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五章:动物的神经调节第五章:动物的神经调节w 第一节:神经元的基本结构与作用机制第一节:神经元的基本结构与作用机制 w 一、神经元一、神经元 w 二、反射弧二、反射弧 w 三、神经的冲动与传导三、神经的冲动与传导 w 第二节:神经系统第二节:神经系统w 一、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一、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w 二、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二、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2第一节:神经元的基本结构与作用机制第一节:神经元的基本结构与作用机制w 一、神经元:一、神经元:w 1、组成:、组成:w(1)细胞体:)细胞体: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是神经元代谢和营养中心。w(2)突起:)突起:又称胞突,有2种树突(d
2、endron)和轴突(axon)。w 树突是接受刺激传导冲动至胞体;轴突则传导冲动离开胞体。3 神经细胞:4w 有的轴突外围有髓鞘(myelin sheath)和神经膜包围,称为有髓神经纤维(有髓神经纤维(myelinaied nerve fiber);无鞘者称为无髓神经纤维无髓神经纤维(nonmyelinated nerve fiber)。6w 2、功能:、功能:w 是神经系统的形态和功能单位,具有感受内外刺激和传导兴奋(冲动)的能力。7神经胶质:神经胶质:w 神经胶质细胞是一些多突起的细胞,但不分轴突和树突。w 功能:功能:w 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营养和修补等作用。8 二、反射弧二、反射
3、弧 w 神经调节的最基本过程是反射w反射:在CNS参与下,机体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w反射弧:反射活动的形态学结构基础。w 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9反射的类型:w 非条件反射(unconditional reflex):w 是种族所共有的,生来就具备的,一些有着固定反射弧的比较简单的反射活动。w 条件反射(conditional reflex):w 是个体所特有的,在后天生活过程中根据个体所处的生活条件而形成的反射活动。10三、神经的冲动与传导三、神经的冲动与传导 w(一)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一)细胞的生物电现象w 活的细胞或组织,不论是安静状态还是活动状态,都
4、伴有电位差的存在,即有电现象,所以叫做生物电。w 生物电包括:生物电包括:w (1)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w (2)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111、静息电位(、静息电位(RP)w 细胞在安静的条件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端的电位差,称跨膜静息电位,简称静息电位(RP)(或RMP 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膜内较膜外为负。w (生理学中常把膜外电位规定为0,因此膜内为“负”)12静息电位13几个概念:w 极化(polarization):w 指内负外正的状态w 去极化(depolarization):w 指膜内负
5、值的减少。即:|RP|减少w 超极化(hyperpolarization):w 指膜内负值的增大。即:|RP|增大142、动作电位、动作电位(AP)w 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而兴奋时,细胞膜在RP的基础上产生短暂的可向四周传播的电位变化,此电位变化称为AP。w AP是兴奋的标志,神经冲动(impulse)就是沿神经纤维传导的AP。15(二)生物电产生的原理:(二)生物电产生的原理:w 1、RP产生的原理产生的原理w 静息时,细胞膜内外离子浓度情况:w K+内K+外 约30:1w 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高,对Na+,Cl-通透性低,而有机负离子(A-)则不能通过细胞膜。w 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
6、比对Na+的通透性大50100倍16w因此:w 由于浓度差,K+外流,而A-却留在膜内,从而造成“内负外正”的状态,形成电位差,而这种电位差又能阻止K+进一步外流,即:w a.因浓度差,使K+外流w b.因电位差,阻止K+外流w 当a.b两种力量达到平衡时,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RP。172、AP产生的原理:产生的原理:w Na+外Na+内 约12:1w 电位差:内负外正。Na+有内流的趋势18w 刺激使膜的Na+通道被激活,膜对Na+的通透性比静息时突然增大500倍(远远高于对K+的通透性),Na+顺浓度差,电位差大量、快速地进入膜内,使膜电位上升,极化消除,进而倒转,细胞膜两侧由“内负外正”
