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第一轮总复习(高频考点+易错易混警示+实验探究)第2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5159544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第一轮总复习(高频考点+易错易混警示+实验探究)第2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高考生物第一轮总复习(高频考点+易错易混警示+实验探究)第2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高考生物第一轮总复习(高频考点+易错易混警示+实验探究)第2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高考生物第一轮总复习(高频考点+易错易混警示+实验探究)第2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高考生物第一轮总复习(高频考点+易错易混警示+实验探究)第2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页,共40页。第二页,共40页。一、神经元、神经纤维(shn jn xin wi)和神经之间的关系 1.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由细胞体和突起(树突和轴突)构成(如下图)2神经纤维(shn jn xin wi):由神经元的轴突或长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共同构成,其末端为神经末梢。第三页,共40页。3神经:许多神经纤维结成束,外包由结缔组织(jid-zzh)形成的膜,构成神经。第四页,共40页。二、反射和反射弧 1神经活动(hu dng)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如下图)第五页,共40页。2反射弧只有在结构上保持其完整性,才能(cinng)完成反射

2、活动。组成反射弧结构的任何一个部分受损,反射活动都将不能完成。3反射弧完整不一定就能形成反射。反射发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反射弧完整和刺激。4没有感觉产生,不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伤;没有运动产生,也不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伤。第六页,共40页。5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则不单指传出神经末梢,而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合称“效应器”。6判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方法有三种:(1)据神经节判断:有神经节的为传入神经,没有的则为传出神经;(2)据前角(大)和后角(小)判断:与前角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相连的为传入神经;(3)据切断刺激的方法确定:若切断神 经 后,刺 激 外 周 段 不 反

3、应(fnyng),而刺激向中段反应(fnyng),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是传出神经。第七页,共40页。【例1】(2009上海南汇中学)下图示完成某神经活动的结构(jigu),正确的是()A若刺激(cj)A部位的皮肤,则兴奋在B处的传导速度比F处慢 B若刺激(cj)C处细胞膜,则D处有反应 C若刺激(cj)D处细胞膜,则B处有反应 D若刺激(cj)D处细胞膜,则兴奋能通过F处传导B第八页,共40页。【解析】该图是反射弧示意图:A为皮肤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其上有一神经节膨大,即为标志(biozh)、D为传出神经、E为效应器(通常是肌肉或者腺体)。反射弧的兴奋传导方向为ABFDE,因此只要反射

4、弧是完整的,刺激C处,则D处或者F处、E处均会兴奋。若刺激D处,则E处会兴奋,但F或B、A处均不会兴奋,原因是F所指的结构是突触,该处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B处的兴奋是在神经纤维上传导,而F处的兴奋要通过突触传递,要经历神经递质的分泌及作用的延搁,速度较慢。第九页,共40页。三、兴奋(xngfn)的传导和传递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电传导 (1)过程(guchng):如下图第十页,共40页。第十一页,共40页。(2)特点:生理完整(wnzhng)性:神经传导要求神经纤维在结构上和生理功能上都是完整(wnzhng)的。如果神经纤维被切断,破坏了结构的完整(wnzhng)性,冲动不可能通过断口

5、。双向传导: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冲动均可沿着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友情提示】静息电位是因为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导致内负外正;动作电位是因为Na内流使膜内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导致内正外负。局部电流是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的,电流方向:膜外是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反之。第十二页,共40页。【例2】下列能正确(zhngqu)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A B C D D【解析(ji x)】正常情况下,神经纤维的静息膜电位是外正内负,当受到刺激后,转变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所以应该是选D。第十三页,共40页。四、兴奋在神经元之

6、间的传递突触传递 1突触:一般(ybn)情况下每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形成接点。由此可分为两类:第十四页,共40页。2过程 (1)突触小泡释放的递质:乙酰胆碱、单胺类物质、氨基酸类物质等。(2)递质移动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jin x)突触后膜。(3)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第十五页,共40页。3特点:单向传递,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友情提示】注意突触小体与突触的关系。神经递质作用效果有两种:促进或抑制。递质释放的过程为胞吐,由突触后膜(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部分)糖蛋白识别。突触小体内线粒体和高尔基体两种细胞器的含量

7、较多。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要慢。原因是:兴奋由突触前膜传至突触后膜,需要(xyo)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所以需要(xyo)较长时间(约0.5 ms)这段时间就叫做突触延搁。第十六页,共40页。4.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zhzhn)偏转问题分析 .在神经纤维上:(1)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2)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不发生偏转。第十七页,共40页。.在神经元之间:(1)刺激b点(abbd),由于兴奋(xngfn)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xngfn),d

8、点后兴奋(xngfn),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2)刺激c点,兴奋(xngfn)不能传至a点,a点不兴奋(xngfn),d点兴奋(xngfn),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偏转。第十八页,共40页。【例3】下图是在蛙的坐骨神经上放置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测定神经表面的电位(din wi)变化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B第十九页,共40页。A甲图所示状态表示神经表面各处电位相等,所表示的状态是静息状态 B乙图状态表示的是对坐骨神经(zugshnjng)的b点给予刺激时的神经表面时的电位变化 C如果刺激发生在a点,丙图状态一定出现在乙图状态之后 D在神经表面的电位变化可以是甲乙丙

