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异常行为的理论模型和治疗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5141377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1.7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异常行为的理论模型和治疗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第2章异常行为的理论模型和治疗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第2章异常行为的理论模型和治疗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第2章异常行为的理论模型和治疗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第2章异常行为的理论模型和治疗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章第二章 异常行为的理论模型和治疗异常行为的理论模型和治疗本章将回答的问题本章将回答的问题以下理论如何解释异常行为?理论各自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如何评价这些理论?生物学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人本存在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来自亚洲的理论和观点:森田疗法与认知领悟疗法什么是变态心理学的系统整合观点?目录第一节 生物学理论第二节 心理动力学理论第三节 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理论第四节 行为主义理论第五节 认知理论第六节 社会文化理论第七节 系统整合的理论第八节 来自亚洲的理论2 2第一节 生物学理论一、生物理论家如何解释异常行为(一)基因与异常行为(二)神经科学对病理心理学的贡献二、生物学的治疗三、

2、生物学理论的评价3 3一、生物理论家如何解释异常行为(一)基因与异常行为体貌特征、个性特征以及行为方式都受到遗传基因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是绝对的,而是与环境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然而,无法确定哪种心理障碍具体受哪个特殊的基因影响,也不能精确地描述基因在各种心理障碍中如何起作用。大多数时候,某种特殊的行为异常或心理障碍,并不是由 单一的基因造成的,而是由许多基因共同造成的。第一节 生物学理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打地洞”4 4一、生物理论家如何解释异常行为(二)神经科学对病理心理学的贡献5-羟色胺氨基丁酸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第一节 生物学理论 血清素的学名为5-羟色胺(5-HT)5-羟色胺系统负责调

3、节行为、情绪以及思维过程。5-羟色胺活动水平过低会减少对行为的抑制,导致不安定、冲动、对环境的过激反应,以及易激惹、自杀、冲动性 暴食及过度性行为等。5 5一、生物理论家如何解释异常行为(二)神经科学对病理心理学的贡献5-羟色胺氨基丁酸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第一节 生物学理论 氨基丁酸(GABA)可减少突触后活动,从而抑制一些行为和情绪;它最主要的功能是缓解焦虑。它还可缓解身体的警觉状态和情绪反应。如,它能减少愤怒、敌意和攻击性,甚至降低某些正性的情绪状态。6 6一、生物理论家如何解释异常行为(二)神经科学对病理心理学的贡献5-羟色胺氨基丁酸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第一节 生物学理论 研究已在中枢神经系

4、统找到多个去甲肾上腺素(NE)环路。这一系统从总体上调节特定的行为倾向,而非直接涉及某种行为方式和心理障碍。有些环路负责控制基本的身体功能,如呼吸;有些环路影响应激反应,即突然身处极度危险情境时的反应。有研究者猜测,NE可能与恐惧状态有关。7 7一、生物理论家如何解释异常行为(二)神经科学对病理心理学的贡献5-羟色胺氨基丁酸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第一节 生物学理论 多巴胺(DA)是一种儿茶酚胺,与精神分裂症有关,但如何影响精神分裂症尚无定论。DA像一个开关,能开启各种可能与特定的行为方式有关的脑环路。只有此开关打开,其他的神经递质才有机会抑制或促进情绪或行为。DA环路与-5羟色胺环路在许多点上是融

5、合和交错的,互相维持平衡。8 8二、生物学的治疗药物治疗原理:药物的作用主要在于影响了情绪和思维过程。适应症:抗焦虑、抗抑郁、抗双相障碍和抗精神病药物。局限:剂量持续上升,医源性运动障碍越来越多,药物成瘾等。电休克疗法原理:将两个电极附在患者的前额,以65至140伏的电流快速通过脑部,以引起脑部痉挛,整个过程持续几分钟。适应症:抑郁症患者,大约有60%的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得到改善。精神外科学原理:通过对患者进行脑部切除手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适应症:抑郁症和焦虑症。局限:手术后果的不可逆性。第一节 生物学理论9 9优点优点局限局限三、生物学理论的评价将异常行为归结为机体上的原因,减轻精神病患者的

6、病耻感。从生物学角度对心理障碍的原因进行探讨和揭示,促进了很多生物学治疗方法的发展。药理学革命(20世纪50年代)后,药物治疗得到了迅速发展,这让人们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治疗方面看到了美好的前景。对生物学治疗方法的过分强调,可能限制了人们对异常行为的了解。生物学理论的很多证据并不完全可靠。很多生物学治疗方法副 作用明显。第一节 生物学理论1010第二节 心理动力学理论心理动力学派在人格和变态的研究中主要关心的是心理动力(有意识或无意识)如何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心理动力理论创立于维也纳医生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的工作。他自己的一套研究、改变人格的方法,以及他学生的这

