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10课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辽夏金元的统治课程标准:课程标准:1 1、了解、了解辽夏金元政权辽夏金元政权的建立、发展及相关的建立、发展及相关制度制度建设,认建设,认识识中华民族发展的多元性中华民族发展的多元性;2 2、认识、认识少数民族政权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作用。西夏(1038-1227)北宋(960-1127)辽(916-1125)女女真真大蒙古国大蒙古国(1206-1271)南宋南宋(1127127911271279)1121127 7年金灭北宋年金灭北宋金金(1115(1115年年-1234-1234年年)大蒙古国大蒙古国金
2、帐汗国金帐汗国122712341279元元1271-1368伊尔汗国伊尔汗国察合台汗国察合台汗国1127-1279年916-1125年辽960-1127年南宋1115-1234年1038-1227年西夏金北宋 1206-1368年元辽与西夏辽与西夏1 1、辽:辽:916916,契丹族契丹族耶律阿保机,上京;制度:耶律阿保机,上京;制度:蕃汉分治蕃汉分治(南面官;北面官);(南面官;北面官);11251125年被金灭。年被金灭。2 2、大夏:大夏:10381038,元昊,元昊,兴庆府;兴庆府;制度:仿制度:仿宋;宋;12271227年被蒙古年被蒙古灭。灭。是我国北方的古老民族之一。契丹正式见于历
3、史文献记是我国北方的古老民族之一。契丹正式见于历史文献记载的年代是载的年代是389389年。契丹人过着逐水草往来迁徙的游牧年。契丹人过着逐水草往来迁徙的游牧生活。生活。行营到处即为家,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天土著千里山川天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四时畋猎是生涯。经过约经过约500500年的发展,年的发展,到唐朝时,契丹已逐到唐朝时,契丹已逐渐强大起来。隋唐时期,渐强大起来。隋唐时期,游牧在北方的契丹逐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游牧在北方的契丹逐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到。到9 9世纪后期,契丹已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生产世纪后期,契丹已有了农耕、冶铁和
4、纺织等生产事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事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耶律阿保机建立政权后,耶律阿保机建立政权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断增强。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胡服,掌实权事务,胡服,掌实权;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汉服,仿汉制。耕民族事务,汉服,仿汉制。猴盖马蹬壶猴盖马蹬壶契丹鸡冠壶契丹鸡冠壶(1 1)政治上)政治上:元昊仿效唐:元昊仿效唐宋制度,宋制度,订立官职、军制和法律;订立官职、军制和法律;(2 2)经济上)经济上:鼓励垦: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荒,发展农牧经济;(3 3)文化上)文化上:还创制了西
5、夏文字。:还创制了西夏文字。西夏铜牌西夏铜牌西夏货币西夏货币西夏买牛契约西夏买牛契约 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辽史百官志一 胡人之官,领番中职事者皆胡服,谓之契丹官,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虽胡人亦汉服,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宋余靖武溪集卷17契丹官仪女女真真大蒙古国大蒙古国(1206-1271)南宋南宋(1127127911271279)1121127 7年金灭北宋年金灭北宋金金(1115(1115年年-1234-1234年年)猛安猛安谋克;谋克;大定之治大定之治
6、金朝入主中原金朝入主中原1.女真族入主中原过程:女真族入主中原过程:渔猎骑射渔猎骑射2.女真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女真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商周唐朝辽宋肃慎黑水靺鞨女真阿骨打阿骨打(公元(公元1068106811231123年)年)宋人徐梦莘所撰史书三朝北盟会编卷3 这样记载辽朝后期:其地则自契丹东北隅,土多林木,田宜麻谷。以耕凿为业,不事蚕桑其人则耐寒忍饥,不惮辛苦,食生物,勇悍不畏死 善骑,上下崖壁如飞。济江不用舟楫,浮马而渡,精射猎其俗依山谷而居,联木为栅,屋高数尺,无瓦,覆以木板,或以桦皮,或以草绸缪(chu mu)之。墙垣篱壁,率皆以木,门皆东向。环屋为土床,炽火其下,相与寝食起居其上,谓之炕,
7、以取其暖。1125年,年,金灭辽。金灭辽。1127年,年,靖康耻。靖康耻。女真女真金金11251125年年1010月,金兵两月,金兵两路南下,宋徽宗急忙路南下,宋徽宗急忙把帝位传给儿子赵桓把帝位传给儿子赵桓(钦宗),靖康耻。(钦宗),靖康耻。2.女真族入主中原:女真族入主中原:中都中都临安临安金金南宋南宋1153年,金迁都燕京(今北京),将燕京改名为中都。这是北京建都史的开端。金、元、明北京城址变迁图金朝的统治者(海陵王完颜亮)为什么要将都城从上京迁至中都?统治者意图统一华夏;同时崇尚中原文化,力主汉化改革。金朝当时统治范围扩大,上京居东北,不便于统治。上京地区相较于中都自然环境更恶劣。金朝制
