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微生物的突变和诱变育种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96187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微生物的突变和诱变育种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第九章-微生物的突变和诱变育种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第九章-微生物的突变和诱变育种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第九章-微生物的突变和诱变育种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第九章-微生物的突变和诱变育种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九章 微生物的突变和诱变育种第一节微生物的突变第一节微生物的突变第一节微生物的突变第一节微生物的突变一、一、基因突变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gene mutation)基因突变简称突变,是变异的一类,泛指细胞内(或病基因突变简称突变,是变异的一类,泛指细胞内(或病毒粒内)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或数量突然发生的可遗传的变毒粒内)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或数量突然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化,可自发或诱导产生。突变的几率一般很低(化,可自发或诱导产生。突变的几率一般很低(1010-6-6 1010-9-9)从自然界分离到的菌株一般称野生型菌株(从自然界分离到的菌株一般称野生型菌株(wild type w

2、ild type strainstrain),简称野生型。野生型经突变后形成的带有新性状),简称野生型。野生型经突变后形成的带有新性状的菌株,称突变株(的菌株,称突变株(mutantmutant,或突变体、突变型)。,或突变体、突变型)。凡能用选择性培养基(或其他选择性培养条件)凡能用选择性培养基(或其他选择性培养条件)快速选择出来的突变株称选择性突变株快速选择出来的突变株称选择性突变株(selectable mutantselectable mutant),反之则称为非选择性突),反之则称为非选择性突变株。变株。(一)突变类型(一)突变类型1 1、营养缺陷型、营养缺陷型(auxotropha

3、uxotroph)某一野生菌株因发生基因突变而丧失合成一种或几种生长某一野生菌株因发生基因突变而丧失合成一种或几种生长因子、碱基或氨基酸的能力,因而无法再在基本培养基上正常因子、碱基或氨基酸的能力,因而无法再在基本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繁殖的变异类型。生长繁殖的变异类型。2 2、抗性突变型抗性突变型(resistant mutantresistant mutant)指野生型菌株因发生基因突变,而产生的对某化学药物或指野生型菌株因发生基因突变,而产生的对某化学药物或致死物理因子的抗性突变类型。致死物理因子的抗性突变类型。3 3、条件致死突变型、条件致死突变型(conditional lethal mu

4、tant)(conditional lethal mutant)某菌株或病毒经基因突变后,在某种条件下可正常地生长、某菌株或病毒经基因突变后,在某种条件下可正常地生长、繁殖并呈现其固有的表型,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却无法生长、繁繁殖并呈现其固有的表型,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却无法生长、繁殖的突变类型。殖的突变类型。4 4、形态突变型、形态突变型(morphological mutant)(morphological mutant)指由突变引起的个体或菌落形态的变异,一般属非选择性指由突变引起的个体或菌落形态的变异,一般属非选择性突变。突变。5 5、抗原突变型、抗原突变型(antigenic mutant)

5、(antigenic mutant)指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细胞抗原结构发生的变异类型,包指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细胞抗原结构发生的变异类型,包括细胞壁缺陷变异、荚膜或鞭毛成分变异等。括细胞壁缺陷变异、荚膜或鞭毛成分变异等。6 6、产量突变型、产量突变型(metabolic quantitative mutant)(metabolic quantitative mutant)通过基因突变而产生的在代谢产物产量上明显有别于原始通过基因突变而产生的在代谢产物产量上明显有别于原始菌株的突变株,称产量突变型。有两种类型:正变株(菌株的突变株,称产量突变型。有两种类型:正变株(plus-plus-mutantm

6、utant)、负变株()、负变株(minus-mutantminus-mutant)(二)(二)突变率突变率(mutation ratemutation rate)某一细胞(或病毒粒)在每一世代中发生某一性某一细胞(或病毒粒)在每一世代中发生某一性状突变的几率,称突变率。状突变的几率,称突变率。(三)(三)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突变的特点 1.1.自自 发发 性性:各种突变都可在无人为诱变因素处理下自发发生;:各种突变都可在无人为诱变因素处理下自发发生;2.2.不对应性不对应性:突变的性状与引起的原因间无直接对应关系;:突变的性状与引起的原因间无直接对应关系;3.3.稀稀 有有 性性:自发突变的几

