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幸福的必要条件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94588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幸福的必要条件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道德-幸福的必要条件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道德-幸福的必要条件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道德-幸福的必要条件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道德-幸福的必要条件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道德幸福的必要條件台大哲學系教授林火旺一、前言:你快樂嗎?(一)國人快樂分數調查:2007年元月,經建會委託一項“國人快樂分數”的調查,將近5成的民眾感到不快樂。如果以10分為滿分,超過35%民眾給自己5分,更有5%的人給自己0分,而認為自己生活非常快樂的,只有10%左右。(二)根據2009.6.17.衛生署公佈的數據,去年因為自殺而死亡的人數是4128人,平均2小時7分就有一個人自殺身亡,在十大死亡原因中,自殺的排名是第九。事實上自殺在近十年來,幾乎年年都進入十大死亡之列。更令人擔心的是青少年自殺問題,在15-24歲年輕族群中,2006年有237人自殺,2008年有201人,都是是這個年齡層

2、死亡原因第二高,僅次於意外事故死亡。(三)經濟表現不佳的結果?不丹的例子:2006年7月英國來斯特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的研究指出,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家是丹麥、瑞士、奧地利、冰島、巴哈馬,除了巴哈馬之外,全部都是歐洲國家,台灣位居68,以華人而言不如53名的新加坡和63名的香港,優於只有82名的中國大陸。前10名有7個是屬於所謂的西方民主國家,超級強權美國排名23,其中最令人驚訝的是喜馬拉雅山下的小國不丹,排名第8。根據商業周刊的報導,不丹追求的是快樂成長力,而不是經濟成長率,不丹人民每年的平均所得是1400美元,只有台灣的十分之一,但是有97%的表示自己快樂。不丹在醫療的支出12%,教育佔18%是

3、台灣的2.3倍,99%的留學生學成後回國。不丹的內政部長表示:真正有品質的生活,不是生活在高物質享受的地方,而是擁有豐富的精神層面與文化。不丹人生活飲食都很簡單,他們享受簡單的美味與幸福感。(四)現在比過去快樂?台灣在民國41年,每人的年平均所得是186美元,民國57年是283美元,60年也只有410美元。不丹現階段的國民所得水準,相當於民國67年,那時候的台灣每人年平均所得是1443美元。民國97年我們的平均所得是15153美元,雖然98年降至13878美元,但是仍然是不丹的10倍,是民國40至50年的四、五十倍。而現在的台灣人有比以前貧窮的台灣人快樂嗎?(五)有錢人活得比較快樂?紐約許多聰

4、明、能幹的高所得者,每年將年薪的四分之一花在看心理分析師,他們其實沒有病,只是活錯方向。美國從1950年代至今,GNP翻了好幾翻,但表示自己快樂的永遠只有三分之一,可見經濟成長和幸福感不成正比。一個國家的GNP不足以判斷該國國民的幸福指數。Adam Smith:“我們努力爭取的豪宅大院和財產,並不能帶來真正的滿足感,那種光榮、高貴,只是一種自欺。”二、不快樂的原因(一)功利主義價值觀工作失去意義:只為了賺錢和逃避生活的無聊,工作不再是有意義的人類活動。除了爭名逐利,工作失去任何的動力。公務員的心態為何令人詬病?人失去中心地位:人成為經濟目標的工具,成為金錢和機器的奴隸。社會心理學家弗洛姆(Er

5、ich Fromm,1900-1980)說:“十九世紀的問題是上帝死了,二十世紀的問題是人類死了,我們不再有成為奴隸的危險,可是我們卻有變成機器人的隱憂。”人味漸淡的社會:功利主義造成一切追求以實用為目標,物質的地位高於人,人與人疏離、互為工具。這樣的結果是一個沒有人味的社會,是一個人怕人的社會。(二)單一價值觀用同樣一把量尺評價所有人,忽略差異性、抹煞個性。有能力迎合流行價值觀的人,通常是隨波逐流,大學聯考排行榜是“金錢潛力排行榜”,所以現在的大學校園也庸俗化;沒有能力者就自我放棄、自甘墮落,淪為社會的邊緣人。(三)不健康的個人主義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最大的差別是,前者是集體主體,而後者則是個

