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 地貌第一节 地貌成因与地貌类型第二节 内力作用、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第三节 流水地貌第四节 喀斯特地貌第五节 冰川与冻土地貌第六节 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第七节 海岸地貌与海底地貌 地貌:指地球硬表面由地貌内外营力相互作用塑地貌:指地球硬表面由地貌内外营力相互作用塑造而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造而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第一节 地貌成因与地貌类型地地貌貌形形成成的的因因素素营力因素营力因素岩性因素岩性因素构造因素构造因素气候因素气候因素人类因素人类因素时间因素时间因素一、地貌成因1 1、营力因素、营力因素 地貌形成的动力,分为内营力和外营力。地貌形成的动力,分为内营力和外营力。内营力内营
2、力由地内放射能与重力能引起,垂直运动、由地内放射能与重力能引起,垂直运动、水平运动、褶皱运动、裂断运动、岩浆活动、地震水平运动、褶皱运动、裂断运动、岩浆活动、地震活动以及重力作用等活动以及重力作用等 ;外营力外营力由地外太阳能引起,包括岩石风化作用、由地外太阳能引起,包括岩石风化作用、流水作用、风力作用、冰川作用、海洋作用、生物流水作用、风力作用、冰川作用、海洋作用、生物作用等。作用等。4 4、气候因素、气候因素气候的水热组合状况不同导致外动力性质、强气候的水热组合状况不同导致外动力性质、强度和组合状况发生差异,最终将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度和组合状况发生差异,最终将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和地貌组合。型
3、和地貌组合。5 5、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一是通过改变地貌发育条件加速或延缓某种地一是通过改变地貌发育条件加速或延缓某种地貌过程;貌过程;二是直接干预地貌过程,甚至改变地貌发育方二是直接干预地貌过程,甚至改变地貌发育方向。向。6 6、时间因素、时间因素地貌是时间的产物,它随时间变化而不同,即地貌是时间的产物,它随时间变化而不同,即“随时而变随时而变”。二、基本地貌类型山地和平原山地和平原(一)山地:山岭、山间谷地和山间盆地的总称,是地(一)山地:山岭、山间谷地和山间盆地的总称,是地壳上升背景下由外力切割而成的。壳上升背景下由外力切割而成的。根据绝对高度分类:极高山、高山、中山和低山四类。根据绝对高
4、度分类:极高山、高山、中山和低山四类。(二)平原:广阔、平坦、地势起伏很小的地貌形态。(二)平原:广阔、平坦、地势起伏很小的地貌形态。平原分类:平原分类:(1 1)按海拔高度,分为低平原()按海拔高度,分为低平原(200200米)和高平原;米)和高平原;(2 2)按表面形态特征,分为平坦平原、倾斜平原、凹)按表面形态特征,分为平坦平原、倾斜平原、凹形平原和起伏平原等;形平原和起伏平原等;(3 3)据外动力差别,分为熔岩平原、喀斯特平原、冲)据外动力差别,分为熔岩平原、喀斯特平原、冲积平原和海成平原等。积平原和海成平原等。我国三大平原:松辽平原(东北平原)、华北我国三大平原:松辽平原(东北平原)
5、、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世界四大高原(面积):南极高原、伊朗高原、世界四大高原(面积):南极高原、伊朗高原、青藏高原、卡拉哈利高原青藏高原、卡拉哈利高原地理知识:地理知识:一、内力作用与构造地貌一、内力作用与构造地貌构造地貌构造地貌:是以内力作用为主导而成的地貌。按其是以内力作用为主导而成的地貌。按其规模从大到小,可分为三级:第一级为全球构造地规模从大到小,可分为三级:第一级为全球构造地貌;第二级为大地构造地貌;第三级为地质构造地貌;第二级为大地构造地貌;第三级为地质构造地貌。三者的关系是以第一级为基础,第二和第三级貌。三者的关系是以第一级为基础,第二和第三级分别叠加
6、上去,最后组成了地貌的总体。分别叠加上去,最后组成了地貌的总体。内力:内力:由地球内部放射能和重力能所引起,它使由地球内部放射能和重力能所引起,它使地壳发生垂直运动、水平运动、褶皱运动、裂断地壳发生垂直运动、水平运动、褶皱运动、裂断运动、岩浆活动、地震活动以及重力作用等。运动、岩浆活动、地震活动以及重力作用等。第二节 内力作用、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夏威夷夏威夷(一)全球构造地貌(一)全球构造地貌 大陆和大洋是全球二种最巨型的地貌,大陆是高大陆和大洋是全球二种最巨型的地貌,大陆是高出海平面的正地貌,大洋是低于海平面的负地貌,它出海平面的正地貌,大洋是低于海平面的负地貌,它们不仅形态不同,而且地质构
