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可持续性与区域环境可持续性与区域发展发展区域经济学石敏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内容提要内容提要 环境可持续性 区域发展的环境效应 环境治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环境规制与环境治理 地方政府行为与环境治理 企业对环境规制的行为响应 空间异质性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区域发展绿色转型 资源环境承载力 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与区域发展转型 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绿色转型环境规制与环境治理环境规制与环境治理 环境规制是各级政府为实现环境保护目标而制定实施的各项政策措施,也可以理解为环境治理的政策手段。环境规制政策手段分三类 第一,命令型和控制型政策方法,主要是行政和法律手段,譬如,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
2、排放许可,环境检查督察等;第二,经济型和激励型政策方法,主要是环境经济政策,譬如,环境税,环境友好型技术或产品的补贴,排放权交易等;第三,鼓励型和自愿型政策方法,主要是通过环境信息公开、宣传教育等手段,鼓励和引导企业和个体采取自愿的减排行为。环境社会治理是用社会治理的理念和方法,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环境治理 狭义的环境规制往往等同于行政和法律手段加上环境经济政策,近年来环境社会治理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地方政府行为与地方政府行为与环境治理环境治理 地方政府的多重目标 经济发展目标:地方分权,地方竞争(GDP论英雄)环境保护目标:来自中央政府和当地居民的压力 经济发展初期 地方政府的优先目标是发展
3、经济(Lee,2008;Liu and Diamond,2008;Dong,et al.,2015);逐底竞争“racing to the bottom”(Wheeler,2001;Rooji and Lo,2010;He and Wang,2012;Zhou et al.,2017)环境保护影响经济增长(Li and Zhou,2005;Wang and Lin,2010);环境规制执行打折扣(Wei,2010;Zhang,2017;Kamp,et al.,2017)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后 环境保护目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变得重要(Zheng,et al.,2014;Lei,et al,2017
4、;Xu,2018)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经济增长压力减缓,环境保护压力增大地方政府行为与地方政府行为与环境治理环境治理 地方政府行为的转换 随着收入水平由低到高,地方政府的政策目标经历着从增长优先到经济环境并行到环境优先的转变。控制污染产业的产出规模成为地方政府的优先政策人均GDP未到1万元时,环境规制对污染物减排的作用不显著;人均GDP超过1万元后,环境规制可以显著降低工业SO2排放强度,但环境效率提升的效果会被经济规模扩张所抵消,污染物排放总量不一定减少;人均GDP超过9.5万元时,环境规制可以显著降低工业SO2排放密度,达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效果(Pang et al,2019)。企业
5、对环境规制的行为响应企业对环境规制的行为响应 污染避难所假说(Pollution Haven Hypothesis)污染企业往往转移到环境规制较为宽松的国家,将这些国家变成污染避难所。中国是否存在污染避难所效应,研究结果存在分歧 郑丹和石敏俊(2017)的研究结果 中国污染型行业的空间分布发生了较大变化,污染型行业开始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2004-2008年间到2009-2013年间,东部地区污染型产业的区位商从0.944下降到0.888,中部地区污染型产业的区位商从1.218上升到1.384。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政策工具对污染型行业转移具有不同的影响。环境经济政策(如排污收费)和公众参
6、与对污染型行业转移存在显著影响,而环境法规的实施效果则相反。波特波特假说假说 波特假说:适当的环境规制将刺激技术革新 适当的环境规制可以促使企业进行更多的创新活动,技术创新将提高企业的生产力,抵消由环境规制带来的成本上升,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从而有可能使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Porter,1991;Porter and Linde,1995)波特假说成立与否,与环境规制的类型和强度相关 原毅军和谢荣辉(2016):排污收费的费用型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生产率之间呈“U”型关系,排污费水平只有跨过特定的拐点,才能发挥创新补偿效应;污染治理投资的投资型环境规制未能支持波特假说。张
