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础知识部分基础知识部分第十九章第十九章 常用术语和定义常用术语和定义 对校准催测实验室有能力进行指定对校准催测实验室有能力进行指定类型的校准检测所作的一种正式类型的校准检测所作的一种正式承认。承认。实行和管理实验室认可体系并准予认可的机构。它是指建立实验室认可制度,并对实验室进行认可的政府或民间团体。为评价校准检测实验室是否符合规定的实验室认可准则而进行的一种检查。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确定实验室的检测校准能力。定性计划定性计划 数据转换演练数据转换演练 单件物品检测单件物品检测 单项演练单项演练 连续计划连续计划 抽样抽样 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的被测物品进行检测校
2、准的组织、实施和评价。通常提供给用户的最高校准与检测水平,它用置信概率为95的扩展不确定度表示。注:有时称为最佳测量能力。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值,与对应的由测量标准所复现的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注:校准结果既可赋予被测量以示值,又可确定示值的修正值。校准也可确定其他计量特性。校准结果可以记录在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中。按照程序确定合格评定对象的一个或多个特性的活动。注:“检测”主要适用于材料、产品或过程。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注:质量方针是总方针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最高管理者批准。确定质量方针、目标
3、和职责并在管理体系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管理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全部管理职能的所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有活动。注:注:质量管理是各级管理者的职责,但质量管理是各级管理者的职责,但必须由最高管理者领导。质量管理的实施必须由最高管理者领导。质量管理的实施涉及到组织中的所有成员。涉及到组织中的所有成员。在质量管理中要考虑到经济性因素。在质量管理中要考虑到经济性因素。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注:质量控制包括作业技术和活动,其目的在于监视过程并排除质量环中所有阶段中导致不满意的原因,以取
4、得经济效益。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某些活动是相互关联的。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注:质量保证有内部和外部两种目的。(a)内部质量保证:在组织内部,质量保证向管理者提供信任。(b)外部质量保证:在合同或其他情况下,质量保证向顾客或他方提供信任。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某些活动是相互关联的。只有质量要求全面反映了用户的要求,质量保证才能提供足够的信任。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的资源。注:质量体系的内容应以满足质量目标的需要为准。一个组织的质量体系,主要是为满足该组织内部管理的需要而设计的。它比特定顾客的要
5、求更为广泛。顾客仅仅评价质量体系中的有关部分。为了合同或强制性质量评价的目的,可要求对已确定的质量体系要素的实施进行证实。(6)管理评审management review 由最高管理者就质量方针和目标,对质量体系的现状和适应性进行的正式评价。注:管理评审可以包括质量方针评审。质量审核的结果可作为管理评审的一种输入 “最高管理者”指的是其质量体系受到评审的组织的管理者。由最高管理者就质量方针和目标,对质量体系的现状和适应性进行的正式评价。注:管理评审可以包括质量方针评审。质量审核的结果可作为管理评审的一种输入 “最高管理者”指的是其质量体系受到评审的组织的管理者。合同签订前,为了确保质量要求规定
6、得合理、明确并形成文件,且供方能实现,由供方所进行的系统的活动。注:合同评审是供方的职责,但可以与顾客联合进行。合同评审可以根据需要在合同的不同阶段重复进行。针对特定的产品、项目或合同,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注:质量计划通常参照质量手册中适用于特定情况的有关部分。根据质量计划的范围,可以使用限定词,如“质量保证计划”、“质量管理计划”。确定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地实施并适合于达到预定目标的、有系统的、独立的检查。注:质量审核一般用于(但不限于)对质量体系或其要素、过程、产品或服务的审 核。上述这些审核通常称为“质量体系审核”、“过程质量审