7、造上也有本质的差别。们不仅形态不同,而且地质构造上也有本质的差别。(二)大地构造地貌(二)大地构造地貌 1、大大 陆陆 区区板块边界是构造活动区,其主要地貌是板块边界是构造活动区,其主要地貌是新生代褶皱山新生代褶皱山带和大陆裂谷带和大陆裂谷。当板块内部为构造活动区时,产生的主要。当板块内部为构造活动区时,产生的主要地貌是地貌是褶皱褶皱断块山、断块山和大高原断块山、断块山和大高原。当板块内部为构。当板块内部为构造稳定区时,产生的主要地貌是造稳定区时,产生的主要地貌是大平原和大盆地大平原和大盆地。(1)新生代褶皱山带)新生代褶皱山带 现代世界上最大的褶皱山带,是由欧亚板块与非洲现代世界上最大的褶皱
8、山带,是由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碰撞所成。板块、印度洋板块碰撞所成。(2)大陆裂谷)大陆裂谷 分布在板块的分离型边界或张裂带上,由于板块的相分布在板块的分离型边界或张裂带上,由于板块的相背运动,在拉张作用下形成,是陆地上最大的断陷谷地,背运动,在拉张作用下形成,是陆地上最大的断陷谷地,东非大裂谷、贝加尔裂谷、莱茵裂谷及加利福尼亚裂谷等东非大裂谷、贝加尔裂谷、莱茵裂谷及加利福尼亚裂谷等东非大裂谷示意图东非大裂谷示意图 贝加尔裂谷贝加尔裂谷(3)褶皱)褶皱断块山断块山 该类山地规模也大,它的发育经历过两个阶段:该类山地规模也大,它的发育经历过两个阶段:即早期的古生代板块碰撞产生的强烈褶皱及
9、晚期板块即早期的古生代板块碰撞产生的强烈褶皱及晚期板块内部的断裂上升。内部的断裂上升。(4)断块山与断陷谷)断块山与断陷谷 在板块内部的活动区,由于新构造运动强烈,岩在板块内部的活动区,由于新构造运动强烈,岩层断裂上升而成的山地,称为断块山。层断裂上升而成的山地,称为断块山。断陷谷同样发生在板块内部的活动区,并且往往断陷谷同样发生在板块内部的活动区,并且往往与断块山或褶皱断块山相伴生。与断块山或褶皱断块山相伴生。(5)高原)高原高原一般位于板块内部,高度多在高原一般位于板块内部,高度多在500m以上。它的生以上。它的生成与陆地大面积强烈上升有关,如非洲高原、巴西高原、成与陆地大面积强烈上升有关
10、,如非洲高原、巴西高原、青藏高原、蒙古高原等。青藏高原、蒙古高原等。青藏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华北平原 东北平原上的城市东北平原上的城市(6)平原)平原平原的高度在我国一般小于平原的高度在我国一般小于200m(少数达少数达600m)。平原的构造成因有二类:堆积平原与侵蚀平原平原的构造成因有二类:堆积平原与侵蚀平原。(7)盆地盆地 它是由正它是由正(高起高起)负负(低陷低陷)二种地形组合而成的地貌,其二种地形组合而成的地貌,其四周为高山或高原,中间为平原或丘陵。它是地壳升降差四周为高山或高原,中间为平原或丘陵。它是地壳升降差异运动所造成。异运动所造成。吐鲁番盆地吐鲁番盆地 哈密瓜
11、哈密瓜(1)大陆边缘大陆边缘 大陆至洋底的过渡地带,地貌上由陆向洋分成三个大陆至洋底的过渡地带,地貌上由陆向洋分成三个部分,即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基(又名大陆裾)。部分,即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基(又名大陆裾)。()()大洋底大洋底 大洋底位于大陆坡或大陆基以下的大洋深处,深度大洋底位于大陆坡或大陆基以下的大洋深处,深度为为25006000m以下,属洋壳构造。内有大洋中脊、海以下,属洋壳构造。内有大洋中脊、海底山脉、海盆和海沟等大型地貌。底山脉、海盆和海沟等大型地貌。太平洋底太平洋底(三)地质构造地貌(三)地质构造地貌在岩层构造影响下所成的地貌:称为地质构造在岩层构造影响下所成的地貌:称为地质构
12、造地貌。原始的沉积岩构造一般是水平的,但经过地地貌。原始的沉积岩构造一般是水平的,但经过地壳变动后,水平构造就会变成倾斜、褶曲和断裂等壳变动后,水平构造就会变成倾斜、褶曲和断裂等构造。此外,还有侵入岩及喷出岩构造等,它们对构造。此外,还有侵入岩及喷出岩构造等,它们对地貌形态都产生明显的影响。地貌形态都产生明显的影响。未变形岩层未变形岩层 变形岩层变形岩层、水平构造地貌、水平构造地貌 水平构造的岩层受地水平构造的岩层受地壳运动抬升后,构造形态壳运动抬升后,构造形态不变或只作轻微倾斜,所不变或只作轻微倾斜,所成的高原或台地,分别称成的高原或台地,分别称为构造高原和构造台地。为构造高原和构造台地。、
