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古代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 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15 解读关于中国科技文化的历史信息学案.doc

上传人(卖家):flying 文档编号:49895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古代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 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15 解读关于中国科技文化的历史信息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古代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 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15 解读关于中国科技文化的历史信息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古代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 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15 解读关于中国科技文化的历史信息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古代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 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15 解读关于中国科技文化的历史信息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古代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 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15 解读关于中国科技文化的历史信息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 (十五 )解读关于中国科技文化的历史信息 高考试题 考查内容 命题立意 分析解读 2017全国卷 , 24 汉字的演变 以历史遗存为背景材料,考查汉字的演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近几年来,高考试题对本单元知识较少考查。试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考查史学素养。试题难度不大。在备考时,应熟练掌握古代中国科技发展、文学艺术发展和新中国教育科技等主干知识,提升史学素养,运用唯物史观等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 2017全国卷 , 42 中外关联 以 14 17 世纪中外历史事件为背景材料,考查中西不同走向,考查论证和探讨问题

2、的能力 2017全国卷 ,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初期的教育 运用图画形式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教育及绘画的艺术风格,考查知识迁移能力 角度一 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 科技 文学艺术 先秦 时期 开始形成具有东方特色的实用科技 诗经和楚辞分别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书法、绘画等出现萌芽 秦汉 时期 出现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在数学等其他科学领域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出现反映时代特色的文 学形式 汉赋,书法艺术初步发展 魏晋 时期 数学、农学成就特别突出,出现祖冲之等数学家和齐民要术等农学巨著 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形成,推动了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发展 隋唐 时

3、期 医学成就比较突出,火药和雕版印刷术发明 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唐诗代表了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水平 宋元 四大发明已全部出现,并传播到 知识分子地位提高、市民阶层队伍【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时期 世界各地 扩大,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宋词代表了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 明清 时期 传统科技继续发展,但未转化为近代科技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兴起,文学、绘画、戏剧等领域出现了新的成就,小说代表了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 角度二 中国古代文学、书画、戏曲艺术成就所反映的时代特色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变革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 “ 百家争鸣 ” 局面。孔子

4、整理编订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 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气势恢宏的时代。 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建安文学一扫华丽文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山水画开始形成;书法 逐渐进入自觉阶段。 4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的最终形成,促成了唐诗的繁荣;绘画同时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风格多样;楷书、草书书法艺术成就辉煌。 5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使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元代统治的黑暗及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元曲成为主要艺术形式,戏曲走向成熟。 6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与资

5、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使得反封建的小说、戏曲走向繁盛;抒发个人心意的文人画盛行。 角度三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文艺发展的阶段特点与主要表现 阶段特点 主要表现 1949 1956 年 深受苏 联影响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扫盲教育成为重中之重。 (2)基本参照苏联模式,对高等教育进行调整 1956 1966 年 探索中 前进 (1)1956 年提出 “ 双百 ” 方针,科技与文化领域出现繁荣景象。 (2)1964 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1966 1976 年 遭受严 重挫折 (1)除航天和农业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外,科学研究受到 “ 文化大革命 ”

6、 的严重冲击。 (2)高等教育受到严重冲击,大学停止招生,大批教【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授受到批斗。 (3)盛 行 “ 阶级斗争 ” 文艺, “ 样板戏 ” 流行,出现“ 百花凋零 ” 局面 改革开 放以来 全面繁荣 (1)科学技术全面繁荣,在航天、信息技术方面成就突出。 (2)确立了 “ 科教兴国 ” 战略,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得到全面发展。 (3)“ 双百 ” 方针重新得到贯彻,科研、艺术出现全面繁荣的局面 角度四 中国古今教育发展历程及特征 1古代 (1)春秋时,孔子兴办私学,主张 “ 因材施教 ” ,开创了私人办学之风,其教育思想和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2)西汉时,汉武帝实行 “

7、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以儒家经典为授课内容。兴办太学和郡国学校,初 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3)隋唐的科举制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处于当时世界领先水平。 (4)宋元时,私人书院增多,理学思想成为学校必学内容。 (5)明清实行八股取士选拔人才,思想文化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 2近代 (1)洋务派创办京师同文馆等学堂,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开始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2)维新派主张开办宣传变法思想的新式学堂。 (3)清末废科举,兴学堂,至民国时期,开办新式学校,全国公立私立大学开始发展,并与国际接轨。 3现代 (1)开基创业 (1949 1966 年 ):教育事业初具规模,培养了大批 素质较高的

