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四节四节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第一单元 社会动机概述他(它)们为什么这样做?一、社会动机的概念q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由人的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人的社会动机是其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q动机是由需要来驱使的需要(Need)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反映了某种客观要求和必要性,并成为个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二、动机过程 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动 需要满足、紧张解除新的需要三、动机的功能q激活功能能够激起某种活动,并且激活功能的大小是与动机的性质与强度有关q指向功能使有机体的行为
2、指向一定的对象q维持和调整功能将活动的结果与个体原定的目的进行对照,它是实现动机的维持功能和调整功能的重要条件三、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q倒U型曲线q动机引发与维持活动,但其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一般说来,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活动效率最高,动机水平过低与过高,均导致活动效率下降。第二单元 主要的社会动机社会动机q亲合动机(交往动机)q成就动机q权力动机q侵犯行为q利他行为一、亲合动机q亲合动机(affiliation motive)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亲近、交流、往来以获得他人的关心、理解、合作的动机。q亲和动机主要由人类社会生活本身
3、的特点所决定人的幼年期特别长即使是成年人,遇到危险时,也需要他人的保护。从事活动遇到困难,需要他人的帮助。人类的社会生活,首先是生产劳动,不能没有分工协作、经验传递、信息交流。(一)、亲和的起源q依恋q依恋有着深刻的生物根源,情绪的发展和认知机能的提高是依恋形成的基础(害怕情绪、记忆能力和客体永久性概念)qErik Erikson的心理发展理论认为,婴儿的最初发展任务是建立与抚养者之间的信任感,它对应自尊的归属感;第二个阶段是“自主对害羞和怀疑”对应自尊的掌控感。q陌生情境法(strange situation)来研究母亲和儿童的依恋以及自尊的关系(二)、亲合的作用q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q
4、获得信息q减轻心理压力q避免窘境(三)、影响亲和的因素1.情境因素2.情绪因素3.出生顺序q沙赫特(Schachter,1959)以62名女大学生为被试,将被试分为实验组(32人)和控制组(30人)。对实验组被试,主试先让她们看一些令人生畏的仪器,并告诉她们将用这些仪器在她们身上实验,实验会有电击,能使人痛苦但无伤害。对控制组的被试,既不让她们看见仪器,也不告诉她们电击之类的事。然后对两组被试说,实验开始之前要提前几分钟到实验室等候,可一个人到实验室来等候,也可与别的同学结伴而来。q每个人在纸上选择:独自来 或者 结伴来结果,实验组32人中有20人(62.5)选择结伴;控制组30人中只有10人
5、(33.3)选择结伴。说明越是在恐惧的清境下,合群或亲近他人的倾向越强烈。社会情境q曹尔诺夫等人(1961)把被试分成四个组:高度恐惧组、低度恐惧组、高度忧虑组和低度忧虑组,进行合群倾向测验。q在实验时,实验者使两个忧虑组都没有任何恐惧的感觉,结果发现,恐惧与忧虑对合群显示出相反的效应。高度忧虑的人较低忧虑的人倾向不合群,他们和别人在一起会使忧虑增加,因此倾向回避他人。q由此可见,恐惧使合群倾向增加,忧虑使合群倾向减少情绪因素出生顺序q长子、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要比他们的弟妹们更明显,而且是按出生顺序递减。这可能是因为在多子女家庭中,双亲对第一个孩子关心照料更多,其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大的缘故 q
6、沙赫特等人的研究还发现,出生顺序与人的亲和动机的强度也有关。长子、长女、独生子女的亲和动机较强,在恐惧情境中更多地亲近他人,排行老二及以后者其亲和动机不如老大强列。顿伯(Dember,1964)把这种现象归结为老大在婴儿期受到父母较多的关怀和照顾。q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e)个体追求自认为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即个体在广泛背景下,追求成功与成就的动机。最早研究成就动机的是默里(H.A.Murray),40年代以后,麦克里兰(McClelland)等人系统开展成就动机研究,于1961年出版了成就社会(The achieving society)这本
