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第四单元 理想的家园单元设计意图1.本单元主题的提出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这个家园的完好程度,对生物的生存,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一些环保举措,对于现代公民来说,是参与很多公共话题讨论的重要知识基础与决策依据。本单元之所以以“理想的家园”为主题,是基于以下三点考虑:一是价值确立,旨在引导学生建立“理想的家园”这一价值目标,对于究竟怎样的家园才是理想的家园建立自己的标准。所谓心中有目标,手上才有行动。二是现实省思,构想“理想的”和反思“现实的”相联系,深入现实世界,学生才能看清当下的严峻现实,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理想
2、和现实之间架设桥梁。三是行为选择,就是让学生思考、决定自己应该为建设理想的家园做些什么。我们固然可以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对环境问题作出改变,但是最根本的改变还是在人的意识和行为本身。只有树立环境保护的理念,从每一个人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理想的家园才能成为现实。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在经历了整个小学阶段关于水、空气、动植物、土壤以及生物与环境等知识的学习后,是时候对这些知识进行综合,去讨论怎样建设理想的家园这样较为复杂的问题了。但是,对这一复杂问题还是要做必要的梳理,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因此,本单元将“家园”分解为水域、空气、生物、土地等四个方面,将“理想的”相应地具象为洁净的、清新的、多样的、
3、健康的四个具体的标准,帮助学生由表及里、由分到合地去研究,最终建立整体性的认知。本单元在内容的编写上,体现了苏教版科学教材所秉持的理念:一是强调真实情境和复杂问题。通过阅读、调查、制作模型等活动,引导学生进入真实的问题场景,分析问题,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与既有做法相比较,拿出解决方案。二是强调高阶思维的运用。运用分析性思维去探究原因、理解危害;运用批判性思维去反思人类在环境保护上的得与失、功与过,应该担负的责任;运用创造性思维去解决问题,共同寻找治理环境污染的办法。2.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了解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物
4、的多样性;认识人类与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关系,知道地球是人类应当珍惜的家园。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如科学小论文、调查报告等方式,呈现探究的过程与结论;能基于证据质疑并评价别人的探究报告。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了解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活动会对
5、环境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高年段要求。10.5生活习惯和生存环境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影响。列举噪声、雾霾、污水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养成环保意识。12.4自然或人为干扰能引起生物栖息地的改变,这种改变对于生活在该地的植物和动物种类、数量可能产生影响。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应该和谐相处。认识到保护身边多种多样的生物非常重要。15.3人类生存需要防御各种灾害,人类活动会影响自然环境。说出人类不合理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举例说出人类保护环境的举措,能够针对现实环境问题提出适当建议。3.
6、本单元在整套教材中与其他单元的关系4.本单元次级主题的构成及逻辑关系本单元将“理想的家园”这一话题分成水域、空气、生物和土地等四个维度来讨论,就构成了洁净的水域清新的空气多样的生物健康的土地四课,相当于将一个大的问题一分为四,分头研究。因此,这四课从逻辑结构来看呈并列关系。这样的“分”当然还需要一个“合”,这就是在最后一课中,融合四个维度,引导学生从上述四个方面结构化地考察地球家园的环境保护问题,综合考虑四方面因素构想理想的家园,体现出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单元教学目标指出人类不合理活动对水域、空气、生物、土地所产生的具体影响。列举雾霾、污水等环境问题对人体健康等方面的影响。理解人类保护环境的必要
7、性,举例说出一些常见的环境保护举措。对建设理想的家园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单元活动框架课时建议序号课题课时1洁净的水域12清新的空气13多样的生物24健康的土地2总课时6第13课 洁净的水域1.教学内容本课引导学生关注身边水域的污染与保护问题,构成讨论理想家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课教学内容包括四个活动。活动一,通过正反例对比,将身边水域污染这一严峻问题揭示出来,让学生了解水域污染的原因及其危害。活动二,通过模拟实验,引导学生解释污水和固体废弃物是怎样从陆地进入水域的,思考如何去除水域中的固体废弃物。活动三,学生通过资料阅读,分析滇池治理这一典型案例,指出人们是如何针对水域污染的原因设计方案解决问题
8、的。活动四,让学生调查了解所在城市水域污染情况及治理方法。2.教学目标通过讨论,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区别洁净的水域和受到污染的水域。能指出造成水域污染的原因,举例说明被污染的水会造成哪些危害。通过模拟实验,解释污水和固体废弃物是怎样进入水域的。通过案例分析,归纳概括人们治理水域污染的方法。3.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到治理水域污染的重要性,归纳概括其主要方法。难点:在水域污染的原因与治理方法之间建立联系。4.教学准备教师材料:介绍水域污染原因及其危害的图片、视频资料,介绍雨污分流的视频资料。学生分组材料:托盘2个、湿泥土、食用色素、泡沫屑、水。第14课 清新的空气1.教学内容作为讨论理想家园的一个重
9、要方面,本课引导学生关注空气的污染与保护问题,特别是人为原因所造成的空气污染的治理。本课教学内容包括四个活动。活动一,通过将清新的空气环境与污浊的空气环境进行对比,让学生认识到良好的空气环境对于人与其他生物的重要性。活动二是有关雾霾知识的资料学习,让学生了解雾霾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以及有什么危害。活动三,通过指导学生做一个简单的检测灰尘污染的实验,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看似干净的空气中其实存在很多污染物。活动四,引导学生讨论应对雾霾的方法,以及可以为净化空气做些什么。2.教学目标通过正反例对比,描述清新的空气是什么样的,指出污浊的空气有什么危害。通过阅读资料指出雾霾是什么,针对雾霾的特点制定35条
