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杨氏之子》教案(定稿).doc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文档编号:4966450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小学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杨氏之子》教案(定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实验小学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杨氏之子》教案(定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实验小学语文课时备课设计课题21.杨氏之子课型新授课时2序号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分析: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以“语言的艺术”为专题,以及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项教学内容。三篇课文有选自世说新语的杨氏之子;有著名作家丰子恺的手指;还有俄国儿文学作家费奥多罗夫的童年的发现。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本课描述了杨氏之子的聪明,把杨氏之子巧妙的回答描写得惟妙惟肖,幽默风趣。故事大意是这样的: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

2、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和主人公的聪慧。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关系建构:本课是一篇经典的文言文。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在五上以及本册的第六单元都接触过。虽然对小学生来说学习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感和学习方法的积累。同时杨氏之子这篇文章

3、语言非常有趣,是利用姓氏特点做文章,一个问得巧,一个答的妙。再有手指用风趣的语言,展现五个性格各异的手指形象,让我们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童年的发现是用调侃的语言来安慰自己。这些都从不同角度学习、体会了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的不同表现形式。所以这些都特别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资源拓展:主题学习丛书7课标分析学段目标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读人物对话,体现人物性格。2 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等了解词语。3 抓住人物对话,揣摩人物语言的精妙,感受语言艺术。4.背诵指定课文。学情分析知识经验:通过五年的学习与积累,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在五上已经接触过文言文,并有一定语感与语言积累。生活经

4、验:在日常生活中,随着高新区大力推行经典诵读,学生已经对文言有接触,但是只停留在诵读的基础上。策略经验:在五上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习得一定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借助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等。问题障碍:1.平时所接触的文言文只停留在简单诵读的基础上,并未深入了解。2.学生存在初读,读不懂,便缺乏兴趣的问题。突破措施:1.借助本单元的额语文要素,把难点和要求进行逐一突破。2.通过分角色等有趣的形式,在轻松自在中理解文意。3.采用小组讨论交流和班级交流汇报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学习目标1.会写3个生字,会认2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4.能

5、说出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5.通过对比、假设等方式,发现文本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的密码,体会文言文简洁、准确的表达特点。学习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2.能说出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课前准备ppt学 习 过 程环节与目标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评价活动指导与补救一、解题:初感文言韵味目标:1学习内容:(板书课题)1.导入新课:你能背出哪些描写古代小朋友的古诗?2.古诗是中国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我们的祖先还用文字留下了许多不朽之作。其中,有一本书叫做世说新语,记载了汉朝末年到魏晋这个时代一些名人的有趣故事。接下来,让

6、我们一起走进世说新语去认识一位古代的孩子。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玩个游戏。谁来回答老师的第一个问题?3.请一个学生来读题。4.齐读课题,理解“杨氏之子”的字面意思。“氏”在古代是家族的意思,那“杨氏”就是“杨家”的意思。 “之”在这里是“的”的意思,那么杨氏之子就是5.请问你姓什么名什么?那么在古代你就是学生活动:1. 回顾以前学习的描写小朋友的古诗。2. 理解氏,将自己的名字代入,看看在古代如何称呼。1.开火车背诵描写小朋友的诗句。2.变式练习“氏”, 抓一个古文中典型的语言点,使其对“氏”能够迁移运用,并做到情趣与理趣的有效融合。主要通过将学生自己名字代入,指名和同桌互相介绍的方式理解其意思。

7、问题预设:学生一时难以想出描写小朋友的古诗。补救措施:教师可提示:你还记得那些玩冰的小朋友吗?稚子弄冰诗句。二、初读:读准字音停顿 目标1.2(一)学习内容:1.这是一篇古文。古文就是古时候的人写的文章。同学们赶紧拿起书来读一读,感受一下。 2刚才我们和古文有了一次亲密接触,说说它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怎么样?预测:难读、难理解、短小精悍3.刚才大家说的这些困难,其实都非常正常。其实,古文真学起来是很有意思的。现在,老师先带着大家来读一读。请大家特别注意句子中的停顿。4.大家读得很认真。接下来,请你自己学着老师的样子读一读,碰到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争取把它读通顺。5. 小组学生互读互听,互相评

