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一、 目的 通过对本公司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二、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生产场所和储存区的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三、定义 按照GB18218-2009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内容,对如下内容进行定义解释: 3.1危险物质 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3.2单元 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公司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3临界量 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为重大危险源。 3
2、.4重大事故 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险,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5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3.6生产场所 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储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 3.7储存区 专门用于储存危险物质的储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四.职责 4.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协同生产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对公司生产场所及储存区危险物质最大储存量进行计算。 4.2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生产部门、设备管
3、理部门对公司重大危险源及一般危险源进行辨识、建档。 4.3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联系有相应安全评价资质的中介机构对重大危险源定期评估。 4.4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并对从业人员进行告知、培训教育。 4.5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定期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4.7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将重大危险源形成报告,报送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五.工作程序 辨识总则: 原则按照GB18218-2009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实施;同时参考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 辨识过程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生产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协同。 5.1 重大危险源的辨
4、识过程5.1.1根据GB18218-2009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中例举的142中危险化学物质名称,对应公司目前使用原辅材料名,进行危险物质的辨识。 5.1.2可能构成重大危险源区域确定根据危险货物日常存储状况,进行生产区、储存区的确认。 5.1.3 区域最大存储量的计算确认对确定的生产区、储存区可能存放的危险货物,按生产过程用量、每次采购量大小进行最大储存量计算。 5.1.4根据各单元的计算结果,对照按GB18218-2009标准中临界量值,对危险物质进行重大危险源或一般危险源进行计算辨识。最大储量超过临界量的单元为重大危险源,未达到临界量的单元为一般危险源。 5.1.5 参考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
5、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对公司内锅炉、压力管道、压力容器进行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界定。 5.2重大危险源管理 5.2.1 安全管理部门对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汇总统计在危险源清单中,且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档案内容包括物质名称、数量、性质、地理位置、管理人员、安全规章制度、评估报告、检测报告等。 5.2.2 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作成重大危险源申报表报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重大危险源申报表应包括重大危险源的详细情况、可能产生的事故类型、安全措施与预防措施、应急预案等。 5.2.3 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协同生产、设备部门,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变化、新知识的获取、技
6、术的发展状况定期进行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对应辨识结果,再次作成重大危险源申报表报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5.2.4 由生产部负责,对属于重大危险源区域的主要设备、安全设施和强检仪表等进行定期检测。5.2.5 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定期组织公司级管理层对构成重大危险源区域进行安全性的检查。 5.3 危险源区防护器具、设备设施的管理 5.3.1 按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中规定,对危险源区作业岗位应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和防护器具、设备设施。 5.3.2 部门责任者和岗位人员须经常检查防护器具、设备设施,保证防护器具、设备设施的齐全。 5.4 重大危险源的教育和应急救援演练 5.4.1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建立的重大危险源档案资料相关知识及时向全体员工进行教育。 5.4.2 安全管理部门针对重大危险源的性质,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 5.4.3安全管理部门须每年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演练计划,且每年实施二次应急救援演练活动。对演练过程须进行评估,并做好演练评估记录。 5.4.6安全管理部门根据演练的评估情况,及时对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