10、对策。通过检测空气污染物的实验,判断周围的空气是否受到了污染。3.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到保持空气环境清新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难点:根据雾霾的特点提出应对之策。4.教学准备教师材料:介绍雾霾的文字与视频资料。学生分组材料:两盆长势相同的绿色植物、大塑料袋、收集汽车尾气的管子、汽车尾气、水壶等;三面小镜子、凡士林等。第15课 多样的生物1.教学内容本课讨论构成理想家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有三个层面的含义,即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本课以物种的多样性(即物种的丰富度)为切入点,将生态环境、不同类生物、同类生物的差异综合起来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建立对于生物多样
11、性的整体性、概略性的认识。本课教学内容包括四个活动。活动一,通过观察、比较鸟喙形态的不同,让学生认识到同类生物之间的差异性对这类生物的延续具有重要意义。活动二,制作不同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卡片,让学生认识到地球上有很多不同的生态环境,在一个生态环境中,不同类生物之间以及同类生物之间是存在差异的。活动三,通过资料学习,认识到每一个物种的消失都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活动四,通过讨论,分析生物变少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并归纳概括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的切实做法。2.教学目标通过对鸟喙的观察与比较,说明同类生物的多样性对该类生物延续的意义。通过制作卡片,举例说出同一生态环境下的不同类生物之间以及同类生物之间的
12、差异。通过研究消失的动物,解释物种消失会造成哪些影响。通过讨论生物变少的原因,概括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的做法。3.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难点:理解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物种的延续。4.教学准备教师材料: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学生分组材料:用于制作生物多样性卡片的材料。第16课 健康的土地1.教学内容本课引导学生关注土地的健康这一重要话题,认识到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破坏了土地的健康,将这一话题作为理想家园的一个重要方面来加以讨论。本课教学内容包括四个活动。活动一,通过对比健康的土地与被污染的土地,认识到土地健康的重要性。活动二,通过阅读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垃圾治理对于土地保护的意义。活
13、动三,带领学生进入更广泛的生活情境,提出保护土地的切实可行的做法,以“学校食堂厨余垃圾减量行动”为例,让学生经历调查、分析、制订方案的过程。活动四,通过玩“家园”转盘游戏,让学生综合本单元讨论的各方面因素水、空气、土地、生物等,概括地构想理想家园的样貌。2.教学目标通过正反例对比,举出35个例子说明土地健康对生物、对人类的重要性。通过资料学习,指出部分国家在垃圾治理上比较有效的做法。考察生产和生活,举例说明我们可以为保护土地做些什么。通过玩“家园”转盘、画图等活动,完整地归纳概括理想家园的样子。3.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到保护土地健康的重要性。难点:综合考虑水、空气、土地、生物四方面因素,描述心
14、中的理想家园。4.教学准备教师材料:土地污染与保护、垃圾治理等相关视频。学生分组材料:“家园”转盘学具。参考资料水域水域是指有一定含义或用途的水体所占有的区域。水域包括陆地水域和水利设施用地,不包括泄洪区和垦殖3年以上的滩地、海涂中的耕地、林地、居民点、道路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将水域划分为五类,其中I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II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III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IV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
15、接触的娱乐用水区;V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水污染水污染,也称水体污染、水质污染,是指排入水中的污染物超过了水的自净能力,使水的组成和性质发生变化,对人和动植物产生不良影响。水污染主要分为四种类型:(1)生理性污染,指污染物排入天然水体后引起嗅觉、味觉、外观、透明度等方面的恶化;(2)物理性污染,指污染物排入水体后改变了水的物理特性,如热、放射性物质、油、泡沫等污染;(3)化学性污染,指污染物排入水体后改变了水的化学特征,如酸碱盐、有毒物质、农药等造成的污染;(4)生物性污染,指病原微生物排入水体,直接或间接地传染各种疾病。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又称水华,是指湖泊、河流、水库等
16、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多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正常情况下,氧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溶解氧不仅是水生生物得以生存的条件,而且氧参加水中的各种氧化反应,促进污染物转化降解,是天然水体具有自净能力的重要原因。由于含有大量氮、磷、钾的生活污水的排放,大量有机物质在水中降解放出营养元素,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使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降,甚至出现无氧层,造成水生植物和鱼类大量死亡,水面发黑,水体发臭,形成了“死湖”“死河”,进而变成沼泽。空气污染空气污染,又称大气污染。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空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
