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识与注意第五章01意识概述03注 意02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目 录CONTENT意识概述第一节1.1 意识的概念和特性n 意识是人们对自身行为及周围世界的觉知,包括对环境刺激信息感知、自身感受、记忆和思维的知觉,以及对自身行为和认知活动产生、维持及终止的调节与控制。n 意识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对客观事物与环境刺激的意识;二是人对自身内部状态的意识,包括对自身内部活动状态的意识和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即觉知到自己的各种主观体验自我意识。1.1 意识的概念和特性意识的概念比较复杂,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意识是一种觉知。在这个意义上,意识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意
2、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在这个意义上,意识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综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即意识不仅是对信息的被动觉察和感知,而且具有能动性和调节作用。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或水平,从无意识到意识再到注意,是一个连续体。另外,意识还存在一般性变化,如觉醒、惊奇、愤怒、警觉等。(二)意识的基本特性1.1 意识的概念和特性1 1意识的觉知性n 觉知性是意识最基本的特征,指对外部刺激和自身内部心理事件的了解,表现为人不仅能意识到客观事物的存在,包括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而且能意识到自身的存在、自身与客观事物的复杂关系以及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等。n 对自己的状况和活动的觉知,就是人的自我意识
3、之一。人不仅能意识到客观事物的存在,对外界刺激进行分析综合,而且还能意识到自己、对自己的主观世界进行分析综合,并且能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行为和客观现实的关系进行评价,这样就能够把自我和非我、主观和客观区分开来,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动机来自觉地指导和调节人的行为。1.1 意识的概念和特性2 2意识的能动性n 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在反映客观现实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总是根据社会实践需要,带着一定的主观倾向和要求,抱着一定的目的和动机,计划自己的行动。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能坚持预定的方向,分析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行为的结果与目的进行对照,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n 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人类
4、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主动的,是根据需要去反映客观世界进而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n 意识的前进性。人的意识活动是不断发展前进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1.1 意识的概念和特性3 3意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n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活着,它仍然是这种产物。n 一个人的意识和人格的形成,都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与他人交往、互动的结果,这取决于生活状态、接受教育的条件、社会文化环境、从事社会实践的能力水平。n 从意识的内容来看,人类意识的内容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日渐丰富和深刻。1.2 意识的水平和种类(一)意识的水平 意识的基本水平反映人对自己内部心理活动
5、状态及行为表现的觉知,也反映其对周围环境刺激信息的觉知。这种意识表现为人对知觉的事物或现象以及对刺激信息反映的觉知。1意识的基本水平1.2 意识的水平和种类 意识的中间水平表明人对环境刺激信息中的某一个事物或某一种现象的觉知,具有主观能动性。在该意识水平上,人依赖自己的知识经验,通过思维和想象推断新事物或新现象的可能情形,并利用它来回忆过去或者计划将来。2意识的中间水平1.2 意识的水平和种类 意识的高级水平反映人对自己的觉知、选择的事物或现象正在进行思考,即自我觉知,具有个人经历的特征。在意识的高级水平上,人会体验到一种有序的、逻辑的、可预期的状态,通过这种意识活动,逐渐形成预期能力,并运用