7、平等(2016):费用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了“挤出效应”,征收排污费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但不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了“激励效应”,支持了波特假说。沈能(2012):环境规制强度和技术创新之间呈现“U”型关系,只有环境规制强度跨越特定门槛值时,波特假说才能实现。区域差异区域差异对对波特假说的影响波特假说的影响王国印和王动(2011):波特假说在较落后的中部地区得不到支持,而在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则得到了很好的支持。沈能和刘凤朝(2012)以及沈能(2012):波特假说在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难以支持,在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则得到了很好的支持。经济发展水平的门槛效应,人均
8、GDP越高的地区,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显著。当人均GDP低于第一门槛值(11505元)时,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弹性技术为-0.005;当人均GDP 介于11505-17979元之间,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弹性系数提升到0.018;而人均GDP 跨越第二门槛值(17979)时,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弹性系数可以上升到0.025。童伟伟和张建民(2012):环境规制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效应主要存在于东部地区,在中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对企业研发投入并无显著作用。黄志基等(2015):不同的地理区位,环境规制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不同,相对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环境规制促进企业生产率增长的作用更为显著。
9、集聚经济与企业对环境规制的行为响应集聚经济与企业对环境规制的行为响应 企业对环境规制的行为响应受到集聚经济的影响。集聚经济是吸引企业空间集聚的关键因素,也是增强企业区位黏性、吸引企业强化创新投入的重要激励因素。企业在面对环境规制时,如果集聚经济不显著、集聚红利不大,产业转移的机会成本较小,企业就会选择转移到环境规制强度较弱的区域。如果集聚经济显著,此时选择转移到其他地区就会面临较大的机会成本(集聚红利的损失),企业的区位黏性增强了,企业就有了强化创新、提升技术效率的动力。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会导致空间集聚的负外部性不断增大。此时,资源环境承载力硬约束会倒逼产业转型和产业转移,部分
10、污染企业会向资源环境负荷较低的区域转移。污染避难所效应需要注意区分企业自发的污染产业转移和排放总量控制驱动的污染产业转移集聚经济与环境规制效果集聚经济与环境规制效果 集聚经济的外部性会影响企业对环境规制的行为响应 空间集聚的正外部性与波特假说:正外部性吸引企业集聚,产出规模扩大;同时,使得企业迁移的机会成本增大(粘性增大),补偿企业应对环境规制的成本,吸引企业设法留下,努力适应环境规制 空间集聚的负外部性:过度集聚会导致环境污染加剧,使得企业生产和经营成本增加。当负外部性+减排成本超过正外部性时,将迫使地方政府采用严格的环境规制,抑制产出规模,走向减量发展。空间集聚与可持续性的冲突空间集聚与可
11、持续性的冲突 空间异质性的影响 发达地区:波特假说和污染避难所效应部分成立 欠发达地区:波特假说和污染避难所效应不成立 欠发达地区:逐底竞争,接纳污染型产业转移?集聚经济的作用 发达地区:集聚经济使得企业有强化创新、提升技术效率的动力,增强了区位黏性,这是波特假说的基础 集聚经济:会削弱污染避难所效应 欠发达地区:通过降低环境保护门槛吸引产业转移的政策效果可能会受到集聚经济的制约 空间集聚与可持续性的冲突 集聚经济:可能会抵消环境政策效果 污染避难所效应:可能会抵消集聚经济效应,带来集聚租金损失空间异质性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空间异质性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经济密度大,集聚经济显
12、著,企业区位粘性较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经济密度低,集聚经济不显著,企业区位粘性不强。实施环境规制,在不同的区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空间差别化的环境规制 发达地区:无论是波特假说,或是污染避难所效应,对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都是有利的。欠发达地区:由于波特假说不成立,通过环境规制诱导企业增强创新投入的效果不佳,导致许多地方政府选择“逐底竞争”,利用污染避难所效应、承接产业污染型产业转移。欠发达地区经济密度低,资源环境负荷总量相对较小,但环境效率较低,应当强调环境效率管控,实施环境效率导向的环境规制。什么是资源环境承载力什么是资源环境承载力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某