7、率极低,一般:自发突变的几率极低,一般1010-6-6-10-10-9-9,但稳定;,但稳定;4.4.独独 立立 性性:某一突变既不提高也不降低其他任何基因的突变率;:某一突变既不提高也不降低其他任何基因的突变率;5.5.可可 诱变性诱变性:诱变剂可提高突变的几率,两种变异株无本质差别;:诱变剂可提高突变的几率,两种变异株无本质差别;6.6.稳稳 定定 性性:是遗传物质结构上发生了稳定的变化,稳定,可遗传;:是遗传物质结构上发生了稳定的变化,稳定,可遗传;7.7.可可 逆逆 性性:任何性状都可发生正向突变,也都可发生回复突变。:任何性状都可发生正向突变,也都可发生回复突变。(四)基因突变自发性

8、和不对应性的实验证明(四)基因突变自发性和不对应性的实验证明1 1、Luria Luria 等的变量试验等的变量试验(fluctuation testfluctuation test)2 2、NewcombeNewcombe的涂布试验的涂布试验3 3、LederbergLederberg等的影印平板培养法等的影印平板培养法(replica plating)(replica plating)(五五)基因突变及机制基因突变及机制1 1、诱发突变诱发突变(induced mutation induced mutation)诱发突变简称诱变,是指通过人为的方法,诱发突变简称诱变,是指通过人为的方法,利

9、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显著提高基因自发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显著提高基因自发突变频率的手段。凡具有诱变效应的任何因素,突变频率的手段。凡具有诱变效应的任何因素,都称诱变剂(都称诱变剂(mutagenmutagen)。)。1 1)碱基的置换碱基的置换(substitution substitution)转换转换(嘌呤间或嘧啶间嘌呤间或嘧啶间)颠换颠换(嘌呤和嘧啶间嘌呤和嘧啶间)亚硝酸引起的使亚硝酸引起的使A AT T转换成转换成G GC C过程的简式见下图过程的简式见下图 HNO2 A:T He:T Hk+T第一次复制第一次复制 AT HkC 第二次复制第二次复制 GC HkC直接引起置换的诱

10、变剂直接引起置换的诱变剂 间接引起置换的诱变剂间接引起置换的诱变剂 2 2)移码突变(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frame-shift mutation)指诱变剂会使指诱变剂会使DNADNA序列中的一个或少数几个核苷酸发生增序列中的一个或少数几个核苷酸发生增添(插入)或缺失,从而使该处后面的全部遗传密码的阅读添(插入)或缺失,从而使该处后面的全部遗传密码的阅读框架发生改变,并进一步引起转录和转译错误的一类突变。框架发生改变,并进一步引起转录和转译错误的一类突变。诱变剂:诱变剂:ICRICR(美国一癌症研究所名称)类化合物:(美国一癌症研究所名称)类化合物:原黄素,吖啶黄

11、,吖啶橙等。原黄素,吖啶黄,吖啶橙等。诱变机理:至今不清。诱变机理:至今不清。结果:加结果:加3 3、减、减3 3;加(减);加(减)1 1,短距离减(加),短距离减(加)1 1;影响小。;影响小。增(减)增(减)1 1、2 2、4 4、5 5引起后面全变。引起后面全变。常见的致变剂及其致变作用常见的致变剂及其致变作用(a)(a)亚硝基的脱氨作用;亚硝基的脱氨作用;(b)(b)烷化剂和被甲基化的碱基;烷化剂和被甲基化的碱基;(c)5-(c)5-溴脱氧嘧啶与鸟嘌呤配对溴脱氧嘧啶与鸟嘌呤配对(A=T(A=T变变G G三三C)C)。3)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畸变(chromosomal aberrati