6、这种能力来选择当前的行动和计划未来。3意识的高级水平1.2 意识的水平和种类(二)意识的种类无意识是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如血压变化、心跳脉搏变化、脑电活动等由神经系统控制的生理信息。1无意识前意识是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一种中间心理状态,是指那些虽然此时此刻意识不到,但是在集中注意、认真回忆的情况下,可以回忆起来的经验。人的长时记忆中存储着大量的信息,如语言、运动、地理、天文知识,以及经历过的事件或主观体验等。人们平时可能意识不到这些信息的存在,但当面临某种问题时,就会把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资料提取到前意识之中,从而有意识地利用信息资料完成当前任务。2前意识
7、1.2 意识的水平和种类潜意识是指对正在进行的某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没有觉知。例如,演讲者在述说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口误。弗洛伊德对潜意识进行了系统研究,他认为,某些意识经验,如本能、创伤经历等心理活动过程被排除在意识之外。但是,那些原始的、不被现实和良心接受的欲念、动机、情绪等内容与经验被压抑在潜意识之中。尽管潜意识中的欲望、情绪或某些观念被压抑,但它们并没有泯灭。那些本能欲望、情绪和观念会不由自主地活动,在某些状态下通过象征等方式在意识中出现,仍会直接、间接地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现实生活中,有人会出现口误,在精神分析理论看来就是潜意识的作用。3潜意识1.3 意识的局限性及能动性n 意识不
8、是外部世界的完整呈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事实上,很多作用于人们感官器官的事物或刺激,人们并没有意识到。n 赫斯特(Hirst)认为,意识的局限源自认知加工过程,人们能同时意识到哪些东西或者多少东西,与认知过程的性质和认知技能的熟练程度有关。例如,人们在看电视时,可以毫无困难地看到画面并同时听到声音,而同时听两种音乐就比较困难。经过训练以后,人们可以提高在同一时间内意识到更多事物的能力。(一)意识的局限性1.3 意识的局限性及能动性n 人们看到的东西不限于外界的刺激,有时候人们还可以看到、听到、触摸到和意识到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东西。例如,人眼中有一个盲点,人们不能看到落在盲点上的物体,也意识不到在
9、自己的视觉中有这样一小块区域,这说明人们所看到的并不完全是世界的本来面目。n 另外,有些人在特殊情况下会产生“幻听”“幻视”等幻觉,即看见并不存在的物体、听到并不存在的声音等。(二)意识的能动性1.4 生物节律的周期性与意识状态(一)生物节律的周期性p 意识状态的变化是与个体身体功能的周期性变化密切相关的。对意识状态的理解应该联系其生理机制人体的生物节律,即人体的基本生理活动和心理状态的周期性自然变化。p 在正常情况下,生物节律以一天为一个周期,但有些生理活动的周期要短一些。例如,有些人在清醒时,每隔两三个小时就会处于生气的状态;在睡眠中,做梦的时间基本上以90分钟为一个周期。有的生理活动周期
10、则要更长一些,如女性的月经周期为28天。1.4 生物节律的周期性与意识状态(二)生物节律周期性对意识的影响p 大多数人都能意识到他们的精神状态、精力和心情在一天中的波动和变化,这些波动和变化与其生理过程的变化有关,如荷尔蒙的分泌、体温、血压等的变化。p 位于海马的视交叉上核,对人体的这种心理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周期性变化起关键作用。事实上,它是一个“超生物钟”,令其他的内部“生物钟”互相保持同步。p 视交叉上核对视觉刺激输入敏感,白天的光线可以激活该神经核,从而减少褪黑激素的分泌;反之,黑暗能增加褪黑激素的分泌。因此,人们在白天会感到精力充沛,夜晚则感到疲倦。而当视交叉上核受损或它与眼睛的神经通路
11、被破坏时,这种日夜交替的生理周期就会消失。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第二节2.1 睡眠(一)睡眠的阶段轻度睡眠主要为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波。该阶段,个体处于浅睡状态,心率减慢,身体肌肉放松,有时会出现全身肌肉收缩或急促的抽搐,呼吸变得有些不规则,很容易被外部刺激惊醒。持续时间大约10分钟。1 1睡眠加深脑电波开始的频率和振幅频繁变化,偶尔会出现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的、波幅大的脑电波,称为睡眠锭,标志着睡眠已经到来。该阶段,个体较难被唤醒,持续时间大约20分钟。2 22.1 睡眠肌肉逐渐变得更放松肌肉逐渐变得更放松,脑电的频率会继续降低,波幅较大,开始出现波,有时也会出现睡眠锭。该阶段大约
