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KEY POINTS Define trace element,lis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ce elements.State absorption,transport,metabolism,the basic function and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race elements.List the analytical methods for the assessment of trace elements.Define vitamin,classify the vitamins accoding to solubi
2、lity,state the basic functions of each vitamin.The tests for Diabetes Mellitus diagnosis.State absorption,transport,metabolism and symptoms of vitamin excess and deficiency.State the method of analysis for each vitamin,the principle of reactions.Major Objectives了解了解其他微量元素缺乏的原因、微量元素对健康的其他微量元素缺乏的原因、微量
3、元素对健康的影响及检测的意义。影响及检测的意义。其它维生素的缺乏症、检测其它维生素的缺乏症、检测方法。方法。熟悉熟悉其他其他 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缺乏症和过多症。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缺乏症和过多症。熟悉其他维生素的生理功能、活性形式。熟悉其他维生素的生理功能、活性形式。掌握掌握主要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代谢及代主要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代谢及代谢紊乱和生物化学检验。谢紊乱和生物化学检验。重点重点主要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代谢、缺主要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代谢、缺乏症及生物化学检验。乏症及生物化学检验。难点难点主要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代谢及生主要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
4、生理功能、代谢及生物化学检验。物化学检验。概概 述述人体元素的分类: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人体元素的分类: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微量元素 是指是指含量占人体总重量含量占人体总重量0.01%,每人每日需要量在每人每日需要量在100mg以下的元素。以下的元素。维生素是维持机体生长和代谢所必需,需维生素是维持机体生长和代谢所必需,需要量很小,但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不足,要量很小,但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不足,必须由食物提供的一类低分子化合物必须由食物提供的一类低分子化合物 。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测定的意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测定的意义Brief Contents第一节第一节 微量元素的生物化学检验微量元素的
5、生物化学检验 一、微量元素的生物学特性及与临床的关系一、微量元素的生物学特性及与临床的关系二、主要的微量元素代谢紊乱二、主要的微量元素代谢紊乱三、常见微量元素的检测三、常见微量元素的检测 第二节第二节 维生素异常的生物化学检验维生素异常的生物化学检验 一、维生素的分类及其生理功能一、维生素的分类及其生理功能 二、主要的维生素的代谢二、主要的维生素的代谢 三、常见的维生素生物化学检验三、常见的维生素生物化学检验 第一节第一节 微量元素的生物化学检验微量元素的生物化学检验一、微量元素的生物学特性及与临床的关系一、微量元素的生物学特性及与临床的关系 (一)微量元素的分类(一)微量元素的分类 1.1.