7、些方法被称为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心理动力理论假定:情绪是一种能量,如果在一个领域受到压抑,就会在其他一些不受欢迎的领域表现出来。这个理论的问题在于,为什么有时候人们看起来精力充沛,有时又情绪低落?为什么有些人把精力花在爱情和工作上,而有些人主要关心他们的病痛?1111第二节 心理动力学理论一、弗洛伊德如何解释异常行为(一)人格结构1.本我2.自我3.超我(二)焦虑及防御机制(三)性心理发展阶段二、其他心理动力学对异常行为的解释三、心理动力的治疗四、心理动力理论的评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1212(一)人格结构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格是由三种力量组成的:本我、自

8、我和超我第二节 心理动力学理论人格的三个过程人格的三个过程过程过程原则原则是否关注是否关注现实现实特征特征本我快乐原则否所要达到的目标由于生理驱力立即得到满足自我现实原则是指导冲动指向适合的而且能够达到的对象超我道德原则否指导行为接近道德,信仰,理想1313(一)人格结构调整正常人格及其发展过程与调整变态人格的过程是一样的。心理动力在人格三成分上不同的分配方式,可以区分出正常与变态人格。第二节 心理动力学理论正常人格正常人格 心理动力平均地投射在本我、自我和超我上;变态人格变态人格 心理能量分配不合理,不是本我太强,就是超我太强,自我很难控制欲望或良知。1414(二)焦虑及防御机制 所谓防御机

9、制,是指一种无意识的保护过程,用来保持原始的与冲突有关的情绪,以使自我能够继续它的协调功能。焦虑是警告自我运用防御机制的信号。弗洛伊德首先提出的防御机制,但是,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更全面地发展了这个概念。严重的焦虑或者其他情感冲突能引发自挫的防御行为或者症状。病态性恐惧和强迫性症状是最普遍的自挫的防御行为。第二节 心理动力学理论2.投射投射4.否认否认1515第二节 心理动力学理论压抑压抑是改变心理现实的最基本的手段。它使个体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将不想要的想法或被禁止的欲望驱逐出头脑,以免唤起羞耻、愧疚、自我贬损的记忆。事件会在正常的幻想与梦、舌尖现象和动机性遗忘、催眠状态下以及多种变态的心理条件

10、下表现出来。举例 一位妻子对丈夫忘记她的生日非常愤怒,想跟她丈夫吵上一架,但她努力压制这种想法,不让它进入意识之内。1616第二节 心理动力学理论投射投射是把自己否认的以及压抑的情感和体验归因于他人。投射在心理紊乱上扮演着双重角色。首先,它允许个体把引起焦虑的冲动归因于他人,而不是自己,并以此来减少痛苦。如果愤怒使得我们感到焦虑,把愤怒归因到使你感到愤怒的人身上,可以较少焦虑。其次,投射让我们能够应对焦虑。当某人对我们感到愤怒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攻击性或者报复性的行为来达到自我防卫。举例妻子内心充满愤怒,她可能把愤怒投射到丈夫身上,声称丈夫对她有敌意。1717第二节 心理动力学理论替代当使用替

11、代策略时,个体通过用更纯洁、更没有危险性的目的取代真实目的,来重新制定出他的情绪目标。举例那些在工作中生气和受到挫败,但又无法发泄的个体,会无意识的采取替代策略,即在回到家后,他们会把情绪发泄到无辜的配偶和孩子身上。1818第二节 心理动力学理论否认如果说压抑消除了痛苦的内部事实,那么否认则会消除痛苦的外部事实。否认通常发生在当我们的安全感和被爱感受到威胁时。人们通常很难准确地察觉出指向自己的消极情绪,这表明否认过程是普遍存在的。举例当人们受到死亡的威胁时,他们通常会使用否认策略。患有绝症的孩子的父母,就像他们自己得了绝症一样,会否认这些事实,即便诊断书就拿在他们的手里。1919第二节 心理动

