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赤壁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苏轼的生平、作品,以及文章的创作背景,积累文化常识。2 .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疏通文意并背诵全文。3 .了解“赋”的相关知识,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语言艺术。4 .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教学重难点1、2、3是重点,4是难点教法学法诵读体悟法,问题导入法,合作探究法,分类整理法考点关联文言词句理解,内心的矛盾,变与不变的人生哲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这实在是一种相辅相成的有趣关系。苏东坡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着黄州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苏东坡进
2、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二、苏轼的复杂思想儒:积极入世,忧国忧民,平生倾慕贾谊佛:精通佛学,不计得失,常与僧人来往道:好学老庄,齐万物,一死生,追求内心平和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与佛道的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但又奇妙地统一在苏轼身上。当儒家思想遭遇挫折时,苏轼却能峰回路转,在佛道二家思想中找到精神归宿。三、写作背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竹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立在江边赤壁之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
3、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四、文体常识L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有辞赋、骈赋、律赋、文赋等。赋在形式上有三个特点: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排偶和藻饰是赋的一大特征。赋在内容上的特点:铺采摘文,体物写志。赋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2.赋的演变古赋(秦汉):指六朝以前的赋体,汉代主要以铺张渲染为能事,鸿篇巨制,繁缗富丽。骈赋(魏晋南北朝):受骈文影响,讲究对仗工整。律赋(唐):科举中写赋,按照诗歌声律,除句式对偶外,还限制用韵,规定平仄配合,音律谐和。文赋(宋):打破声律限制,加入散文特点。诗以
4、抒发情感为重,赋则以叙事状物为主。五、诵读文章,疏通文意,探究问题1 .读准字音,读准语调壬戌(renxu)属客(zhti)冯虚(ping)和之(脸)蔑妇(ID愀然(qio)触胪(zhulu)酉丽酒(shT)横槊(shud)匏樽(p3。)扁舟(pi而)蜉蟾(fu)须臾(yU)2 .第一段问题探究思考1:概括第一段的内容。明确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思考2:开头第一句在全文中有何作用?明确首句紧扣题目,写月圆之夜与客泛舟赤壁,点明出游的时间、人物、方式、地点。这是赋的常规写法。思考3:本段苏子的心情怎么样?为何?明确乐甚。因为美景、畅饮、友情等。思考4:第一段描写的赤壁之景美在
5、何处?为什么这样写?明确这一段的描写蕴含着一种深沉隽永的诗意。泛舟赤壁之下,头顶一轮皓月,脚踩万顷碧水,白茫茫的水汽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漂浮于水面,任意飘荡。景象如梦境一般,赏心悦目,令人陶醉其中。作者这样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长江的大气、饮酒吟诗的快感、豁达的情境都使下文的悲”显得更加浓重和凄凉,为下文写“悲”做了铺垫。思考5:鉴赏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明确清风轻拂人面,江上风平浪静。这一句描写了一个宁静、优美的环境,短短两句,就描绘出秋江的爽朗和澄静,这也正是游人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内心写照。思考6:试分析“徘徊一词的效果。明确月亮从东山后面露出了脸,到斗宿和牛宿之
6、间就徘徊不前了,一出,一徘徊,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月亮不易察觉的缓缓移动,以及对游人的依依眷恋和脉脉含情。也反映出作者看月亮时愉悦的感受。3 .第二段问题探究思考1:概括本段的内容。明确悲凉箫声的伤感。思考2:联系本文的背景,说说歌词中的“桂棹”“兰桨有什么含义?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桂棹,兰桨,比喻品行高洁。美人指作者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歌声表现了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思考3:写客人呜呜然”的箫声,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明确此处描写箫声,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
7、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作用:四个比喻、两处夸张的应用渲染了箫声的悲凉,而正是这种悲凉触动了作者受挫之后的那种隐忧微愁,由此作者不禁触景伤怀,浮想联翩,悲从中来。思考4: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样发生变化的?又因为什么?明确由乐到悲。主要由客人的洞箫声引发的。由歌声想到人生无常和生命的短暂。第二课时4 .第三段问题探究思考1:概括本段的内容。明确人生失意的悲情。思考2:“方其而今安在哉”,是如何塑造曹操形象的?明确“方其”以下,从曹操兵力的强大和地盘的扩张写出了其声势和气派,然后以“酗酒临江,横槊赋诗”八字勾画出曹操盖世英雄的形象,显得格外饱满,有
8、立体感。最后“固一世之雄也”的一总,“而今安在哉”的一跌,最见功力。上一句所谓“顿挫以蓄势”,下一句所谓“折落以寄慨”。说明人,包括曹操这样的英雄,生命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与天地长存。这几句,是推测,是想象,却全力以赴,大肆渲染,此即所谓“铺”,乃作赋之正规写法。思考3: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那么,“客人”之悲来自哪几方面?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明确对比。一是由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曹操、周瑜)的消逝想到自己的渺小,二是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三是要摆脱现实处境(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却“知不可乎骤得。赋写“客人”的生悲之因,实为下文写苏子的开导之词蓄势。5 .第四段