8、度基本沿袭唐宋,同时保持了一套本民族的管理系统,叫作“猛安谋克”的制度。猛安谋克猛安谋克军事单位军事单位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基层制度基层制度 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以三百户为谋克,谋克十为猛安。金史兵志4.金(金(1115-1234)迁都:)迁都:5.基层单位基层单位:无敌的蒙古骑兵无敌的蒙古骑兵 蒙古统一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们发动了大规模的对蒙古统一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们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占领了除日本、东南亚、南印度和西欧以外的外战争,占领了除日本、东南亚、南印度和西欧以外的整个整个欧亚大陆欧亚大陆,建立了,建立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帝国。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帝国。蒙古汗国蒙古汗
9、国俄罗斯俄罗斯中亚中亚印度河流域印度河流域西夏西夏金金对对外外对对内内三、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三、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了四大汗国。四大汗国示意图大元出自易经大哉乾元,是对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浩大的宇宙的赞叹。表现了元统治者欲一统天下一统天下的志向。大蒙古国大蒙古国1227灭西夏 1234灭金1279灭南宋元元1271-1368吐蕃吐蕃大理大理西辽西辽1 1、大蒙古国:、大蒙古国:12061206,铁木真(成吉思,铁木真(成吉思汗)。先后灭西辽、西夏、金、吐蕃、汗)。先后灭西辽、西夏、金、吐蕃、大理。大理。2 2、大元:、大元:12711271,忽必烈(元世祖)。忽必烈(元世祖
10、)。大都。大都。12761276占临安,占临安,12791279统一。统一。制度:驿路;制度:驿路;3 3、蒙古占临安,灭南宋:、蒙古占临安,灭南宋: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留取丹心照汗青。国朝土宇旷远,诸民相杂,俗既不同,论难遽定。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其它不能实用汉法,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昭可见也。国家仍处远漠,无事论此
11、,必如今日形势,非用汉非用汉法不宜也。法不宜也。陆行资车,水行资舟,反之则必不能行;幽燕以北,服食宜凉,蜀汉以南,服食宜热,反之则必有变异。以是论之,国家当行汉法无疑也。然万世国俗,累朝勋贵,一旦驱之下从臣仆之谋,改就亡国之俗,其势有甚难者。苟非聪悟特达,晓知中原实历代帝王为治之地,则必咨嗟怨愤,喧哗其不可也。窃尝思之,寒之与暑固为不同,然寒之变暑也,始于微温,温而热,热而暑,积百有八十二日而寒气始尽。暑之变寒,其势亦然。山木之根,力可破石,是亦积之之验也。苟能渐之摩之,待以岁月,心坚而确,事易而常,未有不可变者 在陛下笃信而坚守之,不杂小人,不营小利,不责近效,不恤浮言,则天下之心庶几可得,
12、而致治之功庶几可成也!许衡时务五事立国规模,载苏天爵国朝文类卷13元代驿路分布图元代驿路分布图4 4、元代驿路:、元代驿路:5、元代行省制度1.中央集权制度(1)确立: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 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2)内容中央枢密院御史台吏工户礼兵刑中书省六部中央-中书省:中央的中书省相当于宰相,河北、山西、山东地中央的中书省相当于宰相,河北、山西、山东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辖。行省辖区广阔,权力集中,区由中书省直接管辖。行省辖区广阔,权力集中,统治效率较高。统治效率较高。地方-行省制:行省其实是中书省的外派机构,委派官员代表中行省其实是中书省的外派机构,委派官
13、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书省处理地方事务,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全国共设全国共设10个行省。行省辖区广阔,权力集中,个行省。行省辖区广阔,权力集中,统治效率较高。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统治效率较高。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度的重大变革。行省行省路、府、州、县路、府、州、县(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元朝疆域图宣政院印章宣政院印章6、元代四等人制:为保障蒙古贵族的统治利益,元朝对不同民族实行为保障蒙古贵族的统治利益,元朝对不同民族实行差别对待的政策,被称为差别对待的政策,被称为“四等人制四等人制”。四等依次。四等依次为:蒙古人、色目
14、人、汉人、南人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指蒙古指蒙古以外的西北、西域各族人,包括西夏、畏兀儿以外的西北、西域各族人,包括西夏、畏兀儿 、回回等。回回等。主要指北方的汉族,也包括已经入居主要指北方的汉族,也包括已经入居中原的契丹、女真人。中原的契丹、女真人。指原南宋统治区的居民)指原南宋统治区的居民)2 34回波斯人阿拉伯人汉人畏兀儿蒙古人民族矛盾逐渐减弱,社会贫富差距带来的阶级矛盾却日益严重。14 世纪中叶,农民起义相继在中原和南方爆发1368年元朝灭亡,以宫廷贵族为核心的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大批留居内地的蒙古人、色目人等逐渐与汉族融合。小结 辽辽 (916年)年)北宋北宋 (960年
