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企业会计第十三章-损益的核算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93873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PPT 页数:107 大小:3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企业会计第十三章-损益的核算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金融企业会计第十三章-损益的核算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金融企业会计第十三章-损益的核算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金融企业会计第十三章-损益的核算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金融企业会计第十三章-损益的核算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损益业务核算的含义 所谓金融企业会计损益是指金融企业一定时期内各项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的结果。如果其收入大于支出,为金融企业的利润,反之为亏损。按金融企业核算的要求,实行目标管理,即以最少的耗费,争取最大的收益。会计部门在财务损益核算中,应讲求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强财务管理,促进金融企业增收节支,在维护财经法规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金融企业的经济效益。二、损益业务核算的基本要求 (一)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支金融企业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支,在权责发生制下,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以收入的权利和费用支出的义务是否应属于本期作为记账标准,凡应属本期的收入或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

2、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其核心是根据权责关系的影响期间来确认收入和费用。根据权责发生制进行收入和成本费用核算,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真实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二)必须真实、准确地核算收支 金融企业的各项收支,必须真实、准确地核算,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地反映其经营成果。对于其收入、支出及利润要加强会计核算和监督。对各项收入、支出项目要按照有关规定准确归类、及时核算入账,确保收入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着既要保证业务经营的合理需要,又要节约费用开支的要求进行核算,从而作为控制成本、提高经营效益的一个有效途径。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3、、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而金融企业的收入是指金融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其所有者权益增加的,是金融企业让渡资产使用权、提供金融商品服务所取得的收入。各类金融企业收入的构成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主要包括利息收入、手续费收入及佣金收入、贴现利息收入、保费收入、证券发行差价收入、证券自营差价收入、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收入、汇兑收益和其他业务收入等。收入的确认是收入会计核算的起点,包括两个过程:一是确定某一经济事项是否符合收入的定义;二是确定该经济事项是否达到实际确认为收入的标准。只有经过上述两个过程,该经济事项才得以真正确认为收入。具体说,收入确认的标准有

4、:可定义性,应予确认的项目必须符合收入的定义;可计量性,应予确认的项目必须能以货币来计量;相关性,应予确认的项目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是有用的;可靠性,应予确认的项目所反映信息必须真实可靠。比如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一、营业收入的核算 营业收入是指金融企业在经营业务中提供金融商品服务所取得的营业收入,主要包括利息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保费收入、证券发行差价收入、证券自营差价收入、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收入、汇兑收益和其他业务收入等。(一)利息收入 利息收入是指发放各种贷款、贴现和转贴现融出资金、信用卡透支、与其他金

5、融机构资金往来等业务实现的利息收入,包括贷款利息收入和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等。利息收入应按让渡资金使用权的时间和适用利率计算确定。金融企业设置“利息收入”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核算金融企业确认的利息收入,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按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受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等科目,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利息收入”,按其差额,借或贷记相关账户,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本科目按业务类别进行明细核算。.贷款利息收入 贷款利息收入是指金融企业发放的各项贷款,按贷款本金规定的利率及计息期限计算的应收利息。它是利息收入中的主要部分。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

6、,应按期计提利息并确认收入。发放贷款到期(含展期,下同)90天及以上尚未收回的,其应计利息停止计入当期利息收入,纳入表外核算;已计提的贷款应收利息,在贷款到期90天后仍未收回的,或在应收利息逾期90天后仍未收到的,冲减原已计入损益的利息收入,转作表外核算。非银行金融企业除贷款以外的融出资金,其计提的利息按上述原则处理。金融企业发放的各项贷款,应按贷款本金规定的利率及计息期限计算应收利息。取得利息时,根据计算清单编制借、贷方记账凭证,会计分录为:借:应收利息单位应收利息户 贷:利息收入贷款利息收入户.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银行存款利息收入是金融企业存入银行存款应收取的利息。收到银行存款利息收入时,根

