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一语文试卷 第 1 页(共 8 页)初一语文试卷 第 2 页(共 8 页)名姓级班校学平谷区 20202021 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监控试卷初 一 语 文2021.7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8 页,五道大题,23 道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和姓名。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基础运用(共 14 分)学校开展“学习时代楷模”活动,下面是小明搜集并整理的资料,请你阅读这段文字完成 1-7 题。(
2、14 分)张桂梅在云南华坪县中心学校教书时,第一次()贫穷带来的苦难:学生们没钱置办衣服,买不起饭,甚至家长来交的书费是拼拼凑凑在桌上()的一把零钱。张桂梅把这些看在眼里,常自掏腰包带学生吃饭,帮他们交学费,添置衣服和被子。她意识到:贫困的女孩将成为贫困的母亲,贫困的母亲又将养育贫困的下一代。于是张桂梅想创建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为大山女孩提供教育机会,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张桂梅为了创办学校,她四处“化缘”,处处受阻,虽然 5 年只募集到 1 万多元,但是她锲而不舍,仍然积极努力想办法。在 2008 年 4 月,张桂梅终于得到市、县政府200 万元的资助,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并被选聘为校长
3、。张桂梅以身作则,带领 17 名老师打扫卫生,逐渐建造完善学校环境,迎来第一届新生:96 个女孩。“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张桂梅将自己的不幸深埋心底,却时刻温暖着别人。丈夫早逝、没有子女、没有财产、身患肿瘤这些都没有击垮她。相反,张桂梅凭借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事业的新模式。张桂梅就像一盏明灯,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大山女孩的梦。1.请你指出资料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括号里的字形判断都有错误的一项(2 分)A.募集(m)提供(gng)目堵 撒B.锲而不舍(q)倔强(ju)目堵 洒C.碾作尘(nin)添置(tin)目睹 洒D.拼凑(cu)
4、选聘(pn)目睹 撒2.学习委员觉得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帮助修改正确。(2 分)修改:3.活动过程中,学习委员向小明询问“代际传递”的意思,小明提供了一则链接材料。请你结合上文和链接材料帮助学习委员解释“代际传递”。(2 分)【链接材料】偏正短语由修饰语(限定语)和中心语两部分构成,了解构词方法能帮助我们推断短语的意思。比如“国际快递”,“国际”是修饰限定词,限定了中心语“快递”的范围;其中“际”是“彼此之间”的意思,从而判断整个短语的意思是“国与国之间的快递、物流业务”。代际传递:4.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学习感受,其中修辞作用的分析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A.如果我是
5、小溪,就流向沙漠,创造一片生命的绿洲。分析:这句话运用比喻写出了“我”受张桂梅事迹感染,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帮助最困难的人。B.生活给予你纸屑,你回之以艺术品;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分析: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气势磅礴地写出张桂梅在教育扶贫时不管面临什么困境,都以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点燃并成就贫困地区孩子们的梦想。C.张桂梅老师扎根贫困地区 40 多年,不遗余力践行着“只要有一口气就站在讲台上”的诺言。D.山里的女孩无缘无故辍学了,张桂梅爬过最高的山、趟过最深的河也要把原因查个原形毕露,帮助她们解决困难。5.小鹏要拟写一副对联来向张桂梅致敬。请你帮助它选
6、择对仗最为工整的一项(2 分)上联:爱生如子,持校如家,。下联:,积劳成疾,愿为蜡烛照前程。A.甘架人梯圆学梦 疾病满身B.政府支持建校园 疾病满身C.甘架人梯圆学梦 捐资助学D.政府支持建校园 捐资助学6.小平用学过的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来表现张桂梅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请你选出这两句诗的出处。(2 分)A.唐朝陈子昂登幽州台歌B.宋朝王安石登飞来峰C.唐朝杜 甫望岳D.宋朝陆 游游山西村7.书法小组写了一副作品赞美张桂梅。请你选出对书体判断正确的一项。(2 分)A.隶书B.楷书C.行书D.篆书二、古诗文阅读(共 21 分)(一)古诗文默写。(共 8 分)8.,寒光照铁衣
7、。(木兰诗)(1 分)9.香远益清,。(周敦颐 爱莲说)(1 分)10.“山”的意象摇曳多姿地遍布于古诗文之中:有的文人借助“山”表达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陋室铭);有的文人借助“山”表达自己不怕困难、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望岳);有的文人借助“山”表达在困难中坚持下去,终究会出现豁然开朗的景象“,”。(游山西村)(6 分)初一语文试卷 第 3 页(共 8 页)初一语文试卷 第 4 页(共 8 页)(二)阅读 己亥杂诗,完成 11-12 题。(共 6 分)己亥杂诗 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1.本诗的情感富于变化。下面是两位同学
