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白胶卷冲洗第一节 冲洗工具与药液配制 手工冲洗黑白胶卷最基本的工具是:一只显影罐,一支温度计,一只1000ml的量杯,两三只装药液的容器。另外,一只定时钟,一只墨绿色安全灯,一只换片暗袋(白天不进暗室也可操作)。第1页/共33页 一、显影罐的使用 显影罐有胶木、不锈钢两种。后者更加耐用但价格昂贵,推荐前者,价格便宜且保温,冬季冲洗相当方便。使用显影罐的关键是掌握好装片技术,其要领是:1.量片芯间距,应使胶片正好放入上、下片芯外周上的开口槽。2.左手拿片芯,轴芯朝向自己。第2页/共33页 3.右手握胶卷边沿,在片芯上从内向外装片。装片时注意右手轻轻使胶卷始终成弓形状,左手则缓缓朝逆时针方向转动
2、。第3页/共33页4.需要在全黑条件将底片缠入片芯。5.盖好盖,加药液至刚溢过片芯。第4页/共33页注意 初次使用时应先用废胶卷在亮室反复练习,直至能闭目熟练地装片为止。使用不锈钢显影罐可省去“量片芯间距”,其余同。胶卷装入显影罐后,要注意先盖轴心上的小盖,再加大盖旋牢,以防漏光使胶卷报废。药液过多不利于搅动,会使显影不均匀。.显影完毕将药液从显影罐上端的边孔中倒出,随后再加其他药液直至水洗。第5页/共33页 二、冲洗盘的使用 用冲洗盘冲洗胶卷虽然缺点较多(如易划伤乳剂膜、不易控制温度、易氧化、易污染等),但不用很多投资且操作方便,对于不很重要的胶卷可用此方法。盘显时需要四只冲洗盘,并列放置,
3、彼此拉开一些距离。四只盘从左至右分别装清水、显影液、停显液、定影液。应在全黑条件下操作,方法为:.将胶卷在第一只清水盘中预湿分钟。注意不要把整卷胶卷一下子放入水中,这样易产生粘连而损坏乳剂膜。应使胶卷的一端先入水,慢慢卷动至另一端完全浸入水中。第6页/共33页 2.将胶卷移入第二只显影盘中显影。采用滚动式显影,即把胶卷放入盘中,手捏胶卷边沿,从一端慢慢卷到另一端。来回反复卷动。必要时可开绿色安全灯短暂观察显影效果。3.显影完后将胶卷移入第三只盘停显液中1分钟(或卷动一遍)。4.将胶卷移入第四只盘中定影,按显影方式操作。定影后可在亮室进行水洗。第7页/共33页 三、药液的配制与保存 1.配制:有
4、袋(盒)装与散装之分。袋(盒)装适用于小量、偶尔冲洗的摄影者,使用方便。散装药品适用于大量、经常冲洗的摄影者。需配置一准确的天平,取50蒸馏水(水量先取药液量的3/4),按配方要求依次加药,前一种药完全溶解后再加后一种药,最后加蒸馏水至需要量。配好的显影液不宜立即使用,宜24小时后使用。2.保存:主要指显影液。应放入棕色瓶、装满、避光保存。第8页/共33页第二节 显 影 技 术 一、影响显影效果的四大因素 影响显影效果的四大因素是药液情况、显影温度、显影时间和显影搅动。1.药液情况:主要指显影液的种类、浓度和损耗情况(1)种类:有很多,性能各异,不同的显影液可满足各种不同的 需要(如微粒显影液
5、,增感显影液,高反差、低反差显影液,高、低温显影液等)。最常用的是“D76”微粒显影液,它可兼顾感光度、颗粒度、反差性等各种技术质量。(2)浓度:有按配方配制的原液,有按比例加水的稀释液,稀释液须延长显影时间。稀释程度越大,反差越小。(3)损耗:包括使用中的损耗和保存中的损耗。对使用中的损耗通常采用延长显影时间(或添加补充液)的方法。第9页/共33页 2.显影温度:标准显影温度通常掌握在20,若条件所限无法保持到20,应通过增加或减少显影时间来调节。D76D76的温度时间调整表的温度时间调整表 在显影时间不变的情况下,显影温度高了,会导致显影过度,密度增大,反差提高。显影温度低了,会导致显影不