7、据有关凭证编制借、贷方记账传票。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银行存款户 贷:利息收入存款利息收入户(二)金融企业往来收入 金融企业往来收入是金融企业与其他金融机构往来而发生的利息收入,也在“利息收入”科目核算。金融企业往来收入,应按让渡资金使用权的时间和适用利率计算确定。存放在中央银行各项存款取得利息收入,根据有关凭证编制借、贷方记账传票。会计分录为: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贷:利息收入存中央银行存款利息收入户 存放同业款项利息收入,根据有关凭证,编制会计分录为:借:存放同业行户 贷:利息收入存放同业款项利息收入户 拆借给同业系统和其他金融企业的资金,取得利息收入时,根据有关凭证编制借、贷方记账凭证

8、。会计分录为:借:存放同业行户 贷:利息收入拆放同业利息收入户 调拨资金利息收入,本企业上、下级之间相互占用业务资金,取得利息收入时,根据有关凭证编制借、贷方记账传票。会计分录为:借:系统内有关科目行户 贷:利息收入调拨资金利息收入户(三)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主要包括金融企业和证券公司在提供服务时向客户收取的费用。手续费收入,应当在向客户提供相关服务时确认收入。关于证券公司的手续费核算已在第八章予以阐述。金融企业应设置“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账户,核算企业确认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包括办理结算业务、咨询业务、担保业务、代保管等代理业务以及受托贷款及投资业务等取得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如结

9、算手续费收入、佣金收入、业务代办手续费收入、基金托管收入、咨询服务收入、担保收入、受托贷款手续费收入、代保管收入,代理买卖证券、代理承销证券、代理兑付证券、代理保管证券、代理保险业务等代理业务以及其他相关服务实现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该账户可按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类别进行明细核算。期末,将其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账户无余额。1.金融企业的手续费收入(1)收取转账结算手续费 金融企业办理转账结算业务,需按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向客户收取手续费。手续费采取当时计收和定期汇总计收两种方法。计收手续费时,会计分录为:借:应收手续费及佣金 贷: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实际收到手续费时,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存放

10、中央银行款项等)贷:应受手续费及佣金(2)收取结汇手续费 金融企业在办理外贸和非贸易外汇结算中,根据具体业务情况,要向客户收取手续费,如信用证项下出口企业办妥出口来证交单时,银行要收取通知费、议付费,如信用证项下进口,银行要向进口企业收取开证费和其他费用,另外各种外贸和非贸易外汇结算中银行收取的结汇手续费等等。金融企业收取此项手续费,通常都与具体业务一并收取,如进口代收结算,进口单位承兑交单后,如以外汇额度用人民币换汇对外支付时,经办行的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进口单位(人民币)贷:货币兑换(人民币)借:货币兑换(外币)贷:同业存放(外币)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结汇手续费(3)收取受托贷款手续费收入

11、 收托贷款手续费是指金融企业受委托方委托,按委托方指定对象发放贷款收取利息后,按一定比例计收的手续费。金融企业收到委托贷款利息分成而得的手续费后,仍记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科目,其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贷: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四)贴现利息收入 贴现利息收入是金融企业办理商业汇票等票据贴现业务收到的贴现利息收入。贴现利息收入,应按让渡资金使用权的时间和适用利率计算确定。办理票据贴现业务取得利息收入时,根据有关凭证编制借、贷方记账凭证。会计分录为:借:贴现资产单位贴现申请户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或银行存款)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资产负债表日,按计算确定的贴现利息收入,会计分录为:

12、借: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贷:利息收入(五)证券自营差价收入 证券自营差价收入是指从事证券业务的金融企业在自营证券买卖业务中,买入证券与卖出证券的差价收入。证券自营差价收入,应在与证券交易所清算时按成交价扣除买入成本、相关税费后的净额确认收入。从事证券业务的金融企业应设置“证券销售”科目核算企业自营证券买卖中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及差价。自营债券到期兑付的本金,也在本科目核算。借方核算自营证券的成本,贷方核算自营证券收入,贷方大于借方表示证券自营收入,反之为亏损,期末,“证券销售”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后应无余额。1.从事证券业务的金融企业卖出证券或到期兑付债券时,按清算日实际收到的金额,做会计

