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区域经济学教程区域经济学教程 Textbook of Regional Economics Textbook of Regional Economics孙久文孙久文 叶裕民叶裕民 编著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章第二章 区域资源环境区域资源环境 重点问题重点问题 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 第二节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 第三节第三节 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 第四节第四节 案例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案例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 环境环境 关键词关键词 思考题思考题
2、重点问题重点问题 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 制度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4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一、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一、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 (一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内涵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内涵 1 1自然资源的定义自然资源的定义 自然资源是由人们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自然状态的或未加工过的资源可被输入生产过程,变成有价值的物质,或者也可以直接进入消耗过程给人们以舒适而产生价值。自然资源的定义是:“人在自然介质中可以认识、可以萃取的、可以利用的一切要素及其集合体,包含这些要素互相作用的中间产物或最终产物,
3、只要它们在生命建造、生命维系、生命延续中不可缺少;只要它们在经济系统中构成必需的投入并产生积极效益;只要它们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带来合理的福祉、愉悦和文明,即称之为自然资源”5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一、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一、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 (一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内涵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内涵2自然资源的特点自然资源的特点(1)稀缺性。无论是物质或是能量,一旦被定义为“资源”,都是针对某一特定对象的“需求”而言的,从人类满足自身需要的要求是无止境的这一点来看,只要是作为资源,它总是被消耗的,只要是被消耗的,在需求巨大的情况下,也就表现出来稀缺的特点,
4、稀缺性是自然资源最根本的特点。(2)区域性。在资源稀缺的基础上,资源还具有下述特性:资源的竞争性、资源的选择性、资源的分散性、资源的传布性和资源的增值性。这些特点在不同的地区显示出不同的倾向,这就是资源分布的区域性。6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一、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一、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 (一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内涵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内涵 3 3自然资源的价值自然资源的价值 传统的观点认为,自然资 源由于存在于大自然中,因而是无价值的。随着生态学研究的深入及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崛起,这一传统的观点日益为人 们抛弃,人们逐步认识到 自然资源是有价值的。恩
5、格斯恩格斯 1820-1985曾指出:政治经济经济学家说,劳动是曾指出:政治经济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一切财富的源泉。7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一、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一、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 (一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内涵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内涵 3 3自然资源的价值自然资源的价值科学技术发展人类同自然资源相结合形成财富的规模扩大 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 社会再生产对自然资源需求扩大 自然资源相对稀缺形成新的人工自然资源产业 防止经济对自然资源的污染 投入劳动使可再生资源得以更新 因此,人类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发展所耗费的劳动,就构成了自然资源的价
6、值实体。8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一、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一、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 (二二)自然资源利用的特点自然资源利用的特点 区域经济发展既要研究自然、资源、环境、社会、经济之间的横向联系,又要研究现在和未来纵向的人口增长、结构演进、资源消耗等多方面的联系及发展机制。1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2自然资源利用的数量减少、依赖程度降低的趋势 3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越来越重要9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一、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一、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 (二二)自然资源利用的特点自然资源利用的特点
7、 1 1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社会发展系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保证社会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即主张社会公平和社会发展。社会公平:一方面是本代人的公平,消除区域间贫富差异过分悬殊、两极分化极其严重的现象,实现资源在区域空间上的有效配置;一方面是代际间的公平,即给后代人以公平利用资源、享受优美环境的权利,实现社会财富在代际间的合理转移。社会发展则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要求相适应,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一切都是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原始基础。10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
8、中的自然资源一、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一、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 (二二)自然资源利用的特点自然资源利用的特点 2 2自然资源利用的数量减少、依赖程度降低的趋势自然资源利用的数量减少、依赖程度降低的趋势 就其经济观而言,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即为集约型的生产方式和节约型的消费方式。这是一种在生产中少投入多产出、在消费中多利用少排放的发展模式,从而实现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经济发展应同时兼顾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两部分。经济数量的增长是有限度的,而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去提高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才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所以,区域经济发展当中的自然资源利用的数量减少、依赖程度降低是必然的趋势。1