13、一区域的资源环境要素所能承载的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涵: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的前提下 经济社会发展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某一区域资源环境的禀赋条件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特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特点 极限性: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客观存在 尽管很难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做出具体准确的测度,但在某一具体的历史阶段一个区域的资源环境要素所能承载的社会经济活动存在着客观上的极限性。资源环境承载力实际上是反映了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受资源环境制约的阈值范围。短板效应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资源环境要素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承载能力的综合体现,但不同的资源环境要素的承载能力存在差异,而一个区域的资源
14、环境承载力往往是由最稀缺要素的承载能力决定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着木桶效应。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特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特点 动态性: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动态变化的 随着时间推移和条件变化,生产力水平逐步提高,一方面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效率不断提高,单位资源量和环境容量可承载的社会经济活动的规模会持续增大,另一方面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能力日趋增强,可利用的资源会不断涌现,这会使得资源环境承载力不断发生变化。开放性 区域是一个开放系统,一个区域和周边区域之间存在着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的流动和交换,因此,一个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会受到区际交换的影响。依据空间流动性的差异,资源环境承载力要素分为三类:可以流动的资
15、源环境承载力要素 空间流动受到局限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要素 空间上不能流动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要素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空间流动性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空间流动性 可以流动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要素 能源:可以通过运输实现区域之间的流动 能源运输存在运输能力和运输成本的约束 空间流动受到局限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要素 水资源:有一定的空间流动性,但整体上空间流动性是有限的 可以进行跨流域调水,但调水规模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 水资源的经济价值尚未在经济系统得到充分反映 空间上不能流动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要素 环境容量:在空间上不能流动,只能调整产业布局,分散环境负荷 土地:在空间上不能流动,只能调整产业布局,土地价值(地租)已经体现
16、在经济系统,成为调节空间分布的因素 环境价值尚未在经济系统得到充分反映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测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测度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测度 有的以可承载(抚养)人口的规模来表征,有的基于资源环境负荷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相对关系,采用无量纲的指标来表征。土地资源承载力以可以承载(抚养)人口的规模来进行测度和表征。石敏俊等(2013)提出了依据人均水足迹来计算水资源承载力的方法。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动态性特征和开放性特征使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测度成为一个难题。资源环境负荷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相对关系,反映出的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盈余/超支状态,而不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绝对数量。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盈余/超支状态,可以用于资
