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常考易混易错知识点汇总一、 先秦1.夏、商、周三代被称为“青铜时代”,但青铜农具未被泛应用。2.商汤灭夏、武王伐纣和国人暴动的性质(1)商汤灭夏、武王伐付都是反抗奴隶制国家暴虐统治的正义斗争,也是奴隶主贵族争 权夺利的斗争。(2)“国人”是指平民,举行暴动的是平民和 奴隶,“国人暴动” 是平民和奴隶的反抗斗争。3.注意夏商周时期,受封的诸侯只有对土地的世代使用权,而无权转让与买卖,受封诸侯需向国王缴纳贡赋。4.春秋时期私田不是归国王所有,而是归私田主人控制,因为税制改革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和私田主人对土地的私有权。5.西周时期,青铜铸造业的生产是由官府垄断,即所谓的工商食官。6
2、.春秋时期的税制改革是由奴隶主贵族发起的,其目的是增加收人,实现富国强兵,实质上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客观上加速了奴隶制的崩溃。7.春秋时期的战争以争霸为主;战国时期的战争则主要是封建兼并战争。8.商鞅虽被施以车裂之刑,但商鞅变法的措施却在秦国继续推行下去,也就是“ 商君虽死,秦法未败”,所以商鞅变法是成功的。改革的成败不是由改革者的个人命运来判断的。9.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的秦国,而非秦朝。10.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代表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而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则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孔子整理保存了五经,并不是五经的编撰者。11.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推产,秦始皇统一六
3、国后在全国普遍推行。12.分封制下,受封诸侯在封地内行使行政权,拥有对土地的管理权; 郡县制下,郡县长官在辖区内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和拥有权。二、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1. 柳宗元曾说 “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这是说秦亡是因为暴政,而不是因为实行郴县制。2.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词,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 而中央集权是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3.“汉承秦制”,并非汉代完全照搬秦朝的制度,而是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并有所损益变化。4.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特指由长安向西直通欧洲的商路,而不包括向东的商路。5.西汉时,刺史能够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不是因为其
4、权力超越百官,而是因为其代表中央。6.编户制度是一种行政管理制度,是各级政府对百姓的统治,又是一种赋税制度,是各级政府对百姓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兵役的依据。编户制度规定的是政府与农民的关系,而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7.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因为在这一时期儒学思想还吸取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8.对秦朝“书同文”而言,政治上的统一既是其原因, 也是其结果。9.边疆各族在与中原民族的交往中发展了自己,开发了边疆,并与中原民族起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10.丝绸之路既是经济贸易的交通要道,又是一个东西文化交往的平台。它的开通是以政
5、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元素为基础的,同时又推动了中国和世界的交流与发展。11.佛教成为统治者利用的工具是在东汉明帝派人到西域求佛法后,而不是西汉末年佛教刚开始传人之时;道教成为统治者利用的工具是在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之后,而不是在其刚开始形成之时。12.江南的开发最早可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但真正意义上的开发是在三国、 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江南的开发,南北差距逐渐减小,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随着江南的开发,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出现了南移的趋势。13.东汉王充反对天人感应,反对有鬼论,认为精神依存于形体,反对厚葬。而范缜提出人们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 人的精神与形体不可分离,人死精神亦死的无
6、神论观点。14.齐民要术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农书,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农书是西汉的氾胜之书,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三、 隋唐1.隋朝大运河只能说是”开通“而不能说是“ 开凿 ”,因为诸如邗沟原来已经开凿出来了。2.秦、隋两朝都是我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朝代,对于两个朝代的相似之处要注意总结。(1)都是在长期分裂之后统一中国的封建王朝。(2)都建立了一些开创性的政治制度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如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和以庸代役。(3)都有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如秦朝万里长城,隋朝大运河。(4)统治者都重视边疆地区、注意加强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如秦朝加强对南方越族地的管
7、辖和开发,隋朝派人去流求和西域。(5)都因大兴土木,实行暴政,导致大规模农民起义,都是二世而亡。(6)都为继起的封建王朝提供了教训。西汉接受秦亡教训,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唐朝接受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出现繁荣局面。3.比较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政绩,可以找到他们的共同之处,即重视人本注重发展生产、发展了科举制,但三者又有不同之处,这与三个皇帝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的政治形势有关。4.科举制度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而延续至元、明、清,前后经历了1300年之久,它在中国历史上起过重大的作用,有过广泛的影响。5.隋唐商业繁荣,但统治者实行的仍是重农抑商政策,主要表现在商业流动的空间和时间上