12、持续40分钟。3 3深度睡眠当大多数脑电呈现为波时,表明已经进入深度睡眠阶段。在该阶段,个体的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有时发生梦游、梦呓、尿床等。4 42.1 睡眠快速眼动睡眠阶段(REM)这时的生理电活动迅速改变,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与个体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活动相似。睡眠者的眼球开始做左右上下运动,而且通常伴随着栩栩如生的梦境。另外,心律、血压变得不规则,呼吸变得急促,如同清醒状态或恐怖时的反应,而肌肉依然放松。第一次快速眼动睡眠一般持续510分钟,再经过大约90分钟后,会出现第二次快速眼动睡眠,持续时间通常长于第一次。在这种周期性的循环之中,当黎明临近时,第三
13、阶段与第四阶段的睡眠会逐渐消失。5 52.1 睡眠(二)睡眠的功能n 从生理学角度看,睡眠有利于消除疲劳,补充体力,排除体内毒素和代谢物,促进人体生长。从心理学角度看,睡眠有利于过滤白天获得的信息,巩固白天记忆的内容。n 非快速眼动睡眠与恢复体力、机体生长密切相关;快速眼动睡眠与心理创伤的恢复、神经发育有着密切的联系。n 睡眠被剥夺会对注意力的集中、情绪的稳定、学习及记忆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被连续剥夺两天睡眠的人会出现幻觉和错觉,情绪紊乱,适应能力大幅降低。长时间睡眠剥夺,甚至会导致暂时性睡眠剥夺性精神病。2.1 睡眠(三)睡眠障碍n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表现为无法自主入睡、入睡困难、睡眠
14、不好等。根据失眠状况,可以把失眠分为三种类型:起始性失眠,表现为难以入睡;维持性失眠,表现为夜间经常醒来;终止性失眠,表现为凌晨醒来后无法入睡。失眠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增加的趋势,通常女性比男性更为常见。对大多数人来说,失眠发生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或时间,如高考前夜、刚到一个新环境等。n 对有些人来说,失眠显得很有规律,并对正常生活有不良影响,这时失眠就成为一种病症,称为失眠症。失眠症患者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入睡,而且夜间经常醒来,每天的睡眠没有规律。1失眠2.1 睡眠n 嗜睡症是与失眠相反的睡眠障碍。n 嗜睡症者在觉醒时,会突然不可抵抗地想睡觉,并会直接地从清醒状态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一般持续102
15、0分钟。n 嗜睡症似乎具有遗传性,其发病机理和原因目前尚不明了,发病年龄为1012岁。研究表明,嗜睡症的发病概率在0.21之间。2嗜睡症2.1 睡眠n 睡眠窒息的主要表现是打鼾,患者会因呼吸困难而醒来,有的甚至会因呼吸通道阻塞缺氧而出现呼吸停止。n 睡眠窒息与肥胖有关,会引起高血压、心脏病、中风,严重时会导致死亡。3睡眠窒息2.1 睡眠n 睡眠障碍还包括梦魇、梦游、梦呓、梦惊、遗尿等。梦魇经常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出现,与坠落、死亡、灾难等情景相联系,是一种逼真而又使人感到恐惧的梦,长期受梦魇困扰的人往往有情绪压抑问题或有心理创伤史。n 梦游一般在睡眠的第四个阶段出现,大多是儿童,可能有家族史。梦
16、呓偶尔出现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但在其他睡眠阶段也会经常出现。梦惊经常在慢波睡眠阶段出现,最常发生在儿童身上,表现为睡眠中出现强烈的恐惧感和惊慌体验,尖叫着然后惊醒。4其他睡眠障碍2.2 梦(一)梦的发生n 在睡眠状态下,大脑皮层处于不平衡的抑制状态,少数神经细胞的兴奋使一些表象被激活。由于缺乏意识的控制与调节,被激活的表象形成了离奇的组合,这些稀奇古怪的组合使得梦境与现实生活大相径庭。n 梦是在睡眠中发生的,但不是整个睡眠过程都是在梦中度过的。梦境多半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出现,但一些概念较强的、与现实联系密切的梦也在无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出现。人们往往能记住快速眼动睡眠被唤醒时的梦的内容,所以,快速
17、眼动睡眠被视为梦的一种活动标志。2.2 梦(二)梦的理论精神分析观点1n 对梦的解释最具代表性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等人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最可靠的途径。n 弗洛伊德还认为,梦并不是无意义的、杂乱无章的,梦代表了个人某些愿望的满足,即潜意识欲念的要求和冲突,因此是有意义的,也是具有独特价值的。他认为,梦既有外显的内容,又有内隐含义。n 潜意识中的压缩和替代,是用来隐藏个人被压抑的愿望和冲突的主要手段。n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由于缺乏可靠的科学依据支持,因此还应对精神分析理论假设进行更深入的探索。2.2 梦生理学观点2n 霍布森(Hobson)认为,梦的本质是对