12、力学理论升华升华是把心理能量从不受社会赞许的目标转移到受社会赞许的、具有建设性的目标的过程。爱、工作、利他主义甚至幽默,都是将原始的性冲动和攻击性冲动转移的过程。举例一个在感情上受到挫折的人,把全部精力转移到事业上,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采用升华、利他主义、期望和幽默等这些成熟的防御机制的人,比没有采取这些防御机制的人,身体上更健康,更易于成功以及抵抗精神疾病。2020(三)性心理发展阶段弗洛伊德假定个体一出生就有性欲,并会在一生中经历不同的性心理发展阶段。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潜伏期和青春期表现为满足我们不同的基本需要并让生理愉悦的驱力得到满足。弗洛伊德认为,很少有人能够非常顺利地从第一个

13、阶段发展到最后一个阶段,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固着是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力比多不能满足或过分满足而停滞在早期的发展阶段上。倒退是个体在过程发展过程中由于力比多受挫而退至先前的发展阶段。最具争议且更为重要的是,性心理冲突发生在生殖器期,以早期的自我生殖器刺激为特征。这种冲突称为俄狄浦斯情结。第二节 心理动力学理论2121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这种冲突来自于希腊悲剧俄狄浦斯(Oedipus)的主题。俄狄浦斯注定了要杀死他的父亲,并在无意中娶他的母亲为妻。弗洛伊德认为,所有的小男孩都幻想着与母亲性交。伴随着这些幻想的是对父亲强烈的妒嫉和愤怒,以及想取代父亲的位置。但是,他们又有一

14、种强烈的恐惧,害怕父亲因为他们的这种幻想而割去他们的阴茎,这就是阉割焦虑现象。这种恐惧帮助孩子克制他们对母亲的性欲冲动。这种性欲冲动和阉割焦虑的对抗造成了一种叫做恋母情结的内部冲突。只有在解决了和家长的这种矛盾关系,调解好他对父亲的爱恨情绪之后,他们才能平稳地过度生殖器期。第二节 心理动力学理论2222恋父情结伊拉克特拉情结(Electra complex),又称厄勒克特拉情结。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个概念。伊拉克特拉(Electra)为希腊神话中人物,曾助弟俄瑞斯忒斯杀母为父报仇。弗洛伊德认为伊拉克特拉是女孩在2-3岁时具有的一种无意识欲望,其内容是对父亲的爱,对母亲的轻视与敌视,并认为这一情结持

15、续时间长,不易升华。二、其他心理动力学对异常行为的解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被他的学生和追随者们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并且发展出了很多不同的方向。一些理论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另一些则背离了弗洛伊德进入了全新的方向。最有影响的有四个人物和一个相关领域:四个人物:安娜弗洛伊德、卡尔荣格、阿德勒、埃里克森一个相关领域:客体关系 第二节 心理动力学理论2424其他心理动力学对异常行为的解释安娜弗洛伊德研究方向:研究自我防御反应以何种方式决定着我们的行为,并成为现代自我心理学领域的第一位倡导者。代表著作:自我与防御机制,至今仍然很有影响。主要观点:个体缓慢积累着适应能力、现实测验技能和

16、防御技能。当自我的力量不足以延迟并控制冲动、或不足以统帅防御机制以应对强烈的内部冲突时,异常行为就会产生。荣格研究方向:集体无意识。主要观点:集体无意识是对几千年来社会和文化智慧的累积,存储在个人的记忆中,并世代流传下来。荣格还强调一些持久的人格品质,如内倾性格(害羞和孤僻的倾向)和外倾性格(友好和交际的倾向)。第二节 心理动力学理论2525其他心理动力学对异常行为的解释阿德勒研究方向:自卑感和对自尊的寻求,创造了术语“自卑情结”。主要观点:认为人性的本质是积极的,并且有一种自我实现的强烈的驱力。人们通过排除内、外部成长中的障碍得到改善和提高。埃里克森研究方向:最大的贡献在于他的个体全程发展理

17、论主要观点:详细描述了人在一生的八个特定阶段中伴随的危机和冲突。例如,在最后一个阶段,大约从65岁开始的老年期,个体回顾他的一生并试图体验这些经历,包括对完成人生目标后的满足感和没有达到的失望的体验。第二节 心理动力学理论2626客体关系理论代表人物:Melanie Klein、Otto Kernberg。主要观点:客体关系是对孩子如何整合表象、记忆及其重要他人的价值观的研究。这里的客体是指这些重要他人,整合的过程叫做摄入。摄入的事物可以成为整合后的自我的一部分,或者在决定同一性或自我上承担着冲突作用。客体关系理论家致力于这些不同的表象是如何整合成一个人的同一性及如何在冲突中表现出来的。第二节