13、分录为: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或结算备付金)贷:证券销售2.对于自营债券买卖业务,卖出时可将购买日至卖出日的持有期间应计利息确认为投资收益,即卖出时,做会计分录为: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 贷:投资收益(按买卖持有期间应计利息)证券销售(实际收到价款扣除买卖持有期间应计利息)3.结转已售证券成本时,做会计分录为:借:证券销售 贷:自营证券4.期末,结转证券销售差价收入时,做会计分录为:借:证券销售 贷:本年利润 发生亏损时,做会计分录为:借:本年利润 贷:证券销售(六)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获得的收入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是指从事证券业务的金融企业按照返售协议约定先买入再按固定价格返售的票据、证券、贷款等

14、金融资产所融出的资金。企业根据返售协议买入金融资产,应按实际支付的金额,做会计分录为:借: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结算备付金、银行存款等)资产负债表日,按照计算确定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的利息收入,做会计分录为:借:应收利息 贷:利息收入 返售日,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做会计分录为: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结算备付金、银行存款等)贷: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账面余额)应收利息 利息收入(按其差额)(七)汇兑收益 汇兑收益是指发生外币兑换、外汇买卖业务产生的收益。即已经收入的外币资金在使用时,或已经发生的外币债权、外币债务在偿还时,由于期末汇率与记账汇率的不同而发生的折合为记账本位币的差额,期

15、末汇率高于记账汇率而折合为记账本位币的差额为汇兑收益,反之,则为汇兑损失。金融企业的外汇买卖及兑换通过“货币兑换”科目核算,其买卖及兑换业务发生时,兑入的货币,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同时兑出的货币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期末按外汇买卖细目余额确认损益,如果外汇买卖科目人民币金额在贷方,则表明是汇兑收益。金融企业发生的汇兑收益,通过“汇兑损益”科目核算,确认汇兑收益时,会计分录为:借:有关科目 贷:汇兑损益 期末将“汇兑损益”科目余额结转本年利润。(八)其他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是指金融企业从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包括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出租包装物和商品、销售材料等

16、 保险企业经营受托管理业务取得的管理费收入,也通过“其他业务收入”核算,确认其他业务收入时,做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等)贷:其他业务收入二、投资收益的核算 投资收益是金融企业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包括对外投资的利息收入,证券出售、转让的净收益,分得的股利收入等。(一)金融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间取得的投资收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实现的损益,比照“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科目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17、二)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企业应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中属于本企业的部分,做会计分录为: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属于被投资单位在取得本企业投资前实现的净利润分配额,应作为投资成本的回收额,做会计分录为: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应根据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或经调整的净利润计算应分享的份额,做会计分录为: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的,比照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处理。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按实际取得的收益或损失,记入“投资收益”的贷方或借方。处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除上述规定外,还应结转原记入资本公积的

18、相关金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三、营业外收入的核算 金融企业营业外收入是指与其业务经营无直接联系的各项收入,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1.处置固定资产利得 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是指金融企业在固定资产不需用或不适用时将其处置所得的净收益,其会计分录如下: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2.处置无形资产利得 处置无形资产利得是指金融企业在出售无形资产时,按实际取得的转让收入扣除该无形资产账面余额和相关税 费后所得的净收益,其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 贷:无形资产 营业外收入处置无形资产净

19、收益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3.固定资产盘盈 固定资产盘盈是指,金融企业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时,若固定资产的账面数小于实存数,即为固定资产盘盈。发生固定资产盘盈时,应按完全重置价值和估计价值,报经批准后列入营业外收入,其会计分录如下: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4.罚款、罚没收入 罚没、罚款收入是指金融企业在有关方面违反合同、协议或纪律的规定时间向其收取的各种形式的罚款收入。金融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处以罚金,在收取违纪方的罚金时,会计分录为:借:活期存款或现金 贷:营业外收入罚款收入户5.出纳长款收入 出纳长款即多出账面记载的现金。出纳长款发生时,应及时查明退还原主,如当天

20、未能查明,经会计主管批准,填制现金收入传票,按以下会计分录先行入账:借:现金 贷:其他应付款待处理出纳长款 经过查找,确实无法退还的出纳长款,经过一定审批手续,转为金融企业收益,会计分录为:借:其他应付款待处理出纳长款 贷:营业外收入出纳长款收入6.接受政府补助利得 接受政府补助利得时,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 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强调了费用是日常活动导致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费用和成本是两个并行使用的概念,两者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成本是按一定对象所归集的费用,即按所发生的特定业务归集的费用,