6、人主義。在集體主義為核心的社會中,個人的價值是由家庭、家族、社會、國家的目標決定,集體的利益高於個人,所以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有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個人主義則強調個人的優先性,認為每一個個體都是尊嚴的存在,也認為每一個生命都具有獨特性,獨特的生命需要獨特的生命解答,所以尊重每一個人選擇自己認為最合適的幸福人生。不健康的個人主義誤用自由,把“個人自主”的自由當成是合理的自私;對待不同意見者缺乏容忍,心靈上是排他、戒嚴。現代人的苦惱:()在集體主義社會中個人缺乏自由,但卻享有安全;個人主義社會人擁有充分自由,卻變成孤單,而失去安

7、全感。()弗洛姆指出,人對孤獨有一種恐懼,而在所有各種孤獨中,精神上的孤獨是最可怕的。十八世紀法國哲學家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的說法是:人類最深需求是,在自己和他人之間建立一個聯結,它可以保證我們覺得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存在者。三、道德的必要性(一)道德不重要嗎?根據2008.11.19.天下雜誌一項“高失業時代大學生準備度”調查顯示,大學生認為哪些條件具職場競爭力,結果是:專業知識(63%)、外語能力(46%)、敬業及負責任態度(43%)、合作能力(15%)、道德品格(9%)還不如好運氣(11%)。但是企業主的想法恰好相反,他們最不在意技術能力,

8、因為這可以短期訓練,而人格特質態度,則不易取代。一個成功企業家的一段話:我們公司用人以德為主,才為輔,才德雙全可重用;有德乏才,其德可用;有才乏德,其才難用。才雖乏可養成,故寧用乏才,勿用乏德。(二)法律為什麼不足?知法是常識,守法是道德。執法不力是道德問題。徹底執法需要建立一個警察國家。沒有違法,還不是一個好社會。1964.3.13.一位住在紐約皇后區的夜歸女子,叫做Kitty Genovese在她家附近被刺死。根據報導她的鄰居一共有38人親眼目睹這個慘劇發生或聽到她的求救聲,卻沒有一個人採取行動。這些人都沒有違法,但這樣的社會是一個好社會嗎?(三)道德是什麼?簡單定義:人與人間的適當對待方

9、式。如果用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德國神學家、音樂家、哲學家、醫生)的說法:倫理這個名稱指的是:我們關心良善行為。我們覺得有義務考慮不只自己的個人幸福,而且也考慮他人及社會整體。道德是一種規範。道德評價會影響我們的行為和感受。談道德是要大家都當聖人?()品德和行為的區別:,品德是一個人的氣質傾向(disposition),是對一個人整體的評估,所以做錯一個行為不會變成壞人。()要求一個人要有道德,只是要求一個人的整體而言對社會是一個“加分”的人。(四)道德必要性的論證:囚犯兩難(prisoners dilemma)甲乙認罪不認罪認罪(15,15)(20,

10、1)不認罪(1,20)(3,3)四、道德和幸福(一)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認為,道德是幸福最穩定的必要條件。趙建銘的例子:為利而不道德,幸福嗎?美國股市大亨波斯基(Ivan Boesky),在1985年被美國Forbes雜誌列為美國400名最有錢的人之一,卻為了賺多錢而搞內線交易,1986年11月被判3.5年刑期,罰款一億美元,此一醜聞使他當年成為Time雜誌的封面人物。為什麼一個身價數億美元的人,為了區區幾百萬元而鋌而走險?波斯基幸福嗎?(二)囚犯兩難和道德的消極功能:有道德比較有利?還是搭便車者(free rider)比較有利?道德意識越強,社會越安全、安心。(三)道德的積極功能克服孤獨()

