型讲解6.请从对色彩的捕捉和炼字的角度赏析“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两句诗。答案(1)榆和柳青翠的绿色,桃花鲜艳的红色,李花柔和的白色很多颜色扑入眼帘,带着盎然的生命的气息。(2)“荫”和“罗”两个字非常具有表现力。“荫”字写出了树木高大,枝叶
16、繁茂,树荫浓密,遮住了浓烈的阳光,带给人一室的清凉。“罗”字写出了花儿很繁盛,层层叠叠的,竞相绽放。2.放弃了自己年轻时的志向,最终选择归隐,你如何评价陶渊明的选择?你还能为他提供怎样的建议?答案(示例一)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进亦忧,退亦忧”。我觉得坚守官员的职责,这才是一个负责任的知识分子。(示例二)“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在官场当然应尽自己的努力为百姓谋福利,努力改变官场昏暗的状况,但是如果力量有限,不能做到,独善其身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示例三)孔子当年周游列国,自己的政治观点不被采纳,于是退而从教,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使他
17、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陶渊明可以像孔子一样,退而从教,兴办教育,培养人才,让学生去完成他未竟的事业。3.先秦时代的诗歌以四言为主,到了汉代,五言诗逐渐发展兴盛起来。请对比阅读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其一),并简要分析一下,与四言诗相比,五言诗的优势体现在什么地方。答案(1)五言诗由于增加了一个字,内容的含量扩大,可以容纳更多的句子成分,从而能更好地叙事抒情。(2)四言诗朗读时大抵以两个字为一组,显得较为单调、板滞。五言诗的朗读节奏可为“二二一”式、“二一二”式,组合方式较多,在同一首诗中可不断变换,有灵动之美。(3)五言诗的句子组合方式多样,可以与感情的起伏转折相应。而四言诗句式较单调、板滞,其能适应
18、的多为庄重、舒缓的感情,不能适应多种感情表达的需要。返 回(2)这些景物营造了一种宁静安谧、淳朴自然的意境,使人深深地体味到诗人那淡泊恬静的生活追求。请从对色彩的捕捉和炼字的角度赏析“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两句诗。”炊烟飘动,狗儿吠叫,鸡在树颠鸣叫,在静止的画面中多了许多动感,让这幅乡居图顿时生动活跃起来。暧暧(i):昏暗,模糊。狗吠()樊笼()(2)“室”还可解释为人的内心,“虚室”则有“空明的心境”之意。把握朗读节奏,并背诵这首诗。“守拙归园田”中的“拙”指什么?为什么陶渊明要“守拙”?久在 樊笼 里,复得 返 自然。狗吠()樊笼()整体的画面是静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户庭无尘
19、杂,虚室有余闲”等表现出了乡村的宁静祥和之美。他去世以后,友人私谥为“靖节”,故后世称“陶靖节”;一说,此处是三又十年之意(习惯说法是十又三年),诗人意感“一去十三年”音调嫌平,故将十三年改为倒文。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答案(1)“尘网”“樊笼”比喻官场,写出了官场的污浊、肮脏、压抑,以及对人性的束缚。暧暧 远人 村,依依 墟里 烟。答案(1)五言诗由于增加了一个字,内容的含量扩大,可以容纳更多的句子成分,从而能更好地叙事抒情。他去世以后,友人私谥为“靖节”,故后世称“陶靖节”;这两个比喻,意在说明自己误入官场后深受束缚,极不自由,表明了他迫切要求摆脱束缚,回归田园的心志。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