9、1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一、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一、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 (二二)自然资源利用的特点自然资源利用的特点 3 3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越来越重要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越来越重要 自然资源的作用是在区域的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基础上,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就其自然观而言,区域经济发展主张人地关系的协调,保护资源与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
10、、资源合理利用等内涵为一体的新型发展模式,以谋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维持新的平衡,这其中资源和生态是基础,经济发展是条件,社会发展是目的。12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二、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二、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 区域发展与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资源是决定区域产业结构的基本因素,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及时空组合特征则是决定区域发展方向,选择区域发展模式的依据之一。由于各区域区位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的不一致等原因,区域内不同资源的数量、质量及获取的难易程度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各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根据自己的
11、资源特征,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这些模式可分为自然资源型、社会资源型、综合型及资源缺乏型等四大类。13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二、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二、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一一)纯自然资源型纯自然资源型 采取这种发展模式的区域往往有着储量巨大的一种甚或多种重要的矿产资源。特点是: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为区域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四种基本类型:高消耗高效益型(如美国)和高输出高收益型(如中东各石油输出国等):在资源消耗殆尽后区域仍能持续发展。高消耗低效益型(如苏联、中国)和高输出低收益型(如非洲资源输出国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输出省份):一旦资源消耗完
12、毕,严重影响整个区域的发展。14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二、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二、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二二)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 这是一种综合利用区域内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发展模式。属于这种类型的区域,一般来说既有极好的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同时各项社会资源也十分丰富,因此这类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利用其自然资源的优势,建立和发展那些以资源为基础的产业(如重工、化工等),以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利用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活力的第三产业,从而使区域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得
13、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四种发展模式里最好的一种,典型例子:美国。15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二、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二、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三三)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属于该类型的区域,一般来说都是因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十分贫乏,因而区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区域内社会资源的深度开发。由于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资源丰富,环境质量状况良好,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得到了较好的统一,因而是一种符合未来发展趋势和极具发展潜力的发展模式。属于这种类型的区域和国家有日本、瑞士等资源贫乏的发达国家和中国的上海
14、、北京、江苏等较发达的省(直辖市)。16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二、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二、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四四)资源缺乏型资源缺乏型 属于这一类型的区域,一般来说既缺乏可供大规模开采的矿产资源,自然资源也十分贫乏,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资源也十分稀缺,因此区域的自我发展能力低下。在没有大量的外力援助的情况下,这些区域的发展缓慢,呈低水平状态,同时还易陷入纳克斯所说的“贫困恶性循环”之中。属于这类发展模式的国家有非洲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小国。17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三、区域自然资源优势评价三、区域自然资源优
15、势评价 (一一)自然资源优势度的评价自然资源优势度的评价 目前,通用的方法是自然资源综合优势度评价方法。自然资源综合优势度评价方法是评价自然资源的相对丰度,主要考虑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等。首先将所需要考虑的各项资源排列出各地区拥有量占全国的位次(1,2,3,),然后根据公式进行计算。1nijiimndpmnmPi 为i 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度,m为被评价的资源种类数,n为对比的地区数,Dij为i地区j种资源拥有量占全国的位次。通过对不同地区P值的比较,就可以看出各区域的资源优势,以及与其他地区的比较情况。18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三、区域自然资
16、源优势评价三、区域自然资源优势评价 (二)中国自然资源总体评价(二)中国自然资源总体评价 中国土地辽阔,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许多资源的储量都位居世界前列。但中国的自然资源存在两大不足。一是人均资源量少;二是耕地资源、森林资源和草场资源缺少。中国自然资源与世界主要国家的比较:(见课本)19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一、人力资源的概念及其经济意义一、人力资源的概念及其经济意义 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是经济资源。区域经济资源包括资金、劳动力、技术和区位资源。一个以经济资源为主导的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地区,根据其发展水平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