6、必需微量元素是指维持人的生命,保持正必需微量元素是指维持人的生命,保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缺乏时会导致某种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缺乏时会导致某种疾病或严重功能不全。疾病或严重功能不全。2.2.非必需微量元素是指无明显生理功能,也非必需微量元素是指无明显生理功能,也不是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这类微量元不是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这类微量元素有些对人体有害,如汞、铅,有些作用素有些对人体有害,如汞、铅,有些作用不明,如钛、锆等不明,如钛、锆等 (一)人体微量元素的分类(一)人体微量元素的分类必需微量元素 铁(Fe)、铜(Cu)、锌(Zn)、锰(Mn)、钼(Mo)、钴(Co)、钒(V)、铬(Cr)、锡
7、(Sn)、氟(F)、碘(I)、硒(Se)、镍(Ni)、锶(Sr)可能必需微量元素 硼(B)、铋(Bi)、铷(Rb)、硅(Si)、砷(As)非必需的无害微量元素 锆(Zr)、钛(Ti)、铌(Nb)、钡(Ba)有害微量元素 铍(Be)、镉(Cd)、汞(Hg)、铅(Pb)、铝(Al)类 别 元 素(二)引起微量元素缺乏的因素(二)引起微量元素缺乏的因素1.微量元素供应不足微量元素供应不足 食物和饮水中缺乏某种微食物和饮水中缺乏某种微量元素。量元素。2.微量元素的利用率低微量元素的利用率低 肠道疾病造成吸收不肠道疾病造成吸收不良或膳食中某些成分含量过高时可能影响某些微量元良或膳食中某些成分含量过高时可
8、能影响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素的吸收和利用。3.微量元素需要量增加微量元素需要量增加 一般情况下,微量元一般情况下,微量元素的摄入量能满足正常需要,但在某些情况下,如生素的摄入量能满足正常需要,但在某些情况下,如生长、妊娠、哺乳时需要量增加,可发生微量元素的缺长、妊娠、哺乳时需要量增加,可发生微量元素的缺乏。乏。4.遗传缺陷病遗传缺陷病 如隐性遗传的如隐性遗传的Menkes卷发综合卷发综合征可使人体铜代谢异常。征可使人体铜代谢异常。(三)微量元素的生物学特性(三)微量元素的生物学特性1同族置换现象同族置换现象 属于同一族的元素,尤其是属于同一族的元素,尤其是原子量相同的元素,常能相互置换改
9、变元素的生物学原子量相同的元素,常能相互置换改变元素的生物学效应,改变酶的作用,引起生化紊乱和多种疾病。效应,改变酶的作用,引起生化紊乱和多种疾病。2微量元素的相互作用微量元素的相互作用 “拮抗作用拮抗作用”是指体是指体内一种微量元素抑制另一种或多种微量元素的正常生内一种微量元素抑制另一种或多种微量元素的正常生理功能的现象。理功能的现象。“协同作用协同作用”是指体内各元素相互配是指体内各元素相互配合增强生理功能的现象。合增强生理功能的现象。3量效关系量效关系 微量元素对人体的影响都有一个微量元素对人体的影响都有一个安全和适宜的范围,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安全和适宜的范围,过高或过低都会对
10、机体产生不良影响。影响。(四)微量元素对健康的影响(四)微量元素对健康的影响必需微量元素存在于生物体的各种组织中,必需微量元素存在于生物体的各种组织中,其浓度相当稳定。正常情况下,人体对微其浓度相当稳定。正常情况下,人体对微量元素的摄入与排泄是相对平衡的。如果量元素的摄入与排泄是相对平衡的。如果人体对微量元素的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或人体对微量元素的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或排泄过多,会导致微量元素的缺乏,干扰排泄过多,会导致微量元素的缺乏,干扰必需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和营养作用,引必需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和营养作用,引起一定的生理及生物化学过程紊乱,对疾起一定的生理及生物化学过程紊乱,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产生
11、严重影响。病的发生发展产生严重影响。(五)微量元素检测的意义(五)微量元素检测的意义不同疾病时血清或血浆部分微量元素水平变化疾病降低升高恶性肿瘤铁、锌、硒铜、锰高血压硒铅、镉、锌动脉粥样硬化锰、硒、铬铅、镉、钴、钼心脏病硒、铜锌、镉创伤锌、锰、铜、硒镉糖尿病锌、硒、铬 锰镉甲状腺肿大碘、锌铜白血病硒、铬、锌、铁铜肾病综合征锌、铜镉脑动脉硬化铁、锌、钴镉、铝脑梗死硒、锌、铬镉老年性疾病锌、锰、硒铜贫血铁、铜、钴、锰镉感染性疾病铬、锌锰、铜二、主要的微量元素代谢紊乱二、主要的微量元素代谢紊乱环境中的微量元素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环境中的微量元素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粘膜进入人体。元素本身的理化状
12、及皮肤粘膜进入人体。元素本身的理化状态、胃肠道内食物成分及态、胃肠道内食物成分及pH环境、机体的环境、机体的生理或病理状态都将影响元素的吸收生理或病理状态都将影响元素的吸收。微量元素吸收入血后,通常与特异的载体微量元素吸收入血后,通常与特异的载体结合转运到身体特定的组织结合转运到身体特定的组织。微量元素主要通过粪便、尿液、汗液、呼微量元素主要通过粪便、尿液、汗液、呼出气体和皮肤粘膜排出体外。出气体和皮肤粘膜排出体外。二、主要的微量元素代谢紊乱二、主要的微量元素代谢紊乱微量元素摄入量过多时,机体可减少肠道微量元素摄入量过多时,机体可减少肠道吸收,促进排泄;吸收,促进排泄;摄入量不足时,机体可增加
