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调歌头水调歌头苏轼24整体感知研读课文5课文小结31学习目标布置作业学习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进行朗读、背诵;感知词的意境。2.能正确理解词句的含义;结合相关词作进行比较阅读,拓宽积累的知识面。3.感受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美,学会善于在逆境中调整自己的心态。u 苏轼简介 苏轼(11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中进士,历官签判、通判、太守、翰林学士、礼部尚书。一生屡遭贬谪,仕途充满坎坷。在文学上造诣非凡,在诗词文赋、书法绘画、文艺理论等各个领域都有极高的成就。有东坡七集。整体感知u 题目解说
2、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唐代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唐人截取“水调”开头一段改为“水调歌头”,后用此名别创新调,成为词牌,双调,分平韵和平韵兼仄韵体。u 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其时,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守外郡已历时五载,而与在齐州做官的弟弟苏辙(字子由)又长达六七年未能晤面。政治上不能施展抱负,生活上兄弟天各一方。中秋之夜,他喝酒赏月,直到天亮。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不禁怀念起不在身边的弟弟苏辙。这首词就是他在赏月思念亲人而作。u 疏通文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年中秋节,欢畅痛饮到天亮,大醉,写
3、了这篇水调歌头,兼以怀念弟弟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quqin明月何时出现?(我)握着酒杯询问青天。不知道月中的宫殿,今天晚上是哪一年。我想乘风回到天上去,只是恐怕那用美玉建成的宫殿,高高在上,分外严寒。月下跳舞,(我)的倩影随身转,(月宫里)哪能像在热闹的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qchn (月亮)转过来照着朱红的楼阁,到达刻有文饰的门窗,照着睡不着的人。(月亮)你该不会有什么恨和愁,为什么常常在人们分别
4、的时候月圆了呢?人间总有悲欢离合,月亮总有阴有晴有圆有缺,这些事情自古就难以求全。但愿你我健康长寿,岁岁平安,相隔千里也能一起赏月。研读课文1.“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自比神仙,一个“欲”,一个“恐”字,表示他想去月中宫殿,但终因害怕那儿的寒舍,一进一退,显示了苏轼感情的波澜起伏。这里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与入世两方面都在吸引着他,使他处于矛盾之中。2.“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月下起舞,清影随人,真令词人陶醉。这句写出了他对着自己的影子,说明当时没有别人,表达他当时孤独心情,“何似在人间”,词人觉得在人间乘着皎洁的月光翩翩起舞的情景,哪像在人间,但较独处琼楼玉宇又更富有意兴和情趣。有了这样人生境界的感受,也就摆脱了这一人生的矛盾了。因为当时作者被贬官了,所以认为这里“何似在人间”,还有对现今的生活的满足,安于现状。3.作者一人独自面对明月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作者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非人力所能左右。最后表达对离别之苦的人的美好祝愿。词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勾画出一个流淌着月光清辉的优美境界,既表达了词人自己对人世的慨叹和对人生的思考,又抒发了对亲人的怀念之情。课文小结布置作业背诵水调歌头这首词。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