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学习目标1.结合耕作方式、经营方式等相关知识,了解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基本特点。2.理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3.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认识古代农业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第一页,共32页。重点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成就难点理解小农经济和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重点难点第二页,共32页。课前预习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原始农业(1)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2)发展:距今七八千年时已相当发达。(3)主要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 和粟的国家。(4)耕作方式:。教材知识清单水稻刀耕火种第三页,共32页。2商周农业(1)工具:出现 农具,但使用少,木制耒耜和石锄、石犁是农业
2、生产的重要工具。(2)技术:已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3)作物品种: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4)地位: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生产工具的进步(1)春秋战国: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 并将其逐渐推广。(2)西汉:赵过推广 ,后来又出现犁壁,使铁犁可以朝着同一个方向翻土。(3)东汉:耦犁的牛耕方法推广到珠江流域。(4)隋唐:江东地区出现 ,这种犁安装了犁评。青铜牛耕耦梨曲辕犁第四页,共32页。至神农氏时,才“制耒耜,教民农作”,有了农业。(1)形成:时期。耕织图耕图为南宋绍兴年间画家楼俦所作,得
3、到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该图为康熙令人重新绘制的作品。(2)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的不断提高:汉代发明犁壁,还出现二牛一人犁耕法;(3)东汉:耦犁的牛耕方法推广到珠江流域。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特点。12019四川成都高一检测淮南子修务训云:“神农乃始教民播种“自给自足”形态 D.局限性: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曹魏 龙骨翻车(3)东汉:耦犁的牛耕方法推广到珠江流域。(2)技术:已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2)西汉:赵过推行 。水利工程:都江堰、漕渠、白渠、龙首渠(1)起源
4、:距今一万年左右。宋朝以后,江南的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结合耕作方式、经营方式等相关知识,了解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基本特点。(2)技术:已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垄作法 代田法 铁犁牛耕 都江堰 第五页,共32页。春秋战国牛耕 第六页,共32页。缴纳赋税家庭手工业 一家一户 自给自足 第七页,共32页。问题探究一、早期农业生产的的出现1.中国农业的起源相传伏羲氏的时候,人们过着“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的生活。至神农氏时,才“制耒耜,教民农作”,有了农业。而最早的农业是由采集业发展而来的。伏羲(包牺伏羲(包牺氏氏)神农氏神农氏第八页,共32页。地域差别地域差别南稻南稻北粟北粟,中
5、国是最早种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植水稻和粟的国家。第九页,共32页。2.原始农业耕作方式:耕作工具:种植作物:早期农业发展状况如早期农业发展状况如何呢?何呢?刀耕火种刀耕火种石刀、石斧、石犁石刀、石斧、石犁粟、水稻粟、水稻第十页,共32页。左图为左图为打制石器。打制石器。右图为右图为磨制石器。磨制石器。海南黎族海南黎族刀耕火种刀耕火种第十一页,共32页。3.商周时期的农业石器锄耕石器锄耕粟、稻、黍、稷、麦、桑、麻粟、稻、黍、稷、麦、桑、麻耒耜、耒耜、石锄、石犁石锄、石犁耒耒 骨耜骨耜第十二页,共32页。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概念:精耕细作(1)借用牛力耕田。(2)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的不
6、断提高:汉代发明犁壁,还出现二牛一人犁耕法;唐代出现曲辕犁等。(3)水利工程的完善和灌溉工具的发明,使人们不断克服自然条件的限制,追求农业的高产。(4)自耕农经济:在小块土地上,靠精细的劳作和高投入增加亩产量,是精耕细作发展的主要动力。第十三页,共32页。(一)耕作方式与工具1.1.春秋战国:铁农具、牛春秋战国:铁农具、牛耕出现耕出现战国铁农战国铁农具具第十四页,共32页。2.西汉 耦犁耦犁(形象图)农用动力农用动力的一次革的一次革命!命!牛耕画像石第十五页,共32页。3.唐朝的曲辕犁犁犁壁壁 第十六页,共32页。耒 耜石斧春 秋前耕作方式刀 耕火 种石 器 锄 耕(耜 耕)铁 犁 牛 耕春秋
7、后-近代工 具直-曲辕犁铁 锄第十七页,共32页。(二)耕作技术的进步(二)耕作技术的进步1.春秋战国时期的垄作法2.西汉时期的代田法耕作方法第十八页,共32页。5.宋朝以后,江南的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三)水利灌溉(三)水利灌溉1.水利工程:都江堰、漕渠、白渠、龙首渠2.灌溉工具:翻车、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4.两汉时期的一年一熟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耕耙耱技术和耕耙技术耕作技术耕作制度第十九页,共32页。曹魏 龙骨翻车你认识以下灌溉工具你认识以下灌溉工具吗?吗?第二十页,共32页。宋代高转水车明清风力水车唐朝筒车第二十一页,共32页。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一)概念 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生产和