13、肠道吸收,减摄入量不足时,机体可增加肠道吸收,减少排泄来维持体内该元素浓度的相对稳定。少排泄来维持体内该元素浓度的相对稳定。体内的体内的“贮存库贮存库”也可调节其血浓度,维也可调节其血浓度,维持内稳态,但调节能力有限。持内稳态,但调节能力有限。环境的剧烈变化或身体的生理病理情况超环境的剧烈变化或身体的生理病理情况超过机体内稳态调节能力时,则平衡失调,过机体内稳态调节能力时,则平衡失调,可出现代谢紊乱或疾病。可出现代谢紊乱或疾病。(一)铁(一)铁1.1.铁的吸收、运输和代谢铁的吸收、运输和代谢(1)量:)量:35g。(2)分布:)分布:70%存于红细胞血红蛋白中,存于红细胞血红蛋白中,25%分布
14、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主要以铁蛋分布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主要以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形式沉积于肝、脾、骨髓、白及含铁血黄素形式沉积于肝、脾、骨髓、骨骼肌、肠粘膜和肾等器官中;骨骼肌、肠粘膜和肾等器官中;4.9%分布于分布于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含铁的酶;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含铁的酶;0.1%为循为循环血浆中铁。环血浆中铁。(一)铁(一)铁(3)来源:食物。)来源:食物。(4)消化吸收:)消化吸收:由消化道经十二指肠吸由消化道经十二指肠吸收,胃和回肠吸收能力小。收,胃和回肠吸收能力小。(4)影响因素:)影响因素:(5)去路:)去路:吸收入肠粘膜的铁有两条去吸收入肠粘膜的铁有两条去路:一是与脱铁蛋白结合成
15、铁蛋白贮存于细路:一是与脱铁蛋白结合成铁蛋白贮存于细胞内;二是以胞内;二是以Fe2+形式进入血液。形式进入血液。(6)排泄:)排泄:主要通过肠道、肾脏、汗腺主要通过肠道、肾脏、汗腺等排出体外。等排出体外。(一)铁(一)铁2.铁的生理作用铁的生理作用 铁为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及铁为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及某些呼吸酶的成分,参与体内氧与二氧化碳某些呼吸酶的成分,参与体内氧与二氧化碳的转运、交换和组织呼吸过程。的转运、交换和组织呼吸过程。催化促进催化促进-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 A、嘌呤与胶原合成、抗体产生、脂类从血液中嘌呤与胶原合成、抗体产生、脂类从血液中转运及药
16、物在肝脏中解毒等。转运及药物在肝脏中解毒等。(一)铁(一)铁3.铁代谢紊乱铁代谢紊乱(1)铁缺乏及铁缺乏症)铁缺乏及铁缺乏症 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常见营养缺乏病是常见营养缺乏病。(2)铁中毒)铁中毒 铁中毒包括急性中毒和铁中毒包括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慢性中毒。(二)碘(二)碘1.碘的吸收、运输和代谢碘的吸收、运输和代谢(1)量:)量:2550mg。(2)分布:)分布:7080%被甲状腺滤泡细被甲状腺滤泡细胞摄取和浓聚胞摄取和浓聚。(3)消化吸收:)消化吸收:碘在胃和小肠上段迅速并碘在胃和小肠上段迅速并几乎完全被吸收,皮肤、呼吸系统及黏膜也可几乎完全被吸收,皮肤、呼吸系统及黏膜也可吸收碘。吸收
17、碘。(4)血液中存在形式:)血液中存在形式:游离和可透析。游离和可透析。(5)排泄:)排泄:体内碘体内碘80由尿排出,由尿排出,10由粪便排出,随汗液或通过呼吸排出较少。由粪便排出,随汗液或通过呼吸排出较少。(二)碘(二)碘2.碘的生理功能碘的生理功能 参与甲状腺素合成参与甲状腺素合成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细胞分化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细胞分化 促进维生素吸收和利用促进维生素吸收和利用 加速生长发育;加速生长发育;保持正常的生殖功能;保持正常的生殖功能;促进神经系统发育、组织的发育和分化。促进神经系统发育、组织的发育和分化。(二)碘(二)碘3.碘代谢紊乱碘代谢紊乱(1)碘缺乏及碘缺乏症)碘缺乏及碘缺乏
18、症 临床表现是克临床表现是克汀病,其他类型包括甲状腺肿、认知及神经汀病,其他类型包括甲状腺肿、认知及神经肌肉障碍、胚胎和新生儿死亡率增加、聋哑肌肉障碍、胚胎和新生儿死亡率增加、聋哑和生育力降低。和生育力降低。(2 2)碘过量)碘过量 (三)硒(三)硒1.吸收、运输和代谢吸收、运输和代谢(1)量:)量:约约1421 mg。(2)分布:)分布:肝脏、胰腺、胃和脾肝脏、胰腺、胃和脾。以含以含硒酶或硒蛋白的形式存在硒酶或硒蛋白的形式存在(3)消化吸收:)消化吸收:十二指肠吸收,无机硒十二指肠吸收,无机硒与有机硒都易被吸收与有机硒都易被吸收。(4)载体:)载体:-球蛋白或球蛋白或-球蛋白球蛋白。(5)排