13、褶曲构造地貌、褶曲构造地貌褶褶曲曲构构造造地地貌貌、单斜构造地貌、单斜构造地貌 4 4、穹窿构造地貌、穹窿构造地貌穹窿构造的褶曲轴不明显,岩层由中央向四周倾穹窿构造的褶曲轴不明显,岩层由中央向四周倾斜。这种构造主要发生在花岗岩侵入区,使上覆岩层斜。这种构造主要发生在花岗岩侵入区,使上覆岩层隆起而成。其核心为花岗岩,盖层为沉积岩。穹窿构隆起而成。其核心为花岗岩,盖层为沉积岩。穹窿构造早期未受破坏时,地貌上为典型的穹窿山,水系呈造早期未受破坏时,地貌上为典型的穹窿山,水系呈放射状。穹窿构造发育的晚期,由于构造顶部张节理放射状。穹窿构造发育的晚期,由于构造顶部张节理和断裂发育而易被侵蚀,中央露出花岗
14、岩及发育出花和断裂发育而易被侵蚀,中央露出花岗岩及发育出花岗岩山地,外围岩层则发育出猪背山或单面山,围绕岗岩山地,外围岩层则发育出猪背山或单面山,围绕单斜崖发育出环形水系。单斜崖发育出环形水系。5 5、断层构造地貌、断层构造地貌 断层发生后,由出露的断层面所成的陡崖,称为断层发生后,由出露的断层面所成的陡崖,称为断层崖。断层崖。、火山与熔岩构造地貌、火山与熔岩构造地貌火山是地下深处的岩浆喷出地面后堆积而成的山体。火山是地下深处的岩浆喷出地面后堆积而成的山体。大规模的玄武岩喷发,可填平低地,形成厚度大而稳定大规模的玄武岩喷发,可填平低地,形成厚度大而稳定的玄武岩高原及台地。如印度的德干高原,美国
15、的哥伦的玄武岩高原及台地。如印度的德干高原,美国的哥伦比亚高原,我国的琼、雷台地。比亚高原,我国的琼、雷台地。大同火山大同火山 腾冲的火山腾冲的火山 1 1、物理风化、物理风化二、风化作用二、风化作用2 2、化学风化、化学风化(一)风化作用的类型(一)风化作用的类型又称机械风化或崩解。是一个岩石由整体破裂为碎屑、又称机械风化或崩解。是一个岩石由整体破裂为碎屑、裂隙、孔隙和比面积增加,物理性质发生显著变化而化学性裂隙、孔隙和比面积增加,物理性质发生显著变化而化学性质不变的过程。质不变的过程。指岩石在大气、水与生物作用下发生分解进而形成化指岩石在大气、水与生物作用下发生分解进而形成化学组成与性质不
16、同的新物质的过程。学组成与性质不同的新物质的过程。包括水化、水解、溶解、氧化作用。包括水化、水解、溶解、氧化作用。3 3、生物在化学风化中的作用、生物在化学风化中的作用生物不仅参与岩石的物理风化,在化学风化中也起着重生物不仅参与岩石的物理风化,在化学风化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植物光合作用产生要作用。植物光合作用产生O2,动物呼吸产生,动物呼吸产生CO2。(二)风化壳(名词解释)(二)风化壳(名词解释)概念:概念:风化产物虽经风化与剥蚀依然残留原地覆盖风化产物虽经风化与剥蚀依然残留原地覆盖于母岩表面者。于母岩表面者。风化壳的基本特征风化壳的基本特征:(1)(1)由于各地风化作用强度于风化产物就地残留
17、的条件由于各地风化作用强度于风化产物就地残留的条件不同,风化壳空间分布上呈不连续性,厚度差异也很不同,风化壳空间分布上呈不连续性,厚度差异也很大;大;(2)(2)组成物质以粘土和碎屑为主,包括少量残存液体;组成物质以粘土和碎屑为主,包括少量残存液体;(3)(3)结构疏松,表层分散性强,分解程度高,粒径细,结构疏松,表层分散性强,分解程度高,粒径细,中下层相反,但不具有类似沉积岩的层理;中下层相反,但不具有类似沉积岩的层理;(4)(4)发育和保存均较好的风化壳,可以划分强度风化、发育和保存均较好的风化壳,可以划分强度风化、中度风化和微风化三个层带。中度风化和微风化三个层带。三、块体运动与重力地貌
18、三、块体运动与重力地貌块体运动块体运动:岩体和土体在重力作用及地:岩体和土体在重力作用及地表水影响下沿坡向下运动称为块体运动。块表水影响下沿坡向下运动称为块体运动。块体运动可分为崩落、滑落和蠕动三类。体运动可分为崩落、滑落和蠕动三类。重力地貌:由于块体运动发育形成的地重力地貌:由于块体运动发育形成的地貌称为重力地貌。貌称为重力地貌。(一)崩落与崩塌地貌崩落:陡坡上的 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快速下移,称为崩落或崩塌。崩塌地貌:两种地貌,一是山坡上部的崩塌崖壁,一是坡麓的岩堆。大规模的崩塌俗称山崩。(二)滑落与滑坡地貌滑坡:由岩石、土体或碎屑堆积物构成的山坡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面发生整体滑落的