8、有较严格的限制。6.两税法之前的赋税制度基本上是以人丁为主要标准的征税制度,但是实际上也征少量的土地税即田租。而两税法的征税标准是以土地财产为主,但是人丁仍要征税,人丁税的废除要到清初的“摊丁人亩”,所以两税法的征税标准可以说是“重地轻人,税及资产”。7.吐蕃(今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是元朝,而不是在唐朝。8.隋唐时期的文化发展建立在更加深厚的前代文化积淀的基础之上;物质文明的发达,内外交流的频繁,使隋唐文化有丰富的内容和多姿的色彩;而开放、兼容的政策,又给文化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政治空间。9.三省六部制并非削弱皇权。三省是中国古代皇帝之下的三个最高政务中枢机构的合称。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隋
9、朝时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唐朝三省分工明确,既有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四、 五代、辽宋夏金元1.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是与北宋并存的政权还有辽、西夏、大理、吐蕃,因而并没有实现中国的大一统。2. “强干弱枝”是指军队的选练政策,强主干、弱枝节,即把地方军队中的精壮之士都选人禁军。3. “守内虚外”是北宋初年对辽进攻失败后,北宋统治阶级逐渐失去了进取决心,放弃了收复失地的计划,将大多数禁军驻防在京城及附近地区,而边境上却只有少数禁军驻防的方针。4.“内外相制”是把禁军的半数拱卫京师,另一半驻守各地,主要是为了防止地方割据。5.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小农经济的
10、正常存在以确保国家的赋税收入,一般会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但北宋统治者则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6.有人说“王安石变法导致了北宋的灭亡”,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王安石变法取得了 一定的成效, 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延缓了北宋的灭亡: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统治的腐朽。7.在认识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三次和议(溜渊之盟、宋夏和议、绍兴和议)时,不仅要注意对宋政权来说所具有的屈辱性及给人民带来的负担,而且要看到其客观进步性,有利于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及民族融合等。8.议和之后的辽宋、宋夏、宋金政治关系是北宋辽为兄弟之国、夏向北宋称臣,南宋向金称臣。9.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地方
11、行政管理由宗法血缘关系到行政任命官员的变化,属于政治制度进步的表现。由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主要反映行政区划分的变化,一般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区越划越小,越划越多。10.元朝统全国,结束了晚唐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有力地推动了统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同时也加速了蒙古各族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元朝实施的行省制度,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1.宣政院是中央机构。元初忽必烈在中央设总制院, 作为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吐幕军政事务的机构。1288 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12.四大发明虽在中国古代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但不能说其没有作用
12、。任何重大科技发明创造,只有在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能发挥其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五、 明清1.明朝的“省”并不等同于元朝的“省”, 它是指明朝在地方分权后的承宣布政使司,其统管地方民政和财政。2.明朝君主专制制度的进一步强化,一方面起到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性和它的渐趋衰落。3.清朝中央政权机构演变的实质就是皇权越变越大,使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特别是军机处的设置使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决策权完全归属君主个人,显示出封建制度的衰落和统治基础的日益腐朽。4.早期民主启蒙思想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产物,而不是“西学东渐
13、”的结果。5.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不是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而是衰落的封建制度。闭关锁国政策与重农抑商政策都是封建制度的衍生物。6.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但直到鸦片战争前夕,就全国而言,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7.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指“富足”,而是指满足自家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很少进行商品交换。8.闭关锁国不是绝对禁止一切对外贸易,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如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就是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的机构。9.资本主义萌芽不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还是封建制度衰落的反映。10.明清时期我国科技继续发展,西方文艺复兴后科技也在迅速发展,但我国
14、明清时期的科技属于传统科技,而西方的科技是近代科技。11.我国自古同周边各国联系密切,中国先进的经济文化对周边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到明清时期,对外关系方面产生了新现象:一是同海外各国的联系进一步扩大;二是西学东渐,在文化上开始受到西方较大的影响;三是我国受到外国的侵略,反侵略成为这时对外关系的重要内容。12.明清时期封建经济仍在继续发展,有些同学会误以为明清封建经济陷入停滞状态,甚至认为与隋唐、宋元相比,明清经济发生了倒退。实际上明清时期我国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均不同程度地超过了前代。但是, 由于这一时期已经萌发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遭到了封建制度的顽固遏制而得不到发展,明清经济未能实现转型,因此与西方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相比,中国经济日益落伍。13.明朝时期白银的普遍流通并没有促进对外贸易的繁荣,这是因为明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