19、泄:)排泄:大部分硒经尿排出,少量随大部分硒经尿排出,少量随胆汁、胰液、肠液分泌到肠内由粪便排出。胆汁、胰液、肠液分泌到肠内由粪便排出。(三)硒(三)硒2.生理功能生理功能(1)硒与酶、维生素的关系)硒与酶、维生素的关系(2)增强免疫作用)增强免疫作用(3)保护心血管功能)保护心血管功能(4)促进生长、保护视觉器官及抗肿瘤)促进生长、保护视觉器官及抗肿瘤(5)解毒作用)解毒作用(三)硒(三)硒3.代谢紊乱代谢紊乱(1 1)硒缺乏及硒缺乏症)硒缺乏及硒缺乏症 硒缺乏硒缺乏已已 被证实是发生克山病的重要原因。被证实是发生克山病的重要原因。(2 2)硒中毒)硒中毒 多由误服或接触所致。多由误服或接触
20、所致。(四)锌(四)锌1.吸收、运输和利用吸收、运输和利用(1)量:约)量:约1.52.5g 。(2)分布:)分布:骨骼、前列腺、视网膜、肌骨骼、前列腺、视网膜、肌肉。肉。(3)消化吸收:)消化吸收:通过十二指肠和空肠吸通过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收。(4)载体:清)载体:清蛋白(占蛋白(占60%70%)或)或2-巨球蛋白(占巨球蛋白(占30%40%)。(5)排泄:)排泄:粪便排出,仅小部分从尿液粪便排出,仅小部分从尿液和汗液中排出。和汗液中排出。(四)锌(四)锌2.生理功能生理功能(1)组成酶成分或酶激活剂)组成酶成分或酶激活剂(2)促进生长发育与组织再生)促进生长发育与组织再生(3)维持生物膜
21、结构和功能)维持生物膜结构和功能(4)促进维生素)促进维生素A代谢和生理作用代谢和生理作用(5)参与免疫功能)参与免疫功能(四)锌(四)锌3.代谢紊乱代谢紊乱(1 1)锌缺乏及缺乏症)锌缺乏及缺乏症 原因原因临床表现临床表现(2 2)锌中毒)锌中毒原因原因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五)铜(五)铜1.吸收、运输和代谢吸收、运输和代谢(1)分布:)分布:肌肉、骨骼和肝脏。肌肉、骨骼和肝脏。(2)消化吸收:)消化吸收:在十二指肠依靠主动吸在十二指肠依靠主动吸收或被动扩散的方式吸收收或被动扩散的方式吸收。(3)锌和镉锌和镉 对对铜的吸收有拮抗作用。铜的吸收有拮抗作用。(4)血液载体:)血液载体:清蛋白、转铜蛋
22、白清蛋白、转铜蛋白。(5)排泄:)排泄:通过粪、尿和汗排出通过粪、尿和汗排出。(五)铜(五)铜2.生理功能生理功能(1)参与铁代谢,维持正常造血功能)参与铁代谢,维持正常造血功能(2)促进结缔组织形成,促进蛋白交联)促进结缔组织形成,促进蛋白交联(3)超氧化物转化)超氧化物转化(五)铜(五)铜3.代谢紊乱代谢紊乱(1 1)缺乏及缺乏症)缺乏及缺乏症 原因原因临床表现临床表现(2 2)铜中毒)铜中毒原因原因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六)铝(六)铝 1.吸收、运输和代谢吸收、运输和代谢(1)一种对人体有害的微量元素一种对人体有害的微量元素(2)量:约)量:约45150mg。(3)分布:)分布:所有组织。所
23、有组织。(4)消化吸收:)消化吸收:胃及十二指肠的酸性环胃及十二指肠的酸性环境中境中。(5)载体:)载体:运铁蛋白、清蛋白运铁蛋白、清蛋白。(6)排泄:)排泄:主要通过肾脏主要通过肾脏,胆汁可排出胆汁可排出少量铝。少量铝。(六)铝(六)铝2.生理功能生理功能 对酶的影响对酶的影响 3.毒性毒性 可以在脑组织中蓄积可以在脑组织中蓄积 直接作用于骨组织直接作用于骨组织 可引起低色素性贫血可引起低色素性贫血 对免疫功能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免疫功能有明显抑制作用 影响多种酶活性影响多种酶活性(七)铅(七)铅 1.吸收、运输和代谢吸收、运输和代谢(1)一种对人体有害的微量元素一种对人体有害的微量元素。(2)
24、进入途径:)进入途径:手手-口途径口途径,呼吸道呼吸道,皮皮肤肤。(3)分布:)分布:交换池和储存池。交换池和储存池。(4)消化吸收:)消化吸收:胃及十二指肠的酸性环胃及十二指肠的酸性环境中境中。(6)排泄:)排泄:约约70%80%经肾脏,经肾脏,15%15%通通过胆汁,约过胆汁,约8%8%头发和指甲、汗液排出体外。头发和指甲、汗液排出体外。(七)铅(七)铅2.中毒中毒铅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金属元素,在铅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金属元素,在人体内无任何生理功能,其理想的血浓度为人体内无任何生理功能,其理想的血浓度为零。零。血铅水平超过血铅水平超过450450gg/L/L时可能出现临床时可能出现临床
25、症状。症状。(七)铅(七)铅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神经系统神经系统(2)消化系统消化系统(3)血液系统血液系统(4)泌尿系统泌尿系统(八)其他微量元素(八)其他微量元素 其他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缺乏其他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缺乏症、过多症元素体内含量(g)吸收部位转运载体主要生理功能缺乏症过多症氟2.6小肠上段红细胞,清蛋白防龋齿、促生长、参与氧化还原和钙磷代谢龋齿,骨质疏松,贫血氟斑牙,氟骨症、骨质增生锶0.32未明确未明确维持血管功能和通透性,骨骼和牙齿组成成分 骨质疏松,抽搐症,龋齿关节痛,大骨节病,肌肉萎缩锰0.02十二指肠红细胞,-球蛋白,锰转运蛋白参与糖代谢,增强蛋白质代谢,合成维生素,