18、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一定数量的刺激对维持脑与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是必要的。在睡眠时,由于刺激减少,神经系统会产生一些随机活动,梦就是认知系统试图对这些随机活动进行解释并赋予一定意义而产生的。n 以巴浦洛夫学说为代表的生理学理论认为,梦是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由大脑皮层上未被抑制的神经组织的孤立活动引起的。2.2 梦认知观点3n 认知心理学认为,梦是一种认知结构,它反映清醒思维中的某些挂念和担忧,具有将人的知觉与行为经验重新编码和整合的认知功能,并将新旧记忆联结起来,从而促进记忆联想和注意转移。有时,梦还可能在问题解决方面具有某种作用,即为梦者提供白天面临问题的潜在解决方法。n 有人认为,梦
19、具有一定的认知功能。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存储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这些活动的一部分会进入意识,成为梦境。2.2 梦n 在知觉方面,梦者几乎不能感知外部世界,完全被变化多端的梦境所取代;n 在操作方面,除了眼动和男性生殖器的活动外,人的肢体动作大都停止;n 在思维方面,梦中的思维活动往往是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梦者尽管睡着,却以为自己醒着,对于梦中荒诞离奇的情节,也认为是合理的,即使是那些自相矛盾的情节,也会因为是真实的,醒来后才发现自己的错误;梦和正常的心理活动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2.2 梦n 在情绪方面,梦者的情绪体验和在正常觉醒状态下的体验类似;n 在记忆方面,梦中的内
20、容往往是歪曲现实的反映,它是由记忆表象重新组织而构成的,在梦中,通常把记忆重组后形成的梦境认为是真实的;n 在同一性方面,梦中个人的同一性变化较大,有时是梦者本人,有时是与梦者毫无关系的另外一个人,甚至是梦者的变形;n 在时间知觉方面,梦者对时间知觉与日常生活中的时间知觉往往是一样的,但有些梦境中的时间与实际时间存在很大的差距。2.2 梦(三)梦的特征 不协调性。即梦境中的人物、事情、动作、行为、情境特征等经常会出现错误的搭配。不确定性。即梦中的形象和时间经常是不确定的。不连续性。即梦中人的思想、动作、行为、表情和情境经常快速转移,并常常与前者没有关系。缺乏批判性。即梦中的形象和事件经常是稀奇
21、古怪的,但梦者深信不疑,当个人对梦中情境发生怀疑时,就快醒了。2.3 催眠(一)催眠的定义n 催眠是指在人为诱导下引起的意识状态改变。催眠师设计的特殊情境以及采用的诱导方法,称为催眠术。n“催眠”这一术语源于英国外科医生布雷德,而催眠术则兴起于18世纪奥地利维也纳医生麦斯麦用催眠术治疗癔症病人。麦斯麦认为,人体内有一种动物磁液,可由人的意识来支配,从人身体的这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体内的磁液如果失去平衡,就会生病,可用通磁术来恢复平衡。他用一个橡皮制成桶,患者围桶而坐;放置桶的房间半明半暗,柔和音乐时奏时止。麦斯麦绕桶一周,以手触人,给病人“通磁”来治愈患者。2.3 催眠(二)催眠的过程让被催
22、眠者处于安静舒适的状态,减少外界的干扰。催眠师要求被催眠者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些特定的事情上。被催眠者慢慢进入完全放松的状态,被催眠者会顺从和接受催眠师的指示,并相信催眠师的描述是真实的。在催眠状态下,被催眠者的思维、言语和活动是在催眠师的指示或引导下进行的,失去了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2.3 催眠(三)对催眠的解释p 催眠反映了催眠师和被催眠者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一般而言,被催眠者事先对催眠已经有所了解,知道催眠后会发生什么。在催眠中,他们只是扮演了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被催眠的人。这个角色意味着他们将无条件地接受催眠师的指挥,做出特定的行为或产生特定的感受。p 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说被催眠者在故意
23、欺骗别人,他们的确相信自己在经历另一种意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除了顺从催眠师的指示外别无选择。l社会认知或角色扮演的观点2.3 催眠p 人的意识有执行和监督两种基本的功能。执行功能可以使人们控制和规范自己的行为;监督功能可以使人们观察自己的行为。在正常情况下,两种功能是连在一起的,但是,催眠可以使这两个功能之间的联系断开。通过分离两种基本的意识功能,可以达到催眠的效果。在催眠的条件下,个体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其执行功能正常,能够接受催眠师的指令,而监督功能不起作用。p 最近有人认为,催眠并不是完全将意识分离,它只是弱化了意识对于行为的监督功能,因而使执行功能超过了意识的其他方面,执行功能自
24、动地执行了催眠师的指示,没有以个体的正常认知系统做中介。2意识功能分离的观点2.3 催眠(四)催眠的应用催眠已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医学、犯罪侦破和运动等方面。在心理治疗方面,催眠曾被用于治疗酗酒、梦游症、自杀倾向、过度饮酒、吸烟等。但是,催眠一般不会立即产生明显的效果,除非病人的动机很强。如果能配合其他的心理治疗,催眠的效果会更好。注 意第三节3.1 注意的概念及特性n 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在某个时点,有选择地指向一定的对象。“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说的就是这种状态。人们每天都会接触到来自环境中的大量信息,由于精力有限,不可能对所有的信息都作出反应,只能选择一定对象作出反应,这样才能