18、 心理动力学理论2727三、心理动力的治疗精神分析治疗的许多技术都是通过宣泄和领悟来揭示无意识心理过程和冲突的本质。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技术:1、自由联想2、梦的解析3、对日常生活中失误行为的分析4、催眠第二节 心理动力学理论2828优点优点局限局限三、心理动力理论的评价比较全面的对人格进行了描述,包括人格的发展、形成方式以及在人类正常与异常行为中的思维、情感、经验、判断等。构成正常和变态的行为的心理过程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冲突的结果和防御的本质将决定行为到底是正常的,还是变态的。弗洛伊德发展了研究心理动力过程和治疗心理危机的方法:谈话疗法。很难直接证明理论的成立与否;研究表明,心理动力学理论经

19、常不能被支持;在强调人的作用的同时,这些理论忽略了情境的作用。第二节 心理动力学理论2929第三节 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理论一些理论家试图检验人类经验中那些具有人性的部分,尤其是那些对成长或变态有贡献的人类经验。代表人物:罗杰斯、马斯洛、弗伦兹皮尔斯主要观点:(一)他们关注并讨论了自由和选择,责任和意志力;(二)人本主义基本思想;(三)存在主义治疗及其评价。3030关注点第三节 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理论自由与选择个体必须要自由的做出选择,这种选择才是他们的真正的欲望和目标。当人们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为他们自由选择的目标而努力时,成长就发生了。这些真正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使他们能最大限度地运用他们的潜能。

20、责任存在主义思想的核心。我们对自己感知世界的方式、以及对这些感知的反应方式负有责任。负责任就是“意识到个体创造了他的自我、命运、生命、困境、情感及其自身遭遇到的痛苦”。意志力意志力在心理学中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意念”,当人们贪玩的时候,这类意志对于强迫人们自觉工作常常很有效。二是“目标指向的意志”,是和未来目标相联系的。这种意志力是不能被创造的,它只能被释放或被抑制。3131人本主义基本思想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最为系统地描述了人本人格的建构。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提出心理学研究健康人,即自我实现人的观点。罗杰斯(Carl Rogers,1902-1987

21、)从治疗的角度讲,罗杰斯是最具影响力的人本主义学家。罗杰斯创造了来访者中心治疗,后来被称为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罗杰斯对治疗师来访者关系的科学研究有着重要贡献。第三节 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理论3232人本主义基本思想自我实现人本主义理论的关键词;它假设只要有成长的空间,个体在所有功能领域都能发挥最高潜力。不可避免地,生活中存在一些条件会阻碍我们追求自我实现。既然每个人基本上都是健康的,大部分阻碍来源于个体之外。艰难的生活条件或人际经验可能会使个体背离原本真正的自己。来访者中心治疗治疗师扮演着被动的角色,并尽可能少做解释。它重点强调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个体一个发展的机会,主张通过自我治疗解放自己。无条件的

22、积极关注,共情。第三节 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理论3333存在主义治疗有时候,人们在应对悲痛或风险的时候是需要帮助的。而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运动正好开创了这样一系列疗法,旨在发展人的独立性、目标指向的意志力以及责任感。他小学毕业升入重点中学,毕业后又保送到一所重点大学。以他的聪明足以能在大学里表现得很优秀,但一年后他却不知道自己在大学里想要学些什么,该干什么,因而对自己的课程没有学习动机,生活无味。他在咨询中心说:“小学毕业上中学,中学毕业上大学,大学毕业上研究生,博士毕业又干什么呢?人为什么要活着呢?”。在治疗期间,存在主义治疗师通过帮助他建立目标指向的意志力而克服了抑郁。第三节 人本主义与存在主

23、义理论3434人本存在主义理论的评估第三节 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理论优点优点 强调很多其他理论忽视的心理生活内容,如自我接纳、个人价值、生活的意义和自由选择等;人本存在主义对人性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他们把寻求帮助的人称为“来访者”;每个人只要发挥自己的优点和潜能,主动承担生活的责任,就能改变自己糟糕的现状。局限局限 对人本存在主义理论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其科学性上;探究的问题过于抽象,通常使用逻辑的、内省的方法进行个案研究;很少能得到实验的检验和支持。3535第四节 行为主义理论也叫做认知行为模型或社会学习模型。这一模型对病理心理学领域的科学研究方法起到了系统的推动作用。一、行为主义如何解释异常行为三