12、on)n 某些强烈理化因子会引起某些强烈理化因子会引起DNADNA分子的大损伤(分子的大损伤(macrolesionmacrolesion)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畸变。既包括染色体结构上的缺失(既包括染色体结构上的缺失(deletiondeletion)、重复)、重复(duplication)(duplication)、插入、插入(insertion)(insertion)、易位、易位(translocation)(translocation)和倒位和倒位(inversion)(inversion),也包括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也包括染色体数目的变化。n转座(因)子转座(因)子:在染色体组中或染色体组

13、间能改变自身位置的一段:在染色体组中或染色体组间能改变自身位置的一段DNADNA顺序。顺序。其跳跃过程往往导致其跳跃过程往往导致DNADNA链的断裂或重接,产生重组交换、基因链的断裂或重接,产生重组交换、基因启动或关闭,使突变发生。启动或关闭,使突变发生。n转座(因)子主要有三类:转座(因)子主要有三类:ISIS、TnTn、MuMu。2 2、自发突变、自发突变n自发突变自发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spontaneous mutation)是指生物体在无人工干预下自然发生的低频率是指生物体在无人工干预下自然发生的低频率突变。突变。n自发突变的原因自发突变的原因:1 1)背景

14、辐射和环境因素的诱变;)背景辐射和环境因素的诱变;2 2)微生物自身有害代谢产物的诱变效应;)微生物自身有害代谢产物的诱变效应;3 3)互变异构效应;(配对错误)互变异构效应;(配对错误)4 4)环出效应。(发生缺失)环出效应。(发生缺失)(六六)紫外线对紫外线对DNADNA的损伤及其修的损伤及其修复复嘧啶碱基受紫外辐射后产生的衍生物嘧啶碱基受紫外辐射后产生的衍生物 (六六)紫外线对紫外线对DNADNA的损伤及其修复的损伤及其修复 1 1、光复活作用光复活作用(photoreactivationphotoreactivation)把经把经UVUV照射后的微生物立即暴露于可见光下时,照射后的微生

15、物立即暴露于可见光下时,就可就可 出现明显降低其死亡率的现象,此即光复活作用。出现明显降低其死亡率的现象,此即光复活作用。2 2、切除修复切除修复(excision repairexcision repair)是活细胞内一种用于对被是活细胞内一种用于对被UVUV等诱变剂损伤后等诱变剂损伤后DNADNA的修复的修复 方式之一,又称暗修复(方式之一,又称暗修复(dark repairdark repair),这是一种),这是一种不依赖不依赖 可见光,只通过酶切作用去除嘧啶二聚体,随后重新可见光,只通过酶切作用去除嘧啶二聚体,随后重新合成合成 一段正常一段正常DNADNA链的核酸修复方式。链的核酸修

16、复方式。一、化学诱变剂一、化学诱变剂 碱基类似物碱基类似物二、物理诱变剂二、物理诱变剂 非电离辐射类因子和电离辐射类因子两种非电离辐射类因子和电离辐射类因子两种三、生物诱变剂三、生物诱变剂 (一)转座诱发突变(一)转座诱发突变 (二)转化诱发突变(二)转化诱发突变 (三)转导诱发突变(三)转导诱发突变 (四)定点诱导(四)定点诱导第二节第二节 诱发突变及诱变剂诱发突变及诱变剂第三节 突变体的选择和检出n一、基因的突变延迟原因:突变前所产生的物质仍然在细胞中存在活性 诱变剂作用在DNA的一条链上 多核细胞,所有的核都变为变异的核时细胞才会表现出来二、突变体的筛选n(一)随机筛选n(二)根据菌落特

17、征或生化反应筛选n(三)冷敏感菌筛选法n(四)梯度平板法n(五)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筛选菌种筛选的策略菌种筛选的策略 筛选的手段必需配合不同筛选阶段的要求筛选的手段必需配合不同筛选阶段的要求初筛:要力求快速、简便初筛:要力求快速、简便 复筛:应该做到精确,测得的数据要能够反映将来的生产水平复筛:应该做到精确,测得的数据要能够反映将来的生产水平 (1)(1)从菌体形态变异分析从菌体形态变异分析初筛初筛有些菌体的形态变异与产量的变异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在筛有些菌体的形态变异与产量的变异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在筛选工作中应尽可能捕捉、利用这些直接的形态特征性变化。选工作中应尽可能捕捉、利用这些直接的形态特