17、源环境承载力的预警,但如何测定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本底值是一个难题 资源承载力应尽量采用资源禀赋可承载(抚养)的人口规模来表征,环境承载力可以采用环境容量来表征,也就是一定的环境质量目标下环境污染物的允许排放量。资源环境资源环境承载力对空间承载力对空间集聚集聚的制约的制约 能源供需平衡的约束 能源在空间上是可以流动的,能源供需平衡的关键在于区域间能源输送能力的约束 水资源约束 水资源有一定的空间流动性,但整体上空间流动性是有限的 环境承载力约束 环境容量在空间上不能流动,只能通过调整产业布局,分散环境负荷北京的水资源承载力北京的水资源承载力北京的北京的现有人口规模已严重超过当地水资源所能支撑的合理
18、人口规模,也现有人口规模已严重超过当地水资源所能支撑的合理人口规模,也超过现实供水量所支撑的水资源超过现实供水量所支撑的水资源承载力承载力 2007年,当地水资源的承载力667万人,相当于已有人口规模的40%;现实供水量的水资源承载力1000万人左右,相当于已有人口规模的60%。2011年,北京市常住人口2019万人,当地水资源和现实供水量的承载力相当于已有人口规模的33-40%。北京的北京的当地水资源量难以支撑现有人口规模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当地水资源量难以支撑现有人口规模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现有人口规模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是依靠虚拟水输入、跨区域调水现有人口规模和经济社会发展
19、的用水需求是依靠虚拟水输入、跨区域调水和超采地下水来弥补缺口和超采地下水来弥补缺口的的。水危机比雾霾更危险!水危机比雾霾更危险!水资源短缺是危及北京存亡的危机,也是北京城市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年份年份水资源量水资源量/亿方亿方用水用水总量总量/亿方亿方人口规模人口规模 /万人万人合理水资源合理水资源承载力承载力/万人万人现实水资源现实水资源承载力承载力/万人万人19972241.71260667120920021634.61455667100220072434.816686671008天津的水资源承载力天津的水资源承载力2002年和2007年天津的城市人口规模约为1015万人和1132万人。由此
20、可得,天津市的人均水足迹2002年和2007年分别为183立方和279立方,五年间人均水足迹增长了约96立方。天津的人均水足迹尚低于北京的水平,但是增长速度较快,值得高度关注。按正常年景下天津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2亿方进行计算,天津市当地水资源可承载的人口规模2002年和2007年分别为657万人和431万人。2002年和2007年,天津市现实的供水总量为19.96亿方和23.37亿方,现实的供水量可支撑的水资源承载力分别为1093万人和839万人。天津市的人口规模已经远超过当地水资源所能支撑的合理人口规模,也超出了现实供水量可支撑的水资源承载力,而且现实供水量可支撑的水资源承载力又是以引滦入
21、津工程和引黄济津工程的跨区域调水为基础的。年份年份常住人口常住人口/万人万人暂住人口暂住人口/万人万人人口规模人口规模/万人万人水足迹水足迹/百百万万立方立方人均水足迹人均水足迹/立方米立方米/人人现实水资源承现实水资源承载力载力/万人万人合理水资源承合理水资源承载力载力/万人万人2002100710010161854.618310936572007111520011323151.7279839431京津冀区域水资源承载力京津冀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河北的人口规模虽未达到现实水资源承载力,但剩余空间已不大。承德和张家口人口规模尚未达到当地水资源承载力,其余地区均超过当地水资源承载力,其中廊坊和沧州超
22、过合理人口规模的一倍;石家庄、承德、唐山、保定的人口规模尚未超过现实水资源承载力,张家口、廊坊和沧州已超过现实水资源承载力承德和张家口为北京的水源地,只有唐山和石家庄的现实水资源承载力尚有一定空间,承接京津的产业和人口转移。大约可承载500万人。京津冀三地2007年人口规模9691万人,已超过现实供水量下可支撑的人口规模为9292万人,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水资源支撑有待商榷。年份地区常住人口/万人暂住人口/万人人口规模/万人水足迹/亿方人均水足迹/方用水量/亿方当地水资源量/亿方现实供水量的承载力/万人当地水资源承载力/万人2002北京1423387145544.0630334.616.0
23、1002528天津1007100101518.5518320.012.01093657河北6735936743140.53208211.486.1101424133总计91655809213203.14220265.9114.11206151762007北京1633420166857.4834534.824.01008667天津1115200113231.5227923.412839431河北69431406955184.65266202.5119.876274512总计96917609755273.65281260.7155.892925553北京应对水资源约束的城市转型北京应对水资源约束的
