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与法治》教学课件1.pptx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5143494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PPTX 页数:74 大小:1.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与法治》教学课件1.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政治与法治》教学课件1.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政治与法治》教学课件1.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政治与法治》教学课件1.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政治与法治》教学课件1.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九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思想政治思想政治必修三政 治 与 法 治内 容 索 引模块概览 网络构建探究活动 落实素养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热点引路 知能训练模块概览模块概览 网络构建网络构建政治与法治的学习主线可以概括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并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第一、二单元阐述的是“制度建设”,第三单元阐述的是“法治建设”。制度建设是依法治国的基础,法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保障。主线主题内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团结带领人民先后完成和推进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使中国

2、大踏步赶上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1)性质。(2)地位。(3)根本立场。(4)根本宗旨。(5)执政理念。(6)指导思想。(7)初心和使命。(8)执政方式。(9)领导方式。(10)思想路线。(11)基本路线。(12)最终目标和最高纲领。(13)党的建设。(14)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15)“四个意识”。(16)“四个全面”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领导是全面的

3、、系统的、整体的,主要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主线 主题 内容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只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保持蓬勃的生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权

4、组织形式,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内容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三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些制度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相适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主线 主题内容全面依法治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依法治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法治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必须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严格执法,就是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公正司法,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全民守法是指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

6、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探究活动探究活动 落实素养落实素养A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可见,存款利率的调整主要是通过调节存款量来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和社会对生活资料的需求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坚持开放包容、继承创新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设计理念:综合探究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在学生与社会实践和现实生活的交互作用实现其价值。它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本环节设计的出发点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活动,发展个性品质

7、。可见,存款利率的调整主要是通过调节存款量来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和社会对生活资料的需求量。(2)这个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5.调查或收集目前社会上、学生中如何谈论理想、如何看待理想信念志向等问题;讨论一个人能否完全脱离社会去“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一个人是否必须通过对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储蓄连年迅速增长的原因: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手中的钱越来越多;储蓄的安全性、流动性是吸引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存款的主要原因;传统观念坚固以节俭消费为主,投资意识不强。学生探究

8、、回答。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学生讨论、回答。课课标标要求要求 引述宪法序言,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阐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必然性。学习清单学习清单 1.描述与分类: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历史任务。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和意义,描述新时代的历史方位。2.解释与论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理解建立新中国的重大意义,理解改革开放的目的和意义。3.预测与选择: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4.辨析与评价:评析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中国革命、建设、改革需要坚持党的领导。核心素养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坚持

9、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科学精神:明确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历史任务。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改革开放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3.公共参与:通过查阅资料或社会调研体验党的初心和使命。自觉投身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建设中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必备知识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关键能力考点一 考点二 精梳细理精梳细理重基础重基础考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考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1)原因:帝国主义的入侵打断了中国

10、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正常进程。(2)国情: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考点一 考点二 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1)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它们相互交织。(2)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3.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1)决定因素: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2)历史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考点一 考点二 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1.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项目代表政治主张实践结果第一种先后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

11、团为代表极力维护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统治,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被中国人民抛弃了,其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了第二种以某些中间派或中间人士为代表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没有得到人民群众认可,它的多数代表者后来也承认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第三种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最终赢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考点一 考点二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成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2)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3)意义: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

12、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4)前景: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考点一 考点二 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1)社会条件:中国在由封建社会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其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也在发生变化。(2)出现:随着官办和外国人开办的工业企业的创建,中国出现了最早的近代产业工人。(3)特点中国工人阶级人数不多,但集中分布在大城市,有利于组织成为阶级力量。他们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压迫之下,富有斗争精神,具有革命性。他们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先进性。中国产业工人成为一支日趋重

13、要的社会力量。考点一 考点二 教师评价学生的汇报,并归纳:气候、习俗、地域、生产、时间、国家政策等因素都会引起价格的波动和差异。那么,上述诸多因素在影响价格时是通过何种途径来实现的呢?有何共同点呢?(3)这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C对自身文化价值充分肯定,对外国文化全盘借用中国共产党广泛听取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是什么?教师设疑:个别劳动时间能决定价值量吗?如果可以,会出现什么后果?如果不行,那该怎么办?2.理解“全盘西化”和“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

14、国的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1.识记当代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内涵及指导思想。2.理解“全盘西化”和“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解析中国共产党不属于国家机构体系,所以观点错误,排除。故选B。补充资料卡:材料一:世界眼中的中国 最有影响的力量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担当(1)成立条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2)目标: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

15、理想和最终目标。(3)使命: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4)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考点一 考点二 (5)成就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3.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考点一 考点二 易混易错1.中国逐渐成为民族资产

16、阶级领导和官僚资本垄断的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提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提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次要矛盾。考点一 考点二 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推进现代化建设,完

17、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提示。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考点一 考点二 博闻广积博闻广积提能力提能力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是什么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为什么当时的中国对内实行封建君主统治,对外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帝国主义的入侵,严重损害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并一步一步地控制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打断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常进程,使中国逐步沦为半

