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知识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93852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知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知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知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知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知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知识石景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流行病科 2013年8月27日主要内容n鼠疫n肾综合征出血热n人粒细胞无形体病n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鼠疫概述n鼠疫(plague)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是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n人类鼠疫是由鼠疫菌引起,具有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传染性强、流行广等特点。曾席卷过世界各大洲许多国家,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n甲类传染病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n全国有包括旱獭、黄鼠、沙土鼠、田鼠和家鼠为主要宿主的12个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疫源地范围已超过140万平方公里n疫源地分布于青海、西藏、甘肃、新疆、宁夏、内蒙古、吉林、辽宁

2、、黑龙江、河北、陕西、四川、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西、贵州等19个省、自治区的295个县(市、旗)n近年来,鼠疫动物间疫情主要流行于西部旱獭疫源地、云桂黔家鼠疫源地和内蒙古及其毗邻地区的长爪沙鼠和达乌尔黄鼠疫源地内青藏铁路沿线省份地图青藏铁路沿线省份地图病原学n鼠疫耶尔森氏菌,鼠疫耶尔森氏菌,属肠杆菌科属肠杆菌科n革兰氏染色阴性的兼性厌氧菌革兰氏染色阴性的兼性厌氧菌n显微镜下为两头钝园、两极浓染的短小杆菌,显微镜下为两头钝园、两极浓染的短小杆菌,有荚膜,无鞭毛,无芽孢有荚膜,无鞭毛,无芽孢n菌落中心隆起,有粗糙颗粒,边缘不整齐菌落中心隆起,有粗糙颗粒,边缘不整齐n生长的最适生长的最适

3、PH为为6.9-7.1,温度,温度28-30n对高温和化学消毒剂敏感对高温和化学消毒剂敏感n1894年在香港首次分离年在香港首次分离人类鼠疫流行病学人类鼠疫流行病学 n啮齿类动物:如旱獭、黄鼠、沙土鼠、黄胸 鼠、褐家鼠等n食肉动物:各类疫源地内的狗、狐狸、狼等n其他动物:藏系绵羊、黄羊、牦牛、鹿等n鼠疫病人:肺鼠疫病人(一)传染源(一)传染源(二)传播途径(二)传播途径n蚤叮咬,经血传播:啮齿动物蚤人,多为腺鼠疫 n飞沫或气溶胶传播:剥离旱獭等染疫动物时吸入,或肺鼠疫从人到人的传播n皮肤或消化道:剥离旱獭等染疫动物等n注:鼠疫人间病例的传染期开始 于临床症状出现的时候,随着病情加重传染性增强n

4、人群对鼠疫普遍易感n预防接种可获一定免疫力(三)易感人群(三)易感人群(四)流行新特点(四)流行新特点n流行范围不断扩大,疫情呈上升趋势 n间隔多年再度暴发 n鼠疫向城市及人口密集区逼近 n远距离传播构成鼠疫流行的新特点 n人为故意播散和生物恐怖袭击成为可能 鼠疫的临床分型 1、腺鼠疫;2、肺鼠疫;3、败血型鼠疫;4、皮肤 型鼠疫;5、肠鼠疫;6、眼鼠疫;7、脑膜炎型 鼠疫;8、扁桃体鼠疫;9、轻型鼠疫 腺鼠疫在临床上最常见,其次是肺鼠疫和败血 型鼠疫,这三型鼠疫在鼠疫流行病学上意义最大临床表现(一)潜伏期:(一)潜伏期:n16天,多为23天,个别病例可达 89天n密接医学观察时,潜伏期最长按