8、画的情感变化曲线图,请你选出正确的一项,并结合诗句的内容进行说明。(4 分)A B选择:理由:12.下列诗文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意思不相近的一项是(2 分)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D.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三)阅读甲、乙文段,完成 13-15 题。(共 7 分)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
9、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纪昀 河中石兽)乙居卫河侧者言:河之将决,中流之水必凸起,高于两岸;然不知其在何处也。至棒椎鱼集于一处,则所集之处不一两日溃矣。父老相传,验之百不失一。棒椎鱼者,象其形而名,平时不知在何所,网钓亦未见得之者,至河暴涨乃麇至。护
10、堤者见其以首触岸,如万杵齐筑,则决在斯须间矣,岂非数哉!然唐尧洪水,天数也;神禹随刊,则人事也。惟圣人能知天,惟圣人不委过于天。先事而绸缪,后事而补救,虽不能消弭,亦必有所挽回。(选自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注:验 检验。麇至 成群而来。如万杵齐筑 好像千万个棒椎向堤岸猛捣。数天数。委 推卸。1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 分)A.转转不已 争论不已 情不自已B.至棒椎鱼集于一处群贤毕集大业未集C.是非木杮实事求是自以为是D.竟不可得未竟之志有志者事竟成14.翻译甲乙两文中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翻译:
11、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理解:水对石兽越冲越深的冲击力,让石兽逐渐地向上游缓缓移动。B.河之将决,中流之水必凸起,高于两岸。翻译:河堤将要决口时,河水中流一定凸起来,高出两岸;然而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决口。理解:看到中流的河水高于两岸,就知道河堤要从中间的位置决口。15.有人说“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请你结合甲乙两篇文章的内容谈谈你的理解。(3 分)答:三、名著阅读(共 5 分)16.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请你结合 骆驼祥子 或 海底两万里 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100 字左右)答
12、:四、现代文阅读(共 20 分)(一)阅读 说和做,完成 17-19 题。(共 10 分)说 和 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 30 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 年到 1932 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
13、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 唐诗杂论 的硕果。初一语文试卷 第 5 页(共 8 页)初一语文试卷 第 6 页(共 8 页)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
14、的成绩。“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 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
15、个痛快!”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1944 年 10 月 12 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
16、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17.阅读文章-段,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3 分)说与做的关系感人的行为只做不说 先做后说(让别人说)十年艰辛出版 校补为反对独裁争取民主而奔走呐喊 在生死攸关时,参加游行示威18.做批注是非常好的读书方法。请阅读第段从结构的角度对其做出批注。(4 分)批注的段落: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19.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下面的句子在塑造人
17、物上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3 分)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答:(二)阅读 老手表记,完成 20-22 题。(共 10 分)老手表记肖复兴上中学的时候,有一位女同学和我住在同一条老街上,几乎门对门,挨得很近。她常来家里找我,一起复习功课,一起读诗,一起聊天,一起度过青春期最美好的日子。高二暑假过后,她来我家,我忽然发现她的腕子上戴着一块手表。那是块上海牌手表。那个年月,手表是稀罕物。大人戴手表的都很少,我家生活拮据,父亲只有一块有年头的老怀表,却不是揣在怀中,而是挂在墙上,当成全家人都能看得到的挂钟。一个中学