18、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影响性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它们相互交织,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而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考点一 考点二 2.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及其性质: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前者是民族矛盾,后者是阶级矛盾。(2)两对主要矛盾之间的关系: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地位,民族

19、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当外国侵略者同中国封建政权相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尤其是封建地主阶级对人民的压迫特别残酷时,中国人民往往用战争的形式反对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当国内战争发展到直接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以及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时,外国列强往往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援助中国反动派,这时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完全公开站在一条战线上。考点一 考点二 3.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 关系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区别是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实质是

20、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实质是解决生产力的问题联系二者均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两大历史任务是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创造前提,开辟道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考点一 考点二 4.近代中国各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与特点 项目地位优点局限性农民阶级主力军人数多、革命性狭隘性、缺乏科学理论指导资产阶级同盟军革命性、进步性两面性、不彻底性无产阶级领导核心先进性、革命性、团结性

21、考点一 考点二 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阶级基础:随着官办和外国人开办的工业企业的创建,中国出现了最早的近代产业工人。中国工人阶级人数不多,但集中分布在大城市,有利于组织成为阶级力量。他们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压迫之下,富有斗争精神,具有革命性。同时,他们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先进性。中国产业工人成为一支日趋重要的社会力量。(2)思想准备: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3)领导力量:1919年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政治代表。考点一 考点二 教学过程:某

22、著名大公司招聘职业经理人,应者云集,其中不乏高学历、多经验的人。经过初试、笔试等四轮淘汰后,剩下6个应聘者,但公司只选择一人作为经理。所以,第五轮将由老板亲自面试。(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方法:第一小组:在上星期的几场秋风秋雨中,气温急剧下降,但却刮“热”了秋装的销售,价格都有不同幅度的涨幅。说明气候会影响价格。分析:中国当前就业与创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GDP增长率在9%以上,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社会急需大量有技术的专业人才。同时创业的政策十分优蕙,市场前景诱人,作为未来的从业人员中学生怎样在这样的环境中储备知识、培养能力刻不容缓。教师进一步设问:为什么要这样解决问题?

23、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社会全局利益之间的矛盾?20世纪30年代的台湾,稻谷收割与加工的技术很落后,稻谷收割后砂子、小石子之类的杂物很容易掺杂在里面。用户在做米饭之前,都要经过一道淘米的程序,用起来很多不便,但买卖双方对此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王永庆却从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找到了切入点。他带领两个弟弟一齐动手,不辞辛苦,一点点地将夹杂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类的杂物捡出来,然后再出售。这样,王永庆米店卖的米质量要高一个档次,因而深受顾客好评,米店的生意也日渐红火。男子说:“先生,我没有跳槽,而是那12家公司先后倒闭了。”在场的人第三次笑了。一个考生说:“你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失败者!”男子也笑了:

24、“不,这不是我的失败,而是那些公司的失败。这些失败积累成我自己的财富。”本节课,我们主要探究一下“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的有关问题。6.中国共产党探索历程(1)确立目标: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同时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的根本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案。(2)探索成果: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于1949年10月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

25、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考点一 考点二 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终结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欺凌中国人民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考点一 考点二 特别提醒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

26、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考点一 考点二 7.思维聚焦 考点一 考点二 微研深究微研深究明方法明方法命题点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例题】下列对近代中国基本国情认识正确的是()封建势力的衰败打断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常进程帝国主义的入侵打断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常进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的基本国情A.B.C.D.考点一 考点二 答案 B解析 帝国主义的入侵打断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常进程,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错误,正确;近代中国半

27、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多重矛盾和主要矛盾,错误。解题指导【易错点】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与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清晰认识二者谁决定谁的问题。考点一 考点二 对点金题1中国近代史基本上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是封建统治者勾结帝国主义镇压人民起义和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历史,是中国要求追上世界资本主义的步伐、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而封建统治者和帝国主义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这表明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人民民主共和

28、国彻底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A.B.C.D.考点一 考点二 答案 A解析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因此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项。考点一 考点二 命题点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例题】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到改革开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当代历史的每一次进步无不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智慧,这说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和正确的选择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坚持改革开放是正确的选择中

29、国共产党具备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和水平A.B.C.D.考点一 考点二 答案 B解析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材料强调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历史变迁,不是救中国的历史阶段,而是富中国、强中国的历史阶段,不符合材料主旨;与材料不相关,材料强调的是从中国当代历史得出的结论;从材料体现的国家发展的历史成就中可以看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和正确的选择,也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具备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正确。解题指导【命题点】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原因与意义。理解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考点一 考点二 对点金题