17、经济开发重点,利用不同的经济资源。而当经济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开发变得比什么资源都重要。所以,人力资源也是我们分析的重点。20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一、人力资源的概念及其经济意义一、人力资源的概念及其经济意义 (一一)人力资源的概念人力资源的概念 所谓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社会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就是人力和物力。研究人力资源,根本目的是为了运用人力。资源是人力和物力赖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21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一、人力资源的概念及其经济意义一、人力资源的概念及其经济
18、意义 (二二)人力资源的特点人力资源的特点 1 1人力资源具有生物性人力资源具有生物性 它存在于人体之中,是一种“活”的资源,与人的自然生理特征相联系。这是人力资源的最基本的特点。2 2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 人力资源不同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因为它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有目的地进行活动,有目的地改造外部物质世界 人力资源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1)自我强化。(2)选择职业。(3)积极劳动。22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一、人力资源的概念及其经济意义一、人力资源的概念及其经济意义 (二二)人力资源的特点人力资源的特点 3 3人力资源具有时效
19、性人力资源具有时效性 人力资源的形式,开发、使用都具有时间方面的限制。由此,就需要考虑动态条件下人力资源形成、开发、分配、使用的相对平衡性。4 4人力资源具有智力性人力资源具有智力性 人类的智力具有继承性,这使得人力资源所具有的劳动力随着时间推移,得以积累、延续、增强。智力资源的持续展,成为知识经济的基础。23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一、人力资源的概念及其经济意义一、人力资源的概念及其经济意义 (二二)人力资源的特点人力资源的特点 5 5人力资源具有再生性人力资源具有再生性 这种可再生性基于人口的再生产和劳动力的再生产,通过人口总体内个别个体的不断替换更新和
20、“劳动力耗费一劳动力生产一劳动力再次耗费一劳动力再次生产”的过程得以实现。6 6人力资源具有社会性人力资源具有社会性 人力资源、人口、劳动力,从一般意义上说,都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结果,又都构成了人类社会活动的前提。从本质上讲,人力资源是一种社会资源。它的所有权,主要应当归社会,而不是归于某一个社会经济单位。24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一、人力资源的概念及其经济意义一、人力资源的概念及其经济意义 (三三)人力资本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在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具体是指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主要以人的能力的利用、开发为表现的,包括教育、工作经验以及人口的健康营养状况
21、等因素在内的资本形式。人力资本在现代经济中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作为知识的载体介入了生产过程。25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二、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理论二、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理论 (一)古典经济理论与人力资源(一)古典经济理论与人力资源 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马尔萨斯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储蓄和资本积累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储蓄与投资是经济的内生变量,是由一定的收入分配形式,利润率、工资率和节俭的美德决定的。因此,考察这其中的内在规律成为古典理论的核心。由于当时生产发展阶段的限制,多数古典经济学家不承认人力资本的概念,将人对于自身的投资都归于消费
22、。古典的劳动概念把劳动看做从事体力劳动的能力,这种劳动仅需要少量知识和技能,因而他们将劳动作为同质的投入品。26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二、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理论二、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理论 (二)新古典经济理论与人力资源(二)新古典经济理论与人力资源 新古典理论以边际分析为基础,以经济计量分析代替经验分析,以经济模型代替典型描述,使经济研究计量化和经济理论模型化,充分就业,稳定增长和均衡过程成为新古典的中心论点。新古典主义把人口变动作为外生的和已知的,技术积累和知识积累被假设为外生的变量,不是增长理论研究的核心因素。生产要素的同质性假设彻底排斥了教育中所形成
23、的人力资本的存在。27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二、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理论二、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理论 (三)新增长理论与人力资源(三)新增长理论与人力资源 舒尔茨认为过去的增长模型将国民收入增长率与要素投入贡献之间的巨大缺口统统归之于资源生产率等掩盖了影响经济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力资本。对于以知识、信息、人力资本为主要要素的新增长理论还只是刚刚起步。由于稀缺性、等价交换等基本经济原理对其限制,将其内生化到标准生产函数中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增长的因素的重要性已得到新增长理论的详细考虑,并将继续推动新增长理论的发展。28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
24、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 三、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三、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一)以人为本是区域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以人为本是区域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1 1新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崭新的阶段新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崭新的阶段 知识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有别于劳动力经济阶段和自然资源经济阶段,其产生的前提和背景是20世纪50年代末兴起的新技术革命。随着科技与技术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直接成为第一生产力。知识经济也称智力经济,具体是指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的经济。而智力资源的载体是人,因而人的因素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29第二节区域经济