8、议,并梳理难读地方。学生活动:1. 自读文章,初步感受文言文特点。2. 认真听老师范读文章。3. 模仿老师,自读文章,读通顺。4. 小组互读互听,互相评议,交流并梳理难读地方。(二)学习内容:1.刚才读的过程中有难读的地方吗?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遇到的问题,其他同学做补充。预测1:孔君平诣其父。1) 谁知道这个“诣”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点拨:学习古文,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对照下的注释进行学习。等下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用上这个方法。(并相机指导书写。)2)文中指谁拜见谁?“其”在这里指谁?(相当于现在的“他”“他的”)3)为什么不直接写杨氏子,而用“其”?(感受文言讲究简洁、惜墨如金

9、的特点)预测 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跟着老师一起来念念: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这是古文,要真正读通顺可不容易。(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全文,随机校正)预测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要注意把“家禽”分开来读。这里的“家”和“禽”各自表示独立的意思。现在的“家禽”指的是家里饲养的鸡、鸭、鹅等动物的总称。但似乎还缺点味道,速度放慢一些,加点表情。谁再来试试?学生活动:1. 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遇到难读的句子,其他小组做补充。2. 学生积极参与,自由分享。3. 在老师和同学们引导下,学会难读句子的停顿,以及学会学习古文的方法,对照注释进行学习。1.教师逐句领

10、读,视情况决定领读的遍数。2. 教师巡视指导。1.小组代表汇报。2.开火车检查难度较大的句子,并强调重点词语意思。问题预设:“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因不理解容易断句出错。补救措施:进一步强调家禽独立的意思。家:孔君平家;禽:鸟 。两足有羽毛的为禽。兽:四足有毛的为兽。三、释义:初步学会语言转换目标3(一)学习内容:1.思考一下,文中哪几句在写“孔君平”,哪几句在写“杨氏子”。接下来我们合作着来读课文,老师读描写“孔君平”的话,同学们读“杨氏子” 的话,看看我们能否默契地合作。2.师生合作读课文。提问:“为设果”为什么写的是杨氏子?谁为谁设果?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结:联系上下文是学习古文的另一种十

11、分重要的方法。3.联系上下文,再对照下面的注释,看看自己能不能把每个句子的意思学懂。4. 小组合作互相说一说。学生活动:1. 学生找到描写杨氏之子的话,进行练习。2. 师生合作读课文,并学会联系上下文学习古文。3. 联系上下文,对照注释,读文章并自己说说意思。4. 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小组互相说一说意思。(二)学习内容:1.你能理解哪句就讲哪句?小组分享交流预测: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孩子, 非常聪明。提问:“甚”和“聪惠”的意思是什么?追问:说说你是怎么学会的。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

12、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提问:这里的“其”指谁?孔君平为什么要“乃呼儿出”?3)为设果,果有杨梅。既然是孔叔叔来了,杨氏子就为他端出一盘水果, 其中有杨梅。4)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提问:“此”指的是什么东西?你怎么知道的?“君家”指谁家?小结:“君家”是古代的一种表示尊重的称呼。提问:孔君平为什么说杨梅是杨氏之果?过渡:再看小孩怎么回答他。齐读5)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提问:“未闻”是什么意思?“闻”是什么意思?拓展:以前学过的还有哪些词中的“闻”也可以解释为“听说”?追