24、个假设:环境决定论,试验化,乐观主义。三种学习过程: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观察学习。3636三个假设环境决定论人的所有行为都是环境的产物,都是从过去的经验习得的。试验化通过实验发现什么样的环境因素会引发行为,进而改变行为。乐观主义个体是环境的产物,而不是由遗传决定的,所以是可以改变的。这三类假设可以直接应用于异常行为首先,异常行为和正常行为一样都是通过过去的经验习得的。其次,我们能从实验中发现什么样的环境因素会引发异常行为;最后,如果改变那些环境因素,那个体将不会再学习旧的不适宜的行为习惯,而会学习新的适宜的行为。第四节 行为主义理论3737三种学习过程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动作的

25、形成是以动作的结果为强化的;强化有正负之分。观察学习学习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进行的学习。观察学习过程受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的影响。第四节 行为主义理论 UCS UCR CS CR 3838二、行为主义的治疗行为疗法的目的就是要找出问题行为,然后运用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或观察学习的原理,让患者建立更适当的行为来代替那些问题行为。行为治疗师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一个老师,而不是一个医生。常用方法:系统脱敏法:在系统的程序下,运用“对抗条件”的原理,从轻到重地、逐步地减除过敏的情绪或行为反应,多用于治疗恐惧症。消退:通过撤销行为强化物来减少不良行为发生的频率。

26、塑造:对不断接近目标行为的行为给予强化。第四节 行为主义理论3939三、行为主义理论的评价优点:观点尽管简单易懂;方法具有操作性;效果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检验;行为疗法的治疗时间 短,费用低廉;行为疗法在特殊恐惧症、社交技能缺乏、智能障碍以及其他问题上都有不错的疗效。局限称为“残缺”的“非人性”的心理学,因为行为主义把人和动物看成一回事;行为疗法复发率高。第四节 行为主义理论4040第五节 认知理论一、认知理论家如何解释异常行为认知取向的治疗师主张症状是失调的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这些障碍就可以得到缓解,甚至是消除。不合理信念看做是导致个体心理障碍的原因。两个人有同样的演讲技能,但是其中一个人在公

27、开演讲时感到非常焦虑,另一个则不紧张,很放松。两个人都在公开场合演讲,演讲中都有人中途离开。这本来是件很常见的事,但两个人对此的反应却非常不同。焦虑的那个人认为:“我一定让人厌倦,为什么我要演讲这么长时间?我的演讲一定很失败。”相反,放松的那个人对自己说:“那个出去的人一定还有课要上。这没什么,可糟糕的是他错过了我最精彩的部分。”4141艾利斯的总结艾利斯的总结贝克的总结贝克的总结不合理信念绝对化要求习惯于从自己的意愿出发,对某一事物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必须”、“应该”过分概括化以偏赅全、以一当十的思维方式。对自身的不合理评价。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糟糕至极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

28、了,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的,甚至是一场灾难,容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非此即彼用两分法看待事物而不是看做一个连续体,如“没有全面成功就意味着失败”。灾难化消极预测未来而不考虑其他的可能结局,如“这次考试肯定完蛋了”。贴标签给自己或别人贴上固定的标签,如“我很没用”、“他一无是处”。度人之心坚信自己懂得别人的心思,而不考虑其他可能性,如“他一定认为我是无能的”。第五节 认知理论4242二、认知的治疗基本观点:心理事件(预期、信念、记忆、解释)会导致行为,如果心理事件发生了变化,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治疗原则认知取向的治疗师会从失调的心理事件中寻找心理障碍的原因或病理基础,然后加以改变。具体

29、方式1.改变效能预期;2.改变消极评价;3.改变归因;4.长期信念的改变 治疗师的策略1.做一个直率的反驳者,驳斥患者那些不合理信念和自我挫败的想法;2.鼓励、劝说、引导患者对自己那些不合理信念进行反驳。第五节 认知理论4343优点优点局限局限三、认知理论的评价容易被患者理解和接受,从而使治疗变得更容易和顺畅。通常在短期内就能见效。认知理论家的观点和假设得到了很多研究的支持,这使人们相信它的科学性。认知疗法在临床实践中也展示了它良好的治疗效果。心理障碍患者身上各种不适当的认知模式,究竟是心理障碍的原因还是结果呢?在解释人的功能时,把人仅仅看成是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总和是不全面的,人还会思考自己的