25、发展中的人力资源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 三、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三、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一)以人为本是区域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以人为本是区域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1 1新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崭新的阶段新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崭新的阶段 知识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有别于劳动力经济阶段和自然资源经济阶段,其产生的前提和背景是20世纪50年代末兴起的新技术革命。随着科技与技术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直接成为第一生产力。知识经济也称智力经济,具体是指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的经济。而智力资源的载体是人,因而人的因素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3
26、0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 三、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三、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一)以人为本是区域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以人为本是区域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2 2人力资源的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成败的关键人力资源的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成败的关键 随着大工业的充分发展,劳动者将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一部分,他们将从生产的流程中解放出来,站在生产过程的旁边,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劳动表现为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包括在生产过程中,而是表现为以生产过程的监督者与调节者的身份同生产过程发生关系。3 3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最活跃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最活跃的生
27、产要素 知识越来越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资源或生产要素,经济效益、经济价值将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依靠技术创新创造出来。而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人,是高度开发的人力资源。因而,在知识经济中,价值取向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对人力资源的运营,只有将知识应用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力才能释放出来。31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 三、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三、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二)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1 1人是知识经济化的直接创造者人是知识经济化的直接创造者 人在知识经济化过程中,发挥着中心作用,是知识经济一体化的焦点。2 2人力资源
28、的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人力资源的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人才与文化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这是知识经济的特点,也使人力资源成为区域经济的主要资源。人在知识经济的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不仅是知识经济化的接受者,更是知识经济化的创造者,人不仅是知识经济化的中介和凝聚,更是知识经济化发展的无穷动力。人在知识经济中,不仅迅猛地创造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还迅速地创造人自身。人力资源成为区域经济的第一推动力。32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 三、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三、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二)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
29、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3 3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具备的条件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具备的条件 区域经济发展当中进行智力型人力资源开发的条件是:(1)劳动力结构出现根本性变化,从事信息工作的人超过总就业人数的50;(2)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信息经济约占50以上;(3)信息工业充分发展,建立起先进的通讯网络系统;(4)社会生活信息化;(5)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资源和主要推动力。33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 三、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三、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三)人力资本运营是区域经济的基本经营模式(三)人力资本运营是区域经济的基本经营模式 人力资本运营模式
30、主要具备的特点是:与传统产业中人、财、物因素并重不同,人的因素在该模式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该模式的运行与操作都是围绕人力资本这个中心进行。与知识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互为动力。产业结构轻化、软化,以智力、知识输出为主,运营模式日趋科学化、系统化。人力资本运营形成的产业群划分为教育、装潢、设计、规划、创意、策划、咨询、信息等若干类。34第三节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第三节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一、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构成一、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构成(一一)制度环境中的产权制度环境中的产权 产权理论是制度环境的核心内容。在经济增长中,广义的资源是增长的投入要素,但资源存在着私人所有还是公共所有的关系。
31、产权是人们拥有的对资源的用途、收入和可让渡性的权利。哪些内容构成了产权安排呢?它们包括土地、水面和养殖场的共同所有权;土地和劳动的用益权;各种工作权;银行、保险业中的互助组织;政府对公共事物的控制权;政府对公有设施的所有权等等。35第三节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第三节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一、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构成一、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构成(一一)制度环境中的产权制度环境中的产权 产权安排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决策。不同的安排决策的程序不同,最后的结果相差很大。(2)责任。不同的安排所体现的所有权不一样,其在经济体中所负的责任也不一样,常常影响在经济运行中的行为方式,是积极向上,还是消极怠