19、过程称为滑坡。滑坡体和滑动面均可形成滑坡地貌。滑动面中下部常被掩覆于滑坡体下,上部露出地表成为滑坡壁。滑坡体形成的地貌有滑坡裂缝、滑坡阶地、滑坡垄丘与洼地等类型。(三)蠕动蠕动:坡面岩屑、土屑在重力作用下以极缓慢的速度移动的现象称为蠕动。鳞片状山坡、蠕动泥流地貌等。第三节 流水地貌由于流水形式不同,产生的地貌也有由于流水形式不同,产生的地貌也有很大的差别。很大的差别。三种形式的流水三种形式的流水相应形成相应形成片片流地貌、沟谷流水地貌和河流地貌。流地貌、沟谷流水地貌和河流地貌。陆地上的流水有陆地上的流水有三种形式:片状流水、三种形式:片状流水、沟谷流水和河流流水。沟谷流水和河流流水。流水侵蚀作
20、用的形式:流水侵蚀作用的形式:垂直侵蚀(下蚀)、侧蚀和溯源侵蚀垂直侵蚀(下蚀)、侧蚀和溯源侵蚀流水作用的方式有三种:流水作用的方式有三种: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河流阶地的类型:河流阶地的类型: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基座阶地、埋藏阶地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基座阶地、埋藏阶地一、流水作用(一)侵蚀作用(一)侵蚀作用概念:流水破坏地表物质,使它脱离原位的作概念:流水破坏地表物质,使它脱离原位的作用用流水侵蚀作用的形式:流水侵蚀作用的形式:垂直侵蚀(下蚀)、侧垂直侵蚀(下蚀)、侧蚀和溯源侵蚀。蚀和溯源侵蚀。、垂直侵蚀、垂直侵蚀(下蚀、下切下蚀、下切)指流水对河指流水对
21、河(沟沟)谷底部进行的侵蚀,其结果是使谷底部进行的侵蚀,其结果是使谷地加深。谷地加深。侵蚀基准面:侵蚀基准面:但下蚀深度并不是无止境的,当但下蚀深度并不是无止境的,当下蚀到达某一水面后,下蚀作用便会停止,因流速下蚀到达某一水面后,下蚀作用便会停止,因流速到此为零,河到此为零,河(沟沟)床的深度也就到此为止,这一水面床的深度也就到此为止,这一水面称为侵蚀基准面。称为侵蚀基准面。、侧向侵蚀、侧向侵蚀(旁蚀旁蚀)指流水对河指流水对河(沟沟)谷两坡的侵蚀。这种谷两坡的侵蚀。这种侵蚀在弯曲的河侵蚀在弯曲的河(沟沟)床凹岸特别明显,因床凹岸特别明显,因为这里的水流离心力作用最强。在顺直为这里的水流离心力作
22、用最强。在顺直的河床中,水流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的河床中,水流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河流的右岸,南半球河流的用,北半球河流的右岸,南半球河流的左岸侧蚀作用也较强。侧蚀作用的结果左岸侧蚀作用也较强。侧蚀作用的结果使谷地扩宽、谷坡后退。使谷地扩宽、谷坡后退。侧蚀作用侧蚀作用侧蚀作用导致谷地扩宽侧蚀作用导致谷地扩宽 下蚀作用与侧蚀作用的关系:下蚀作用与侧蚀作用的关系:下蚀作用可形成下蚀作用可形成“V V”字形河谷(下图字形河谷(下图A A),侧蚀作用可塑造出谷底),侧蚀作用可塑造出谷底宽平、横剖面呈槽形的河谷宽平、横剖面呈槽形的河谷(下图下图B)B),如果二者同,如果二者同时等量进行的话,可
23、以形成不对称的河谷时等量进行的话,可以形成不对称的河谷(下图下图C)C)。下蚀作用与侧蚀作用的关系示意图下蚀作用与侧蚀作用的关系示意图 瀑布的后退瀑布的后退 加拿大加拿大尼亚尼亚加拉瀑布的后退情况加拉瀑布的后退情况 黄果树瀑布黄果树瀑布(1 1)推移推移 一般颗粒粗大而较重的砂砾,在水力一般颗粒粗大而较重的砂砾,在水力推动下,沿着床底滑动或滚动前移。推动下,沿着床底滑动或滚动前移。(2 2)跃移跃移 颗粒中等大小的砂砾,是在床底与水颗粒中等大小的砂砾,是在床底与水流之间跳跃式前进的,这种方式称为跃移。流之间跳跃式前进的,这种方式称为跃移。(3 3)悬移悬移 颗粒细小的泥沙,是以悬浮方式移动颗粒
24、细小的泥沙,是以悬浮方式移动的,称为悬移。的,称为悬移。(4)溶解质搬运)溶解质搬运 可溶性的矿物或岩石被水溶解可溶性的矿物或岩石被水溶解后,成为溶解质被水带走,称为溶解质搬运。后,成为溶解质被水带走,称为溶解质搬运。(二)搬运作用(二)搬运作用流水将侵蚀下来的物质向下游搬移的过程,称流水将侵蚀下来的物质向下游搬移的过程,称为搬运作用。搬运方式有四种:即推移、跃移、悬为搬运作用。搬运方式有四种:即推移、跃移、悬移和溶解质搬运。移和溶解质搬运。(三三)堆积作用堆积作用当水流的流量减小,或流速减慢,或含沙量增加时,当水流的流量减小,或流速减慢,或含沙量增加时,搬运能力都将会受到削弱,造成泥沙的堆积
25、。搬运能力搬运能力都将会受到削弱,造成泥沙的堆积。搬运能力的减弱是逐渐进行的,所以泥沙的堆积也有次序地进行,的减弱是逐渐进行的,所以泥沙的堆积也有次序地进行,首先堆积的是粗重颗粒,继而是中等颗粒,最后是细小首先堆积的是粗重颗粒,继而是中等颗粒,最后是细小颗粒。对于一条河流来说,动力由上游往下游逐渐减小,颗粒。对于一条河流来说,动力由上游往下游逐渐减小,所以堆积物的分布基本规律是上游颗粒最大,中游次之,所以堆积物的分布基本规律是上游颗粒最大,中游次之,下游最小。下游最小。流水的流水的侵蚀侵蚀、搬运搬运和和堆积堆积作用总是同时进行的,只作用总是同时进行的,只不过在不同的地点、时间和水力条件下,作用