21、是对象化了的费用。也就是说,成本是相对于一定的业务而言所发生的费用,是按照企业所发生的业务等成本计算对象对当期发生的费用进行归集而形成的。而费用是资产的耗费,它与一定的会计期间相联系,与发生哪种业务无关;成本与所发生的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业务相联系,而不论发生在哪一个会计期间。总之,金融企业在从事业务经营活动中,不仅大量吸收资金相应的支付利息,而且还支付业务经营和管理人员的工资等项费用,同时耗费一定的物品,所有这些耗费用货币价值形式表现出来,就构成了成本和费用。只有与业务经营活动有关的各项支出才能计入成本,与业务经营活动无关的支出不能计入成本;同时计入成本的各项开支必须符合财务制度规定的成本开支范

22、围和标准。一般应遵循以下三个标准:按费用与收入的直接联系(或称因果关系)加以确认;直接作为当期费用确认;按系统、合理的分摊方式确认。一、营业成本的核算 金融企业的营业成本是指在业务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业务经营有关的支出,包括利息支出、金融企业往来支出、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卖出回购支出等。1.利息支出 利息支出是指金融企业发生的利息支出,包括吸收的各种存款、与其他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同业等)之间发生的资金往来业务、卖出回购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利息支出。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金额,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利息支出 贷:应付利息(合同利率计算的应付未付利息)吸收存款利息调整

23、如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差异较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确定利息费用。实际支付各项利息时,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如为卖出回购金融资产产生的利息支出,则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计算确定的卖出回购金融资产的利息费用,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利息支出 贷:应付利息 回购日,按其账面余额,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应付利息 利息支出(按差额)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实际支付金额)2.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是指金融企业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相关的各项手续费、佣金等支出。发生时,一般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3.汇兑损失 汇兑损失与汇兑收益是相对

24、而言的,即指金融企业在经营外汇买卖或外币兑换中由于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汇兑损失。汇兑损失同汇兑收益一样,也通过“货币兑换”科目核算。期末,应将所有以外币表示的“货币兑换”科目余额按期末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本科目余额进行比较,当发生汇兑损失时,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汇兑损益 贷:有关科目4.其他业务成本 是指金融企业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支出。发生时,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相关科目 二、业务及管理费 业务及管理费是指金融企业在业务经营及管理工作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折旧、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电子设备运转费、安全防卫费、企业财

25、产保险费、邮电费、劳动保护费、外事费、印刷费、公杂费、低值易耗品摊销、理赔勘查费、职工工资、差旅费、水电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修理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会计费、诉讼费、公证费、咨询费、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取暖费、审计费、技术转让费、研究开发费、绿化费、董事会费、上交管理费、广告费、银行结算费等。其中,金融企业应支付职工的工资,应当根据规定的工资标准等资料,计算职工工资,计入成本费用。企业按规定给予职工的各种工资性质的补贴,也应计入各工资项目。本书根据重要性原则,对其中的主要项目作简单的阐述:

26、(一)固定资产折旧费 固定资产折旧费是指金融企业按国家规定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折旧时,会计分录为:借:业务及管理费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二)业务宣传费 业务宣传费指金融企业开展业务宣传活动所支付的费用。业务宣传费在营业收入(扣除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收入)的规定比例内掌握使用,应一律据实列支,不得预提。发生的业务宣传费,根据支付凭证记账,会计分录为:借:业务及管理费业务宣传费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三)职工工资、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职工工资是指在职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工资的核算设置“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该科目属负债性质,相当于金融企业对职工的负债,即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

27、。每月月初按照规定的开支渠道,将本月应发放的工资按不同的开支项目或来源进行分配。分配时根据“工资分配表”填制借贷方记账传票办理转账,会计分录为:借:业务及管理费职工工资 借:在建工程工程应付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职工福利费是指按照工资总额的14%取的用于金融企业职工福利方面的费用。职工福利费的核算也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福利费时,按职工所在的岗位列支,会计分录为:借:业务及管理费职工福利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工会经费是金融企业按工资总额2%计提的拨交工会使用的经费。计提工会经费时,会计分录为:借:业务及管理费工会经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户 职工教育