25、保证知觉的精确性和完整性。(一)指向性3.1 注意的概念及特性n 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一定对象上并保持一定的强度或紧张度。注意集中时,心理活动为使事物得到清晰反映,会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这样就保证了注意的清晰、完善和深刻。当然,注意集中的对象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个体活动任务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n 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是同一注意状态下的两个方面,两者不可分割。(二)集中性3.2 注意的功能(一)选择功能注意的选择功能主要表现为人的心理活动指向那些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与当前活动相一致的事物,避开或抑制那些无意义的、附加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刺激和信息。在生
26、活中,周围环境给人提供了大量的刺激信息,这些刺激信息有的对人重要,有的毫无意义。人要正常地学习、生活与工作,就必须选择重要的信息,排除无关刺激信息的干扰。当人注意某一对象时,集中注意的对象是注意的中心,其余的对象有的处于“注意的边缘”,多数处于注意范围之外。3.2 注意的功能(二)保持功能当我们的某一心理活动深入于所选择的那种事物时,我们就会越来越少地觉察到周围的其他事物,甚至对周围的其他事物“触而不察,食而不知其味”,从而使我们反映的对象一直维持在意识之中,处于注意中心的事物就会被鲜明、清晰而深刻地反映出来。如果没有注意的参与,外界通过感官输入的信息就无法转换为一种持久形式保持在意识中而很快
27、消失。只有那些被注意并转换了形式的信息,才有可能进入知觉和记忆系统。3.2 注意的功能(三)调节和监督功能注意不仅表现在稳定而持续的活动中,而且也表现在活动的变化上。当需要从一种活动转向另一种活动的时候,注意就表现出调节与监督功能,使人的心理活动朝向目标,并根据需要适当分配和适时转移,使其对外界事物或自己的思想、情感等反映得更清晰或准确。人在活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偏差,这时就需要注意进行监控,及时加以修正。人只有在注意转移的状态下,才能实现活动的转变。例如,机床操作工必须注意机器的运转情况,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3.3 注意的分类(一)无意注意n 无意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
28、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是人们不由自主地对那些新颖的、感兴趣的事物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例如,在安静的环境中,被突如其来的声音所吸引。n 无意注意没有明确的认识任务,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维持,取决于刺激物本身的性质和强度,自觉性较差,保持时间短,因此,无意注意是消极被动的注意,是注意的初级形式。但在无意注意状态下,人体消耗精力少,不容易疲劳。3.3 注意的分类(二)有意注意n 有意注意又称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例如,做“找茬”游戏时,需要仔细比对两幅图画,找出不同的地方,这时表现出来的注意是有意注意。n 有意注意是一种积极主动地执行当前任务的注意,受人
29、的意识的支配、调节和控制,自觉性较高,保持时间长,因此是注意的一种高级发展形式。但在有意注意状态下,人体消耗精力较多,容易疲劳,从而导致注意分散。3.3 注意的分类(三)有意后注意n 有意后注意又称继有意注意,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与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但又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n 有意后注意由有意注意转化而来,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注意形式。它集合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优点。一方面,它以有意注意为先导,因此具有潜在的目的性;另一方面,由于它不需要意志努力,因此,个体不易疲劳。有意后注意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对人们完成长时、持续的活动任务特别有效,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