26、防癌软骨病,营养不良,神经紊乱,生殖功能受抑乏力,帕金森症,心肌梗塞钒0.018胃肠道转铁蛋白刺激骨髓造血,促生长,参与胆固醇和脂肪代谢胆固醇高,生殖功能低下,贫血,冠心病 结膜炎,鼻咽炎,心肾受损锡0.017呼吸道,皮肤未明确促进蛋白质和核酸合成,促进生长,催化氧化还原反应抑制生长贫血,胃肠炎,影响寿命镍0.01呼吸道清蛋白参与细胞激素和色素的代谢,刺激造血,激活酶 生长抑制,肾衰,磷脂质代谢异常鼻咽痛,皮肤炎,白血病,肺癌铬0.006回肠,十二指肠运铁蛋白,1-球蛋白增强胰岛素作用,调节胆固醇、糖和脂肪代谢 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脂,胰岛素功能失常损伤肝肾,皮肤炎,致癌钼0.005呼吸道,
27、消化道红细胞,钼-铜蛋白组成氧化还原酶,抗铜贮铁,维持动脉弹性心血管病,克山病,生长抑制,龋齿脱毛,软骨,贫血,侏儒症钴0.003十二指肠,回肠1-球蛋白造血,维生素B12的成分,促进核酸和蛋白质合成心血管病,贫血,脊髓炎,气喘,青光眼心肌病变,心力衰竭,高血脂三、常见微量元素的检测三、常见微量元素的检测(一)样品的采集与保存(一)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样品主要包括样品主要包括:体液:血液、血清、血浆、尿液、脑脊体液:血液、血清、血浆、尿液、脑脊液、唾液、胃液、胆汁、乳汁、汗液、精液等。液、唾液、胃液、胆汁、乳汁、汗液、精液等。固体:主要为毛发、指甲、骨骼、粪便、固体:主要为毛发、指甲、骨骼、粪便
28、、结石、牙齿等。结石、牙齿等。脏器组织:肝、肾、心、肠、肺、脑、脏器组织:肝、肾、心、肠、肺、脑、脾、睾丸、胎盘、肌肉、脂肪和肿瘤组织等。脾、睾丸、胎盘、肌肉、脂肪和肿瘤组织等。蛋白质。蛋白质。(一)样品的采集与保存(一)样品的采集与保存遵循的原则遵循的原则均一性和代表性均一性和代表性针对性针对性适时性适时性(一)样品的采集与保存(一)样品的采集与保存1.血液样品血液样品包括全血、血浆、血清、白细胞、血小包括全血、血浆、血清、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等。板、红细胞等。注意保存注意保存2.2.毛发样品毛发样品 包括头发、胡须、腋毛等。为非侵入性包括头发、胡须、腋毛等。为非侵入性 。采集:枕部发际以
29、上采集:枕部发际以上2 2cmcm的全发的全发1 12 2g g,或随机取样。或随机取样。(一)样品的采集与保存(一)样品的采集与保存3.尿液样品尿液样品 4.唾液样品唾液样品 5.脏器样品的采集脏器样品的采集 6.指甲样品指甲样品(二二)样品的制备和前处理方法样品的制备和前处理方法 处理目的处理目的处理原则处理原则处理方法:处理方法:稀释法、高压湿消化法、微波稀释法、高压湿消化法、微波消解法、高温干灰化法、常压湿消化法、消解法、高温干灰化法、常压湿消化法、燃烧法等。燃烧法等。(三三)样品的分析测定方法样品的分析测定方法1.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 原理:原理:主要优点:精密度较高、准确性好、选择
30、主要优点:精密度较高、准确性好、选择性也较好、仪器设备价格便宜、操作容易。性也较好、仪器设备价格便宜、操作容易。缺点:易受干扰、灵敏度低、且必须用掩缺点:易受干扰、灵敏度低、且必须用掩蔽剂或其他分离手段排除复杂基底或干扰蔽剂或其他分离手段排除复杂基底或干扰离子。离子。(三三)样品的分析测定方法样品的分析测定方法2.电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 原理:原理:分类:分类:离子选择电极法、极谱法和阳极溶离子选择电极法、极谱法和阳极溶出伏安法。出伏安法。3.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理原理分类:分类: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石墨炉原子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化学原子吸收光谱法。吸收光谱
31、法、化学原子吸收光谱法。(三三)样品的分析测定方法样品的分析测定方法优点:优点:简便、灵敏、准确,可测定简便、灵敏、准确,可测定70多种多种元素。元素。缺点:不能测定非金属元素。缺点:不能测定非金属元素。4.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原理原理优点:优点:灵敏、准确、快速,干扰小且可以灵敏、准确、快速,干扰小且可以多元素同时测定多元素同时测定。缺点: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缺点:结构复杂,价格昂贵 。(三三)样品的分析测定方法样品的分析测定方法5.中子活化分析法中子活化分析法原理原理优点:分析灵敏度高、无需任何分离的无损分析、优点:分析灵敏度高、无需任何分离的无损分析、简便、
