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以及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的综合症。持续高血糖是其生化特征1当有糖尿病症状时:一天当中任意时候血浆葡萄糖浓度11.1mmol/L或者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 7.0mmol/L。如果随机血浆葡萄糖浓度 11.1mmol/L或者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7.0mmol/L,需要进行OGTT实验,OGTT2小时血浆葡萄糖浓度11.1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成人需口服75g葡萄糖;儿童服糖量1.75g/kg,最大服糖量为75g)2 当无糖尿病症状时:一天当中任意时候血浆葡萄糖浓度11.1mmol/L或者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7.0mmo
2、l/L1.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由于自身免疫反应选择性破坏胰岛细胞(达80%以上),使胰岛素绝对缺乏所致;我国患病率约5%,多在儿童和青少年发病;酮症倾向是其临床特征;需要外源性胰岛素治疗。2.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胰岛素抵抗或分泌不足所致,是多基因和多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约占总人数90%,可分为非肥胖及肥胖两个亚型;临床上起病缓慢,“三多”症状不明显,无酮症倾向,不易早期诊断;早期可不用胰岛素治疗。3.妊娠糖尿病(GDM):特指在妊娠期间发生的糖尿病;由于胎盘分泌多种胰岛素抵抗激素,常在中后期出现持续高血糖,常需要胰岛素治疗;与糖尿病女病人妊娠概念不同。4.特殊类型糖尿病
3、:指上述3型DM以外的糖尿病,此类总的发病率不高,常有较明确病因,治疗上除了降血糖以外,很重要在于对因治疗。常见的如:1.胰腺疾病:胰腺切除后;胰腺肿瘤或创伤;胰腺炎;血色素沉积症 2.内分泌疾病:垂体生长激素过多,3.药物或化学制剂所致:外源性激素如皮质醇过多;噻嗪类利尿剂。1 1型糖尿病是多基因、多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 遗传性:3 环境因素:1)病毒感染:是少年儿童发生1型糖尿病的重要环境因素,如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柯萨奇B4病毒等,若个体有遗传易感性,病毒可通过直接、迅速或长期、缓慢方式破坏胰岛细胞,最终引起发病。2)化学物质摄入:对胰岛细胞有毒性的化学制剂和药物被摄
4、入后,可引起发病。4 自身免疫:1型糖尿病最终表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可存在多种细胞的自身抗体,如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炕头(GADA)等;常合并甲亢、类风湿性关节炎、终症肌无力等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死亡的1型糖尿病病例尸检时,可发现胰岛中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基础免疫研究证实多种引起细胞损失的机制。1 胰岛素抵抗或分泌不足所致:常同时存在这两方面缺陷,有的以胰岛素抵抗为主,有的以分泌不足为主。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在正常水平时,刺激靶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生理效应显著减弱;或者是靶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生理效应正常进行,需要超常量的胰岛素。胰岛素抵
