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家用电路的连接课的思考 家用电路的连接初听起来没有必要对高二的学生讲,可是错了。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是个简单的而又复杂的难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在一次高二年级的通用技术课上,涉及到家用电路的连接问题,通过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我明白,学生实践能力真的需要培养。就算是一些常识性的知识,学生的表现足以领家长惊叹,理想与现实的差别真是很大的。学生对家用电路中的器材感性认识基本没有什么问题,这些器材大家基本知道。可是不知道规格?各种器材是怎么划分的呢?在连接家庭电路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呢?这些问题对学生来说不清楚。对生活中的大部分人来说也是不清楚的,只有专业人士才了解。学生对电路学习了好几年了,可是器材拿到手
2、以后基本不知道怎么连接。也就是说上课所说的电路图对学生来说只是些线条。与生活中的实物是无关联的。也就是说理论严重脱离了实际。下面我就将把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家用电路的连接我从两方面进行总结、普及。第一方面,是对器材的规格基本不知道。(只是用电器知道一部分)。家用电路中的基本器材是电表、保险盒、导线、插座、用电器,开关。电表每家入户处都有一部,人们平时不留意,也不看,只有收电费的电工才去关注。这对学生来说只听过名字,没见过实物。更别说规格了。所以在课堂上有必要介绍。电表根据通过的电流分为3A、5A的电表,是记录用户所用电能多少的仪表。装装简单的查检方法就是打开家里某一已知功率的电器。正常工
3、作一定的时候。计算出电功来,再换算成千瓦时,与电表的求数对照,可以粗略判断电表的好坏。关于保险盒学生都知道其功能。现在各家庭基本不用了,都用空气开关所替换了。所以只说空气开关的规格,根据电流的大小有5A、10A、16A这三种。外形变化很大。至于导线了解的同学特别少。要对学生重点介绍,因为家用电路中导线出的问题最多,首先安材质把导线分为铜质导线和铝质导线。但生活中使用导线的时候应该关心的是粗细。专业说就是截流能力。不同粗细和材质的导线通过的最电流是不同的。从理论人来说导线越粗越好。可是从实用角度考虑。应该根据家庭用电量来决定导线。对铝质导线每平方毫米可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2安培。对铜质导线每平方
4、毫米可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8安培。根据家庭用电量可以计算导线的精细。市面上通俗讲有2.5个平方,4个平方,6个平方,8个平方,这个指导导线的横截面积划分的,单位是平方毫米。对于开关问题不大,关于插座要多讲讲地线的重要性。通过器材的讲解让学生大概了解到家庭中电路要注意的问题。第二方面是电路图和实物的对应。这一点对学生中基本是个盲区。一个教学班分了十六个组。只有一个组的同学成功连接好的电路并实验成功。其它的组都失败,最离谱的一组,将两根导线当绳子一样将器材连接了起来。这就证明我们的教育是很失败的。初中讲了串并联电路。高二时候学习了恒定电流,简单家用电路的连接应该是个很简单的问题。学生能看明白电路图
5、,可是就是不会连接。不知道开关接什么位置。更不知道怎么接。怎么解决这两上问题呢?我认为第一,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有必要给学生介绍常识。第二认真开展实验课的教学,不能为了高考忽略了动手能力的培养。动手能力是中国教育界的大难题。这就要通过各学科共同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中的所有物品。了解所有物品的性能及注意事项。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实际动手,参加劳动。这在通用技术课上最好展开。不然真象小时候听到的懒孩子的故事。母亲离开时怕懒儿子饿着,就做了张特大的饼套在脖子上。结果儿子还是饿死了。因为孩子只转了转头吃到能吃的饼。懒得用手去拿远处的饼吃。这个故事中的情景在我们当代的独生子女中频频上演。家长不让孩子动手,怕这怕那。结果孩子什么都不会。教师为了追求考试成绩、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我们的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怪现。这问题广大教育界同仁们要思考。全社会也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