17、人类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空气污染指数空气污染指数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为了使公众对污染情况有直观的认识,它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为单一的概念性指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一般而言,监控部门会监测数种污染物分别计算指数,并选取其中指数最大者为最终的空气污染指数。各个国家或地区对空气污染指数的计算方法和规定有所不同,称谓也稍有区别。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特点和污染防治重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总悬浮颗粒物。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和监测技术水平的提高,将调整增加其他污染项目,以便更客观地反映污染状况。汽车尾气汽
18、车尾气,即汽车从排气管排出的废气。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另一重大因素,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以及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其他一些固体颗粒,尤其是含铅汽油,对人体的危害更大。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体及其所包含的基因、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多样化和变异性,包括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1)物种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表达的是物种丰富度及其可维持程度,是衡量一定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客观指标。在阐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时,最常用的指标即物种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
19、(2)基因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又叫遗传的多样性,它是生物多样性中最基本、起决定作用的层次。生物的性状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生物的细胞内有成千上万个基因。不同物种的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也有差异。因此,基因的多样性可分为种间基因的多样性和种内基因的多样性。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态系统是各种生物与其周围环境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非生物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流共同组成的自然系统。在生态系统中,不仅各个物种之间相互依赖、彼此制约,而且生物与其周围的各种环境因子也具有相互作用。生态系统不断
20、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并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主要是指地球上生态系统组成、功能的多样性及各种生态过程的多样性,包括生境的多样性、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等多个方面。地球上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在生物圈中又可以分出很多小的生态系统,如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块农田、一个池塘、一条河流等,即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珍稀濒危物种的保存,对于人类后代繁衍和科学研究意义重大。生物多样性可以调控地球表面温度、大气层成分、地表沉积层氧化还原电位以及pH等。保持生物多样性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保证水质以
21、及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因此,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问题。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世界许多国家都派出代表团参加会议。在这次大会上,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标志着世界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因此每年的5月22日被定为生物多样性国际日。到目前为止,包括我国在内,已有100多个国家加入了这个公约。栖息地栖息地又称生境,是生物生活或居住的范围的环境。栖息地常决定一种生物的存在与否,如林地生境中的不同树冠层、树干、枯枝落叶层、土壤腐殖质层、林下的灌木层、草本层及活地被物层等。在每个栖息地中都有特定的生物物种,每个种亦有其特定的栖息地。
22、因此,栖息地的种类或数目是决定在生境中生活的物种种数的主要因子。生境或群落的结构愈复杂,其含有的生物种类愈多。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按照主要保护对象,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可以划分为三个类别九个类型,见下表。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为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也不允许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核心区外围可以划定一定面积
23、的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缓冲区外围划为实验区,可以进入从事科学实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当原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人民政府认为必要时,可以在自然保护区的外围划定一定面积的外围保护地带。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当土壤中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并且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土壤水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