6、足,密度减小,反差降低。1617 18 19 20 21 22 23 13 12 11 10 10 9 8 82425 26 27 28 29 30 7 7 6 6 5 5 5第10页/共33页 3.显影时间:以D-76为例(见上表)应严格按照标准时间(或胶卷厂家推荐的显影时间)显影。在显影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显影时间长了,会导致显影过度,密度增加,反差增大。显影时间短了,会导致显影不足,密度减少,反差下降。4.显影搅动:搅动不足会使显影不足,反差下降;搅动过多又会导致显影过度,反差上升。第11页/共33页 注入显影液后应当立即转动片芯,进行搅动。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显影液中的气泡粘附在胶片表面,从
7、而留下白斑。在整个显影过程中,第1分钟应轻轻来回不断转动片芯,以后应每隔1分钟搅动一次(约10秒)显影液,这样可以使整个胶卷充分显影。第12页/共33页 二、增感显影 在摄影中经常会遇到需要运用高快门速度、小光圈等问题。如果拍摄现场允许使用其他的人造光源时,可以很轻易地使用高快门速度及小光圈,但是在如舞台摄影、体育摄影等这类特殊的场合时,不能使用人造光源,只能利用非常暗弱的现场光,在这种情况下ISO100的中速感光度胶片往往无能为力,通常可行的办法是借助于高感光度胶片。然而在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城市,高于ISO400感光度的胶片很难买得到,此外即使买得到价格也很昂贵。那么既能解决问题又相对经济、
8、可行的做法是采用增感显影方法。所谓增感显影是用比胶片原标定感光度更高的感光度进行曝光,在后期冲洗加工中用微粒显影液并结合延长显影时间的方法得到在实用上可取的密度的影像的加工方法。通俗地讲就是拍摄时按欠曝曝光,冲洗片子时再进行补偿的方法。第13页/共33页 增感显影的好处是可以将现有胶片的感光度提高若干倍,如将ISO100的提高2倍作ISO200的使用、提高4倍作ISO400的使用不过增感显影可以提高的感光度倍数并不是无限的,通常最多可将感光度提高8倍使用,而且增感显影存在着画面颗粒粗、灰雾增大、反差增高的不足,感光度提得越高这种不足越明显。当然,你若想取得粗颗粒画面的效果,就可采用增感显影。此
9、 外,增感显影方法还可以用来作为欠曝失误的补救措施。在拍摄过程中经常会作正曝光补偿,但有时未能及时将曝光补偿复原,结果使以后不该作正曝光补偿的作品出现欠曝。对于这种不需要正曝光补偿但是却非常重要的欠曝作品,可以将整卷胶卷作增感显影进行补救。第14页/共33页第15页/共33页 粗粒质感类照片第16页/共33页 三、高反差与低反差显影 1.高反差显影:对翻拍线条、文字的负片等来说,因不需要中间层次,反差越大越好,使用高反差显影液效果更好。有D11等。2.低反差显影:夏季强烈阳光下,被摄景物上往往投下浓重的阴影而呈现强烈反差;在室内进行闪光摄影时,主体与背景、前景的受光悬殊也带来了强烈反差。可用低
10、反差显影液来降低这些反差。有D23、POTA等。第17页/共33页 四、显影中的检查 黑白胶卷的感光乳剂对绿光较为迟钝,可用墨绿色安全灯来观察显影效果。一般在推荐显影时间的3/4时开始检查,每次观察时间控制在2秒左右,次数不要太频繁,并且胶片离灯不要太近,约离开1尺左右。观察胶卷的乳剂面,当有一定的黑度出现时,或能看出景物的大致轮廓时,显影就差不多了。怎样的效果算显影正确,这主要取决于这种观察的经验。第18页/共33页第三节 停显、定影、水洗与干燥 一、停显:30秒。一个作用是中和碱性显影液,使显影立即停止;另一个作用是防止胶卷上残留的显影液污染定影液。若使用酸性定影液,用清水代替停显液也是可
11、行的。二、定影:常用F5酸性坚膜定影液,10分钟。胶卷在曝光、显影后,乳剂中被还原的黑色金属银只占卤化银中的一小部分,胶卷上大部分卤化银仍以乳白色状态存在。定影的作用就是把这些未还原为黑色金属银的卤化银溶去,使胶片上仅留下黑色金属银影像,把影像固定下来。定影液温度无严格要求,一般1624。实用的定影原则:可按胶卷边缘“定透明”的时间延长一倍来掌握定影时间。第19页/共33页 三、水洗:水洗的目的是洗去胶卷上残留的定影液和可溶性银盐,使胶片上仅留下黑色金属银影像,以长久保存底片。应用流动水冲洗约30分钟。四、干燥:应挂起自然干燥。干燥过程中要防止胶卷自然卷曲划伤药膜,并严防灰尘。胶卷干燥后可将整