18、生戴块手表,更是少见。我知道,她出身于干部家庭,生活宽裕,这从我们住的院子就可以看出。她家在一个崭新的院落里,大门上方的水泥拉花墙面上有大大的红五星标志,新时代的色彩很明显;我住在一座清朝就有的老会馆里,拥挤破败得已经成为大杂院,大门更是油漆斑驳脱落。那是 1965 年的秋天。她腕子上的这块手表,映着透过窗子照进来的夕阳的光线,一闪一闪的,像跳跃着好多萤火虫,让我的心里涌起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仿佛童话里贫儿望见公主头上戴着的闪闪发亮的皇冠。她大概发现了我在注视她的手表,对我说了句:“暑假里过生日,我爸爸给我买的。”说着,一把从腕子上摘下手表,揣进上衣的口袋里。这块手表,忽然让她有些不好意思。这
19、块手表,一直闪动着,伴随我们一起度过中学时代。高三毕业,学校停课了,大学关门了,前面的路渺茫,不知道等待我们的是什么。1967 年的冬天,我弟弟报名去了青海油田。半年多之后的夏天,我们两人前后脚去了北大荒,两家各自的颠簸与动荡,让我们都走得那样匆忙而狼狈不堪,没有来得及为彼此送别。我们从此南北东西,天各一方,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断了音讯。1970 年,我有了第一块手表。那时,我在北大荒务农,弟弟在青海油田当修井工,有高原和野外工作的双重补助,收入比我高好多,他说:“赞助你买块手表吧。”那时候手表是紧俏商品,国产表要票券,外国表则是高价。我本想也买块上海牌手表,却无法找到手表票,弟弟说那就多花点
20、儿钱买块进口的表吧。可进口的手表也不是那么好买,来了货后要赶去排队,去晚了,排在后面,就买不到了。我中学的一个同班同学分配在北京工作,我每一年从北大荒回家探亲,都要和他聚聚,叙叙友情,听说我要买表,他自告奋勇初一语文试卷 第 7 页(共 8 页)初一语文试卷 第 8 页(共 8 页)地说:“这事交给我了!”我有些不好意思,因为要去赶早排队,得请假。他却对我说:“你就甭跟我客气了,谁让我在北京呢!”他家在花市头条。为万无一失买上这块表,天还没亮,擦着黑,他就从家里出来,骑上自行车,穿过崇文门外大街,再穿过我家院前三里多长的整条老街,赶到前门大街的亨得利钟表店排队,排在了最前面,帮我买了块英格牌手
21、表。那天,下了整整一夜的大雪,到了早晨,雪还纷纷扬扬。我的这位同学,是特意请了半天的假,顶着纷飞的雪花,骑着自行车,帮我买到这块英格牌手表的。那时候,他自己还没有手表,这让我很过意不去,他对我说:“你在北大荒,四周一片都是荒原,有块手表看时间方便。我在北京,出门哪儿都看得到钟表,站在我家门前,就能看见北京火车站钟楼上的大钟,到点儿,它还能给我报时呢!”1974 年的冬天,分别了整整 7 年之后,我和她重逢了。那时候,我已经从北大荒回到北京,在一所中学里当老师;她作为第一批工农兵大学生刚刚毕业,留在哈尔滨工作。她从哈尔滨途经北京到上海出差,找到我家,尽管早已物是人非,但我一眼看见她腕子上戴着的还
22、是那块上海牌手表,不知为什么心里竟然一动,仿佛又看见了中学时代的她,也看见了那时候的自己。那块手表成为了我们逝去青春的物证和纪念。人生如梦,转眼 28 年过去了。年前一个大风天的下午,我没有出门,座机的铃声响了,竟然是她的电话,熟悉的声音,即使隔开那么长的时间,隔着那么长的电话线,还是一下子就听出来了。我有些意外,她说她的电话簿丢了,偶然看见一本许多年前的老电话簿,上面的电话号码,都是她父亲的一些老同事和她自己的老朋友的,便一个一个地拨,大部分电话都打不通,没想到我的还真打通了。我告诉她,我的电话号码一直没变,手机和座机都没有变。我一直觉得,很多老的东西,是值得保留的,保留住它们,就是保留住回
23、忆,保留住自己。逝去的岁月,不堪回首也好,五味杂陈也罢,就像卡朋特歌唱的那样,它们能让昔日重现。所谓野渡无人舟自横,舟在,人便在,渡口的水也就荡漾起旧日的涟漪。电话里,我们聊了很多,其中就有昔日的回忆,花开一般重现。放下电话,我又想起那块上海牌手表,那表已是老古董,她肯定早就不戴了。不过,我想,能保留着老电话簿,保留着老朋友的友情,她一定也会和我一样保留着那块老手表。我想起当年一起读过的济慈那首有名的诗 希腊古瓮颂 里面的诗句:等暮年使这一切都凋落/只有你如旧/你竟能铺叙/一个如花的故事/比诗还瑰丽。济慈的诗是写给一只古瓮的,写给我们的老手表 上海牌手表、英格牌手表,也正合适。(选自 光明日报
24、 有删改 2021 年 03 月 12 日)20.作者围绕“老手表”展开几个故事,请你结合文章补全横线上的内容。(3 分)分别七年后,她出差时途经北京来看我,我看到她腕子上的手表,很激动。21.阅读第段,结合上下文推测“让我的心里涌起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有哪些感觉?(3 分)答:22.结合全文内容,你怎样理解“你竟能铺叙/一个如花的故事”?(4 分)答:五、写作(共 40 分)23.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题目一:现代汉语词典 对“样子”一词有以下几种解释:形状;人的模样或神情;作为标准或代表,供人看或模仿的事物;形势,情势。无论是文学作品里,还是生活中,都有许多令人难忘的“样子”:周敦颐笔下莲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样子,“父亲”为朱自清买橘子时努力攀援的样子,“嫦娥四号”月背着陆时专家们热泪盈眶的样子,李兰娟院士摘下口罩时满脸勒痕的样子,老师们在课堂上妙语连珠、神采飞扬的样子,同学们在运动场上生龙活虎、斗志昂扬的样子对于“样子”,你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以“样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二:结合丰子恺的漫画及所配文字展开想象,确立主题,自拟题目(抄写在纸上),编写一个故事。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不少于 500 字。(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