30、。3.4 注意的品质n 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一个人能清楚地觉察到注意对象的数量。实验研究表明,一般人在1/10秒的时间内,能同时把握46个没有意义联系的符号或89个排列不规则的黑色圆点。n 注意的范围可以说是知觉的广度,知觉的对象越多,注意的范围越大;知觉的对象越少,注意的范围越小。(一)注意的范围3.4 注意的品质n 人的注意范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主要受到四个方面的影响:对象客体的特点,对象越集中,组合越有规律可循,注意的范围就越大;个体的经验,知识经验丰富的人善于形成对客体的整体感知,因而其注意范围也较大;活动任务的特点,活动任务越多、越复杂,注意范围就越小;个体的情
31、绪状态,情绪越紧张,注意范围就越小。3.4 注意的品质n 注意的紧张性是指心理活动对注意对象的高度集中程度,是注意的强度特征。人在高度紧张注意的状态下,会沉浸于注意的对象,而注意不到周围发生的事情。高度的责任心、浓厚的兴趣和爱好都能引起高度紧张的注意,而厌倦、疲劳则会大大削弱注意的紧张性。(二)注意的紧张性3.4 注意的品质n 注意的稳定性又称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在某一对象上所能保持时间的长短,它是注意的时间特征。n 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上的时间。n 广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活动上的时间。广义的稳定性意味着注意并不总是指向一个事物,而是指注意所接触的事物可以变化,
32、但注意所维持的活动总方向始终不变。n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内部条件是个体的心理状态,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外部条件是活动对象的特点。(三)注意的稳定性3.4 注意的品质n 注意的分配是指个体进行心理活动时,注意同时指向几种(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对象。注意的分配对人的实践活动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例如,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以调整教学活动;司机一边操纵方向盘,一边踩油门、刹车,同时还要观察路面情况等。(四)注意的分配3.4 注意的品质n 注意的转移是指个体根据新任务,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注意的转移要求新的活动符合引起注意的条件,并与原先注意的强度有关。n 注意的转移
33、不同于注意分散。前者是指根据任务的需要,有目的地、主动地把注意转向新的对象,使一种活动合理地为另一种活动所代替,是积极主动的;后者是指由于某一种刺激物的干扰,使注意离开当前需要注意的对象,是消极被动的。善于主动、迅速地转移注意,对学习、工作等十分重要,尤其是那些要求在短时期内对新刺激作出反应的工作。(五)注意的转移3.5 注意发生的心理机制(一)过滤器模型n 英国心理学家布鲁德本特(Broadbent)认为,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但人的感觉通道接受信息的能力以及高级中枢加工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因而对外界的大量信息需要进行过滤和调节。过滤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只允许一条通道上的信息经过并进行加
34、工,而其余通道全部关闭。n 布鲁德本特表示,被试能在很小的程度上来回转换注意的通道,因而表现出似乎能同时加工两种信息的能力。不过他同时表示,这种能力是极其有限的,特别是在一个通道材料复杂程度增加的情况下,更是如此。3.5 注意发生的心理机制(二)衰减模型n 美国心理学家特瑞斯曼(Treisman)认为,过滤器并不是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工作的,信息在通道上并不完全被阻断,而只是被减弱,其中重要的信息可以得到高级的加工并反映到意识中。她和格芬(Geffen)的双耳听音实验结果表明,被试能觉察出追随耳中87%的词以及非追随耳中8%的词。这表明,被试可以同时注意两个通道的信息,但信息有不同程度的衰减。
35、n 布鲁德本特接受了特瑞斯曼的修改,目前人们倾向于把两个模型合并,成为布鲁德本特特瑞斯曼过滤器衰减模型。3.5 注意发生的心理机制(三)容量分配模型n 心理学家卡里曼(Kahneman)把注意看成资源和容量,而这种资源和容量是有限的。这些资源可以灵活地分配,以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甚至同时做多件事情,但完成任务的前提是所要求的资源和容量不超过所能提供的资源和容量。n 卡里曼的容量分配模型有两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否所有的心理活动都需要调动资源;是否只有一种资源。首先,心理活动所需调动的资源容量是可以变化的。其次,注意资源具有多重性,不同性质的任务需要不同的资源,同样性质的任务需要同样的资源。(一)