30、价值,还会考虑生存的意义等更深层次的问题,而这些正是人本-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第五节 认知理论4444 第六节 社会文化理论个体所认同的社会规范是什么?个体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个体所在的家庭结构是什么样的?其他人如何看待个体?社会文化理论试图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对它们的了解有助于我们理解个体的异常行为。社会学人类学社会文化模式4545一、社会文化理论家如何解释异常行为(一)家庭结构和沟通(一)家庭结构和沟通(二)社会网络和支持(二)社会网络和支持(三)社会条件(三)社会条件(四)社会标签和角色(四)社会标签和角色第六节 社会文化理论4646家庭结构和沟通家庭系统理论的观点家庭是一个系统,这个

31、系统依靠家庭各个成员的互动维持平衡。也就是说,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要以一致的方式与其他成员互动,并遵循家庭的独特规则。有些家庭结构和沟通的模式,实际上迫使家庭中的某个成员表现出外界所认为的异常行为。因为在这些家庭里,家庭成员行为正常,反而会严重破坏家庭的平衡以及其他成员习惯的行为方式,从而导致自己和家庭的混乱。某些家庭系统特别容易使家庭成员形成异常行为。如某些家庭中,家庭成员缺乏独立空间;某些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疏离,界限分明。第六节 社会文化理论4747社会网络和支持社会文化理论家关注个体的社会关系和职业关系;个体与他人之间的沟通情况如何?他人从个体身上得到什么信息?个体给他人传达了什么信

32、息?研究者发现,社会网络与个体的功能缺陷密切相关。例如,面对压力时,生活中被孤立、缺乏社会支持或缺乏亲密关系的人,比那些有亲密关系或较多社会支持的人更容易产生抑郁情绪,而且持续的时间会更长。第六节 社会文化理论4848社会条件特殊的社会条件可能产生特殊的压力,从而增加某些社会成员心理异常的可能。有研究者发现,心理异常,尤其是严重的心理异常,在较低的社会阶层中比较高的社会阶层中更常见。在社会阶层较低的个体生活环境中,使个体承受较大的压力。反过来说,患有严重心理障碍的人,劳动能力比较差,收入也会较低,结果就会沦落到一个较低的社会阶层。种族和性别歧视也会促使某种形式的心理异常。在西方社会,被诊断为焦

33、虑症和抑郁症的女性是男性的两倍。另有证据显示,非洲裔美国人患焦虑症的比例非常高。第六节 社会文化理论4949社会标签和角色社会文化理论家相信,给心理障碍患者贴标签和分配角色,会极大地影响患者的异常功能。在一种社会文化下,只要行为偏离社会规范,就会被认为是异常的。而当一个人被认为是异常的,其他人就会以特殊的方式对待他。同时,周围的人会有意无意地鼓励个体表达出某种病态的行为。久而久之,个体慢慢地就接受并扮演异常的角色。最后,个体变成了社会所标签的样子。患者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周围人便会采取相应的方式对待他,这将不利于患者的恢复。第六节 社会文化理论5050二、社会文化的治疗(一)团体治疗(一)团体

34、治疗(二)家庭治疗(二)家庭治疗(三)夫妻治疗(三)夫妻治疗(四)社区治疗(四)社区治疗第六节 社会文化理论团体治疗中,治疗师面对一群问题相似的患者,多个患者一起讨论各自的问题。在家庭和夫妻治疗中,患者和其他家庭成员一起接受治疗。在社区治疗中,治疗者在患者的日常生活环境中提供治疗。5151团体治疗组织多个问题相似的患者,共同讨论某一个或多个成员的问题。在讨论过程中,团体成员共同提高对事物的洞察力、形成社会技能、增强自我价值感并分享有用的信息或建议。许多团体是为特殊患者专门设计的:酒精中毒者团体生理障碍者团体受虐待者或丧亲者团体。另有一种和团体治疗相似的形式,叫自助团体,也称互助团体。这种团体没

35、有专业的临床工作者指导,它通过将一群具有同样问题的人组织在一起,以达到互相帮助或支持。第六节 社会文化理论5252家庭治疗治疗师召集所有家庭成员聚在一起,共同讨论家庭互动模式,并指出问题行为与这种互动模式的关系,然后协助整个家庭作出改变。在这种治疗中,治疗师的治疗对象是整个家庭,而不是某一个被诊断了的个体。结构性家庭治疗:治疗师试图改变家庭的权力结构、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角色以及相互间的结盟关系。联合家庭治疗:治疗师要协助家庭成员识别并改变有害的沟通模式。家庭治疗显示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很多研究发现,家庭治疗的改善率在50%65%之间,而没有接受治疗的控制组改善率仅为35%。父亲如果参加,成功的可