26、的性质和不过在不同的地点、时间和水力条件下,作用的性质和强度不同而已。一般在河流的上游以侵蚀为主,中游以强度不同而已。一般在河流的上游以侵蚀为主,中游以搬运为主,下游以堆积为主。搬运为主,下游以堆积为主。二、片流地貌二、片流地貌(一)片流(一)片流(面流、散流、坡面流水面流、散流、坡面流水)作用作用片流是指雨水或冰雪融水在坡地上产生片流是指雨水或冰雪融水在坡地上产生的薄层流水。的薄层流水。片流的作用能力较小,但因其作用范围片流的作用能力较小,但因其作用范围广阔,所以对地貌的影响仍然很大,局部地广阔,所以对地貌的影响仍然很大,局部地区还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区还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暴雨后可将表层土
27、壤刮走暴雨后可将表层土壤刮走 岩石被片流溶蚀岩石被片流溶蚀(二二)片流地貌片流地貌(1)浅凹地和深凹地浅凹地和深凹地 由片流侵蚀而成的浅凹地是一种纵长而宽由片流侵蚀而成的浅凹地是一种纵长而宽浅的谷地,多分布在低丘陵、台地、阶地或高浅的谷地,多分布在低丘陵、台地、阶地或高平原上。平原上。浅凹地的下游,水量汇聚增大,侵蚀力加浅凹地的下游,水量汇聚增大,侵蚀力加强,因而发育出深凹地。深凹地的两坡坡度增强,因而发育出深凹地。深凹地的两坡坡度增大,谷底较深。深凹地的发育时间较早,故谷大,谷底较深。深凹地的发育时间较早,故谷底有着较厚的堆积物。底有着较厚的堆积物。坡地被侵蚀成浅凹地和深凹地坡地被侵蚀成浅凹
28、地和深凹地(2)(2)坡积裙坡积裙 片流侵蚀作用主要在山坡的中上部,到了山片流侵蚀作用主要在山坡的中上部,到了山麓地带,由于坡度转缓,流速减慢,加上流水挟沙量多,麓地带,由于坡度转缓,流速减慢,加上流水挟沙量多,所以搬运能力大减,产生堆积,形成了坡积裙。因此坡所以搬运能力大减,产生堆积,形成了坡积裙。因此坡积裙是披覆在坡麓上的层积裙是披覆在坡麓上的层(面面)状堆积地貌,堆积物上部状堆积地貌,堆积物上部薄,下部厚,纵剖面呈下凹形。薄,下部厚,纵剖面呈下凹形。三、沟谷流水地貌三、沟谷流水地貌沟谷沟谷(一一)沟谷流水沟谷流水沟谷流水(又名暴流)是一种暂时性的线状流水,沟谷流水(又名暴流)是一种暂时性
29、的线状流水,它被约束在沟谷内,有着固定的流路。它被约束在沟谷内,有着固定的流路。沟谷流水由片流转变而成。在不平整的坡地上,沟谷流水由片流转变而成。在不平整的坡地上,只要有局部的凹陷,都会吸收两侧的来水,形成流心只要有局部的凹陷,都会吸收两侧的来水,形成流心线,在流心线上水层增厚,流速加大和下蚀力增强情线,在流心线上水层增厚,流速加大和下蚀力增强情况下,就会逐渐侵蚀出长形的沟谷和产生沟谷流水。况下,就会逐渐侵蚀出长形的沟谷和产生沟谷流水。(二二)沟谷流水地貌沟谷流水地貌 沟谷流水在不同部位其作用方式和强度都不同,沟谷流水在不同部位其作用方式和强度都不同,因而产生三种地貌:上游集水盆、中游沟谷和下
30、游扇因而产生三种地貌:上游集水盆、中游沟谷和下游扇形地。形地。集水盆集水盆(2)(2)沟谷沟谷 它是沟谷流水侵蚀所成的槽形洼地。它是沟谷流水侵蚀所成的槽形洼地。1)细沟:细沟:2)切沟:切沟:3)冲沟:冲沟:4)坳沟:坳沟:(3)(3)扇形地扇形地(洪积扇洪积扇)它是沟谷出口的扇形堆积体。它是沟谷出口的扇形堆积体。堆积物来自集水盆及沟谷的侵蚀。堆积物来自集水盆及沟谷的侵蚀。四、河流地貌四、河流地貌河流是一种经常性的线状流水,它有固定的流路,较河流是一种经常性的线状流水,它有固定的流路,较稳定的流量和流速,作用力比较强大,由它所造成的槽形谷稳定的流量和流速,作用力比较强大,由它所造成的槽形谷地,
31、称为河谷。地,称为河谷。(一一)河谷地貌河谷地貌 河谷由谷坡和谷底组成。谷坡分布在两侧,有凸形、凹河谷由谷坡和谷底组成。谷坡分布在两侧,有凸形、凹形、直线形和阶梯形等。谷底是夹在两坡之间的低陷部分,形、直线形和阶梯形等。谷底是夹在两坡之间的低陷部分,内有河床和河漫滩二种地貌内有河床和河漫滩二种地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2)(2)河漫滩河谷河漫滩河谷 它由它由“V V”形谷发展而来,此时下蚀形谷发展而来,此时下蚀作用减弱,以侧蚀作用为主,谷底扩宽,堆积加强,出作用减弱,以侧蚀作用为主,谷底扩宽,堆积加强,出现了河漫滩。现了河漫滩。河漫滩河漫滩(3 3)成形河谷)成形河谷 当河漫滩河