7、核”、“产品质量审核”和“服务质量审核”。质量审核应由与被审核领域无直接责任的人员进行,但最好在有关人员的配合下进行。质量审核的一个目的是,评价是否需采取改进或纠正措施。审核不能和旨在解决过程控制或产品验收的“质量监督”或“检验”相混淆。质量审核可以是为内部或外部的目的而进行的。组织为行使其职能按某种方式建立的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为进行某项活动所规定的途径。阐明要求的文件。注:应使用限定词以表明规范的类型,如“产品规范”、“试验规范”。“规范”应涉及或包括图样、模样或其他有关文件,并指明用以检查合格与否的方法与准则。规定产品或服务特性的文体。例如,质量水平、性能、安全或尺寸。它可以包括或只
8、涉及术语、符合、检测或试验方法、包装、标志或标签的要求。为促进最佳的共同利益,在科学、技术、经验成果的基础上,由各有关方面合作起草并协商一致或基本同意而制定的适于公用并经标准化机构批准的技术规范和其他文件。注:满足定义中所有条件的文件,有时可能称为其他名称,例如“建议”。在某些语言中,“标准”一词经常具有其他含义,它可以指不符合本定义全部条件的技术规范,例如“公司标准”。为了防止已出现的不合格、缺陷或其他不希望的情况的再次发生,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注:这种措施可以包括诸如程序和体系等的更改,以实现质量环中任一阶段的质量改进。“纠正”和“纠正措施”的区别是:“纠正”“返修”、“返工”或调整,
9、涉及对现有的不合格所进行的处置。“纠正措施”涉及消除产生不合格的原因 为了防止潜在的不合格、缺陷或其他不希望情况发生,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注:预防措施可以包括诸如程序和体系的更改,以实现质量环中任一阶段的质量改进。满足规定的要求。注:上述定义仅适用于质量标准。ISOIEC导则2对合格有不同的定义。没有满足某个预期的使用要求或合理的期望,包括与安全性有关的要求。注:期望必须在现有条件下是合理的。计量的一部分,即与法定计量机构所执行工作有关的部分,涉及到对计量单位、测量方法、测量设备和测量实验室的法定要求。由国家法律承认、具有法定地位的计量单位。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
10、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一种代表等级顺序的框图,用以表明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与给定量的基准之间的关系。溯源等级图是对给定量或给定型号计量器具所用的比较链的一种说明,以此作为其溯源性的证据。一般由一个数乘以测量单位所表示的特定量的大小。例:534m或534cm,15Kg,lOs,一40。注:对于不能由一个数乘以测量单位所表示的量,可参照约定参考标尺,或参照测量程序,或两者都参照的方式表示。与给定的特定量的定义一致的值。注:量的真值只有通过完善的测量才有可能获得。真值按其本性是确定的。与给定的特定量定义一致的值只有一个。对于给定目的的具有适当不确定度的、赋予特定量的值,有时该值是约定采用的
11、。例:(a)在给定地点,取由参考标准复现而赋予该量的值作为约定真值。(b)常数委员会(G3DA2A)1986年推荐的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为602213671023mol-1。注:约定真值有时称为指定值、最佳估计值、约定值或参考值。参考值在这种意义上使用不应与本章23节第(11)条注中的参考值混淆。常常用某量的多次测量结果来确定约定真值。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注:注:操作可以是自动地进行操作可以是自动地进行的。的。测量有时也称计量。测量有时也称计量。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进行测量时所用的、按类别叙述的逻辑操作次序。注:测量方法可按不同方式分类,如替代法、
12、微差法、零位法。进行特定测量时所用的,根据给定的测量方法具体叙述的一组操作。注:测量程序(有时被称为测量方法)通常记录在文件中,并且足够详细,以使操作者在进行测量时不再需要补充资料。作为测量对象的特定量。例:给定的水样品在20时的蒸汽压力。注:对被测量的详细描述,可要求包括对其他有关量(如时间、温度和压力)作出说明。由测量所得到的赋予被测量的值。注:在给出测量结果时,应说明它是示值、未修正测量结果或已修正测量结果,还应表明它是否为几个值的平均。在测量结果的完整表述中应包括测量不确定度,必要时还应说明有关影响量的取值范围。测量仪器所给出的量值。注:由显示器读出的值可称为直接示值,将它乘以仪器常数