36、能性更大。第六节 社会文化理论5353夫妻治疗治疗对象是两个有长期关系的人。他们可以是夫妻,也可以不是,甚至可以是不住在一起的两个人。夫妻治疗主要集中在两个人关系的结构和沟通模式上。如果孩子的问题是因为夫妻关系造成的,夫妻治疗也可以使用。整合的夫妻治疗:试图让夫妻双方相信,某些问题是由于彼此间的差异造成的,所以,为了维护夫妻之间的关系,双方都需要学会接受一些无法改变的行为。相比有相同问题而没有接受治疗的夫妇,接受夫妻治疗的夫妇的关系得到了改善。如果夫妻双方较年轻、适应力强,并且对性别角色的扮演较灵活,他们会有更好的治疗效果。第六节 社会文化理论5454社区治疗社区心理健康治疗允许患者,尤其是那

37、些有严重心理障碍的患者,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接受治疗,并恢复心理健康。社区治疗的主要原则是预防。临床工作人员不是待在家里等待患者上门治疗,而是主动出门寻找服务对象。一般有三种形式的预防:初期预防:努力改变社区对心理障碍患者的态度和政策。它的目标是让人们一起预防心理疾病。第二期预防:早期诊断并治疗心理障碍,使其不致变得更严重。第三期预防:对中度或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以免发展成长期的问题。第六节 社会文化理论5555优点优点局限局限三、社会文化理论的评价它考虑了家庭、社会以及社会问题对个体心理异常的影响,是对其他变态心理理论的一大补充。人们经常会发现,临床和社会标签确实很明显地影响

38、了个体功能的异常。社会文化治疗有时是在传统治疗失效时的有效方法。一方面,社会文化的研究经常能够找出某些社会文化因素与某种特殊心理障碍有关系,却难以确立它们有因果关系。另一方面,社会文化理论不能预测特定个体的心理异常。第六节 社会文化理论5656第七节 系统整合的观点没有一种理论和治疗模式能证明始终比其他模式更有效。不同的模式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人的心理世界作了解释,因此,每一种模式既有科学性,也有局限性。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到生物、心理以及社会文化层面诸多因素对异常心理的影响,而不仅是某一方面的影响,那么,我们对异常行为的了解和治疗会更加完善。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倾向于从多个方面来考察

39、异常行为的原因,有时候称这种取向为生物心理社会理论,这是一种系统整合的观点。5757第七节 系统整合的观点异常是源自遗传的、生理的、发展的、情绪的、行为的、认知的、社会的及社会影响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不同理论家对生物心理社会取向有不同的解释。素质压力论:素质就是一种容易受伤或患某种疾病的倾向。交互效应论:在诸多影响因素中,有些因素的作用更关键。这些因素会引发其他因素或增加其他因素的强度,从而最终导致某种心理障碍。结合各种方法治疗比运用单一的方法效果更好。5858第八节 来自亚洲的理论和观点一、森田疗法二、认知领悟疗法三、对于亚洲和理论与观点的评价一、森田疗法森田疗法(Moritatherap

40、y)由日本慈惠医科大学森田正马教授于1920年创立,是一种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心理治疗方法。几十年来,经森田的后继者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成为一种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并被国际公认的、一种有效实用的心理疗法。并非针对所有心理障碍,主要是所谓“神经质症”。普通神经质症、强迫观念症、发作性神经质神经质症状的形成机制:由于疑病素质的存在,在偶然事件的诱因影响下,通过精神交互作用而形成神经质症状。而造成神经质症状的根本原因则在于,想以主观愿望控制客观事实而引起的精神拮抗作用的加强。1.疑病素质与适应不安2.精神交互作用3.精神拮抗与思想矛盾4.森田治疗原则顺应自然、为所当为顺应自然顺应自然森田认为,要达到

41、治疗目的,说理是徒劳的。正如从道理上认识到没有鬼,但夜间走过坟地时照样感到恐惧一样,单靠理智上的理解是不行的,只有在感情上实际体验到才能有所改变。而人的感情变化有它的规律,注意越集中,情感越加强;听其自然不予理睬,反而逐渐消退;在同一感觉下习惯了,情感即变得迟钝;对患者的苦闷、烦恼情绪不加劝慰,任其发展到顶点,也就不再感到苦闷烦恼了。因此,要求患者对症状首先要承认现实,不必强求改变,要顺其自然,认识情感活动的规律,接受情感,不去压抑和排斥它,让其自生自灭,并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为所当为为所当为森田疗法把与人相关的事物划分为两大类:可控制的事物和不可控制的事物。所谓可控制