5、抗可能与肥胖有关,也可能与胰岛素受体、葡萄糖转运蛋白等结构异常等有关。2.环境因素:主要是肥胖;高脂饮食、静坐、遗传构成肥胖三大危险因素,57%肥胖者可合并2型糖尿病;腹性肥胖(脂肪在腹部堆积)更易引起2型糖尿病。3.淀粉样变:胰腺病理检查时发现内分泌细胞和微血管间有淀粉样变,可沉积于胰岛细胞浆膜内,从而影响胰岛素合成与分泌。一、血糖:动脉血、微血管血和静脉血葡萄糖水平有01.1mmol/L(020mg)差别,餐后更明显,一般以静脉血为准。由于红细胞内葡萄糖水平较低,故全血葡萄糖值较血浆或血清葡萄糖值约低15。测定方法以特异性葡萄糖氧化酶法为可靠,空腹静脉血血浆葡萄糖正常浓度为3.96.1mm
6、ol/L(70110mg/dl)。血中葡萄糖氧化酶在室温中每小时可使血葡萄糖浓度下降约0.9mmol/L(17mg/dl),故采血后标本应立即测定或制成去蛋白液低温保存。二、尿糖:可以间接反映不同时期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正常人的肾糖阈约为8.9mmol/L(160mg/dl)但有个体差异,仅尿糖阳性不能确诊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空腹尿糖经常为阴性,故为初步筛选糖尿病,应测餐后3小时尿糖。三、糖耐量试验:口服法(CGTT)为确诊糖尿病的重要方法,正规试验步骤为先测空腹血糖,以后口服葡萄糖75g(12岁以下为1.75g/kg),服糖后1,2,3小时重复测血糖。据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意
7、见,任何时间血糖11.1mmol/L(200mg/dL)和或空腹血糖7.8mmol/L(140mg/dl)即可诊断糖尿病。三、糖耐量试验:为结果可靠注意:试验前必须禁食1016小时。试验前一周必须进食适当热量和碳水化合物的饮食。试验应在上午711时之间进行。最少试验前8小时开始禁烟、酒、咖啡及兴奋性药物。试验期间尽量安静休息。禁用影响糖代谢药物。各种急慢性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判断测定结果时必须考虑。在服糖后动脉血糖比静脉血糖升高快、恢复慢,约3小时后动、静脉血糖逐渐一致,其峰值较静脉血高约1.13.9mmol/L(2070mg/dl)。四、糖化蛋白测定:明显高于正常人(正常人7%)包括糖化
8、血红蛋白及糖化白蛋白等,直接反映慢性合并症的发生趋热,其意义超过多次连续血糖测定。广泛应用于诊断和治疗的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显示3个月平均血糖情况,糖化血清蛋白显示3周平均血情况。五、血气分析:检测酮症酸中毒六、其他:胆固醇、甘油三脂及游离脂肪酸均增高,胰岛细胞抗体可呈阳性。1岁以下儿童极少见,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4-6岁之间有个小高峰,10-14岁有一个大高峰,男女性别差异不大我国1型糖尿病发病率为0.56/10万,为低发病国家1 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婴儿多尿多饮不易被发觉,容易很快发展为脱水及酮症酸中毒,学龄儿童可发生遗尿。2 多饮多尿伴有呕吐、腹泻、腹痛等
9、症状是,应考虑有酮症酸中毒(DKA)的可能性。儿童医院资料显示:30%患儿以DKA起病。3 1型糖尿病儿童起病较急,发病时间多较明确,常因感染,饮食不当,情绪激惹而诱发,出一般消瘦外,最常见的阳性体征为脱水。少数患儿无多食症状,部分病人食欲正常或减低,起病时症状的轻重与遗传基因相关。多数儿童患者在出现“三多”症状后3个月内就医得到诊断。1 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2 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精神萎靡,嗜睡,反应迟钝,重者可出现昏迷,小婴儿症状隐蔽,可表现为上述症状,也可仅表现为食欲减退,易激惹,反应弱等。3 查体常有脱水貌,面颊潮红,口唇樱红,呼吸慢而深的呼吸,呼出气体有酮味(烂苹果味)部分
10、重症患儿伴有休克。4 如糖尿病患儿出现上述症状,实验室检查:大量尿糖,尿酮体阳性,血糖11.1mmol/l,血气分析:PH7.3,HCO315mmol/l即可诊断应注意个别患儿血糖可以不高1 胰岛素治疗2 饮食指导和营养管理3 运动治疗4 血糖检测及护理5 预防感染6 预防并发症及护理7 糖尿病知识教育和心理支持1胰岛素治疗需要个体化,方案的选择根据年龄,病程,生活方式,(如饮食、运动时间、上学、工作日程)以及既往健康情况和医生的经验等因素决定2胰岛素的初始剂量一般为每日0.5-1u/kg,分次注射,酮症酸中毒者宜从偏大剂量开始,2岁以下者胰岛素一般从0.25-0.5u/kg开始,青春期儿童可