18、征性变化。平皿快速检测法平皿快速检测法平皿快速检测法是利用菌体在特定固体培养基平皿快速检测法是利用菌体在特定固体培养基平板上的生理生化反应,将肉眼观察不到的产平板上的生理生化反应,将肉眼观察不到的产量性状转化成可见的量性状转化成可见的“形态形态”变化。变化。纸片培养显色法、变色圈法、透明圈法、生纸片培养显色法、变色圈法、透明圈法、生长圈法和抑制圈法等。长圈法和抑制圈法等。定性或半定量定性或半定量用用 ,大大提高筛选的效率,大大提高筛选的效率 初筛初筛微生物特异性平板检测方法微生物特异性平板检测方法 饱浸含某种指示饱浸含某种指示剂的固体培养基剂的固体培养基的滤纸片变色圈的滤纸片变色圈 指示剂直接

19、掺入或喷洒固指示剂直接掺入或喷洒固体培养基,菌落周围形成体培养基,菌落周围形成变色圈。如淀粉的平皿上变色圈。如淀粉的平皿上喷上稀碘液喷上稀碘液 固体培养基中渗入溶解性固体培养基中渗入溶解性差、可被特定菌利用的营差、可被特定菌利用的营养成分,造成不透明的培养成分,造成不透明的培养基背景。菌落利用此物养基背景。菌落利用此物质形成透明圈。质形成透明圈。利用一些有特别营养要利用一些有特别营养要求的微生物作为工具菌,求的微生物作为工具菌,如待筛选菌具有该营养如待筛选菌具有该营养物的前体转化成营养物物的前体转化成营养物 能力,工具菌就能围绕能力,工具菌就能围绕该菌生长该菌生长 待筛选的菌株能待筛选的菌株能

20、分泌产生某些能分泌产生某些能抑制工具菌生长抑制工具菌生长的物质的物质 摇瓶培养法摇瓶培养法 摇瓶培养法是将待测菌株的单菌落分别接种到三角摇瓶培养法是将待测菌株的单菌落分别接种到三角瓶培养液中,振荡培养,然后,再对培养液进行分瓶培养液中,振荡培养,然后,再对培养液进行分析测定。析测定。特殊变异菌的筛选方法特殊变异菌的筛选方法 营养缺陷型突变株营养缺陷型突变株 抗阻遏和抗反馈突变型抗阻遏和抗反馈突变型 抗生素抗性突变株抗生素抗性突变株条件抗性突变条件抗性突变营养缺陷型突变株营养缺陷型突变株 浓缩、进一步检出和鉴别营养缺陷型等步骤。浓缩、进一步检出和鉴别营养缺陷型等步骤。筛选步骤:筛选步骤:浓缩营养

21、缺陷型菌株浓缩营养缺陷型菌株 常用的浓缩方法有抗生素法、菌丝过滤法、差别杀菌法和饥饿法等。常用的浓缩方法有抗生素法、菌丝过滤法、差别杀菌法和饥饿法等。目的:淘汰大量野生型,使营养缺陷型占的比例增加目的:淘汰大量野生型,使营养缺陷型占的比例增加 进一步检出所需缺陷型 逐个检出法 影印培养法 一般从菌落大小也可一般从菌落大小也可以判断,新长出的菌以判断,新长出的菌落较小,即是营养缺落较小,即是营养缺陷型陷型 夹层培养法夹层培养法 营养缺陷型的鉴定营养缺陷型的鉴定 获得的营养缺陷型菌株还应进一步确认其生长的所需物。获得的营养缺陷型菌株还应进一步确认其生长的所需物。生长谱法生长谱法 组合补充培养基法组