8、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二)形成条件2.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1.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第二十二页,共32页。材料一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天仙配中夫妻双双把家还片段 材料二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种咏田家材料三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
9、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晁错论贵粟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特点。小农经济有什么特点?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以及农民生活的艰辛。第二十三页,共32页。材料四耕织图耕图为南宋绍兴年间画家楼俦所作,得到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该图为康熙令人重新绘制的作品。自南宋至清代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依然采用传统的牛耕技术,说明农业生产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第二十四页,共32页。据此可知,孟子认为()相传伏羲氏的时候,人们过着“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的生活。你认识以下灌溉工具吗?水利工程:都江堰、漕渠、白渠、龙首渠(1)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2)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的不断提高:汉代发明犁壁,还出现二
10、牛一人犁耕法;水利工程:都江堰、漕渠、白渠、龙首渠“自给自足”形态 D.(2)基础:土地归国家所有。(1)春秋战国:已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 。“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至神农氏时,才“制耒耜,教民农作”,有了农业。进步性:农民具有生产积极性,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提高了社会生产力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所有制结构: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1)工具:出现 农具,但使用少,木制耒耜和石锄、石犁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自给自足”形态 D.(2)技术:已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
11、,治虫灭害。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三)特点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第二十五页,共32页。(四)评价积极方面:消极方面: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第二十六页,共32页。易错提醒“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自然经济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生产分散、规模小、技术落后。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具有封建主
12、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三种社会属性;在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就等于自然经济。自然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开始瓦解。第二十七页,共32页。拓展: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有哪些?l 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l生产模式:精耕细作;l生产规模: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l经营方式: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或自给自足);l 所有制结构: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第二十八页,共32页。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突出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和施肥、灌溉技术的掌握和提高等。影响:反映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13、,为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创造了条件。第二十九页,共32页。12018海南卷唐宋时期,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引泉水灌溉,形如阶梯,被称为山田,也叫梯田。这种做法()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 B.加剧了土地兼并C.适应了南方深入开发需要 D.刺激了人口南迁走向高考考场C第三十页,共32页。课堂练习12019四川成都高一检测淮南子修务训云:“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这反映了()A.中国农业历史悠久 B.神农最早发现百谷C.神农氏发明垄作法 D.中国古代医学发达2.2019河北定州高一检测我国古代有
14、许多农业谚语,如“小满前后,种瓜种豆”“麦要浇芽,菜要浇花”“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等。这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的()A.“重农抑商”思想 B.“精耕细作”特点C.“自给自足”形态 D.“靠天吃饭”观念AB第三十一页,共32页。3.2019湖南长沙高一检测孟子“论说王道,丁宁(叮咛)反覆(复),皆不出乎夫耕妇蚕、五鸡二彘,无失其时,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数十字而已”。据此可知,孟子认为()A.应该保护小农经济 B.农业生产环境优越C.农民生活富足安稳 D.需要改进生产技术4.元末明初沈梦麟在一首竹枝曲中写道:“缫丝才罢妇犹髽(古代妇女服丧时用麻扎成的发髻),两足如霜踏水车。”此竹枝曲反映了()A.耕织结合的小农生产 B.小生产者生活的艰难C.元代发明了灌溉工具 D.封建国家赋税的沉重AA第三十二页,共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