15、)年)西夏西夏(1038年)年)金金 (1115年)年)南宋南宋(1127年)年)元元 (1271年)年)1125归金归金1127归金归金1227归大蒙古国归大蒙古国1234归大蒙古国归大蒙古国1279归元归元1368归明归明u时空观是历史考察的基本素养之一,下列图示能直观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是:北宋北宋北宋北宋北宋北宋北宋北宋辽辽西夏西夏辽辽金金西夏西夏 辽辽金金辽辽u某剧组打算拍摄一部关于辽宋夏金元政权并立时期的历史剧,请你当历史顾问,那么政权对应的政治制度应该是:南北面官制南北面官制行省制行省制二府三司制二府三司制猛安谋克制猛安谋克制u唯物史观是历史学习者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16、以下关于辽宋夏金元政权并立时期的,描述不准确的是:民族政权之间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促进了的战争促进了民族融合民族融合都对统一多民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做族国家发展做出了贡献出了贡献各民族之间政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治经济文化交流构成了中华流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多样性文明的多样性少数民族侵略少数民族侵略中原是历史的中原是历史的破坏和倒退破坏和倒退u元朝创立的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主要含义是指该制度:加强了加强了 对边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疆地区的管辖巩固和发展巩固和发展了多民族国家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的统一继承和推广继承和推广了秦汉的郡县了秦汉的郡县制度制度奠定了后世奠定了后世中国行政区划中国
17、行政区划的基础的基础材料:中国著名民族英雄有卫青、岳飞、文天祥、于谦、戚继光、史可法、郑成功、林则徐、邓世昌、张自忠等。360百科问题:你认为以上历史人物哪些是“真正”的“民族英雄”?为什么?360百科的错误实质是什么?*英雄: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邓世昌、张自忠等历史人物是真正的民族英雄。*原因: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邓世昌、张自忠等人物是反对外族(外国)侵略中国,而卫青、岳飞、文天祥、于谦等人物是国内民族间战争出现的人物,是民族内部的英雄。*错误实质:汉族中心论或中原王朝中心论导致的错误分类。1、提问同学们,你们乘坐过火车和轮船吗?你们知道它们发明于什么时候?谁为它们的发明做出了重要贡
18、献?2、学生回答3、解答并导入新课这两种重要交通工具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那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其间有哪些重要发明创造?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板书课题,引入新课)第一部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部分:第一次工业革命设疑简要解释何为工业革命之后,提出“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的条件有哪些”这一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该部分内容,并勾画重点。(板书问题)解惑从劳动力、资本、技术、市场等方面解答上一问题,引用共产党宣言中的句加以辅助解释。(分点板书答案)启发勾画课本提到的珍妮纺纱机、改良蒸汽机等发明创造,展示课前准备图片,启发学生思考工业革命时期的其他发
19、明。设问工业革命最初从哪个产业兴起以及兴起原因。过渡到对工业革命概况的讲解。解答学生回答产业,老师分析原因推演由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推演出机器技术和交通运输的技术革新,讲解工业革命概况。小结: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革命以英国为中心,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问世标志工业革命开始,1885年瓦特蒸汽机问世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将人类推入“蒸汽时代”。【内容主旨】【内容主旨】明清社会的发展以及新航路开辟的助力,促成了明清时期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些许的新现象。然而零星、小众的新现象与根深蒂固的传统在矛盾中交织,最终导致了中国社会的转型之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大致知道明至清中叶的社会
20、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基本史实;通过对诗歌、图表、文献等多元史料的释读,初步掌握用发展和联系的视角审视中国传统经济、政治结构对社会转型的束缚与阻碍;在比较历史现象进而展开合理历史解释的过程中对史学思想方法有所感悟。【重点难点】【重点难点】重点:明清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新的现象难点:如何用发展和联系的视角审视历史现象【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环节环节1:出示白居易朱陈村、苏轼鱼蛮子、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出示白居易朱陈村、苏轼鱼蛮子、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设计意图:通过对诗词与教材前言的解读,教师示范对不同时期生产方式与生活状态的比较,学生初步了解对历史现象进行合理解释的史学思想方法。过渡:农业生产的新现象与我们所认知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大相径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新现象出现呢?材料八:李贽敢倡乱道,惑世诬民,便令厂卫五城严拿治罪。其书籍已刊未刊者,令所在官司尽搜。【明】明神宗实录 明季末造,笔墨妄议者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词,必有抵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风俗,断不宜置之不办 【清】乾隆实录盖子不可违父,臣不可违君,乃纲常之大义国家以经义取士,将使士子沉潜四子五经之书,阐明义理,发其精蕴。【清】乾隆钦定四书文序 世之学者,以四书为先务,非朱子之传义弗敢道也百余年中,皆谨守绳墨,尺寸不逾。【清】戴名世四书朱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