11、一旦人們嚐到自由的滋味,不可能再回到集體主義的古老社會,自由而不孤獨的方法是和他人以新的方式聯結。()以合作而不是競爭的方式和他人相處,才可以使個人保有自由卻不孤獨。()合作就是一種道德關係,具有合作精神的人在合作的過程中永遠會考慮別人的利益,這樣的人際關係才可能持久穩定,遠離孤獨。自我肯定和自我價值()自尊:當代哲學家John Rawls指出,自尊包含兩個元素,即自我價值感及對自己能力的信心。換句話說,自尊建立在自我肯定,對自己能力的信心來自於肯定獨特的自我;自我價值感是覺得自己的計劃有價值。()一個計劃要有價值,不只是自己認為有價值,也必須自己被他人欣賞和肯定。換句話說,自我肯定源自別人的

12、肯定,至少是有意義他人(significant others)的肯定。()能夠受到他人肯定的計劃,不可能只對行為者自己有益,也一定對他人有益,所以有價值的計劃一定具有道德因素。為善會產生快樂的原因,就是自己的行為受到肯定,而被人肯定是一種無上的喜悅。()“助人為快樂之本”:助人會使自己覺得活著有價值。()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認為,從事道德行為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關鍵,也是人之所以有尊嚴的理由。五、智者的觀點(一)無聊、沒有目標的生活是可怕的。1933-1945年的美國第一夫人羅斯福太太(Anna Eleanor Roosevelt,1884-1962)曾

13、說:“我有時候認為,生命有許多苦難的人不是真得可憐,因為他們至少深刻地活著,而且從悲苦中開出花朵,而空泛的生命才真正可怕。”(二)當代倫理學家辛格(Peter Singer,1946-)認為,有意義的生活必須要有目標,而這個目標必須超出自己以外。紐約的有錢人可以離開心理分析師的躺椅,只要他們為衣索匹亞、孟加拉或紐約貧民窟的居民做點什麼,他們的人生會不一樣。(三)什麼是成功?品格決定勝負美國詩人、哲學家愛默生(Ralph W.Emerson,1803-1882)說:“嬴得智者的尊敬和兒童的喜愛;受到誠實評論者的賞識和承擔得起虛偽朋友的背叛;欣賞美;發現別人的優點;讓這個世界變得好一點,知道因為自

14、己活著,使得至少有一個生命活得更快活。這就已經成功了。”(四)什麼是幸福?感恩是幸福的秘訣品格的力量(Character,by Samuel Smiles,1871)書中的啟示:收入雖少但能控制欲望的人不會貧窮。自私自利是人生最可恥的伙伴。愛換來愛,一個人給予別的幸福和快樂越多,自己得到的幸福和快樂也越多。豪爽、豁達就是快樂,寬宏大量、與人為善就是幸福,童心常駐就是難得的精神享受。良好品格使人在逆境中也看到希望。(五)人的一生大部分是自己決定的:一位智者說過:“如果你想知道如何過活,只要想一下,你希望在死後別人怎麼說你。”也許有人不在乎死後人家怎麼說他,但是這些人也會想要活得精彩。希臘哲學家H

15、eraclitus(535-475BC)說:“品格就是命運”,所以人一生大部分的命運都是自己掌握的。美國知名的歌手Joan Baez(1941-)說:“你無法選擇如何死,什麼時候死,你只能決定自己要如何活。”怎麼活才精彩?活得有價值。(六)不只是個人的命運和品德相關,文明的興衰也決定於道德:根據歷史學家湯恩比(Arnold J.Toynbee,1889-1975)的觀察,在21個文明中有19個消失,理由不是外力的征服,而是內部道德的敗壞。六、結論(一)抱怨運氣不好、責備別人不對,都無法改變現狀,只會讓自己沈浸在不愉快的心情中,去渡過每一天。(二)轉換心情靠品德和智慧,我們擁有同樣多的幸福資本(愛和關懷)。(三)懂得累積無形的財富,就是找到通往幸福的鎖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道德-幸福的必要条件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