28、经费是指按金融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1.5%计提的用于职工教育方面的开支。计提职工教育经费时,会计分录为:借:业务及管理费职工教育经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四)税金 营业费用中的税金是指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应在成本中列支的税金。期末计算出前三种税金时,会计分录为:借:业务及管理费税金 贷: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 应交税费应交车船使用税 应交税费应交土地使用税 印花税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因为金融企业缴纳的印花税,是由纳税人根据规定自行计算应纳税额,以购买并一次贴足印花税票的方法缴纳的税款。即一般情况下,金融企业需先购买印花税票,待发生应税行为时,再根据凭证的性质和规

29、定的比例税率或按件计算应纳税额,将预先购买的印花税票粘贴在应纳税凭证上,并在每枚税票的骑缝处盖戳注销或者划销,办理完税手续。金融企业一次交足印花税款时,会计分录为:借:业务及管理费印花税 贷:活期存款 等(五)劳动保险费 劳动保险费是指离退休职工的退休金、价格补贴、医药费(含离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的医疗保险基金)、职工退职金、六个月以上病假人员工资、抚恤费、按规定支付给离休干部的各项经费以及实行社会统筹办法的金融企业按规定提取的退休统筹基金。金融企业交纳退休统筹基金或发生各项劳动保险费支出时,会计分录为:借:业务及管理费劳动保险费 贷:活期存款等(六)待业保险费 待业保险费是为了解决职工在待业

30、期间的基本生活需要而建立的职工待业保险基金。金融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的待业保险基金由开户银行代为扣缴,在接到开户行扣缴通知时,会计分录为:借:业务及管理费待业保险费 贷:活期存款 等(七)无形资产摊销 金融企业对于其所有的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本制度的有关规定,合理确定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在进行摊销时,会计分录为:借:业务及管理费无形资产摊销 贷:无形资产 三、营业税金及附加的核算 营业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金融企业取得的收入,按规定要缴纳营业税,营业税以营业额为计税依据。营业额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而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营业税的计

31、算公式为:应纳税额=营业额营业税税率。金融企业的营业税税率一般为收入的5%。在缴纳营业税的基础上,金融企业还应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以及教育费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主要是以营业税为计税依据的,计算公式是:应纳税额=应交营业税适用税率。为了核算营业税金及附加,金融企业应设置“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该科目属损益类科目,借方登记发生的营业税金及附加,贷方登记结转本年利润的数额,期末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发生营业税金及附加时,会计分录为: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教育费附加等 期末结转利润时,应将“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会计分录为

32、: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税金及附加 四、营业外支出的核算 营业外支出是指与金融企业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具体包括: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处置无形资产净损失、抵债资产保管费用、处置抵债资产净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罚款支出、损赠支出、非常支出等。(一)固定资产盘亏、毁损、报废和出售净损失 盘亏的固定资产与盘盈一样,要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核算。发生固定资产盘亏时,按照原价扣除累计折旧后的差额入账,报经批准后转为营业外支出。会计分录为:借: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盘亏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固定资产损益 固定资产毁损净损失是指按原价扣除累计折旧、过失人及从事保险业务的金融企业赔偿后的

33、差额;固定资产报废是指清理报废的变价收入减去清理费用后账面净值的差额;固定资产出售净损失是指出售所得价款减清理费用后的数额与固定资产账面净值的差额。固定资产毁损、报废和出售净损失发生时,“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表现为借方余额,结转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时,会计分录为:借: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清理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二)出纳短款 在出纳工作中发生短款事故,应认真组织力量查找,力争挽回损失。在当天未能查清和找回时,经过一定审批手续,填制应收款现金付出传票,按下列会计分录处理账务: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纳短款 贷:现金 经调查确认属责任事故的短款并确实无法找回时,按规定的审批权限,转为金融企业损失,会计分录