7、名著。二、成就动机(一)、成就动机的重要性q个体发展,有赖于一定的成就动机q经济增长与成就动机关系密切q麦克里兰研究了一些国家1925年使用的儿童语文课本,以此作为成就动机的依据,进而预言这些国家到1950年时的经济发展状况(以总贸易额、电力消费量等作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量数)。1925年使用这些课本的孩子,在25年之后就长大成人,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了。q结果发现,成就动机与后来的经济发展水平间相关较高(r=0.53)这表明,经济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制度、政治背景、地理环境等因素,社会成员的成就动机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力量。成就动机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高成就动机者的特点q中等水平的
8、风险选择(职业角色定位)q更重视工作本身而非报酬,钱的意义更多在于认可和评价而非其带来的物质利益。q责任感强,工作和学习投入高(二)、抱负水平q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q抱负水平代表个体的一种愿望,与个体实际成就可能有差距。q抱负水平与成就动机有密切联系:个体抱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成就动机强弱。如遇事想做、想做好、想超过他人的,其抱负水平高;对自我能力的估计与个体已往成败经验有关,成功经验可提高抱负水平,失败经验则降低个体的抱负水平。(三)、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q目标吸引力q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q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四)、培养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q1.家长的教
9、养方式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关,即家长对其子女的自律训练越严格,他们的成就动机就越强。合谐的家庭氛围,指导、劝告式的引导使儿童的成就动机发展较好,儿童对成功的追求热情较高;而过度管束和限制使儿童独立性发展较差,往往成人后缺乏创造性和竞争力,因为他们缺乏成就需要;因此,从小就应培养儿童的成就感,这是自我实现者高峰体验的基础;q2.社会环境的氛围对个体成就动机具有深刻影响。麦克利兰研究并测量了三十多个国家儿童读物中的故事内容所表现的成就动机,认为一个社会形成的高成就动机氛围有益于个体成就动机的提高。qMcClelland(1975)发现,凡是对工作成就动机高的人,对人事
10、问题均无兴趣。换言之,对工作成就动机高者均无领袖欲。就是说虽然人们通常将社会上追求权力而且位居要职者,也视为一种成就,但在这种人行为背后的动机,并非心理学家所指的成就动机,因此将这种动机称为权力动机。q权力动机(power motive)是指个人所怀的一种强烈地影响别人或支配别人的欲望。与“权力欲”在心理学上的涵义不完全相同。研究发现,凡是对社会事务有浓厚兴趣,极愿作为影响大众的人,行为背后存有强烈的权力动机。3、权力动机权力动机q权力:能改变事情进程的力量,能让人们做他们本不会做的事情。q高权力需要者的特点:喜欢支配和影响别人看重地位和影响力喜欢高竞争性工作和出色业绩是高效管理的重要因素q权
11、力动机分为两种消极的权力动机(personalized power motive):动因为己积极的权力动机(socializedpower motive):动因为人。q喜欢参与社会活动,尽量利用机会表现自己,在团体中如有才能相当或胜于自己的人,就会与之为敌,非将之击败不可。这种人表面热心社会事物,事实上是利用社会形象,达到满足私欲的目的。q热衷于追求权位,将权位本身视为目的;甚至不惜以卑劣手段达到目的。q视物质条件为最高价值,不仅尽情享受物质生活,而且也竭尽所能去聚积财富;并企图藉优于别人的财富条件,炫耀自己社会地位,从而达到影响别人甚至控制社会的目的。消极权力动机者的行为表现q关心社会,但不
12、实际参与社会事务,只在个人专长范围内,以传播知识观念的方式影响别人、助益社会。如一些教师、作家、编辑、记者等q关心社会也走入社会,他们以自己的专长为人群服务;或是解除别人的痛苦,或是维护社会安全,从而达到影响别人与助益社会的目的。社会上凡是不专以营利为目的的服务人员,如有些医师、律师、牧师、传教士等q以服务为目的的团体领袖,他们爱人类,爱社会,对社会公益与人民福祉,怀有很深的使命感,企图以其才能领导大众,从事改革,藉以达到影响别人与助益社会的目的。q他们居于团体领袖地位时虽然拥有支配别人的权力,但他们不重视行施权力的当时得到的个人满足,而重视在行施权力之后产生的利民效果,藉此实现自己的理想。积