24、城市转型Figure 4.Industrial similarity coefficients of the actual and optimized industrial structures 基于不同目标导向的模拟结果与现实的比较分析 北京城市转型的主导因素分别是经济增长(1992)、用水效率(2002)、用水总量(2012)。为了适应水资源约束,北京城市发展的转型路径经历了从用水效率优先导向到用水总量控制导向的过程。GDP导向的城市发展(1992)用水效率优先导向的城市发展(2002)用水总量控制的城市发展(2012)2013年城市Pm2.5浓度排名 2013年中国年均PM2.5浓度最高
25、的13座城市,除济南、西安和郑州,其余10个城市均位于京津冀地区。2013年河北年河北7个城市个城市的年均PM2.5浓度超过100微克/立方米。邢台和石家庄,年均PM2.5浓度高达155.2微克/立方米和148.5微克/立方米。京津冀空气质量达标天数的比例不到50%,重度污染天数占比较高。京津冀雾霾污染概况京津冀雾霾污染概况 2013年1月的雾霾污染覆盖我国华北及华东大部分地区,涉及区域超过130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8.5亿,其中受严重污染影响的人口2.5亿人。雾霾污染治理已经刻不容缓。大气国十条:减排行动计划大气国十条:减排行动计划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国十条
26、),明确提出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京津冀是雾霾污染最严重的区域。2013-2014年PM2.5年均浓度最高的10座城市有7个位于河北省。2013年,河北邢台和石家庄的PM2.5年均浓度高达155.2ug/m3和148.5ug/m3,是国家标准的4倍以上。京津冀地区依据大气国十条的要求,制定了具体的减排行动计划(中国清洁空气联盟,2014)。要求到2017年,北京:SO2排放量从当前的9.38万吨
27、减少6.37万吨,NOx排放量从当前的22.45万吨减少10.29万吨;天津:SO2排放量从当前的22.45万吨减少13.44万吨,NOx排放量从33.42万吨减少7.27万吨;河北:SO2排放量从当前的134.12万吨减少46.15万吨,NOx排放量从176.11万吨减少42.37万吨。河北:压减过剩产能钢铁6000万吨、水泥6100万吨、平板玻璃3600万吨依据大气国十条的京津冀大气污染物减排措施依据大气国十条的京津冀大气污染物减排措施政策类别政策类别具体措施具体措施涉及部门涉及部门能源能源/产品产品/污染物污染物削减量(万吨)削减量(万吨)削减率(削减率(%)北京天津河北北京天津河北调整
28、能源和产业调整能源和产业结构结构削减煤炭消费量电力供热煤炭90067868071.60 18.02 6.11 工业煤炭200296296647.17 16.53 19.06 生活煤炭2002735433.96 13.99 17.29 压缩产能非金属-水泥水泥515108319558.86 13.78 24.94 金属冶炼-钢铁钢铁424174919.96 9.69 增加天然气供应工业+电力供热天然气8493162171.40 547.10 648.00 生活天然气25.7556767.29 71.43 87.00 末端治理末端治理电厂脱硫电力供热SO203.0213.730.00 24.80
29、37.40 电厂脱硝NOX0.894.9322.510.80 22.87 30.28 电厂除尘升级PM2.50.451.30.00 23.17 24.62 燃煤锅炉脱硫工业SO20.655.077.0126.82 73.15 11.09 燃煤锅炉除尘升级PM2.50.020.382.0552.90 68.76 32.82 钢铁行业脱硫金属冶炼-钢铁SO21.2410.250.00 28.95 28.85 钢铁行业除尘升级PM2.51.176.230.00 29.65 22.50 水泥行业脱硝非金属-水泥NOX0.260.163.6117.42 12.79 24.02 水泥行业除尘升级PM2.5
30、0.590.313.1730.50 28.00 22.90 机动车减排机动车减排淘汰黄标车,提高燃油与机动车排放控制标准,发展新能源汽车交通NOX5.241.45.1441.21 18.53 8.25 VOCs2.581.696.2982.38 72.31 46.95 PM2.50.230.070.5342.76 17.42 13.69 VOC减排减排重点行业综合治理石油、化工VOCs0.82.270.8510.00 12.97 3.04 油气回收石油VOCs4.533.633.3980.00 64.31 36.22 推广低VOC涂料溶剂木材、造纸、印刷、玩具;化工;非金属;机械电子;其他工业
31、VOCs2.531.73.6313.32 14.17 7.26 25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2016-20172016-2017)对大气“国十条”执行的中期评估认为,依据大气“国十条”制定的减排措施难以确保实现大气“国十条”的PM2.5浓度目标。为了进一步加大雾霾污染防治的力度,提出了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2016-2017)。雾霾治理政策可实现的与2012年相比的污染物减排效果比较(单位:%)资料来源:中国清洁空气联盟,京津冀能否实现2017年PM2.5改善目标?基于“大气国十条”的京津冀地区细颗粒物污染防治政策效果评估26年份年份污染物污染物实现浓度目
32、实现浓度目标的减排率标的减排率国十条国十条国十条国十条+强化措施强化措施北京天津河北京津冀北京天津河北京津冀2017SO240.00 42.11 42.36 43.52 43.28 51.93 63.77 58.27 58.57 NOx40.00 39.66 41.06 24.74 28.65 42.55 56.69 35.58 39.34 一次PM2.535.00 30.65 36.25 28.57 29.52 36.18 54.59 35.83 37.81 VOCs30.00 16.42 16.62 6.68 10.14 34.84 36.76 11.43 20.01 2020SO264.
