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第五单元-挽救民族危机的斗争8-pp课件.pptx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5055678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第五单元-挽救民族危机的斗争8-pp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第五单元-挽救民族危机的斗争8-pp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第五单元-挽救民族危机的斗争8-pp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第五单元-挽救民族危机的斗争8-pp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第五单元-挽救民族危机的斗争8-pp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18课挽救民族危机的斗争近代以来,列强入侵,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正所谓,乱世出英雄,近代的中华民族,英雄辈出,一大批仁人志士为了救国救民挺身而出。结合你所学知识,列举一些有识之士,并且说说他们的事迹。1、背景(1)甲午战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2)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3)民族资产阶级不断壮大;(4)西方先进思想传入,新思想不断发展。2、过程(1)公车上书:是指在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与梁启超集结603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事件。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2、。揭开了维系变法运动的序幕。1895年,维新派创办万国公报(后改为中外纪闻),组 织强学会。1895年,创办时务报。1897年,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1897年,唐长才与谭嗣同在长沙创办湘学报。(2)舆论攻势是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为了实现他的改良主张,而提出的一个办法。他为了否定封建经典,否定封建正统思想,便宣传自己改制立法的变法主张,把孔子打扮成托古改制和改制变法的祖师爷,目的是借古圣,来论证变法维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3)托古改制作品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讲学期间完成的著作。在这本书中,康有为尊奉孔子为托古改制的改革家,他的目的是()A.大力传播孔子儒家思想B.

3、鼓励民众推翻清政府的统治C.宣传维新变法的合理性D.为袁世凯称帝提供理论依据C(4)变法内容 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其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 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5)变法结果:戊戌政变但因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光绪帝被囚禁在中南海瀛台。3、

4、影响 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这次变法促进了思想解放,并且对思想文化的发展和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梁启超在新民丛报的创刊号中表达该报的宗旨:“本报取大学新民之义,以为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中国所以不振,由于国民公德缺乏、智慧不开。”他在此强调()A.四书五经隐含维新之意B.提高国民思想觉悟的重要性C.创办报刊是维新变法的前提D.中国落后缘于国民公德的缺乏B二、义和团运动(1)背景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激烈化。自甲午战争后,中国陷入了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境地,各帝国主

5、义加强对中国的政治与经济侵略,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使广大的中国人民深受其害。(2)过程 义和团发展历程:义和团原名“义和拳”,兴起于山东、直隶一带。义和团在发展过程中将主要矛头对准列强,其口号不断发生变化,即:反清灭洋扶清灭洋扫清灭洋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变化:镇压招抚绞杀1898年,义和团运动得到了一部分清政府官员的支持。这主要是因为它()A.由反洋教斗争发展而来B.以打击西方侵略者为主C.势力迅速遍及京津地区D.顽强抗击八国联军入侵B(3)评价斗争行为斗争行为正义合理斗争方式斗争方式落后盲目积极:义和团运动是一场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沉重打击了西方侵略者,使西方列强不敢把中国沦为完全殖民地

6、,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和斗争精神。局限: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义和团运动缺乏科学理论指导,斗争过程中充斥着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并且盲目排斥西方文化,不符合近代化发展潮流。三、八国联军侵华 时间:导火线:过程:结果:1900年义和团运动1900年,八国组成联军由天津进犯北京,受到义和团及爱国清军的顽强阻击。列强侵占北京,双方签订辛丑条约(1)公车上书:是指在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与梁启超集结603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事件。这次变法促进了思想解放,并且对思想文化的发展和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7、。辛丑条约明确规定:“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表明列强侵华进入资本输出阶段表明列强侵华进入资本输出阶段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局限: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义和团运动缺乏科学理论指导,斗争过程中充斥着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并且盲目排斥西方文化,不符合近代化发展潮流。1895年,维新派创办万国公报(后改为中外纪闻),组 织强学会。(4)西方先进思想传入,新思想不断发展。梁启超在新民丛报的创刊号中表达该报的宗旨:“本报取大学新民之义,以为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

8、法维新运动。(2)根据材料中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国防安全(1)公车上书:是指在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与梁启超集结603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事件。(2)根据材料中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削弱中国所以不振,由于国民公德缺乏、智慧不开。第18课挽救民族危机的斗争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变化:表明列强侵华进入资本输出阶段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向11国宣战,宣战诏书下至地方时,邮政大臣

9、盛宣怀下令各地电信局将清廷宣战诏书扣押,并电告各地督抚,不要服从此命令。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闻此讯,覆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这反映了()A.侵略者与地方督抚相互勾结B.地方督抚脱离清政府而独立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削弱D.清廷政治腐败导致众叛亲离C这次变法促进了思想解放,并且对思想文化的发展和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向11国宣战,宣战诏书下至地方时,邮政大臣盛宣怀下令各地电信局将清廷宣战诏书扣押,并电告各地督抚,不要服从此命令。第18课挽救民族危机的斗争据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等(2)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是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为了

10、实现他的改良主张,而提出的一个办法。拆除大沽至北京的炮台,沿线由各国驻军保护;他为了否定封建经典,否定封建正统思想,便宣传自己改制立法的变法主张,把孔子打扮成托古改制和改制变法的祖师爷,目的是借古圣,来论证变法维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表明列强侵华进入资本输出阶段辛丑条约明确规定:“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3)民族资产阶级不断壮大;他为了否定封建经典,否定封建正统思想,便宣传自己改制立法的变法主张,把孔子打扮成托古改制和改制变法的祖师爷,目的是借古圣,来论证变法维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禁止华北科举考试五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国防安全孔子

11、改制考是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讲学期间完成的著作。但因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宣传维新变法的合理性材料一 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材料一 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梁启超在新民丛报的创刊号中表达该报的宗旨:“本报取大学新民之义,以为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变化:四、民族危机加深 辛丑条约签订(1)背景:(2)内容:(3)影响:八国联军

12、侵华,中国战败。惩办“首祸诸臣,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赔款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9.8亿两;将东交民巷划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拆除大沽至北京的炮台,沿线由各国驻军保护;禁止华北科举考试五年;严禁中国人农民参加反帝斗争。辛丑条约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失权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表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八国联军侵华(2)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地方督抚脱离清政府而独立这主要是因为它()局限: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义和团运动缺乏科学理论指导,斗争过程中充斥着浓厚的封建迷信

13、色彩,并且盲目排斥西方文化,不符合近代化发展潮流。义和团在发展过程中将主要矛头对准列强,其口号不断发生变化,即:由反洋教斗争发展而来(2)根据材料中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辛丑条约明确规定:“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第18课挽救民族危机的斗争四书五经隐含维新之意揭开了维系变法运动的序幕。使中国开始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今诸国驻防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山海关。侵略者与地方督抚相互勾结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戊戌变法从189

14、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1)公车上书:是指在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与梁启超集结603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事件。第18课挽救民族危机的斗争是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为了实现他的改良主张,而提出的一个办法。签订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明确规定:“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今诸国驻防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山海关。”这一规定()A.引发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使中国开始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表明列强侵华进入资本输出阶段 D.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国防安全D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 材料二 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制造局、水师堂洋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据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等(1)在改革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2)根据材料中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1)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2)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制度变革,发展资本主义;光绪帝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第五单元-挽救民族危机的斗争8-pp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