32、谷形成后,如果侵蚀基准当河漫滩河谷形成后,如果侵蚀基准面下降或地壳上升,河流便会重新下蚀,形成新的河床,面下降或地壳上升,河流便会重新下蚀,形成新的河床,原来的河漫滩则转变为谷坡上的阶地,后者成了谷坡的原来的河漫滩则转变为谷坡上的阶地,后者成了谷坡的一部分。这种具有阶地的河谷,称为成形河谷一部分。这种具有阶地的河谷,称为成形河谷。成形河谷的阶地(雅鲁藏布江的阶地)成形河谷的阶地(雅鲁藏布江的阶地)(二二)河床地貌河床地貌 1、河床纵剖面形态、河床纵剖面形态指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剖面。指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剖面。从微观看,河床纵剖面是起伏不平的,高起的地貌从微观看,河床纵剖面
33、是起伏不平的,高起的地貌有浅滩和岩槛,深陷的地貌有深槽和瓯穴等。有浅滩和岩槛,深陷的地貌有深槽和瓯穴等。浅滩浅滩是河床高起的浅水河段,高程在水位之下,主是河床高起的浅水河段,高程在水位之下,主要由砂砾堆积而成。位于河心的浅滩称为心滩或沙埂,位要由砂砾堆积而成。位于河心的浅滩称为心滩或沙埂,位于河岸的浅滩称为边滩。于河岸的浅滩称为边滩。深槽深槽是河床中的深洼河段,由地壳下降或急流侵蚀是河床中的深洼河段,由地壳下降或急流侵蚀而成。而成。岩槛岩槛是横亘于河底的坚硬岩层或岩脉,因难于侵蚀是横亘于河底的坚硬岩层或岩脉,因难于侵蚀而突出在河床上,在岩槛处常形成瀑布或急滩。而突出在河床上,在岩槛处常形成瀑布
34、或急滩。2 2、河床平面形态、河床平面形态 河床是河谷中最低的常年载有流水的部分。其平面形河床是河谷中最低的常年载有流水的部分。其平面形态有四种:顺直河床、弯曲河床、分汊河床和游荡河床等。态有四种:顺直河床、弯曲河床、分汊河床和游荡河床等。(1)(1)顺直河床顺直河床 河床的顺直与弯曲,可用弯曲率去衡量。河床的顺直与弯曲,可用弯曲率去衡量。弯曲率是指弯曲河床两点之间的长度与其直线长度之比。弯曲率是指弯曲河床两点之间的长度与其直线长度之比。当比值为当比值为1 1.0-10-1.2 2时,称为顺直河床,比值大于时,称为顺直河床,比值大于1 1.2 2的称为的称为弯曲河床。弯曲河床。顺直河床不易保持
35、,因为主流线受河床边界条件及顺直河床不易保持,因为主流线受河床边界条件及地球偏转力的影响而经常偏离河心,折向岸边,一旦一地球偏转力的影响而经常偏离河心,折向岸边,一旦一侧河岸受到冲击,下游水流便反复折射,于是受冲击的侧河岸受到冲击,下游水流便反复折射,于是受冲击的河岸便迅速后退,河床也就逐渐弯曲。河岸便迅速后退,河床也就逐渐弯曲。弯曲河床弯曲河床 (2)(2)弯曲河床弯曲河床 它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河床,弯曲率它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河床,弯曲率在在1 1.2.2以上。如果弯曲率很大时,则称为曲流河床。以上。如果弯曲率很大时,则称为曲流河床。弯曲河床再进一步弯曲河床再进一步发展,就会变成曲流河发展,
36、就会变成曲流河床,又称蛇曲。此时每床,又称蛇曲。此时每个曲流弧的弯曲率都很个曲流弧的弯曲率都很大大,平面形状几乎成环形。平面形状几乎成环形。上、下游曲流弧之间的上、下游曲流弧之间的距离越来越靠近,成为距离越来越靠近,成为狭窄的曲流颈。洪水时,狭窄的曲流颈。洪水时,曲流颈被切穿,开辟出曲流颈被切穿,开辟出新的顺直河床,这就是新的顺直河床,这就是自然裁弯取直。以后流自然裁弯取直。以后流水只经新河床,原来的水只经新河床,原来的老河床成了静水湖泊,老河床成了静水湖泊,形如弯月或牛轭,故又形如弯月或牛轭,故又称月亮湖或牛轭湖。称月亮湖或牛轭湖。(3)(3)分汊河床分汊河床 如果平原上的河流中出现江心洲时
37、,河如果平原上的河流中出现江心洲时,河床便会分汊,这种河床称为分汊河床。造成河床分汊的床便会分汊,这种河床称为分汊河床。造成河床分汊的江心洲,主要是在浅滩的基础上发育而成。其发育过程江心洲,主要是在浅滩的基础上发育而成。其发育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为三个阶段:1)1)水下浅滩水下浅滩2)2)心滩心滩3)江心洲江心洲(4)(4)游荡河床游荡河床(网道河床网道河床)这类河床也属分汊河床的一这类河床也属分汊河床的一种,但汊道不稳定,如黄河下游的河床。种,但汊道不稳定,如黄河下游的河床。(三三)河漫滩地貌河漫滩地貌 河漫滩:高出河床的平坦谷底,洪水期又被河漫滩:高出河床的平坦谷底,洪水期又被淹没的部分。