5、9日计算n流行病学接触史调查时,按10日内接触计算n潜伏期长短与感染细菌数量多少、感染的菌株毒力的强弱、感染途径、病型、以及被感染者是否经过免疫接种及个体抵抗力等因素有关(二)一般症状:(二)一般症状:危重的全身中毒症状n发病急剧n恶寒战栗,体温突然上升至3940,呈稽留热n头痛剧烈,呼吸急促,很快陷入极度虚弱状态n重症病人早期出现神经症状,意识不清,步行蹒跚,有重病感或恐怖不安,眼睑结膜及球结膜充血,出现所谓的鼠疫颜貌(三)各型鼠疫的特殊症状n腺鼠疫:腺鼠疫:除全身中毒症状外,以急性淋巴结炎为特征,淋巴结红、肿、热、痛,并与周围组织粘连成块,化脓、溃破n 肺鼠疫:肺鼠疫:原发或继发;全身中毒

6、症状基础上,咳嗽、胸闷、咯鲜红色血痰,痰中混有粘液或纯血痰n败血型鼠疫:败血型鼠疫:呈现极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肺鼠疫传染特征n传染期q出现症状开始有传染性q随着病情加重传染性增强q病死前1日n传播距离q近距离,面对面传播鼠疫的诊断n鼠疫诊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279-2008鼠疫诊断标准执行,2008年02月28日发布,2008年09月01日实施n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细菌学和血清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细菌学和血清学等方面的情况加以综合判断,其中以细菌学检验结果最为确实n有时因条件限制,不能以细菌学结果来确定诊断,亦应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及血清学结果予以判定n就地隔离病人,严

7、格控制病人与外界接触n首选链霉素治疗,以早期足量投药为益n加用磺胺类药物作为辅助治疗或人群的预防投药n用特效抗菌素的同时,加用强心和利尿剂,以缓解鼠疫菌释放的毒素对心、肾功能的影响鼠疫的治疗鼠疫的治疗国内经验-腺鼠疫n成人第1日用量为2.03.0g(肌注)q首次注射1.0g,q每4-6小时注射0.5g,n停药指征q直到体温下降。一般退热后继续给药3天,每日1.0-2.0g,分2-4次注射n腺肿局部对症治疗国内经验-肺型和败血型n成人第1天用量5.0-7.0gq首次用2.0gq每46小时1.0gn停药指征:q体温下降。在体温接近正常,全身症状显著好转后,应持续用药3-5天,每天用量2.0gn大量

8、注射链霉素而容易导致中毒性休克q建议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状态,“特效治疗”与“中毒性休克处理”相结合,制定最佳治疗方案脑膜炎症状n脑脊髓腔内注射链霉毒q一次用0.10.2g。但必须注意用药不能过久,症状减轻后立即停止。鞘内注射一定要慎重,用药时严密注视肾功能衰退的出现,防止后遗症n可静脉给予氯霉素q该药的特点是脑脊液中的浓度较高,一次最大注射量为每千克体重25mg,全天剂量为每千克体重60mg,分4次给予个人防护(二级)n经典防护装备q传统防护服、三角头巾等q穿着舒适q经济耐用n新型防护装备q参考禽流感职业暴露人员防护指导原则 防护用品n防渗透型整体防护服n防护口罩:N95口罩或过滤效能超过9

9、5%的N系口罩n防护眼镜n手套:医用一次性乳胶手套或橡胶手套n长筒胶鞋(胶靴)或防蚤袜与鞋套,鞋套应为防水、防污染鞋套n传染性污染物收集袋(实验室用黄色塑料袋)穿着顺序(供参考)n戴口罩,一只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的部位,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戴在合适的部位,压紧鼻夹,紧贴于鼻梁处n穿整体防护服n戴上防护眼镜,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n穿上防蚤袜、鞋套或胶鞋n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脱掉顺序(供参考)n摘下防护镜,放入消毒液中。n脱掉防护服,将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n摘掉手套,一次性手套应将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橡胶手套放入消毒液中。n脱下鞋套或胶鞋,将鞋套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

10、中,将胶鞋放入消毒液中。n摘口罩,一手按住口罩,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摘下,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分级防护n三级防护适用于对病人实施近距离高危操作,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医疗操作。要求除按二级防护要求外,将口罩、防护眼镜换为全面型呼吸防护器(符合N95或FFP2级标准的滤料)n二级防护防护要求参见“个人防护”,适用于鼠疫疫情处理 n一级防护不适用于鼠疫防护,可用于隔离范围外常规防护 鼠疫规范文件 一、鼠疫诊断标准一、鼠疫诊断标准WS 2792008二、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二、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三、全国鼠疫监测方案三、全国鼠疫监测方案四、鼠疫控制及考核原则与方法(四、鼠疫控制及考核原