13、即为示值。这个量可以是被测量、测量信号或用于计算被测量之值的其他量。对于实物量具,示值就是它所标出的值。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注:不要用术语精密度代替准确度。准确度是一个定性概念。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注:这些条件称为重复性条件。重复性条件包括:相同的测量程序;相同的观测者;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相同的测量仪器;在短时间内重复测量。重复性可以用测量结果的分散性定量地表示。在改变了的测量条件下,同一被测量的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注:在给出复现性时,应有效说明改变条件的详细情况。改变条件可包括:测量原理;测量方法;观测者;测量仪器;参考测量标
14、准;地点;使用条件;时间。复现性可用测量结果的分散性定量地表示。测量结果在这里通常理解为已修正结果。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注:此参数可以是诸如标准偏差或其倍数,或说明了置信水准的区间的半宽度。测量不确定度由多个分量组成。其中一些分量可用测量列结果的统计分布估算,并用实验标准偏差表征。另一些分量则可用基于经验或其他信息的假定概率分布估算,也可用标准偏差表征。测量结果应理解为被测量之值的最佳估计,而所有的不确定度分量均贡献给了分散性,包括那些由系统效应引起的(如与修正值和参考测量标准有关的)分量。一个值减去其参考值。测量误差除以被测量的真值。注:由于真值不能确定
15、,实际上用的是约定真值 测量结果与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之差。注:随机误差等于误差掉去系统误差。因为测量只能进行有限次数,故可能确定的只是随机误差的估计值。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 注:如真值一样,系统误差及其原因不能完全获知。对测量仪器而言,其示值的系统误差称偏移(biaS)。组装起来以进行特定测量的全套测量仪器和其他设备。例:(a)测量半导体材料电导率的装置;(b)校准体温计的装置。注:测量系统可以包含实物量具和化学试剂。固定安装着的测量系统称为测量装备。测量仪器给出接近于真值的响应的能力。注:准确度是
16、定性的概念 为了定义、实现、保存或复现量的单位或一个或多个量值,用作参考的实物量具、测量仪器、参考物质或测量系统。原级标准 具有最高的计量学特性,其值不必参考相同量的其他标准,被指定的或普遍承认的测量标准。注:基准的概念同等地适用于基本量和导出量。在给定地区或在给定组织内,通常具有最高计量学特性的测量标准,在该处所做的测量均从它导出。用于校准或核查实物量具、测量仪器或参考物质的测量标准。注:工作标准通常用参考标准进行校准。用于确保日常测量工作正确进行的工作标准称为核查标准。标准物质 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地确定了的特性,用以校准测量装置、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一种材料或物质。注:参考
17、物质可以是纯的或混合的气体、流体或固体。例如:校准粘度计用的水,量热计法中作为热容量校准物的蓝宝石,化学分析校准用的溶液。有证标准物质 附有证书的参考物质,某一种或多种特性值用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确定,使之可溯源到准确复现的表示该特性值的测量单位,每一种出证的特性值都附有给定置信概率的不确定度。注:有证参考物质一般成批制备,其特性值是通过对代表整批物质的样品进行测量而确定,并具有规定的不确定度。当物质与特制的器件结合时,例如已知三相点的物质装入三相点瓶、已知光密度的玻璃组装成透射滤光片、尺寸均匀的球状颗粒安放在显微镜载片上,有证参考物质的特性有时可方便和可靠地确定。上述这些器件也可以认为是有证参
18、考物质。所有有证参考物质均应符合测量标准的定义。有些参考物质和有证参考物质,由于不能和已确定的化学结构相关联,或出于其他原因,其特性不能按严格规定的物理和化学测量方法确定。这类物质包括某些生物物质,如疫苗,世界卫生组织已经规定了它的国际单位。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注:此概念常用形容词可溯源的表述。这条不间断的比较链称为溯源链。第二十三章第二十三章 量值溯源量值溯源 第一节第一节 量值溯源量值溯源 计量是为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而进行的科技、法制和管理活动,准确性、一致性、溯