38、淹没的部分。河漫滩沉积上的二元结构:河漫滩沉积上的二元结构:下部为河床相推移堆积,代表河床发育下部为河床相推移堆积,代表河床发育早期的堆积,颗粒比较粗糙、巨大,以沙砾为早期的堆积,颗粒比较粗糙、巨大,以沙砾为主;上部为河漫滩悬移堆积,颗粒比较细主;上部为河漫滩悬移堆积,颗粒比较细小,以粘土、沙为主。小,以粘土、沙为主。(四四)河流阶地地貌河流阶地地貌 河谷谷坡有凸形、凹形、直线形、阶梯形和复合形河谷谷坡有凸形、凹形、直线形、阶梯形和复合形等,河流阶地是其中的一种谷坡类型。它沿河分布,以等,河流阶地是其中的一种谷坡类型。它沿河分布,以高出洪水面而与河漫滩区别开来。高出洪水面而与河漫滩区别开来。阶
39、地按组成物质可将阶地分为阶地按组成物质可将阶地分为4 4类:类:1)1)侵蚀阶地:它由基岩组成,但有些侵蚀阶地也覆盖侵蚀阶地:它由基岩组成,但有些侵蚀阶地也覆盖有薄层的河流堆积物。有薄层的河流堆积物。侵蚀阶地侵蚀阶地 2)2)堆积阶地:阶地全部由河流堆积物组成。堆积阶地:阶地全部由河流堆积物组成。堆积阶地堆积阶地 3)3)基座阶地:组成阶地的物质上、下部不同,上部为河基座阶地:组成阶地的物质上、下部不同,上部为河流堆积层,下部是基岩。流堆积层,下部是基岩。基座阶地基座阶地 4)埋藏阶地:早期形成的阶地因地壳下降或海面上升,埋藏阶地:早期形成的阶地因地壳下降或海面上升,被后期的堆积物所覆盖而不显
40、露的阶地。被后期的堆积物所覆盖而不显露的阶地。埋藏阶地埋藏阶地(五五)三角洲与河口湾地貌三角洲与河口湾地貌 三角洲是河口区堆积的平原,形态像希腊字母三角洲是河口区堆积的平原,形态像希腊字母“”,顶点向着河流上游,底边靠海,故名。,顶点向着河流上游,底边靠海,故名。(1)(1)三角洲的发育位置三角洲的发育位置 三角洲发育于三角洲发育于河口区河口区,它是河流与海洋它是河流与海洋(或湖泊或湖泊)相互作用的地带。在这里两相互作用的地带。在这里两种水体互相混合,发生泥沙堆积和化学絮凝。种水体互相混合,发生泥沙堆积和化学絮凝。河口区的范围,上界是潮汐影响所到之处,下界河口区的范围,上界是潮汐影响所到之处,
41、下界是河流堆积前缘陡坎处。具体划分为三段:是河流堆积前缘陡坎处。具体划分为三段:1)1)近河口段:是河流进入河近河口段:是河流进入河口区的上段,上界为潮区界,口区的上段,上界为潮区界,下界为枯水期咸水界下界为枯水期咸水界。2)2)河口段:它是河口区的中河口段:它是河口区的中段,上界为枯水期的咸水界,段,上界为枯水期的咸水界,下界为洪水期的盐水界。下界为洪水期的盐水界。3)口外海滨段:位于河口区外口外海滨段:位于河口区外侧,上界为洪水期的盐水界,侧,上界为洪水期的盐水界,下界为河流堆积前缘的陡坎。下界为河流堆积前缘的陡坎。(3)(3)三角洲类型及其发育三角洲类型及其发育 三角洲按生成的主要作用力
42、可分为三类:三角洲按生成的主要作用力可分为三类:河流型、河流型、波浪型和潮汐型;波浪型和潮汐型;按其形态特征差异分为四类:按其形态特征差异分为四类:鸟足状三角洲、尖鸟足状三角洲、尖头状三角洲、扇形三角洲与多岛型三角洲。头状三角洲、扇形三角洲与多岛型三角洲。1)1)河流型三角洲:它发育在河流作用力较强,来沙丰河流型三角洲:它发育在河流作用力较强,来沙丰富的河口区,发育出的三角洲主要有二种:一是扇形三富的河口区,发育出的三角洲主要有二种:一是扇形三角洲,二是鸟足形三角洲。角洲,二是鸟足形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平面形态长江三角洲的平面形态 2)2)波浪型三角洲:三角洲发育在波浪作用强烈的河口区,波浪型
43、三角洲:三角洲发育在波浪作用强烈的河口区,发育形成大致与海岸平行的沙坝,其中河口附近堆积较发育形成大致与海岸平行的沙坝,其中河口附近堆积较多,造成向海突出的尖头形或弓形三角洲。多,造成向海突出的尖头形或弓形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边部向海突出呈弓形)尼罗河三角洲(边部向海突出呈弓形)3)3)潮汐型三角洲:潮汐作用强烈的河口,三角洲发育潮汐型三角洲:潮汐作用强烈的河口,三角洲发育较慢,形成洲岛形三角洲,它由一系列与潮汐通道大较慢,形成洲岛形三角洲,它由一系列与潮汐通道大致平行的长形沙岛致平行的长形沙岛(近岸部分近岸部分)和指状沙脊和指状沙脊(近海部分,近海部分,在水下在水下)组成。组成。(六六)河
44、流袭夺及其地貌河流袭夺及其地貌在一个水系范围的集水区域称为流域,每个流在一个水系范围的集水区域称为流域,每个流域之间的分水高地称为域之间的分水高地称为分水岭分水岭。分水岭不是固定不。分水岭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随流域内地形的变化而变化。变的,它是随流域内地形的变化而变化。分水岭迁移的原因,是因分水岭两侧坡地上岩分水岭迁移的原因,是因分水岭两侧坡地上岩性强弱不同,坡角大小不一,降水量和植被覆盖度性强弱不同,坡角大小不一,降水量和植被覆盖度不等,以及距基准面距离远近不同,导致两侧坡地不等,以及距基准面距离远近不同,导致两侧坡地剥蚀速度和河流侵蚀速度的明显差异,侵蚀力较强剥蚀速度和河流侵蚀速度的明显差