34、为:借:营业外支出出纳短款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纳短款(三)非常损失 非常损失是指非正常的出乎意外的自然灾害造成的各项资产的净损失,即被毁坏的资产扣除保险公司赔偿及废料残值的差额,计入金融企业的损失。损失发生时,报经批准后,应将扣除残料价值和过失人、保险公司赔款后的净损失记为金融企业损失,会计分录为: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等(四)公益救济性捐赠支出 公益救济性捐赠支出是指国内重大救灾或慈善事业的救济性捐赠支出。金融企业发生救济性捐赠支出时,会计分录为:借:营业外支出救济性捐赠支出 贷:现金 银行存款等(五)违约和赔偿支出 违约和赔偿支出是指金融企业因未履行

35、经济合同、协议而向其他单位支付的赔偿金、违约金、罚息等罚款性支出。发生违约和赔偿支出时,会计分录为:借:营业外支出违约金赔偿金 贷:银行存款一、利润的构成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一)营业利润,是指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和营业费用加上投资净收益后的净额。(二)利润总额,是指营业利润减去营业税金及附加,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三)资产损失,是指金融企业按规定提取(或

36、转回)的贷款损失和其他各项资产损失。(四)扣除资产损失后利润总额,是指利润总额减去(或加上)提取(或转回)的资产损失后的金额。(五)所得税,是指金融企业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所得税费用。(六)净利润,是指扣除资产损失后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用公式表示如下: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投资净收益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扣除资产损失后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各项资产损失 净利润=扣除资产损失后利润总额-所得税 利润集中反映经营活动各方面的效益,是最终的财务成果,是衡量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综合指标。经过计算,利润总额如为正数,则表示盈利;如为负数,则表示亏

37、损。二、金融企业所得税费用(一)金融企业所得税的基本概念 金融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金融,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新会计准则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差额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二)金融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 金融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是指纳税人每一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应纳所得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所得税额=应

38、纳税所得额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每一年度的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税前扣除项目是指纳税人发生的与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下列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资本性支出(须按税法规定分期折旧、摊销或计入有关投资成本);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须按税法规定分期摊销);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交付的罚款、罚金、滞纳金及被没收财物;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超过国家允许扣除的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各种赞助支出;投资风险准备金及国家税收法规规定可提取的准备金之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税法法规有具体扣除范围和标准(比例或金额),实际发生的费用超过或高于法定范围和标准的部分: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各项支

39、出。(三)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与税法两者的目的不同,对收益、费用、资产、负债等的确认时间和范围也不同,从而导致计税基础产生差异,其差异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1永久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是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现行税法规定需调整的永久性差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纳税人在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按实际发生额扣除。向非金融机构的借款利息不高于按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纳税人向银行之外的金融机构借款,

40、其利息支出的扣除,必须限定于中国人民银行所规定的浮动利率之内,超过浮动率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允许扣除。(2)纳税人支付给职工的工资,税务机关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计税工资办理。计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出,报财政部核定。此处所讲的工资,包括企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职工的基本工资、浮动工资、各类补贴、津贴、奖金等工资性收入。(3)纳税人的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分别按前项准予扣除的工资总额的2%、14%、1.5%计算扣除。(4)纳税人用于公益、救济性质的捐赠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3%以内准予扣除。此处讲的公益、救济性质的捐赠,是指纳税

41、人通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卫生和遭受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上述所说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包括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减灾委员会、中国红十字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全国老年基金会、老区促进会、民政部门以及经批准成立的非营利的公益性组织等。纳税人直接向受赠人的捐赠不允许扣除。纳税人间接向受赠人的捐赠在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允许扣除,超过部分不允许扣除,需要进行调整。(5)纳税人发生与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由纳税人提供确实记录或单据,按一定限度扣除。全年营业收入在1500万元以下的(不含1500万元),不超过年营业收入的0.5%;全年营业收入在150

42、0万元以上(含1500万元)但不足5000万元的,不超过该部分营业收入的0.3%;全年营业收入超过5000万元(含5000万元),但不足一亿元(含一亿元),不超过该部分营业收入0.2%;全年营业收入在一亿元以上部分,不超过该部分营业收入的0.1%。实际开支的业务招待费超出部分,应进行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6)其他调增应纳税所得额项目。主要包括企业违法违章经营的罚款及被没收财产的损失;违约合同的违约金支出;拖欠税款的滞纳金、罚款支出;各种非国家规定赞助支出等。(7)其他调减应纳税所得额项目。2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包括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两者都是在资产或负债收回的过程中导致所得