12、卷胶卷卷起来放入塑料盒中保存。使用底片时,手应捏在胶卷的边沿,否则会在画面上留下手指印而影响放大照片的效果。第20页/共33页第四节 底片的鉴别与修整 一、底片的鉴别 鉴别底片可在明亮的光线下,把底片对着白纸的反射光来观看。如使用观片仪就更理想了。1.画面密度情况鉴别:看被摄体中白色、黑色与中间色调部位的再现情况。被摄体中的白色部位在底片上应有足够的黑度;黒色部位在底片上应呈透明状;中间色调部位应有丰富的影纹层次。理想的底片在被摄体的高光部位和阴影部位都有影纹变化。2.底片边沿鉴别:鉴别底片边沿上再现的数字或字母的黑度情况,如有足够黑度且字体清晰,说明显影正常;字体密度小且不完整,说明显影不足
13、;字体浓黑且扩散开来,说明显影过度。第21页/共33页 以上的鉴别方法只是粗略的,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对于密度稍厚或稍薄的底片,只需在印放时通过纸号的选择与印放曝光的调节来弥补。对于密度太大或太小的底片,可采用对底片减薄或加厚的处理。二、底片的减薄与加厚技术 底片密度太大、反差太大或两者均太大,可采用减薄技术加以处理。有等量、比例、超比例三种减薄液,分别适用不同情况的底片减薄。第22页/共33页(1)等量减薄:对胶片上高密度至低密度部位减薄的程度均等,适合密度大但反差正常的底片。(2)比例减薄:对底片上密度大的部位减薄程度大,密度小的部位减薄程度小,适合密度大且反差也较大的底片。(3)超比例减薄
14、:对底片上密度大的部位减薄程度很大,中密度部位减薄程度较小,密度小的部位几乎不减薄,适合密度极大且反差也极大的底片。第23页/共33页 由于曝光不足、显影不足或两者均不足,会导致底片密度太小,采用加厚技术也能明显提高印放效果。有等量、比例、超比例三种加厚液。要注意的是只能对底片上已有密度的部位起加厚作用,而无法加厚底片上透明的部分。三、底片的修整 对有伤痕、霉斑、指纹与发黄的底片,可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修整。具体方法可参看摄影书籍,此不详述。第24页/共33页 附:反差比较有三个因素能够影响底片的反差:1.拍摄主体自身的反差或布光的反差。2.曝光太过分或太不足。3.显影过度或显影不足。在以下
15、的若干实例上你将看到上述因素怎样对一个影像产生影响。不必强记这些不同影响。只要你知道在底片上看起来是什么字样就行。如果你在观摩影像的反差情况时产生疑问,可回过头来在本节中寻找答案。正常反差的底片它具有由明到暗的,并有浓淡不等的微妙阴影的全部影调。其阴暗处与明亮处细部层次表达均清晰可辨。印到通常反差系数的照相纸上,便能得到一张悦目的照片。当你拍摄自身反差适中的景物,希望能获得像上例一样的正常底片,你需要做的所有的事就是准确的曝光和准确的显影。第25页/共33页 太“平”的底片 将这一底片与“正常”底片相比。其所摄人物的最明亮部分在此负片上并没有达到接近黑色,而是浅灰。用以印出的照片则显得软弱,整
16、个是灰色调。没有深黑,也没有亮白。为什么这个底片如此之“平”?而被摄对象本身的反差和光照分布的反差其实都是挺高的,我们一定得看看别的方面。曝光过度是一个可能因素。如果曝光是准确的,那么就可能是由于显影不足的缘故了。第26页/共33页 反差太大的底片 将此底片与正常底片相比,强光成为深黑,阴影部分则显得太薄。那么,中间色调如何呢?比起应有的微妙层次来,中间范围不同色调之间差别过大,用以印出的照片,强光部位层次全无。阴影部位一片深黑。其灰色调的层次还比较清晰、利索,但亮处和暗处细节都损失了。最大可能的原因是曝光不足伴随着显影过度。第27页/共33页第28页/共33页第29页/共33页第30页/共33页第31页/共33页第32页/共33页感谢您的观看!第33页/共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