42、的事物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主观意志可以调控、改变的事物;而不可控制的事物是指个人主观意志不能决定的事物。森田疗法要求神经质症患者通过治疗,以学习顺应自然的态度,不去控制不可控制之事,如人的情感;但还是注意为所当为,即控制那些可以控制之事,如人的行动。即“为所当为”是指在顺应自然的态度指导下的行动,是对顺应自然治疗原则的充实。在顺应自然的态度指导下的“为所当为”,有助于陶冶神经质性格。这种陶冶并非彻底改变,而是对其性格的不同部分进行扬弃。即发扬神经质性格中的长处:认真、勤奋。富有责任感等,摒弃神经质性格中的致病之处:神经质的极端的内省及完善欲。由此可见,顺应自然既不是对症状的消极忍受,无所作为,也

43、不是对症状放任自流、听之任之,而是按事物本来的规律行事,凭症状存在,不抗拒排斥,带着症状积极生活。顺应自然、为所当为治疗原则的着眼点是,打破精神交互作用,消除思想矛盾,陶冶性格。这种原则还反映了森田疗法对意志、情感、行动和性格之间的关系的看法,即意志不能改变人的情感,但意志可以改变人的行为;通过改变人的行为来改变一个人的情感,陶冶一个人的性格。二、认知领悟疗法知领悟疗法是通过解释使求治者改变认识,得到领悟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失,从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又中国心理治疗专家钟友彬先生首创,是依据心理动力学疗法的原理与中国实情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相结合而设计的.心理动力学疗法源于心理分析,故

44、认知领悟疗法又称为中国式心理分析,或称钟氏领悟治疗法.1.认知领悟疗法与心理分析的区别P55-562.主要适应症神经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心因性、精神障碍、心身疾病、露阴癖、恋物癖、挨擦癖、窥淫癖、性变态、强迫症和对人恐怖症。3.治疗要点1)认知领悟疗法采取直接全面的交谈方式。每次时间为6090分钟,疗程由双方商定,可相隔几天、一周或更长时间。会见最好单独进行,每次会见后,要求求治者写出对施治者解释的意见,并结合自己对病情的体会提出问题。2)初次会见时,让求治者或家属,叙述症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症状的具体内容,尽可能在1小时内叙述完。同时进行躯体和精神检查以确定诊断。如果是认知领悟疗法的适应症

45、,即可进行初次讲解,说明他的病是可以治好的;如果初次会见时间许可,可直接告诉求治者,他的病态情绪和行为的根源是在幼年时期形成的。病态实际上是用幼年的方式排除成年人的心理困难或满足成年的性欲望,是幼年时期恐怖情绪的再现等等。解释的内容因诊断不同而略有出入。3)在以后的会见中,可以询问求治者的生活史,以及容易忆起的相关经历,但不要求“刨根问底”。对于求治者的梦,也可偶尔谈到,一般不进行过多的分析,用较多的时间引导求治者并和他一起讨论分析症状的性质,让求治者充分领悟症状大都是幼稚的、不符合成年人思维逻辑规律的感情或冲动,其症状表现是以幼年的方式来解决成年人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具体的解释要结合患者的

46、实际情况。4)当求治者对上述解释和分析有了初步认识和体会之后,再向求治者进一步解释病的根源在过去,甚至在5岁以前。例如:对强迫症求治者,可指出他的主要问题是恐惧情绪,而恐惧情绪来自于幼年期的精神创伤,应当认识到现在已经是成年人了,不要再像孩子那样认识恐惧、相信恐惧和排除恐惧了;对性变态求治者,要分析、讨论他们的变态性行为的幼稚性,并让他回忆儿童期的性游戏行为,说明他们是用幼年方式来满足成年人受挫的性欲或对付成年人的心理困难,是幼稚和愚蠢可笑的;对恐人症求治者,可指出他实际上还处在青春初期对异性感兴趣而又怕羞的年龄阶段,并分析是什么原因妨碍了他们心理发育,促使他们改变认识达到成熟。三、对于亚洲和理论与观点的评价不强调与症状斗争,强调顺应自然。与东方哲学相同。只局限于某些障碍的解释与治疗,不能建立对人的普遍行为的解释。本章完!本章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2章异常行为的理论模型和治疗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