33、00 50.89 53.30 55.21 54.69 60.31 73.75 68.73 68.84 NOx64.00 49.88 57.03 38.94 42.69 56.71 68.42 51.33 54.35 一次PM2.556.00 37.80 49.10 44.84 44.78 48.30 70.30 52.04 53.68 VOCs48.00 23.90 23.91 19.34 20.94 53.37 52.97 26.69 35.98 大气国十条的效果与政策目标下的环境容量大气国十条的效果与政策目标下的环境容量区域减排率周边地区同时减排周边地区不减排PM2.5可达目标PM2.5降
34、低比例PM2.5可达目标PM2.5降低比例北京城区63%66.3526%71.5121%北京郊区63%49.5735%53.3930%天津37%82.7710%85.797%保定29%100.0417%103.3114%廊坊29%92.209%-张家口29%30.5324%-唐山29%94.8314%104.356%承德29%35.5330%37.1527%石家庄29%96.2433%120.2816%秦皇岛29%54.9614%59.167%沧州29%75.1718%90.121%衡水29%92.6718%108.761%邢台29%111.1121%127.289%邯郸29%90.2029%
35、103.5218%区域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烟粉尘污染物(吨)(吨)(吨)减排率北京市区9,51417,2116,33878%北京郊区24,01843,44816,00045%天津81,685119,07031,85961%保定63,54796,67561,87240%廊坊17,70331,58020,89444%张家口129,464113,67678,58915%唐山190,118247,489183,78352%承德37,62748,98336,37324%石家庄147,291191,74193,01015%秦皇岛57,30162,03336,09230%沧州35,12445,96234,04
36、352%衡水29,69437,70438,06648%邢台54,41562,93558,93437%邯郸21,48770,57283,21227%京津冀合计898,988 1,189,079 779,065平均减排率41%43%41%42%达到政策目标时的可容许排放量大气污染行动计划可能达到的PM2.5浓度环境承载力约束与空间经济演化环境承载力约束与空间经济演化 环境负荷超载地区:如何减轻环境负荷?总量压缩:淘汰过剩产能对经济增长、就业和民生带来冲击 结构转换: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转换阻力巨大,步履维艰 效率提升:提高环境效率的空间小、成本高 短期内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物排放的难度较大 环
37、境容量约束的作用 在强可持续性理念指导下,以环境容量为硬约束,确定污染物允许排放量,进而确定产业规模和产业结构,倒逼产业转型,强化企业治污 环境容量约束对空间经济演化的影响 环境容量硬约束对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和空间集聚会带来什么影响?空间极化与环境承载力的空间极化与环境承载力的角力角力 市场竞争导致的空间极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相互作用将决定空间经济演化的方向 市场竞争:诱发空间极化 工业化中期阶段:集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空间集聚有利于市场竞争力提升 资源环境承载力:促使分散 产业集聚导致资源环境负荷增大,环境容量制约空间集聚的规模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散力 警惕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资源环境负荷转移中国
38、经济区域再平衡中国经济区域再平衡:走向大分散、小集中走向大分散、小集中 中国经济的区域再平衡要求避免区域发展过度集中带来的弊端,重塑国家经济地理应当追求宏观尺度上适度分散,与此同时在区域尺度上相对集中,推进组团式城市发展,发挥集聚经济效应。适度分散与相对集中相结合的空间发展战略,可以归纳为“大分散、小集中”模式。宏观尺度上的适度均衡发展有利于缓解区域发展过度集中带来的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负荷总量过大、人口极化流动与大城市的城市病等问题。应科学探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等发达区域城市群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界定城市群的发展空间上限,切实推进区域经济的优化升级;
39、采用经济杠杆和政策杠杆,引导资本和人口向次发达区域和欠发达区域转移。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 绿色经济 兼顾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可持续性的新经济模式。绿色经济是可以同时产生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经济活动,既保护气候、符合环境要求,又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促进发展。生态文明时代的经济发展方向 绿色发展 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可持续性之间协调发展的发展方式。绿色发展与绿色经济的实质内涵相同 绿色经济强调经济模式的创新 绿色发展强调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理论内涵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理论内涵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 发达地区资源环境负荷超越承载能力 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