22、合补充培养基法营养缺陷型的应用营养缺陷型的应用 利用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来生产氨基酸和核苷酸是典型的例子 天冬氨酸激酶天冬氨酸激酶(AK)(AK)被赖氨酸及苏氨酸协同反馈所抑制被赖氨酸及苏氨酸协同反馈所抑制 通过诱变处理,获得高丝氨酸缺陷型突变菌株,通过诱变处理,获得高丝氨酸缺陷型突变菌株,该突变型不能产生苏氨酸。该突变型不能产生苏氨酸。在限量高丝氨酸的培养基中缺陷型菌株能够正常生长,在限量高丝氨酸的培养基中缺陷型菌株能够正常生长,并且因为消除了反馈抑制并且因为消除了反馈抑制 突变型能过量生产突变型能过量生产L-L-赖氨酸赖氨酸 抗阻遏和抗反馈突变型抗阻遏和抗反馈突变型 抗阻遏和抗反馈突变型都是由

23、于代谢失调所造成的,抗阻遏和抗反馈突变型都是由于代谢失调所造成的,在细胞中已经有大量最终代谢产物时仍然继续不断地在细胞中已经有大量最终代谢产物时仍然继续不断地合成这一产物。合成这一产物。选育结构类似物抗性突变株选育结构类似物抗性突变株 结构类似物是指一些和结构类似物是指一些和细菌体内氨基酸、嘌呤、细菌体内氨基酸、嘌呤、维生素等代谢产物结构维生素等代谢产物结构相类似的物质相类似的物质 主要用于末端产物的积累主要用于末端产物的积累抗性突变菌株的筛选抗性突变菌株的筛选 抗生素抗性突变株抗生素抗性突变株 在抗生素产生菌选育中,通过筛选抗生素抗在抗生素产生菌选育中,通过筛选抗生素抗性突变可提高抗生素产量

24、。性突变可提高抗生素产量。抗生素抗性突变株除能提高抗生素的产量外,抗生素抗性突变株除能提高抗生素的产量外,还能提高其它代谢产物的量。还能提高其它代谢产物的量。条件抗性突变条件抗性突变 因环境不同,能表现为因环境不同,能表现为 野生型野生型 菌株的特性和突变型菌株的特性和突变型菌株特性的突变称为条件抗性突变或称为条件致死突变。菌株特性的突变称为条件抗性突变或称为条件致死突变。温度敏感突变常用于温度敏感突变常用于提高代谢产物产量提高代谢产物产量 致死致死营养缺陷营养缺陷抗性突变菌株的筛选方法抗性突变菌株的筛选方法 一次性筛选法一次性筛选法 一次性筛选法就是指在对出发菌株完全致死的环境中,一次性筛选

25、法就是指在对出发菌株完全致死的环境中,一次性筛选出少量抗性变异株。一次性筛选出少量抗性变异株。噬菌体抗性菌株噬菌体抗性菌株 耐高温菌株耐高温菌株 阶梯性筛选法阶梯性筛选法 梯度平板法梯度平板法 纸片扩散法纸片扩散法 用打孔器将较厚的滤纸(如新华六号)打成小圆片,并使用打孔器将较厚的滤纸(如新华六号)打成小圆片,并使纸片吸收一定浓度的药物,经干燥或不经干燥,放入涂布纸片吸收一定浓度的药物,经干燥或不经干燥,放入涂布了菌悬液的平板上,一般了菌悬液的平板上,一般9 9厘米的培养皿中等距放置三片厘米的培养皿中等距放置三片为宜。经培养后观察围绕纸片的抑菌圈,抑菌圈内出现的为宜。经培养后观察围绕纸片的抑菌

26、圈,抑菌圈内出现的可能就是抗性菌。可能就是抗性菌。组成酶变异株的筛选组成酶变异株的筛选诱导酶的生产需要诱导物,而且受到诱导酶的生产需要诱导物,而且受到诱导物的种类、数量以及分解产物的诱导物的种类、数量以及分解产物的影响。能迅速利用的碳源(如葡萄糖)影响。能迅速利用的碳源(如葡萄糖)会引起酶合成的减少,诱导物有时又会引起酶合成的减少,诱导物有时又比较昂贵。比较昂贵。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成本提高 控制酶合成的调节基因发生了变异 诱导酶转变成组成型酶 具体的筛选方法有恒化器法、循环培养法和诱导抑制物法 恒化器法:恒化器常被用于微生物的“驯化”,添加不能起诱导作用的低浓度底物,缓慢生长 循环培养法:利用不