32、快速,同一样品可同时进行多元素测定。简便、快速,同一样品可同时进行多元素测定。缺点:分析设备复杂,价格贵且分析周期长缺点:分析设备复杂,价格贵且分析周期长 。6.6.其他分析方法:毛细管电泳法、分子发光分析法、其他分析方法:毛细管电泳法、分子发光分析法、X X射线荧光光谱法、质谱法、色谱法、电子探针及射线荧光光谱法、质谱法、色谱法、电子探针及多种联用技术多种联用技术 (四)主要的微量元素测定(四)主要的微量元素测定 分析方法需考虑的因素:分析方法需考虑的因素:精密度与准确度;精密度与准确度;灵敏度与检出限;灵敏度与检出限;基质影响;基质影响;线性范围;线性范围;具有多元素同时检测的能力;具有多
33、元素同时检测的能力;及时性。及时性。(四)主要的微量元素测定(四)主要的微量元素测定质量控制质量控制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 建立一套完整的微量元素检测系统建立一套完整的微量元素检测系统 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因素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因素 重要微量元素的检测方法重要微量元素的检测方法 元素元素检测方法检测方法标本标本参考范围参考范围铁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谱法血清、全、头发、血清、全、头发、指甲指甲血清:男血清:男10.729.5mol/L,女女9.126.5mol/L锌锌分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阳极溶原子吸
34、收光谱法、阳极溶出伏安法、中子活化法出伏安法、中子活化法血清、血、全血、血清、血、全血、白细胞、尿液、白细胞、尿液、唾液、头发、唾液、头发、血清:血清:9.218.4mol/L尿液:尿液:11.988.6mol/L全血:全血:3.813.0mol/L儿童血浆儿童血浆:11.515.3mol/L铜铜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发射光谱法、阳极谱法、发射光谱法、阳极溶出伏安法、中子活化法溶出伏安法、中子活化法血清、血浆、全血清、血浆、全血、尿液、组织血、尿液、组织血清:男血清:男11.022.0mol/L 女女11.619.4mol/L尿液:尿液:0.160.94mol/24
35、h碘碘中子活化法中子活化法血清、全血血清、全血血清:血清:6070g/L全血:全血:4060g/L硒硒荧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荧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子活化法谱法、中子活化法血清、血浆、全血清、血浆、全血、尿血、尿全血:全血:0.941.88mol/L尿液:尿液:0.060.38mol/24h铝铝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光光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光光度法、荧光分析法度法、荧光分析法血清、血浆、全血清、血浆、全血、血、24小时小时尿液尿液血清:血清:12.2159.4 nmol/L尿液:尿液:667.1778.3 nmol/24h 全血:全血:74.1259.4 nmol/L锰锰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36、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发射光谱法、分光光度法发射光谱法、分光光度法血清、血浆和全血血清、血浆和全血血清:血清:9.024.0 nmol/L尿液:尿液:27.3 nmol/L全血:全血:127.44191.1 nmol/L铬铬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子活化法中子活化法血清、血浆、尿液血清、血浆、尿液血清:血清:2.03.0 nmol/L尿液:尿液:3.0 nmol/L镍镍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位素稀释质谱法同位素稀释质谱法血清、血浆、尿液血清、血浆、尿液血清:血清:0.8518.4 nmol/L尿液:尿液:
37、11.988.6 nmol/L全血:全血:0.8518.2 nmol/L钴钴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子活化法、发射光谱法中子活化法、发射光谱法血清、血浆、全血、血清、血浆、全血、尿液尿液血清:血清:8.48 nmol/L尿液:尿液:16.97 nmol/L全血:全血:8.4866.27 nmol/L铅铅双硫腙络合比色法、原子双硫腙络合比色法、原子吸收光谱法、阳极溶出伏吸收光谱法、阳极溶出伏安法安法手指血、静脉血、手指血、静脉血、尿液尿液红细胞:红细胞:0.572.17mol/L尿液:尿液:14.586.3 nmol/24h全血:全血:0.251.30 mol/L钼钼原子吸