11、以从每日0.7-1U/Kg开始。初诊患儿存在代谢紊乱,在治疗之初,少数儿童用了可以1u/kg/day。胰岛素治疗方案常用:1 每日2次注射(简易方案):早晚注射2 每日3次注射:3餐前3 多次注射方案(强化方案):初始剂量以0.6-0.7U/kg/d。如每日注射4次,取每日总量的25-30%做为睡前注射,余下的70-75%以短效胰岛素分3次分别在早,中,晚餐前注射。4 持续皮下胰岛素泵治疗。注射部位及方法:双上臂外侧、双股前外侧、脐周及臀部外上1/4,每次注射药更换部位,注射点要相隔1-2cm,一个月内不要在同一个部位注射2次,以免皮下脂肪萎缩硬化。注意事项:1注射时要使用同一个型号的1ml注
12、射器 2注意防止胰岛素过量或不足。注射部位及方法:1 选择好注射部位,用酒精棉球消毒注射部位皮肤。2 注射时用一只手轻轻捏起注射部位2-3cm宽的皮肤,并引起轻微疼痛,另一手握胰岛素注射器,将针头45-90刺入注射部位,推注药液,然后放松捏起的皮肤。体瘦者和儿童以45进针注射,胖者90注射。3注射后迅速拔针,拔针时不能改变方向,用干净棉球压迫注射部位5-8秒,不要揉。胰岛素的保存1 未开封使用的胰岛素:应在冰箱的冷藏室内(温度在2-8)储存,在有效期内可以储存2年时间,应注意不能放在冷冻室内,因为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经冷冻后,其降糖作用将被破坏。胰岛素的保存2 已启用的胰岛素:应尽可能放在温度
13、2-8储存,但在注射前,最好先放在室温内让胰岛素温暖,可避免注射时不适感,室温下(25)储存时间为28天。避免过冷过热,避免阳光直射,或者和冰块直接接触保存。1适合患儿的年龄、生长需要和日常活动的需要,总热卡=1000+年龄*(70-100)卡2每餐热卡按计划分配早餐、中餐、晚餐分别为总热卡的1/5,2/5,2/5,每餐留取小部分作为餐间点心,糖尿病饮食为每日三餐和三次点心,当患儿游戏增多时可给少量加餐(20%碳水化合物)或适当胰岛素的用量。3 适量选择优质蛋白质,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限制脂肪摄入量,坚持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进餐。监测血糖的时间:空腹;午餐、晚餐前;餐后2h;睡前;夜间;以下情况应
14、加测:驾车前;出现低血糖症状是;运动前后。低血糖护理:患儿低血糖一般发生在空腹或皮下注射胰岛素后3-4h,有时也可在注射15-30min后出现,其症状为突发饥饿感、苍白、心慌、倦怠、软弱、多汗、头晕,可出现昏迷、休克甚至死亡。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立即平卧保持安静,轻者进食糖水或果汁、点心,严重者予以静脉推注50%葡萄糖20-40ml,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观察大小便,记录出入量,监测血糖的动态变化,平时应准备苏打饼干等食物。1经胰岛素治疗和饮食控制,糖尿病被控制的情况下,原则上不限制运动但要注意运动时间,进餐1h后、2-3h以内为宜,不在空腹时候运动,胰岛素不足,基础血糖过高时不适宜运动
15、,因可诱发酮症酸中毒。2空腹血糖15mmol/l的患儿和有发生DKA迹象者不能剧烈运动。3强调有规律,有计划的运动,可以增加体能和肌肉的力量。4运动形式:多样化,但在运动前中后检测血糖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皮肤的破损,坚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别是口腔、牙齿的检查,维持良好的血糖控制。免疫力低下易感染者,尽量安排在非感染病房,保持空气新鲜,每日用高强度紫外线消毒器空气消毒,限制探陪人数,每日用5%苏打水清洗口腔2次,勤洗澡。按时做好血糖、尿糖的测定,根据测定结果调整胰岛素的注射剂量、饮食量及运动量,定期进行全面身体检查。1糖尿病基本知识:终身性疾病,治疗方法,治疗目的,并发症及其危害、并发症的预防等。2胰岛素注射的相关知识,胰岛素剂量的调整方案。3低血糖的预防、识别和处理。4学龄儿童:不仅要学会识别和处理低血糖,还要学会根据学校的课程、饮食、锻炼等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学校的生活。5青春期儿童需要鼓励,提高其独立性,增强自我管理的责任感。谢谢聆听!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