19、源性及法制性是计量工作的重要特点。准确性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一致程度。由于实际上不存在完全准确无误的测量,因此在给出量值的同时,必须给出适应于应用目的或实际需要的不确定度或误差范围。一致性是指在统一计量单位的基础上,无论在何时、何地,采用何种方法,使用何种计量器具,以及由何人测量,只要符合有关的要求,其测量结果就应在给定的区间内一致。也就是说,测量结果应是可重复、可再现(复现)、可比较的。换言之,量值是确实可靠的,计量的核心是对测量结果及其有效性、可靠性的确认,否则,计量就失去其社会意义。计量的一致性不仅限于国内,也适用于国际,例如国际比对结果应在等效区间或协议区间内一致。溯源性是指任何
20、一个测量结果或计量标准的值,都能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连续比较链,与计量基准联系起来。这种特性使所有的同种量值,都可以按这条比较链通过校准向测量的源头追溯,也就是溯源到同一个计量基准(国家基准或国际基准),从而使准确性和一致性得到技术保证。所谓“量值溯源”,是指自下而上通过不间断的校准而构成溯源体系;而“量值传递”,则是自上而下通过逐级检定而构成检定系统。法制性来自于计量的社会性,因为量值的准确可靠不仅依赖于科学技术手段,还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 计量不同于一般的测量。测量是为确定量值而进行的全部操作,一般不具备、也不必具备计量的上述四个特点。所以,计量属于测量而又严于一般的测量,
21、在这个意义上可以狭义地认为,计量是与测量结果置信度有关的、与不确定度联系在一起的规范化的测量。实际上,科技、经济和社会愈发展,对单位统一、量值溯源的要求愈高,计量的作用也就愈显重要。溯源等级图是一种代表等级顺序的框图,用以表明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与给定量的基准之间的关系。有时也称为溯源体系表,它是对给定量或给定型号计量器具所用的比较链的一种说明,以此作为其溯源性的证据。建立溯源等级图的目的,是要对所进行的测量在其溯源到计量基准的途径中,尽可能减少环节和降低测量不确定度,能给出最大的可信度。为实现溯源性,用等级图的方式应给出:不同等级标准器的选择;等级间的连接及其平行分支;标准器特性的重要信息,如
22、测量范围、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等;溯源链中比较用的装置和方法。在我国,目前还是用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来代表国家溯源等级图,它是一种法定技术文件,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组织制定并批准发布。这种系统表通常用图表结合文字的形式表达,其要求基本上与溯源等级图方式相一致。我国规定:一项国家计量基准对应一种检定系统表,并由该项基准的保存单位负责编制,经一定的审批手续,由国家计量行政部门批准发布。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称为校准。有两点,即 在规定的条件下,用一个可参考的标准,对包括参考物质
23、在内的测量器具的特性赋值,并确定其示值误差;将测量器具所指示或代表的量值,按照校准链,将其溯源到标准所复现的量值。确定示值误差,并可确定是否在预期的允差范围之内;得出标称值偏差的报告值,可调整测量器具或对示值加以修正;给任何标尺标记赋值或确定其他特性值,或给参考物质特性赋值;实现溯源性。校准的依据是校准规范或校准方法,可作统一规定也可自行制定。校准的结果可记录在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中,也可用校准因数或校准曲线等形式表示。计量器具的检定,则是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检定具有法制性,其对象是法制管理范围内的计量器具。校准不具法制性,是企业自愿溯源行为:检定具有法制性,属计量管理范畴的执法行为。校准主要确定测量器具的示值误差;检定是对测量器具的计量特性及技术要求的全面评定。校准的依据是校准规范、校准方法,可作统一规定也可自行制定;检定的依据是检定规程。校准不判断测量器具合格与否,但当需要时,可确定测量器具的某一性能是否符合预期的要求;检定要对所检的测量器具作出合格与否的结论。校准结果通常是发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检定结果合格的发检定证书,不合格的发不合格通知书。在我国,一直没有把校准作为是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主要方式,却用检定来代替它。这一观念目前正在转变中,而且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接受,它在量值溯源中的地位将被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