27、含诱导物的培养环境和含有诱导物的培养环境进行交替循环培养待分离的菌悬液,从而使组成酶变异株得到富集。诱导抑制剂法:加入诱导抑制剂如-硝基苯基-岩藻糖苷阻止某些诱导酶的合成 1、诱变育种的基本环节诱变育种的基本环节第四节第四节 微生物诱变育种微生物诱变育种1 1)选择简便有效的诱变剂)选择简便有效的诱变剂2 2)挑选优良的出发菌株()挑选优良的出发菌株(original strainoriginal strain)3 3)处理单细胞或单孢子悬液)处理单细胞或单孢子悬液4 4)选用最适的诱变剂量)选用最适的诱变剂量5 5)充分利用复合处理的协同效应()充分利用复合处理的协同效应(synergism

28、synergism)6 6)利用和创造形态、生理与产量间的相关指标)利用和创造形态、生理与产量间的相关指标7 7)设计高效筛选方案(筛选比诱变更重要)设计高效筛选方案(筛选比诱变更重要)8 8)创造新型筛选方法)创造新型筛选方法2 2、诱变育种中的几个原则、诱变育种中的几个原则1 1)产量突变株的筛选如:琼脂块培养法)产量突变株的筛选如:琼脂块培养法2 2)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筛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筛选与筛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有关的与筛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有关的3 3类培养基类培养基基本培养基、完全培养基、补充培养基基本培养基、完全培养基、补充培养基与筛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有关的与筛选营养缺陷型突变

29、株有关的3 3类遗传个体类遗传个体野生型野生型(A(A+B B+)、营养缺陷型、营养缺陷型(A(A+B B-)、原养型、原养型(A(A+B B+)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应用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应用 基本理论基本理论:代谢途径、基因重组规律的标记菌种。代谢途径、基因重组规律的标记菌种。应用研究应用研究:生产核苷酸、氨基酸,工程菌株的亲本。生产核苷酸、氨基酸,工程菌株的亲本。3、三类突变株的筛选方法三类突变株的筛选方法第一步:诱变剂处理第一步:诱变剂处理第二步:淘汰野生型第二步:淘汰野生型抗生素法(细菌)、菌丝过滤法(真菌)抗生素法(细菌)、菌丝过滤法(真菌)第三步:检出缺陷型第三步:检出缺陷型夹层培养

30、法、限量补充培养法(观大小)夹层培养法、限量补充培养法(观大小)逐个检出法(两种培养基)、影印平板法逐个检出法(两种培养基)、影印平板法第四步:鉴定缺陷型第四步:鉴定缺陷型生长谱法(生长谱法(auxanographyauxanography)营养缺陷型的筛选方法营养缺陷型的筛选方法 3 3)抗药性突变株的筛选)抗药性突变株的筛选梯度平板法梯度平板法:如:选育抗异烟肼的吡哆醇高产菌株如:选育抗异烟肼的吡哆醇高产菌株突变株突变株:产生了可分解异烟肼的酶;产生了可分解异烟肼的酶;能合成更高浓度的吡哆醇(多)能合成更高浓度的吡哆醇(多)获突变酵母的吡哆醇产量提高倍获突变酵母的吡哆醇产量提高倍方法方法:

31、10mL10mL普通培养基普通培养基斜放斜放凝固凝固平放平放 10mL 10mL药物培养基药物培养基凝固凝固涂诱变酵母涂诱变酵母选厚药区菌落选厚药区菌落检验检验体内基因重组育种体内基因重组育种接合、转化、转导和原生质体融合等遗传学方法和技术接合、转化、转导和原生质体融合等遗传学方法和技术使微生物细胞内发生基因重组使微生物细胞内发生基因重组1.1.原生质体融合原生质体融合 将遗传性状不同的两种菌将遗传性状不同的两种菌(包括种间、种内及属包括种间、种内及属间间)融合为一个新细胞的技术。融合为一个新细胞的技术。选择亲株选择亲株、原生质体的制备、原生质体的融合、原生质体的制备、原生质体的融合、原生质体