8、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2)混乱曲折 (1966 1976 年 ):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的破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下降,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3)教育复兴阶段 (1978 年至今 ):教育事业重获生机, “ 科教兴国 ” 战略推动中国教育的持续发展。 (2016 天津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材料一 宋代是印刷术普遍应用时期,也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时期。十三经和十七史的印行,地方史志的编纂,许多数学、工艺、医药和科技著作的问世,大型类书和丛书的编印,都在这一时期。而学术的复兴又促进了学校和书院 的兴盛,加之为准备各级考试,使得教本、史籍、韵书、字典等大

9、量印行。 据方志记载,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 29 000 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 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 1 500 种,该五路即占 80%。反之,夔州路仅有进士 103 人,而所印之书只有 2 种。 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材料二 明代以前,医学对于传染病学的认识都未超出 “ 伤寒论 ” 的范围。明清两代医药学家,深入研究传染病等热性病发病原因和医疗方法,创立了温病学说,疗效显著。如震泽县志续载,乾隆二十一年, “ 瘟疫遍行,家无不病,病无 不危 ” ,名医孙日琏施诊施药,“ 赖以全活者计千有余人 ” 。又如相城小志载,光绪十七年, “ 疫症盛行,呕泻螺疮起 ”

10、,龚霞伯以四味中药 “ 遍施之,病立愈,活人甚众 ” 。 摘编自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等 (1)依据材料一,归纳印刷术普遍应用所产生的作用,指出宋代各地印书种数与进士人数所呈现的关系。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以前中医治疗传染病的理论来源,明清时期有何新发展?实践效果怎样? (3)综上,谈谈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 “ 科技著作的问世 ”“ 学校和书院的兴盛 ” 的信息归纳;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中第二段 “ 福建等五路约占 82%,印书 1 500 种 ”“ 反之,印书只有 2 种 ” 的信息归纳。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信息 “ 瘟疫盛行

11、” 等,结合所学知识,从 “ 张仲景的伤寒病理论 ” 角度思考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中 “ 创立了温病学说 ” 的信息回答;第三小问,从 “ 赖以全活者计千有余人 ”“ 活人甚众 ” 的信息思考回答。 (3)依据材料信息,围绕科技与社会的内容,从 “ 相互推动 ” 的角度思考。 答案 (1)作用:促进了学术的复兴;满足了教育的需要。关系: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 (2)理论来源:张仲景的伤寒病理 论。新发展:创立温病学说。实践效果:运用温病学说治疗传染病,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3)相互作用:社会需要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周王室的衰弱,国学无

12、法再维持下去,国学教师流落他乡,国学解体,教育下移民间,出现了 “ 道术将为天下裂 ”“ 帝术下私人 ” 的情况。这个时期各个诸侯国为了【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招揽人才纷纷采取开明的社会政策,为学术发展提供条件,各个诸侯国采取各种笼络士人,招揽天下贤才的措施促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私学大发展的文化盛事,私学发展超过官学。 自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 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学术流派,儒家经典也成为官学内法定的唯一的教学内容。汉武帝设立太学之后,太学的教学内容就从教授礼乐转变为以儒家经典为主,培养目标逐渐由教化演变成为封建统治培养输送后备官员为目的。 摘编自董坤玉中国古代教育

13、史分期初探 材料二 1904 年 1 月清政府推出奏定学堂章程 (摘编 ) 各类学堂 培养目标 初等小学堂 以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调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为宗旨 普通中学堂 以施较深之普通教育,俾毕业后不仕者从事于各项实业,进取者 升入各高等专门学堂均有根柢为宗旨;以实业日多,国力增长,即不习专门者亦不至暗陋偏谬为成效 (续表 ) 各类学堂 培养目标 高等学堂 大学堂以各项学术艺能之人才供任用为成效;通儒院以中国学术日有进步、能发明新理以著成书、能制造新器以利民用为成效 实业学堂 以振兴农工商各项实业,为富国裕民之本计;其学专求实际,不尚空谈 (1)根据材料一,概述从春秋战国到汉代中国教育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 1904 年清政府的教革。 答案 (1)变化:办学形式从私学发展为官学;教学内 容逐渐以儒家经典为主;培养目标从教化到培养官员。原因:从诸侯割据争霸到专制集权体制建立;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占据统治地位。 (2)评述:体现了 “ 中体西用 ” 的色彩;形成较为全面的教育体系;注重伦理爱国教育;注重培养实用性人才。清政府的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高考专区 > 第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古代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 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15 解读关于中国科技文化的历史信息学案.doc)为本站会员(flying)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