11、则与方法(GB15992-1995)五、鼠疫自然疫源地及动物鼠疫流行判定标准五、鼠疫自然疫源地及动物鼠疫流行判定标准 (GB16883-1997)六、动物鼠疫监测标准(六、动物鼠疫监测标准(GB16882-1997)七、北京鼠疫控制应急预案七、北京鼠疫控制应急预案八、人间鼠疫疫区处理标准及原则(八、人间鼠疫疫区处理标准及原则(GB 15978-1995)肾 综 合 征 出 血 热概述n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不同鼠种携带不同型别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不同鼠种携带不同型别的汉坦病毒汉坦病毒(Hantaan virus,HV)引起的一组自引起的一组自然疫源性疾病然疫源性疾病n临床表现:高热、低血压、出血、

12、肾脏损害临床表现:高热、低血压、出血、肾脏损害n我国为高发国家我国为高发国家n国家重点防治疾病之一国家重点防治疾病之一宿主与传染源u肾综合征出血热为多宿主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不同型肾综合征出血热为多宿主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不同型别有其相对固定的宿主动物,目前世界报导别有其相对固定的宿主动物,目前世界报导170170余种陆栖余种陆栖脊椎动物自然感染汉坦病毒,主要分属于啮齿目、食虫脊椎动物自然感染汉坦病毒,主要分属于啮齿目、食虫目、兔型目、食肉目、偶蹄目的有关动物。目、兔型目、食肉目、偶蹄目的有关动物。u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为啮齿目鼠科中的姬鼠属、家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为啮齿目鼠科中的姬鼠属、家鼠属和

13、田鼠亚科鼠平属的一些鼠种,如:黑线姬鼠、黄鼠属和田鼠亚科鼠平属的一些鼠种,如:黑线姬鼠、黄颈姬鼠、棕背平、褐家鼠、小家鼠、鹿鼠、刺毛棉鼠、颈姬鼠、棕背平、褐家鼠、小家鼠、鹿鼠、刺毛棉鼠、白足鼠、米鼠、东方田鼠、西方收获鼠等。白足鼠、米鼠、东方田鼠、西方收获鼠等。类别类别种类种类传播方式传播方式1.动物源性传播动物源性传播伤口传播伤口传播与与宿主宿主动物及其排泄物(尿、粪)、分动物及其排泄物(尿、粪)、分泌物(唾液)接触,病毒经污染皮肤或泌物(唾液)接触,病毒经污染皮肤或粘膜伤口感染粘膜伤口感染 呼吸道传播呼吸道传播吸入被宿主动物带病毒排泄物污染的吸入被宿主动物带病毒排泄物污染的气溶胶而感染气溶

14、胶而感染 消化道传播消化道传播食入被宿主动物带病毒排泄物、分泌食入被宿主动物带病毒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的食物而感染物污染的食物而感染2.螨媒传播螨媒传播革螨传播革螨传播通过革螨叮咬通过革螨叮咬 恙螨传播恙螨传播通过恙螨叮咬通过恙螨叮咬3.垂直传播垂直传播患病孕妇患病孕妇通过胎盘传给胎儿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带病毒孕鼠带病毒孕鼠通过孕鼠经胎盘传给胎鼠(黑线姬鼠、通过孕鼠经胎盘传给胎鼠(黑线姬鼠、褐家鼠、大白鼠)褐家鼠、大白鼠)带病毒革螨带病毒革螨经卵传递经卵传递 带病毒恙螨带病毒恙螨经卵传递经卵传递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l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约为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约为10