40、仍然不在少数 绿色发展首先要解决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目标冲突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兼顾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 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色发展: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可持续性的协调发展 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负荷的脱钩。核心是减轻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负荷,改善环境可持续性。使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核心是使环境可持续性成为生产力。绿色发展的挑战和机遇绿色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绿色发展处于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 绿色发展的挑战 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 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 绿色发展不平衡,短板制约突出,地域差异显著 绿色发展的机遇 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
41、突出问题的窗口期 政府重视,公众关注城市发展的绿色转型城市发展的绿色转型 城市发展绿色转型(Green transforma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经济绿色化:城市经济增长摆脱对资源环境的依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脱钩(Decoupling Natural Resource Use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from Economic Growth)绿色经济化:使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让绿色生态有利可图城市尺度:绿色发展不平衡城市尺度:绿色发展不平衡 绿色发展指数呈现出从东南沿海向西向北逐渐递减的态势绿色发展的短板制约突出绿色发展的短板制约
42、突出 绿色发展的短板明显,制约作用突出。经济发展与可持续性之间不协调,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并非必然重合。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可持续性经济发展城市绿色发展一级指标得分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天津、武汉、成都、郑州等地,经济发达,但环境污染突出,可持续性受到损害。南昌、常德、株洲、南宁、柳州、桂林、湛江、海口等地,可持续性得分较高,但经济发展滞后。石家庄、沈阳、西安、兰州、西宁、乌鲁木齐、淄博、洛阳、大同、石嘴山等地,人均G
43、DP偏低,环境质量退化。城市尺度:绿色发展的空间分化城市尺度:绿色发展的空间分化 低位开发城市 绿色坚守城市 协调发展城市 经济先导城市城市类型城市类型城市个数城市个数一级指标得分一级指标得分经济发展与可持经济发展与可持续性得分比值续性得分比值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绿色发展能力低位开发城市低位开发城市3837.740.739.20.93绿色坚守城市绿色坚守城市3245.162.844.00.72协调发展城市协调发展城市1063.064.845.50.97经济先导城市经济先导城市2069.257.559.31.2020.030.040.050.060.070.020.030.040.050.060.0
44、70.080.0可持续性经济发展绿色发展的现状:挑战和机遇绿色发展的现状:挑战和机遇绿色发展的现状 绿色发展不平衡。沿海地区绿色发展优势明显。深圳、杭州、北京、广州、上海名列前五名城市。绿色发展的短板制约突出。经济发展与可持续性之间不协调,需高度关注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之间的冲突。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 只有少数省份达到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内在统一;部分省份实现了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负荷的脱钩,但尚未达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内在统一;大多数省份仍处于以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负荷脱钩为目标的发展阶段,更没有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在统一。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三期叠加 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
45、键期 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 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小结小结 环境规制效果受到地方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响应的影响。地方政府的政策目标转换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企业对环境规制的行为响应受到集聚经济的影响。制定环境规制政策,需要考虑集聚经济效应的作用。资源环境承载力具有极限性、短板效应、动态性、开放性。空间极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相互作用,这将决定空间经济演化的方向。绿色发展既要绿色,也要发展。一方面要使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负荷的脱钩,另一方面要使可持续性成为生产力。中国各地区绿色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与可持续性之间的不协调现象突出,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之间的冲突仍然存在,需要引起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