32、工。(3)利益。不同的安排应当带来不同的利益,如果由于产权安排带来不同的利益,或者由于产权安排造成的利益分配不合理,就会打击劳动者的积极性,从而影响经济增长。36第三节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第三节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一、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构成一、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构成 (二二)制度环境中的组织制度环境中的组织 市场组织理论和治理结构理论构成制度安排的主要内容,其中心的内容是交易成本问题。治理结构的优化,可以解决当市场无法达到最优状态的问题,非市场的社会制度将会产生并填补这一差距。37第三节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第三节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 二、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特点二、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特点 (一一)产权安
33、排的区域合理化产权安排的区域合理化 1 1产权安排要有利于经济增长产权安排要有利于经济增长 对于区域经济来说,产权安排是否合理,要看这种安排是否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例如,中国1980年到l997年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 2 2产权安排要与区域的发展模式相适应产权安排要与区域的发展模式相适应 区域发展的模式不同,其产权安排就不同。当一个地区选择的是外向型的发展模式,其产权安排中的合资、合作形式将占很大的比重。一个地区的发展基本上是内向的,主要市场也在国内,其合资的形式在产权安排中的比重就会缩小,而私营、国有的比重就会增加。38第三节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第三节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 二、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
34、特点二、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特点 (一一)产权安排的区域合理化产权安排的区域合理化 3 3产权安排要与区域的产业结构相适应产权安排要与区域的产业结构相适应 区域产业结构有轻型和重型之分,有大型化和小型化之分。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塑造,中心是处理好私有产权与公共产权的关系。公共产权的比重过大,容易造成区域宏观效率的下降,公共产权的比重过小,容易造成私有产权的膨胀,形成极少数人的逐利之风,造成公众利益的损失。所以,合理的产权安排必须寻找合适的度,也就是寻找公平与效率的结合点,或者是政府与市场的结合部。39第三节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第三节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 二、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特点二、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
35、特点 (二二)交易成本的区域最小化交易成本的区域最小化 交易成本的区域最小化,是制度安排合理化的最终体现。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1 1区域垄断及其竞争区域垄断及其竞争 区域垄断与反垄断的竞争,是造成交易成本上升的重要原因。2 2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 区域集团包括区域卖方集团、区域买方集团和区域混合集团。这些集团由于其产权归属不同,会产生迥异的行为取向。总的来讲,区域集团的形成将降低区域总体的交易费用。40第三节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第三节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 二、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特点二、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特点 (二二)交易成本的区域最小化交易成本的区域最小化 3 3区域
36、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地方政府从理论上讲是地方公共利益的代表。一个区域的地方政府与其他区域的地方政府存在着利益上的合作和冲突。为促使交易成本的最小化,必须使政府所主导的公营部门与区域内的私营部门相结合,一致营造公用事业的最佳规模,以达成最小成本的实现。41第四节案例分析:第四节案例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一、中国人口、资源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一、中国人口、资源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问题(一)中国的人口、资源基本观念(一)中国的人口、资源基本观念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生物品种繁多、资源类型丰富,其绝对数量在世界各项资源中名列前茅。加
37、之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形成的符合持续发展原则的“天人合一”的朴素的哲学思想,以勤劳节俭为美德的社会行为规范,以及在自然资源管理方面丰富的传统经验,使人口在这块土地上繁衍,并创造了独特的华夏文明42第四节案例分析:第四节案例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一、中国人口、资源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一、中国人口、资源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问题(二二)中国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中国人口与资源的矛盾 1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量少,地域分布不均,可更新资源趋向负荷极限 2资源需求与消费的矛盾不断加深 3传统的发展模式和资源利用模式尚未根本改变 4区域资源的管理和决策机制也未根本改变43第四节
38、案例分析:第四节案例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二、中国区域资源环境战略的特点中国区域资源战略的特点包括:1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密不可分的以人为中心的复合系统 它不涉及发展中如何解决环境问题,还涉及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的问题,并着重从三维结构复合系统的观点将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提出走向可持续的战略、政策和行动措施。2正确处理生存和发展关系 力求结合中国国情,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摆脱传统的发展模式,逐步由资源型经济过渡到技术型经济发展。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人口问题44第四节案例分析:第四节案例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三、实现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三、实现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 1建立完善的资源开发规划 2建立完善的资源价格体系 3建立完善的资源政策体系 4建立完善的资源法律体系45本章复习本章复习关键词关键词 区域资源投资环境制度创新思考题思考题 1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什么?2自然资源的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3如何评价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4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由哪些要素构成?5如何实现区域经济的交易成本最小化?6中国区域资源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7实现中国区域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