36、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n 刺激物的强度。一般来说,刺激物的强度越大,越容易引起注意;强度越小,越不容易引起注意。与之相比,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在引起无意注意上具有更重要的意义。n 刺激物的新颖性。绝对新颖性是指刺激物在经验中从未有过,而相对新颖性是指刺激物的各种特征结合是不寻常的。n 刺激物的变动,包括刺激物在空间的运动和随时间的变化。n 刺激物的对比。刺激物与周围环境在大小、形状、颜色、持续时间等方面形成对比差异时,易引起人们的注意。1客观刺激物的特点3.6 影响注意引起或保持的因素n 需要和兴趣。凡是能满足人的需要、引起人的兴趣的客观事物,都容易引起无意注意。n 情绪和精神状态。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影
37、响着无意注意。一个人在心情舒畅时对平时不在意的事物也会产生注意,而在闷闷不乐时,对平时有兴趣的事物也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n 知识经验。凡是与一个人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并能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新知识的事物,都容易引起注意。2人的主观状态3.6 影响注意引起或保持的因素(二)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主要条件3.6 影响注意引起或保持的因素个体只有对活动目的理解得清晰深刻,才能使注意集中在完成任务的对象上,并予以必要的维持。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在被试面前放置一面屏幕,屏幕上有一个窗口,窗口后面是一条由转轴带动的长纸带,纸带上画有多个圆圈,并以每秒钟三个圆圈的速度通过窗口。被试的任务是用铅笔把从窗口
38、通过的小圆圈勾去。实验结果表明,如果被试对实验目的和任务有清晰的理解,则能在长达20分钟的时间内正确无误地工作。由此可见,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能够提高个体活动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从而更好地维持有意注意。1对活动目的的理解程度3.6 影响注意引起或保持的因素兴趣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兴趣,另一种是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个体对活动的过程感兴趣;间接兴趣是指个体对活动的结果感兴趣。如果说无意注意主要依赖于人的直接兴趣,那么,有意注意则主要依赖于人的间接兴趣。间接兴趣越浓厚,个体对活动对象产生的有意注意就会越稳定。例如,某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对背诵枯燥乏味的单词、语法没有兴趣,但对掌握外语后能使用外国
39、先进技术产生了兴趣,这种间接兴趣会引起和保持他对学习外语的高度有意注意。2对活动的间接兴趣3.6 影响注意引起或保持的因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形式单一的活动容易使人产生厌倦和疲劳感,从而导致注意分散;反之,多样化的活动则有利于提高大脑的兴奋性,维持有意注意的稳定性。例如,学生在学习外语单词的时候,如果单纯地看、读或写,都不利于注意的维持,只有把看、读、写三者结合起来,交替进行,才能有效地维持对学习活动的注意。3注意活动的组织3.6 影响注意引起或保持的因素有意注意常常是在有干扰的情况下进行的,这些干扰可能来自于内、外两方面。内部干扰主要指疲劳、疾病,以及与工作、学习无关的思想情绪等;外部干扰主要
40、指无关的声音和视觉刺激物等。内、外干扰越少,个体越容易维持有意注意;内、外干扰越多,有意注意的维持越困难。4内外刺激的干扰3.6 影响注意引起或保持的因素个体的意志力是维持有意注意的重要保证,尤其是当个体对注意对象缺乏兴趣,又有内、外干扰的情况下,意志力的作用便尤为重要。古人为了坚持学习,用“头悬梁”“锥刺股”的办法来维持有意注意,其意志力可见一斑,但实际上,个体在过度疲劳的情况下强打精神学习的效果并不好。个体只有在尽可能排除内外干扰的基础上,加强意志的努力,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工作效果。5个体的意志力(三)有意后注意发生的条件3.6 影响注意引起或保持的因素对注意对象的直接兴趣1n 个体对注意对象的直接兴趣不仅是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也是使有意注意转化为有意后注意的条件。例如,一开始个体对注意对象有意识地注意,之后逐渐被注意对象吸引,以致“忘了”对其进行有意识的注意控制,则进入了有意后注意状态。对注意对象的操作活动达到自动化水平2n 如果个体对注意对象的操作活动比较生疏,则必定需要投入大量注意资源才能完成,个体需要有意识的注意才能完成活动。而如果个体对注意对象的操作十分娴熟,即达到自动化水平,个体则不必投入很多注意资源,就可能进入有意后注意状态。感谢您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