9、问题探究思考1:概括本段的内容。明确随缘而安的态度。思考2:针对客所发出的人生悲叹,苏子是如何劝说客的?这体现了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明确苏子从两个角度来劝说客: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变化;从不变的角度,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人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从“取与不取”的角度。大自然是个无穷的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摒弃(不取)蜗角虚名,而取无穷的自然万物(明月清风)为“吾”所享用。作者认为,应该忘怀得失,顺其自然,从中得到乐趣。这体现了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
10、态度。思考3:作者是如何回应客人的悲叹的?明确从具体的月亮和水说起,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得出了无论是宇宙还是人生,都是相对的道理。认为如果从变的角度来看,人生百年,天长地久,其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曾保持常态;如果从不变的角度来看,万物无穷无尽,人生也一样绵延不息。思考4: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观?如何评价?明确这是一种辩证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这种宇宙观表现了诗人对政治迫害的的蔑视,对于所追求的理想的坚持;表现了他在身处逆境时候的一种豁达、开朗、乐观、自信;也表现了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包含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安慰。思考5:那么诗人主张从什么地方寻求安慰呢?明确江上之清风,山间之
11、明月。非但不必因为“吾生之须臾”而羡“长江之无穷”,而是要使“无穷”的万事万物为“吾生”所享有。6 .第五段问题探究思考1:概括本段的内容。明确忘情尘世的洒脱。思考2:文章为什么以酒后“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的景象作结?这样写有何作用?明确呼应开头,如“舟中”呼应“泛舟”,“东方之既白”呼应“月出于东山之上”,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反衬,用“杯盘狼籍”的杂乱来反衬作者内心世界的舒适、宁静。这时的喝酒已不是为了借酒消愁,而是因为精神达到了“自由”和“解放”以后的轻松愉悦。(2)作用:作者极写游赏之乐,进入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表达了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思考3:这样的结尾有什么深刻含
12、义?明确这种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第三课时六、整体探究思考1:本文采用了主客问答、抑客扬主的形式,文中的“客指谁?如何理解“客”的存在?明确(1)观点一:是认同文章的纪实性。有人考证同游之客确有其人,就是道士杨世昌。杨道士多才多艺,善画山水,长于吹箫。从文中客有吹洞箫者”一句,也可作出判断。观点二:是认同形式上的虚托性。主客问答这种形式本来就是赋体文章的典范手法。苏子能从清风明月中寻求解脱,蕴含了多少无奈与伤悲!苏子随之阐说自己的变与不变论,进行劝慰。这与其说是劝客,莫若说是“慰己。所以,主客我们都可以理解
13、为苏轼自己。这是现实中的肉身与独立之精神的对话。(2)无论客指谁,客的存在是对主一一苏子极好的衬托:客的落寞伤感,反衬出苏子身遭贬谪、身处逆境而不消沉、不颓废的人生智慧;客的悲观消极,反衬出苏子乐观、旷达、洒脱的积极情怀。思考2: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是如何体现的?明确保留传统赋体诗的特质和情韵特点:运用赋体传统的对话形式、韵文和对偶句式,使文章富有节奏感。突破了传统赋的表现手法:章法结构和语言格式注入了更多散文因素,造语多有变化,用典不拘故事,写景富于变化,使文章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不拘一格。思考3:赤壁赋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有人说作者在这里触景生情,借题
14、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感悟,流露出一种“人生短促无常的消极情绪。你觉得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消极的吗?明确观点一不是消极的。全文通过主客对话表现出的忧伤和喜乐,都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感情的真实反映。作者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提倡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得这篇文章具有了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观点二是消极的。作者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无常,美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文中客人的回答表现了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
15、的思想,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的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作者慨叹个人渺小、人生短暂,流露出不能改变自身命运的忧伤和无奈。七、赏析特色1 .“以文为赋、骈散结合。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2 .形象优美,善于取譬。如连用的五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音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写得具体可感,效果极佳。3 .情、景、理融为一体。全文融景、情、理于一炉。景则水月流光,情则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其间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体物写志,不离眼前景;议论、抒情又不囿于眼前景。真的是:情因景生,景以情显,由情入理。4 .主客对答的辞赋结构。主客对答是赋的传统手法,主客一般是作者一人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