38、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血清、血浆、尿液血清、血浆、尿液血清:血清:10.4 nmol/L尿液:尿液:104.2166.8 nmol/L 第二节第二节 维生素的生物化学检验维生素的生物化学检验 维生素的共同的特征维生素的共同的特征 不参与机体的组成,也不提供能量;不参与机体的组成,也不提供能量;需要量少,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很少,需要量少,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很少,必需从环境中摄取补充;必需从环境中摄取补充;虽然机体需要量很少,但在生命活动中有虽然机体需要量很少,但在生命活动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十分重要的作用。一、维生素的分类及其生理功能一、维生素的分类及其生理功能(一)维生素的分类(一)维生素
39、的分类 按溶解性质将其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按溶解性质将其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性维生素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维生素D、维维生素生素E、维生素维生素K,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及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及有机溶剂有机溶剂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维生素族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维生素B2、维生素维生素PP、维生素维生素B6、叶酸、叶酸、维生素维生素B12、泛酸、生物素等)和维生素泛酸、生物素等)和维生素C(二)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二)维生素的生理功能 一些重要的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一些重要的维生素的生理功能维生素维生素英文名称英文名称
40、活性形式活性形式主要生理功能主要生理功能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维生素A(抗干眼(抗干眼病维生素)病维生素)vitaminA,retinol11-顺视黄醛、视黄醇、顺视黄醛、视黄醇、视黄酸视黄酸1.参与视紫红质的合成,维持正常视觉参与视紫红质的合成,维持正常视觉2.维持上皮正常生长与分化维持上皮正常生长与分化3.促进生长发育促进生长发育4.抑癌作用抑癌作用5.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功能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功能维生素维生素D(抗佝偻(抗佝偻病维生素)病维生素)vitamin D,calciferol1,25-(OH)2D31.促进钙磷吸收,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钙磷吸收,调节钙磷代谢2.促进骨盐代谢与骨的
41、正常生长促进骨盐代谢与骨的正常生长3.调节基因转录调节基因转录4.对骨细胞呈现多种作用对骨细胞呈现多种作用维生素维生素E(生育酚)(生育酚)vitamin E,tocopherol生育酚生育酚1.抗氧化作用,维持生物膜结构与功能抗氧化作用,维持生物膜结构与功能2.维持生育功能维持生育功能3.促进蛋白质更新合成促进蛋白质更新合成4.调节血小板粘附和聚集作用调节血小板粘附和聚集作用维生素维生素K(凝血维(凝血维生素)生素)vitamin K,phylloquinone2-甲基甲基-1,4-萘醌萘醌1.参与凝血因子参与凝血因子、的合成的合成2.参与骨钙代谢参与骨钙代谢维生素英文名称活性形式主要生理功
42、能(三)维生素的缺乏与中毒(三)维生素的缺乏与中毒 1.维生素的缺乏维生素的缺乏 摄入不足;摄入不足;吸收利用率低;吸收利用率低;相对需要量增加;相对需要量增加;食物以外的维生素供给不足。食物以外的维生素供给不足。2.2.维生素的中毒维生素的中毒 :摄入过多脂溶性维生素:摄入过多脂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一)维生素A1.吸收、转运和代谢:吸收、转运和代谢:(1 1)分类:维生素)分类:维生素A1(视黄醇)和维生素视黄醇)和维生素A2(3-脱氢视黄醇)两种,临床上多为维生素脱氢视黄醇)两种,临床上多为维生素A1。(2 2)生物活性形式:)生物活性形式:9-顺式视黄醛及顺式视黄醛及11-顺式视顺
43、式视黄醛是体内。黄醛是体内。(3 3)吸收部位:小肠。视黄醇、视黄醛、视黄)吸收部位:小肠。视黄醇、视黄醛、视黄酸在血液、组织间隙和细胞内主要与视黄醇结合蛋酸在血液、组织间隙和细胞内主要与视黄醇结合蛋白结合。白结合。(4)以)以酯的形式贮存于肝实质细胞和星状细胞。酯的形式贮存于肝实质细胞和星状细胞。(一)维生素(一)维生素A2.代谢紊乱代谢紊乱(1)缺乏及缺乏症)缺乏及缺乏症 原因原因临床表现:暗适应能力下降,严重者可临床表现:暗适应能力下降,严重者可致夜盲症和干眼病,致夜盲症和干眼病,(2)中毒)中毒 大量或长期口服维生素大量或长期口服维生素A可可能引起毒性反应,包括三类毒性反应:急性、能引