32、再生和融合子选择等步骤原生质体再生和融合子选择等步骤 步骤步骤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的一般原理和过程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的一般原理和过程 选择亲株选择亲株 选择遗传性状稳定且具有优势互补的两个亲株选择遗传性状稳定且具有优势互补的两个亲株 为了能明确检测到融合子,参与融合的亲株为了能明确检测到融合子,参与融合的亲株一般都需要带有可以识别的遗传标记,如营养一般都需要带有可以识别的遗传标记,如营养缺陷型或抗药性等缺陷型或抗药性等 原生质体制备原生质体制备 去除细胞壁是制备原生质体的关键去除细胞壁是制备原生质体的关键 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组成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组成 溶菌酶溶菌酶 微

33、球菌、枯草杆菌、巨大芽孢杆菌、黄色八叠球菌微球菌、枯草杆菌、巨大芽孢杆菌、黄色八叠球菌 革兰氏阴性菌不能直接溶壁,只有当乙二胺四乙酸革兰氏阴性菌不能直接溶壁,只有当乙二胺四乙酸(EDTAEDTA)存在时,某些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才能够被)存在时,某些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才能够被溶菌酶溶解。溶菌酶溶解。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菌酶不能溶解溶菌酶不能溶解 表皮葡萄球菌能产生一种内肽酶表皮葡萄球菌能产生一种内肽酶葡萄球菌素,溶解葡萄球菌素,溶解放线菌的细胞壁结构类似于革兰氏阳性菌也可采用溶菌酶放线菌的细胞壁结构类似于革兰氏阳性菌也可采用溶菌酶真菌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几丁质和葡聚糖等组成真菌细

34、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几丁质和葡聚糖等组成青霉菌多用纤维素酶和青霉菌多用纤维素酶和-1,3-1,3-糖苷酶等溶壁糖苷酶等溶壁曲霉用曲霉用-1,3-1,3-糖苷酶和糖苷酶和-1,4-1,4-糖苷酶等糖苷酶等酵母菌细胞壁中的葡聚糖和几丁质酵母菌细胞壁中的葡聚糖和几丁质 蜗牛酶蜗牛酶 培养基中添加甘氨酸,可以使菌体较容易被酶解培养基中添加甘氨酸,可以使菌体较容易被酶解 在菌体生长阶段添加蔗糖也能提高细胞壁对溶菌酶的在菌体生长阶段添加蔗糖也能提高细胞壁对溶菌酶的敏感性敏感性在菌体生长对数期加入适量青霉素,就能使细胞对溶在菌体生长对数期加入适量青霉素,就能使细胞对溶菌酶更敏感菌酶更敏感菌龄:对数生长中期细胞

35、的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很低,菌龄:对数生长中期细胞的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很低,对溶菌酶敏感。对溶菌酶敏感。原生质体制备的其他因素:原生质体制备的其他因素:一般是将原生质体放在高渗的环境中以维持它的稳定性一般是将原生质体放在高渗的环境中以维持它的稳定性原生质体融合原生质体融合 聚乙二醇(聚乙二醇(PEGPEG)能有效地促进原生质体融合)能有效地促进原生质体融合一般一般PEGPEG的使用浓度范围在的使用浓度范围在25-40%25-40%采用电融合仪:在高频电场下,用直流电穿孔来进行融合采用电融合仪:在高频电场下,用直流电穿孔来进行融合原生质体再生原生质体再生 使原生质体重新长出细胞壁使原生质体重新长出