13、极权力动机者的行为表现权力动机的影响因素q社会控制的需求q对无能的恐惧q侵犯行为简称侵犯,也称攻击行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动。侵犯由侵犯动机所引起。q侵犯是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方面的因素构成。伤害行为包括身体伤害和言语伤害;侵犯动机即侵犯意图,是侵犯行为的原因;社会评价指的是,违反与破坏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的侵犯具有反社会性质;维持社会规范与准则的侵犯是亲社会性质的;q此外,还有介乎二者之间的侵犯,即被认可的侵犯。广义的侵犯包括以上三种情况,而狭义的侵犯专指反社会的侵犯。四、侵犯行为(二)侵犯的原因q本能论q挫折-侵犯学说q社会学习论的观点本能论本能论q杏仁核(amygdala)
14、受到刺激后会导致个体发怒(moyer,1976,1983);q睪固酮(testosterone):高的个体容易出现不良行为,使用致瘾性麻醉品以及产生攻击反应(Archer,1991)q5HT:受抑制就会产生攻击行为。有暴力倾向的幼儿和成人的5-HT水平偏低(Bernhardt,1997)。5-HT在控制冲动的额叶区有许多接受器。q气质:不良互动或挫折高而间接引发活动量大、规律性低、适应性低、坚持度高、反应阈低、趋避性、情绪本质、反应强度、注意力分散度。脑和攻击性(Bad Brains?)qAdrian Raine&Others(1998,2000)采用fMRI扫描杀人犯和反社会人格障碍个体,发
15、现未受过虐待的杀人犯的前额叶激活水平比正常人低14%,反社会人格障碍个体的前额叶比正常人小15%。脑和攻击性Antonio DamasioOrbitofrontal DysfunctionJames BlairAmygdala DysfunctionLock em up and throw away the key?挫折-侵犯学说q挫折既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又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q挫折侵犯学说最初由多拉德等人提出。认为“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存在为条件”。这种学说有三个主要观点:(1)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相关;()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
16、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线性关系;()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q后来,许多学者对这一学说提出修正。米勒指出,挫折也可以产生侵犯以外的结果,并不一定引起侵犯;伯克威茨认为,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即愤怒;侵犯的发生还与情境中的侵犯线索有关,与侵犯有关的刺激物可能使侵犯得以加强。(三)侵犯的影响因素q情绪的唤起水平q道德发展水平q自我控制能力q社会角色与群体社会对某些角色较为容忍,那么拥有这种角色的个体的侵犯性就会明显增加。q大众传媒的影响暴力传染q媒体暴力影响着人们的观点既然他们能这样做,我也能哦
17、,原来可以这样做我想我体验的一定是攻击情绪哦,又是粗暴殴打,别的台在演什么啊?在他攻击我之前,我要把他放到q强暴谬论:女人喜欢被征服电视和电影内容可以成为儿童模仿的重要对象电视和电影内容可以成为儿童模仿的重要对象 q电视和电影内容可以成为儿童电视和电影内容可以成为儿童模仿的重要对象模仿的重要对象美国电视中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项目电视内容(%)真实世界(%)女性3351已婚1061蓝领2567未婚性伴侣85未知饮料消费:酒精饮料的比例4516现实题材刑侦剧中谋杀在犯罪中所占的比例500.2暴力游戏的影响五、利他行为q利他行为是个体有利于他人、公众和社会,不期待回报的行为。(一)利他行为的性质q是一
18、种亲社会行为q是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q由利他动机引起,其特征完全以有利于他人为目标(二)利他的原因q社会生物学的观点q社会规范论的观点社会生物学q助人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如海豚q社会生物学(sociobiology):本能与基因亲缘选择(kin selection)互利规范(norm of reciprocity)q亲缘关系帮助有相同基因的人q非亲缘关系互惠性的利他(reciprocal altruism)人们做出利他行为是希望他人也对自己做出利他行为非互惠的利他具有利他精神的男性被女性优先选择自私的基因理论自私的基因理论q行为生态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动物个体的行为准则是为了使它们自身