44、起毒性反应,包括三类毒性反应:急性、慢性和致畸。慢性和致畸。(一)维生素(一)维生素A1.吸收、转运和代谢吸收、转运和代谢(1 1)吸收部位:小肠。)吸收部位:小肠。(2 2)贮存:脂肪组织中,其次为肝、大脑、)贮存:脂肪组织中,其次为肝、大脑、肺、脾、骨,皮肤。肺、脾、骨,皮肤。(3)分解:)分解:肝脏中进行。肝脏中进行。(4 4)排泄:随胆汁排入肠内随粪便排出。)排泄:随胆汁排入肠内随粪便排出。(一)维生素(一)维生素D2.代谢紊乱代谢紊乱(1)缺乏及缺乏症)缺乏及缺乏症 临床表现:缺乏导致肠吸收钙和磷减少临床表现:缺乏导致肠吸收钙和磷减少 。佝偻病(小儿),骨质软化症和骨质疏佝偻病(小儿
45、),骨质软化症和骨质疏松症(成人)。松症(成人)。(2)中毒)中毒 。(三)维生素(三)维生素E 1.吸收、转运和代谢吸收、转运和代谢(1)具有具有-生育酚生物活性的一类物质。生育酚生物活性的一类物质。(2 2)吸收部位:小肠)吸收部位:小肠 。血液中与乳糜微粒和极。血液中与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结合。低密度脂蛋白结合。(3 3)贮存:脂肪组织)贮存:脂肪组织 2.2.代谢紊乱代谢紊乱 (1 1)缺乏及缺乏症)缺乏及缺乏症 原因为吸收不良。缺乏时,原因为吸收不良。缺乏时,出现氧化磷酸化障碍,氧利用效率降低。出现氧化磷酸化障碍,氧利用效率降低。(2 2)中毒)中毒 (四)维生素(四)维生素B1
46、 1.的吸收、转运和代谢的吸收、转运和代谢(1)活性形式:)活性形式:焦磷酸硫胺素焦磷酸硫胺素(2)吸收部位:)吸收部位:空肠空肠(3)分布:)分布:骨骼肌、肝脏、心脏、肾骨骼肌、肝脏、心脏、肾(4)排泄:)排泄:肾脏肾脏 2.代谢紊乱代谢紊乱(1)缺乏及缺乏症)缺乏及缺乏症:脚气病脚气病(2)增高)增高(五)维生素(五)维生素B121.吸收、转运和代谢吸收、转运和代谢(1)称钴胺素称钴胺素,惟一含金属元素的维生素惟一含金属元素的维生素(2)吸收部位:)吸收部位:胃肠道的上部胃肠道的上部 (3)转运载体:)转运载体:转钴胺素蛋白转钴胺素蛋白(4)排泄:)排泄:肾脏肾脏 2.代谢紊乱代谢紊乱(1
47、)缺乏及缺乏症)缺乏及缺乏症:巨幼细胞贫血和神经方面巨幼细胞贫血和神经方面的症状的症状(2)增高)增高:湿疹、哮喘、面部浮肿湿疹、哮喘、面部浮肿(六)维生素(六)维生素C1.吸收、转运和代谢吸收、转运和代谢 (1 1)又名抗坏血酸。)又名抗坏血酸。(2 2)吸收部位:小肠被吸收,绝大多数在小肠)吸收部位:小肠被吸收,绝大多数在小肠远端由钠依赖主动转运系统吸收。吸收率随摄人量远端由钠依赖主动转运系统吸收。吸收率随摄人量的增加而降低。的增加而降低。2.2.代谢紊乱代谢紊乱(1 1)缺乏及缺乏症)缺乏及缺乏症 缺乏的主要原因是饮食习缺乏的主要原因是饮食习惯、供应不足、新鲜水果和蔬菜摄入不足等。维生惯
48、、供应不足、新鲜水果和蔬菜摄入不足等。维生素素C C严重摄人不足可致维生素严重摄人不足可致维生素C C缺乏症即坏血病缺乏症即坏血病。(2 2)中毒)中毒(七)叶酸(七)叶酸 1.吸收、转运和代谢吸收、转运和代谢(1)吸收部位:叶酸在小肠上段易被吸收,)吸收部位:叶酸在小肠上段易被吸收,在肠黏膜里还原成四氢叶酸(在肠黏膜里还原成四氢叶酸(THF),),血浆血浆中大部分与清蛋白疏松结合。中大部分与清蛋白疏松结合。(2)分布:约)分布:约50贮存于肝,且贮存于肝,且80以以5-甲基四氢叶酸形式存在。甲基四氢叶酸形式存在。(3)通过胆汁和尿排出体外。)通过胆汁和尿排出体外。2.叶酸的代谢紊乱叶酸的代谢
49、紊乱(1)缺乏及缺乏症)缺乏及缺乏症 三、常见维生素的生物化学检验三、常见维生素的生物化学检验评价维生素营养状况的方法较多,可以测定评价维生素营养状况的方法较多,可以测定血液及尿液中维生素的量、排泄速率、相应血液及尿液中维生素的量、排泄速率、相应的代谢产物,以及测定与某些维生素相关酶的代谢产物,以及测定与某些维生素相关酶的活力。的活力。测定维生素的常用方法有直接法(如分光光测定维生素的常用方法有直接法(如分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放射度法、荧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放射配体法)和间接法(微生物学定量法)。配体法)和间接法(微生物学定量法)。三、常见维生素的生物化学检验三、常见维
50、生素的生物化学检验方法选择考虑的因素:方法选择考虑的因素:检测限、准确度、精检测限、准确度、精密度、适用性等密度、适用性等。测定原则:测定原则: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和标本种类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和标本种类。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分析前、分析后和分析中分析前、分析后和分析中。影响参考范围的因素:影响参考范围的因素:测定方法之间、饮食、测定方法之间、饮食、生物节律、种族、地域、身体生理和病理状生物节律、种族、地域、身体生理和病理状况、标本、季节等。况、标本、季节等。(一)维生素(一)维生素A一般以测定血清视黄醇来代表维生素一般以测定血清视黄醇来代表维生素A的水平。的水平。测定视黄醇的方法有分光光度法、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