13、问:怎么样的回答叫“应声答”?学生活动:1.学生结合注释及联系上下文自己理解文意。2.学生分享自己能理解的地方,其他同学做补充,同时教师相机引导补充。3.理解识记重点字词。1.分角色表演,练习对话,理解文意。2.同桌互查。3.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其他小组同学补充。问题预设:惠与慧混淆。补救措施:1.强调“惠”同“慧”,是通假字,表示聪慧。2.回忆示儿中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中的元的意思。四、品读:模拟交际,把握文本主旨目标4学习内容:接下来同学们思考一下:文中最后两句很有意思,我们一起来表演当时的场景。老师做孔君平,师生分角色朗读感受。提问1:你觉得这像杨氏子说的话吗?你忘了什么是“应声答”?提问

14、2:你能边读边想象杨氏子说话的样子吗?(自信、机灵、微笑着、眼睛咕噜一转、淘气可爱、故作疑惑状)1.对话文白互换,考察对“应声答”的理解。2.从杨氏子的回答中,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预测:非常聪明。提问:你从哪里体会到他的聪明?小结: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而且还是“应声答”,脱口而出,足见这个孩子思维敏捷。(板书:思维敏捷)追问:但他为什么不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比较体会:“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与“孔雀是夫子家禽”两句话,哪一句更妙?小结:加上“未闻”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得很婉转。这样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和教养,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

15、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板书:有教养 有礼貌)学生活动;1. 着重练习最后两句话,同桌互相练习,师生分角色朗读。2. 对话文白互换。3. 在教师引导下理解应声答曰,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灵活。4. 在老师引导下,通过语句的对比,体会杨氏之子是一个有礼貌有教养的孩子。1.分角色演一演。2.提问班级中(学习能力中、低)学生。问题预设:“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难体会杨氏之子的教养、礼貌。补救措施:联系现实生活,情景表演。五、感受文本的布局魅力目标4、5学习内容:1.文中哪些地方也可以看出他有礼貌、有教养?(为设果)过渡:这九岁的小孩真是了不起啊!所以,课文一开头就说“梁国杨氏子

16、甚聪惠。”2.聚焦“惠”。这个“惠”在古代不仅同“慧”,表示“聪明”,还有善良、教养、仁爱的意思。我们一起来认认真真地写这个字。写好这个字,要注意卧钩卧倒,“心”字底要写大点。我们不仅把它写在纸上,也要刻在心里,像杨氏子一样做个聪明、有教养的孩子。3.看到这样的孩子,孔君平心里又会怎样想呢?小结:因为孩子的聪慧有教养,孔君平四处宣传杨氏子的聪慧过人,于是有人就把他的故事写了下来,收录在世说新语这本书里,流传至今。提问:老师奇怪的是为什么课文没有把孔君平当时说的、做的、想的写上去,而是这样戛然而止呢?(板书:言已尽而意无穷)小结:这就是小古文的特点,常常是言已尽而意无穷。比如,呈现世说新语中的“

17、七步成诗”“咏絮之才” “道边苦李”等故事,全是如此。4.背诵全文学生活动:1. 在进一步感受杨氏之子有礼貌、有教养的基础上,体会小古文的写作特点:言已尽而意无穷。2. 背诵杨氏之子。1. 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2.同桌互相检查背诵。问题预设:学生不能理解小古文谋篇布局的特点言已尽而意无穷。补救措施:出示世说新语中“道边苦李”的故事,通过文章拓展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写作特点,作业内容作业类型对应目标作业时间四、作业布置读主题丛书7: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晏子使楚体会从哪些语言表现出孔融和晏子的机智。拓展性目标415搜集中外名人机智的语言或故事。拓展性目标410背诵杨氏之子巩固性目标25板书设计杨氏之子思维敏捷有教养有礼貌言已尽而意无穷教学反思首先,我认为应当弄清古文与现代文的不同。在这篇古文中,有许多典型的单音节词,如“孔君平诣其父”中的“诣”指拜见。还有“未”、“闻”、“示”等,那么我想让孩子学会借助注释学习,这是一种习惯。先举出注释中有的“诣”,再让孩子去研读。也许有些教的味道,但是,我想固然学生的“先学”很重要,但初学后仍未明白的,应当点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五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实验小学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杨氏之子》教案(定稿).doc)为本站会员(副主任)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