43、税费用和应付税款不同的动因。(1)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即在未来期间不考虑该事项影响的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上,由于该暂时性差异的转回,会进一步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金额。在该暂时性差异产生当期,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通常产生于以下情况: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代表的是企业在持续使用及最终出售该项资产时会取得的经济利益的总额,而计税基础代表的是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可予税前扣除的总金额。

44、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该项资产未来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不能全部税前抵扣,两者之间的差额需要交税,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一项负债的账面价值为企业预计在未来期间清偿该项负债时的经济利益流出,而其计税基础代表的是账面价值在扣除税法规定未来期间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之后的差额。因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实质上是税法规定就该项负债在未来期间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则意味着该项负债在未来期间可以税前抵扣的金额为负数,即应在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上调增,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金额,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可抵扣暂时

45、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减少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减少未来期间的应交所得税。在该暂时性差异产生当期,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一般产生于以下情况:1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从经济含义来看,资产在未来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少,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多,则企业在未来期间可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并减少应交所得税,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负债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实质上是税法规定就该项负债可以在未来期间税前扣除的金额。一项负债的账面价值大

46、于其计税基础,意味着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构成负债的全部或部分金额可以从未来应税经济利益中扣除,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对于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及税款抵减,虽不是因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但本质上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具有同样的作用,均能够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而减少未来期间的应交所得税,在会计处理上,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应确认与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四)所得税费用的会计核算 2007年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将所得税核算方法变更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

47、所得税的情况下,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由两个部分组成: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企业在计算确定所得税以及递延所得税费用的基础上,将两者之和确认为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或收益)即:所得税费用(或收益)=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或减去所得税收益)例1某金融企业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应交所得税为60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为165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为33万元,那么 递延所得税费用=165-33=132(万元),当期所得税费用为600万元,所得税费用=600+132=732(万元)三、利润结转及分配的核算(一)利润的结转 金融企业实现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一律通过“本年利润”科目进行核算。期末将各项损益类

48、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将收入类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将支出类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最后结平各项损益类科目。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如为贷方余额,即为本期利润总额;“本年利润”科目如为借方余额,则为本期亏损总额。年度终了,必须将“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结转后“本年利润”账户无余额。计算本月利润总额和本年累计利润,可以采用“账结”的办法,也可以采用“表结”的办法。如果采用“账结”办法,应于每月终了,将损益类账户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通过“本年利润”账户结出本月份利润或亏损总额以及本年累计损益。如果采用“表结”办法,每月结账时,

49、损益类各账户的余额不需要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本年利润”科目只有到年度终了进行年度决算时,才用“账结”办法将损益类各账户的全年累计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在“本年利润”账户中,集中反映本年的全年利润及其构成情况。因此,每月结账时,只结出各损益账户的本年累计余额,然后逐项填入“损益表”,通过“损益表”计算出从年初至本月止的本年累计利润,再减去上月末本表中的本年累计利润,就是本月份利润或亏损。金融企业在采用“表结”利润的情况下,当每月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如果平时不进行利润分红,表内“未分配利润”项目应填列“损益表”中的“利润总额”;如果平时进行部分利润分配,应根据“损益表”中的“利润总额”与“

50、利润分配”账户的差额,填列“资产负债表”的“末分配利润”项目。总之,采用“表结”办法核算利润,“本年利润”账户平时不用,年终使用;采用“账结”办法核算利润,则应每月使用“本年利润”账。无论采用哪种办法,年度终了时,都必须将“本年利润”账户给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结转后“本年利润”账户无余额。如果金融企业采用“表结”办法核算利润,因为“本年利润”科目是企业在年终结转损益类各科目时使用,平时不使用,所以,其借方反映全年各项支出及费用数,其贷方反映各项收入数。年终结转利润时,会计分录为:1.借:利息收入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汇兑损益 投资收益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等科目 贷:本年利润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金融企业会计第十三章-损益的核算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