19、能够获得好处,而绝不是为了它们所属物种的利益或它们生活在其中的群体的利益。q例如,鸟类群体中的“绝对不要脱离队伍”的理论,群体中小鸟的报警行为纯粹是出于自身保护的考虑。q成功的基因的一个突出特性是其无情的自私性。这种基因的自私性通常会导致个体行为的自私性。然而我们也会看到,基因为了更有效地达到其自私的目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滋长一种有限的利他主义 社会规范理论q社会规范规定了我们生活中适宜的行为和应尽的义务,驱动利他行为的社会规范互惠规范(reciprocity norm)要求我们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回报以帮助而不是伤害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饮水思源或者公私不分社会责任规范(social-res
20、ponsibility norm)要求我们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只要他们值得帮助,即使没有回报也无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社会公平规范(social justice norm)公正和资源公平分配取之社会,用之社会不患寡而患不均(三)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q一、外部因素自然环境社会情境:他人在场、情境的社会性意义时间压力利他对象的特点q二、利他者的心理特征心境:积极情绪内疚人格:社会责任感、移情能力利他技能自然情境q 乡村与城市的助人行为:人口密度越大,助人行为越少。城市中的人们更不愿意助人:Experience stimulus overloadbest to screen out nonessen
21、tial stimuliExperience a fast paced lifestyle,thus making one less likely to notice emergencyAre more likely to concentrate on oneself Are rarely alonegreater chance to diffuse responsibility人口密度越低,助人行为越多q 天气(Cunningham,1979,要求人们在不同天气里填写问卷)在好天气里,人们给更多的小费人们更愿意在阳光灿烂的情况下帮助一个司机(Ahmed,1979),更愿意在白天而不是黑夜(S
22、kolnick,1977)时间压力qDarley和Batson(1973)对神学院学生的实验利他对象的特点q相似性相似性:异性恋者帮助异性恋和同性恋者q当一个男性研究者打电话给一个陌生人,请求陌生人帮助打电话转告他的女友或男友,他将不能及时赶到他们的周年纪念约会。他获得帮助的可能性取决于他的性取向。q如果转告对象是女友(女性的名字)的话,他将从女性那里获得70%的回应率,从男性那里获得90%的回应率;而如果转告对象是男友的话,他只能从女性那里获得35%的回应率,从男性那里获得30%的回应率。q显然,对于不同性取向者的消极态度会抑制助人行为。情绪q负面状态解除说(negative-state r
23、elief model)q在下面情况下情绪有助于助人行为:好情绪促使了个体的积极思考和行为助人行为可以缓解消极情绪q在下面情况下情绪会降低助人行为:助人会破坏你的好情绪(如尴尬或危险)坏的情绪使得你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8060200高兴%Volunteering40情绪中性 悲伤收益低高代价低高(Weyant,1976)幸福的学生更愿意帮助别人悲伤情绪的个体在悲伤情绪的个体在代价低而收益高的代价低而收益高的情境中更愿意帮助情境中更愿意帮助别人别人What does this imply about happiness?利他人格(Altruistic Personality)q同理心与利他主义
24、:单纯的助人动机q好人撒玛利亚和甘地q利他人格具有如下特征:高度同理心Affective“feel”what other is feelingCognitive“understand”what other is feeling公平世界观Belief in a just worldfair thing to do社会责任Socially responsibleeach person has duty内控源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have control over situation较少自我中心Lack egocentrismnot self-absorbedHigh g
25、enerativityconcern for future generations第三单元 社交情绪一、社交情绪的概念q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q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社交焦虑嫉妒羞耻和内疚社交焦虑q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q社交焦虑伴随着生理症状嫉妒q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q嫉妒情绪的特点具有针对性具有持续性具有对抗性 具有普遍性羞耻与内疚q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羞耻的个体往往感到沮丧、自卑、自我贬损、自我怀疑或者绝望q内疚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