45、异,侵蚀力较强的河流促使分水岭位置向另一侧发生缓慢的移动。的河流促使分水岭位置向另一侧发生缓慢的移动。河流袭夺:分水岭的迁移,河流的欺凌结果,侵河流袭夺:分水岭的迁移,河流的欺凌结果,侵蚀力强的河流,可溯源侵蚀切穿分水岭,把分水岭另蚀力强的河流,可溯源侵蚀切穿分水岭,把分水岭另一侧侵蚀能力弱的河流上游掠夺过来,使原来流入其一侧侵蚀能力弱的河流上游掠夺过来,使原来流入其他流域的大量水流改流入切穿分水岭的河流,称为河他流域的大量水流改流入切穿分水岭的河流,称为河流袭夺,也叫流袭夺,也叫“掠水掠水”。河流袭夺形成过程示意图河流袭夺形成过程示意图 河流袭夺造成的袭夺地貌有:河流袭夺造成的袭夺地貌有:(
46、1)袭夺弯袭夺弯 袭夺河向被袭夺河袭夺时在袭夺点袭夺河向被袭夺河袭夺时在袭夺点上所造成的拐弯,该处常有跌水出现。上所造成的拐弯,该处常有跌水出现。(2)(2)断头河断头河 指被袭夺河在袭夺弯以下的河段,因指被袭夺河在袭夺弯以下的河段,因为河源被袭夺,故称断头河。为河源被袭夺,故称断头河。(3)(3)风口风口 是袭夺弯与断头河之间相隔的一段干谷,是袭夺弯与断头河之间相隔的一段干谷,原属被袭夺河的一段,干涸后称为风口。成为后来原属被袭夺河的一段,干涸后称为风口。成为后来断头河与袭夺河之间的新分水岭。断头河与袭夺河之间的新分水岭。(4)(4)袭夺河阶地袭夺河阶地 袭夺河掠水后,水量大增,下切袭夺河掠
47、水后,水量大增,下切力加强,因而产生了阶地。力加强,因而产生了阶地。河流袭夺在我国及世界上许多河流中都可见到。河流袭夺在我国及世界上许多河流中都可见到。如我国滹沱河上游袭夺了汾河的支流等。河流袭夺如我国滹沱河上游袭夺了汾河的支流等。河流袭夺是水系发展变化中的一种现象,由此所造成的流域是水系发展变化中的一种现象,由此所造成的流域及河流地貌也相应发生新的变化。及河流地貌也相应发生新的变化。五、流水地貌的发育理论五、流水地貌的发育理论 1 1、地理循环论(又称侵蚀循环学说)、地理循环论(又称侵蚀循环学说)它是美国地理学家戴维斯它是美国地理学家戴维斯(W(WM MDavis)1899Davis)189
48、9年年提出的一个在流水作用下的地貌发育模式。他假设一提出的一个在流水作用下的地貌发育模式。他假设一个平原随地壳急速上升成为高地后,在地壳长期稳定个平原随地壳急速上升成为高地后,在地壳长期稳定下,地貌发育经过三个阶段,最后成为准平原:下,地貌发育经过三个阶段,最后成为准平原:该模式的假定前提是:该模式的假定前提是:该地区该地区位于潮湿温带位于潮湿温带;岩性均一;岩性均一;起始地形是平原;起始地形是平原;地壳仅是地壳仅是在开始时有一次急速上升,其后进入长期的稳定。他在开始时有一次急速上升,其后进入长期的稳定。他按生命顺序,把整个过程分为幼年、壮年、老年三个按生命顺序,把整个过程分为幼年、壮年、老年
49、三个时期,各期地貌有明显的差异。时期,各期地貌有明显的差异。初始地貌形态初始地貌形态(1)(1)幼年期幼年期 平原上升成为高地后,地面被河流强烈平原上升成为高地后,地面被河流强烈切割,形成峡谷、山地和破碎高地,到该期末,地切割,形成峡谷、山地和破碎高地,到该期末,地形最大起伏达到了限度形最大起伏达到了限度(图图6 6.39 B39 B、C)C)。(2)(2)壮年期壮年期 侧蚀作用加强,峡谷被拓宽而变成缓坡宽侧蚀作用加强,峡谷被拓宽而变成缓坡宽谷,山地高度降低,主流河床纵剖面变得和缓,并达谷,山地高度降低,主流河床纵剖面变得和缓,并达到了平衡剖面到了平衡剖面(即侵蚀与堆积达到了动力平衡即侵蚀与堆
50、积达到了动力平衡),地貌,地貌上以宽谷、丘陵为主上以宽谷、丘陵为主(图图6 6.39 D39 D、E)E)。(3)(3)老年期老年期 丘陵高度进一步降低,大部分支流河床丘陵高度进一步降低,大部分支流河床纵剖面也达到了平衡剖面,其中下蚀作用已很微弱,纵剖面也达到了平衡剖面,其中下蚀作用已很微弱,代之以侧蚀和堆积为主,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地面代之以侧蚀和堆积为主,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地面高度接近海平面,成为起伏和缓的准平原,其上散布高度接近海平面,成为起伏和缓的准平原,其上散布着一些未被侵蚀的残丘,即蚀余山着一些未被侵蚀的残丘,即蚀余山(图图6 6.39 F)39 F)。戴维斯的侵蚀循环的最终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