7、状态变为“内正外负”状态。19(三)(三)AP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w 局部电流(local current)学说:w 产生AP兴奋部位的反极化和静息部位的极化之间出现了电位差,因而必然会产生局部电流,这个局部电流起到外加电流的作用,刺激相邻的部位,引起新的AP。如此顺序连续推移,就表现为AP的传导。w 有髓神经纤维的传导为“跳跃传导”。w AP在同一细胞范围内的扩布称传导,如涉及到两个细胞则称传递。20AP的传导21(三)兴奋由神经向肌肉的传递:(三)兴奋由神经向肌肉的传递:w突触突触(synapse):):w 两细胞间相互接触并且能传递信息的部位。w 神经肌肉突触是突触的
8、一种形式,又称为“神经肌肉接头(接点)神经肌肉接头(接点)”(neuromuscular junction).221、神经肌肉接头的形态结构:、神经肌肉接头的形态结构:232、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间的传递:、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间的传递:w 当AP传到神经末梢,Ca2+通道开放,Ca2+内流,在Ca2+的作用下,囊泡释放乙酰胆碱(Ach),Ach从前膜释放出来后合通过扩散作用与终板膜上的受体结合,使终板膜对Na+、K+的通透性改变(与产生AP的原理一样),造成去极化(终板电位)(终板电位),终板电位上升到一定水平时,通过局部电流的作用,可使邻近的肌膜去极化,产生AP。兴奋在细胞之间的传递兴奋在细胞
9、之间的传递25Ach的清除:w 终板膜上的胆碱酯酶(AchE)可以使Ach在2ms内降解。因此,一次神经冲动只能使终板膜暂时去极化,引起一次AP,产生一次肌肉收缩。26第二节:神经系统第二节:神经系统 w 一、无脊椎动物的一、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w 1、腔肠动物:、腔肠动物:w 网状神经系统。无神经中枢,神经传导不定向。272、扁形动物:、扁形动物:w 梯 形 神 经 系统。出现了原始的神经中枢,前端有“脑”,向后发出数条神经索,神经索之间由横神经联络。283、原腔动物:、原腔动物:w 与扁形动物处于同一水平。由脑神经节,围咽神经环和纵神经组成。294、环节动物:、环节动物:w 链状神
10、经系统。由脑,围咽神经,腹神经链组成。分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部分。305、软体动物:、软体动物:w 也 属链 状神经系统类型。由脑、侧、脏、足4对主要神经节和其间的联络神经所构成。316、节肢动物:、节肢动物:w 链状神经系统。神经节有愈合现象,脑发达,可分前脑、中脑和后脑三部分。32二、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二、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 w(一)组成:(一)组成:w 包括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和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PNS)。33wCNS:包括脑(brain)和脊髓(spinal nerves).wPNS
11、:w 根据解剖分:脑神经(cranial nerves)w 脊神经(spinal nerves)w 跟据功能分:传入神经(afferent nerves)w 传出神经(efferent nerves)34wCNS:机体的管理机构wPNS:传递信息w 传入神经:感受器CNSw 传出神经:CNS效应器35(二)脑:(二)脑:w 均为五部脑端脑(大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361、鱼类:、鱼类:w w 延脑发达,大脑半球没有完全分开,无大脑皮层。372、两栖类:、两栖类:w 大脑,视叶发达,大脑半球完全分开,开始有了大脑皮层(原脑皮),小脑不发达。383、爬行类:、爬行类:w 大脑出现新脑皮,机
12、能高级,原脑皮仍存在。394、鸟类:、鸟类:n 大脑、小脑均发达,新旧(原)脑皮同时存在。405、哺乳类:、哺乳类:w 大脑皮层高度发达,出现沟和回,出现了胼胝体和脑桥。原 脑 皮 退 化(残 留 的 称“海马”)。41(三)脊髓:(三)脊髓:w 位于椎管内。分两部分:w 灰质细胞体,树突,突触,神经胶质都位于灰质。w 白质没有细胞体,主要是大量的轴突。w 脊髓的功能:(1)传导冲动。(2)实现反射活动。42注意:w 感 觉 神 经 纤维从背角进入灰质。运动神经纤维从腹角伸出,与进入背角的感觉神经组成脊神经,分布到身体各部。43(四)脑神经:(四)脑神经:w 鱼,两栖类10对脑神经w 羊膜动物12对脑神经44思 考 题:w 1、什么是反射?反射弧?w 2、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产生的原理。w 3、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特点和进化。w 4、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