15、10:1 1。l病后可获得稳定而持久性免疫,极少发生二次感染,病后病后可获得稳定而持久性免疫,极少发生二次感染,病后抗体持续时间不一,短者抗体持续时间不一,短者1 1年,长者达年,长者达3636年年l病后病后2 2天即可出现天即可出现IgGIgG抗体,抗体,2 2周左右达高峰。周左右达高峰。l隐性感染抗体滴度低,持续时间不及显性感染。隐性感染抗体滴度低,持续时间不及显性感染。主要临床经过与发病早期表现潜伏期:潜伏期:4 45050天,一般为天,一般为7 71414天,以两周多见天,以两周多见 典型病例有五期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典型病例有五期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

16、恢复期尿期、多尿期、恢复期发病早期(发热期)主要表现发病早期(发热期)主要表现q血小板下降血小板下降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相关文件n1、2008年2月,卫生部下发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n2、2010年10月,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北京市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监测方案的通知(京卫疾控字【2010】128号)北京市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监测方案n医务人员发现疑似、临床诊断病例应在诊断后24小时内填写报告卡进行网络直报,并报告辖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n医疗机构负责病例标本的采集工作。每个病例应采集急性期血清和恢复期血清,采集应用抗生素前全血或血细胞标本 监测病例定义(一)流行病学史。n1.发病前2

17、周内有被蜱叮咬史;n2.在有蜱活动的丘陵、山区(林区)工作或生活史;n3.直接接触过危重患者的血液等体液。(二)临床表现n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多为持续性高热,可高达40以上)、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n个别重症病例可出现皮肤瘀斑、出血,伴多脏器损伤、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三)实验室检测n1.血常规及生化检查q(1)早期外周血象白细胞、血小板降低,严重者呈进行性减少,异型淋巴细胞增多。q(2)末梢血涂片镜检中性粒细胞内可见桑葚状包涵体。q(3)谷丙(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或谷草(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转氨酶升高。n2.血清及病原学检测q(

18、1)急性期血清间接免疫荧光抗体(IFA)检测嗜吞噬细胞无形体IgM抗体阳性。q(2)急性期血清IFA检测嗜吞噬细胞无形体IgG抗体阳性。q(3)恢复期血清IFA检测嗜吞噬细胞无形体IgG抗体滴度较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升高。q(4)全血或血细胞标本PCR检测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特异性核酸阳性,且序列分析证实与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同源性达99%以上。q(5)分离到病原体。监测病例定义 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n疑似病例:具有(一)、(二)项和(三)项1项中的(1)、(3)。部分病例可能无法获得明确的流行病学史。n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同时具备(三)项1项中的(2),或(三)项2项

19、中的(1)或(2)。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筛查方案例筛查方案病例纳入标准 符合1.2的临床表现和1.3的实验室表现即可纳入,1.1流行病学史供参考。n1.1 有流行病学史(鼠类活动、蜱虫叮咬史、田间作业、放牧、接触柴草、垂钓、野营、草地行走、草地晾晒衣物、接触猫狗、饲喂家畜);n1.2 临床表现:发热(体温37.5);n1.3 血小板降低至80109/L以下或白细胞降低至3.0109/L以下。病例排除标准 n明确诊断的血液病n全身性疾病n非感染性疾病n感染因素明确的其他传染病监测内容和方法 n1、记录病例信息,使用统一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送检单;内容包括病人的一

20、般情况,临床特征,血象等。n2、采集病人血液标本q2.1非抗凝血5ml,用于采集血清和凝固血块;q2.2 EDTA抗凝血,用于采集血浆和血细胞。n3、送检:标本应尽快送检,以提高阳性率。q医院可直接送样到市CDC,需送检单(标准)和血样(冷藏运输)。收样地点: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院109房间;咨询电话64407117,窦相峰,吕燕宁。q区县疾控中心可代收。监测内容和方法 n4、标本保存:3日以上长时间需冻存,非抗凝血分离后血块和血清分别冻存,EDTA抗凝全血冻存。3日内,冷藏即可。n5、结果反馈:检验项目为新型布尼亚病毒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病,时限:一周。n6、阳性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 阳性病例由辖区疾控中心完成,填写流调表,并采集恢复期非抗凝血5m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知识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