30、2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主要源于()A.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最早最长B.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政党C.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唯一的党派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考点一 考点二 答案 D解析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团结奋进,这主要源于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1、,所以D项正确;A项不符合实际;B项说法太绝对,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政党之一;C项不符合实际,我国还存在民主党派,排除,故选D项。考点一 考点二 精梳细理精梳细理重基础重基础考点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考点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一、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2)19491952年,在着重完成包括土地革命、镇压反革命等在内的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致力于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考点一

32、 考点二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过渡时期时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前提: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标志: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意义: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考点一 考点二 3.艰苦探索(1)原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在中国怎样坚持和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33、并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也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艰苦的探索。(2)成就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中国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考点一 考点二 二、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1.开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2.作用: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3.目的(1)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4、。(2)社会主义: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党的建设: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考点一 考点二 4.实践成就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想一想】有人认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的?提示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共产党发动、自己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自觉行为。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合

35、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一系列环节和方面。考点一 考点二 三、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1.历史方位: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2.历史意义(1)对中国: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对世界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考点一 考点二 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

36、国方案。(3)新征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踏上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3.结论: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考点一 考点二 易混易错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政治前提。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2.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提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

37、谋复兴。考点一 考点二 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提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就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改革开放是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是强国之路。提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考点一 考点二 5.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提示。我国推进改革开放,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而不是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改革的

38、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标志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考点一 考点二 博闻广积博闻广积提能力提能力1.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比较 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领导力量 资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领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思想武器政治目标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创建人民民主共和国革命特点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

39、底解决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革命结果 最终遭到失败最终取得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联系二者都属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考点一 考点二 2.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 项目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时间 1949年1956年底1956年1966年任务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坚持和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成就完成三大改造,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确立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

40、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地位提高考点一 考点二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1)社会主义改造性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过程和组成部分目的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质对中国的生产关系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意义: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考点一 考点二 4.改革开放 开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性质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

41、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开放,即对外开放,一方面是指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另一方面是指放宽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限制,不再采取封锁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所的保护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地位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实践启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

42、程考点一 考点二 5.中国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主要矛盾的变化 中国社会发展阶段 历史背景主要矛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强调认清中国国情重要性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人民大众与封建势力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考点一 考点二 6.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重要标志和特征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

43、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内涵在时代层面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在国家层面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人民层面是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中华民族层面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层面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结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考点一 考点二 7.思维聚焦 考点一 考点二 微研深究微研深究明方法明方法命题点一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

44、来【例题】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我们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举行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其历史任务是总结党的七大以来的历史经验和成就,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由此可知这次会议上可能提到的问题有()确立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国开始进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内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A.B.C.D.考点一 考点二 答案 C解析 从党的八大召开的时间来看,属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基本结

45、束,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时期,符合题意;确立对外开放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错误;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错误。解题指导【素养点】本题以中共八大的召开为背景,考查我们对重要节点上重大事件的理解和把握。考点一 考点二 对点金题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其伟大历史意义在于()中国从此在世界上强起来了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终结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欺凌中国人民的历史中国人民在政治上获得解放,迎来当家作主的时代A.B.C.D.答案 D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终结了帝国主义

46、列强侵略中国、欺凌中国人民的历史,中国人民在政治上获得解放,迎来当家作主的时代,正确。考点一 考点二 命题点二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例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我国之所以高度重视改革,是因为改革能()推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根本改变我国的经济社会基本制度A.B.C.D.考点一 考点二 答案 C解析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所以说

47、法正确;推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的说法颠倒了二者关系,说法错误;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中“根本改变”说法错误。解题指导【素养点】题目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论述为背景材料,考查对改革重要性的认识。考点一 考点二 对点金题2邓小平同志在一次谈话中说:“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是()A.必须长期坚持改革开放政策B.“人家封锁我们”,给中国带来困难C.新中国成立后,曾长期实行“闭关自守”D.关起门来搞建设是发展不起来的考点一 考点二 答案 A解析 邓小平同志的谈话意在

48、表明中国长期闭关自守严重阻碍了自身经济的发展。中国要想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增强综合国力,必须长期坚持对外开放。考点一 考点二 命题点三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例题】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为国家制定大政方针战略提供了重要依据成为新时期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A.B.C.D.考点一 考点二 答案 C解析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党的这一重大政治论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49、,为国家制定大政方针战略提供了重要依据,符合题意;关于主要矛盾的变化不是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错误。解题指导【素养点】题目以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重要论断为背景,考查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深刻认识。考点一 考点二 对点金题3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初步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A.B.C.D.答案

50、 D解析 小康社会已经初步建成,错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非同步富裕,错误。学生思考:当通货膨胀时,总供给总需求,国家怎样调整利率?A B C D2、价值决定价格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1、传统文化面面观2、传统文化在今天近几年“台独”势力气焰嚣张,随着台湾地区“立委”选举及2008年“大选”的临近,台湾执政者正加速推行以“去中国化”为目标的一系列“正名”运动,从教科书到公营事业,从“外馆”到军营,一个都不放过,就连“老美”的口头警告也不放在眼里,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政治与法治》教学课件1.pptx)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