36、细胞壁 ,恢复完整的细胞形态结构,恢复完整的细胞形态结构不同微生物的原生质体的最适再生条件不同,最重要的一个不同微生物的原生质体的最适再生条件不同,最重要的一个共同点是都需要高渗透压共同点是都需要高渗透压 再生率再生率 细菌为细菌为3-10%3-10%真菌在真菌在20-80%20-80%融合重组子的筛选融合重组子的筛选通过两亲株遗传标记的互补而得以识别通过两亲株遗传标记的互补而得以识别 两亲株的遗传标记分别为营养缺陷型两亲株的遗传标记分别为营养缺陷型A+B-A+B-和和A-B+A-B+,融合重组,融合重组子应是子应是A+B+A+B+或或A-B-A-B-重组子的检出方法有两种:重组子的检出方法有

37、两种:直接法直接法 将融合液涂布在不补充亲株生长需要的生长因子的将融合液涂布在不补充亲株生长需要的生长因子的高渗再生培养基平板上,直接筛选出原养型重组子高渗再生培养基平板上,直接筛选出原养型重组子 间接法间接法 把融合液涂布在营养丰富的高渗再生平板上,使亲株把融合液涂布在营养丰富的高渗再生平板上,使亲株和重组子都再生成菌落和重组子都再生成菌落 ,然后用影印法将它们复制到,然后用影印法将它们复制到选择培养基上检出重组子。选择培养基上检出重组子。融合重组的频率融合重组的频率 =融合重组子融合重组子 两亲株原生质体再生菌落的总数两亲株原生质体再生菌落的总数 第五节第五节 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菌种的

38、衰退、复壮和保藏一、一、菌种的衰退与复壮菌种的衰退与复壮 衰退(衰退(degenerationdegeneration)是指由于自发突变的结)是指由于自发突变的结果,而使某物种原有一系列生物学性状发生量变或果,而使某物种原有一系列生物学性状发生量变或质变的现象。具体表现有:质变的现象。具体表现有:1 1、原有形态性状变得不典型了;、原有形态性状变得不典型了;2 2、生长速度慢、产生的孢子少;、生长速度慢、产生的孢子少;3 3、代谢物生产能力下降;、代谢物生产能力下降;4 4、致病菌对宿主侵染力的下降;、致病菌对宿主侵染力的下降;5 5、对外界不良条件抵抗能力的下降、对外界不良条件抵抗能力的下降

39、复壮复壮n 狭义的复壮仅是一种消极的措施,指的是在菌种狭义的复壮仅是一种消极的措施,指的是在菌种已发生衰退的情况下,通过纯种分离和测定典型性状、已发生衰退的情况下,通过纯种分离和测定典型性状、生产性能等指标,从已衰退的群体中筛选出少数尚未生产性能等指标,从已衰退的群体中筛选出少数尚未退化的个体,以达到恢复原菌株固有性状的相应措施;退化的个体,以达到恢复原菌株固有性状的相应措施;n 而广义的复壮则应是一项积极的措施,即在菌种而广义的复壮则应是一项积极的措施,即在菌种的典型特征或生产性状尚未衰退前,就经常有意识地的典型特征或生产性状尚未衰退前,就经常有意识地采取纯种分离和生产性状的测定工作,以期从

40、中选择采取纯种分离和生产性状的测定工作,以期从中选择到自发的正变个体。到自发的正变个体。(一)(一)衰退的防止衰退的防止1 1、控制传代次数、控制传代次数2 2、创造良好的培养条件、创造良好的培养条件3 3、利用不易衰退的细胞传代、利用不易衰退的细胞传代4 4、采用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采用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二)(二)菌种的复壮菌种的复壮1 1、纯种分离法、纯种分离法2 2、通过宿主体复壮、通过宿主体复壮3 3、淘汰已衰退的个体、淘汰已衰退的个体二、菌种的保藏二、菌种的保藏n菌种保藏机构菌种保藏机构n菌种保藏原理和方法菌种保藏原理和方法 1.1.挑选优良纯种挑选优良纯种 2.2.创造适宜休眠的环境条件创造适宜休眠的环境条件n干燥的首要作用干燥的首要作用n低温的重要作用低温的重要作用n既要考虑效果又要考虑简便既要考虑效果又要考虑简便菌种的保藏的具体方法菌种的保藏的具体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九章-微生物的突变和诱变育种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