9、甲,也可以是甲丙乙甲,这取决于刺激部位第二十页,共40页。【解析】甲图所示,a、b两侧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均为内负外正。表示处于静息状态(zhungti),A项正确。乙图中,若在b点给予刺激,则b点先兴奋,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兴奋传导到a点前,a点膜电位仍然保持内负外正,电流方向应为ab,故B项错误。如果刺激发生在a点,则先出现乙图所示状态(zhungti),即a点先变为内正外负,电流应为ba;当兴奋传导至b点时,b点兴奋,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电流方向为ab,如图丙所示,故C项正确。当刺激a点时,神经表面电位变化可以是甲乙丙甲;当刺激b点时,神经表面电位可以是甲丙乙甲,故D正确。第二十一页,共4

10、0页。1当兴奋传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运动然后释放神经递质,经过突触前膜的外排作用进入突触间隙,需要消耗(xioho)能量。2“植物人”虽然大脑受损,但脑干和脊髓等仍正常。所以还有内脏器官的活动,包括呼吸、消化、心跳等,但没有感觉和运动能力。第二十二页,共40页。3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后,立即被相应(xingyng)酶分解而失活。异常情况1:若某种有毒、有害物质使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xingyng)酶变性失活,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异常情况2:若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占据,则神经递质不能与之结合,突触后膜不会产生电位变化,阻断信

11、息传导。第二十三页,共40页。第二十四页,共40页。1.(2012上海卷)Ca2能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荷,利用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将引起的效应(xioyng)是()A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B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减缓神经冲动的传递D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A第二十五页,共40页。2.(2011广东卷)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xn s)起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B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C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作用C第二十六页,共40页。【解析】非条件

12、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比如眨眼反射,不需要后天学习,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是经过训练获得的,故A项错误。调节起跑动作的低级(dj)神经中枢在脊髓,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在中间神经元上的传导有先后之分,与听觉中枢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C项正确。小脑负责身体平衡,与起跑反应的快慢程度无关,D项错误。第二十七页,共40页。3.(2012海南卷)关于人体神经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B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双向传递C神经细胞外Na内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D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lin c)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A第二十八页,共40页

13、。【解析】一个神经细胞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形成多个突触小体,A正确;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B错误;神经细胞内K外流是产生静息(jn x)电位的基础,C错误;静息(jn x)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D错误。第二十九页,共40页。4.如图为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xsh)正确的是()第三十页,共40页。若在a点上刺激,神经就发生兴奋,并从这一点向肌肉(jru)方向传播,肌肉(jru)就收缩如果给予相同的刺激,刺激点a与肌肉(jru)之间的距离越近,肌肉(jru)的收缩就越强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大小

14、与刺激强弱无关,通常是恒定的当兴奋产生时,神经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会发生急剧变化,钾离子流入细胞内a处产生的兴奋不能传递给脊髓内的中间神经元 A B C D第三十一页,共40页。【解析】此图是完整的反射弧,a处为传出神经,其神经末梢连在肌肉(jru)上,和肌肉(jru)一起构成效应器,a点受刺激产生的兴奋可双向传导,向肌肉(jru)方向传导后即可引起肌肉(jru)的收缩,故正确。给予相同的刺激,无论刺激点离肌肉(jru)更近或更远,都引起肌肉(jru)相同的收缩效果,故错。刺激达到一定强度就产生兴奋,兴奋的幅度通常是恒定的;刺激未达到一定强度,不能产生兴奋,与刺激强弱无关,故正确。当兴奋产生时,

15、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Na流入细胞内,故错。a处的兴奋向中枢方向传导时,由于突触后膜向中间神经元前膜方向没有化学递质的释放,不能传导,故正确。第三十二页,共40页。5.右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述(bio sh)正确的是()A刺激a处,会导致b处连续兴奋(xngfn)或抑制,c处也发生电位变化B刺激b处,不会引起a和c处发生电位变化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产生兴奋(xngfn)D刺激a处,b、c同时产生兴奋(xngfn)或抑制 A第三十三页,共40页。【解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兴奋通过突触时有一个时间(

16、shjin)延搁,当刺激a处时,b处要比c处先产生电位变化,因为兴奋传递至c处时,还要经过一个突触。由此可见,刺激a处,b、c处会相继发生兴奋或抑制(b处比c处先产生电位变化);刺激b处,c处会发生兴奋或抑制,而a处无反应;刺激c处,a处没有反应,b处有反应。第三十四页,共40页。6.将电位计的两个微型电极a、d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外(abbd),用药物阻断A、B间兴奋的传递,同时在b处给予一个强刺激,电位计的指针会()A不会发生偏转B发生一次偏转C发生两次方向(fngxing)相同的偏转D发生两次方向(fngxing)相反的偏转B第三十五页,共40页。【解析】A为突触前神经元,B为突触后神经元

17、;本来刺激b点,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向a传导,在向d传导经过突触时电信号转化成化学信号,然后刺激c又产生电信号,由于化学信号传递速度慢,故先到达a点,膜外为负,电流由da,当a恢复静息电位后,d点兴奋,膜外为负,电流方向为ad,应该产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但由于阻断了A、B之间兴奋的传递,兴奋不能由b传递到d点,不会出现电流方向由ad的变化过程(guchng),因而电位计指针只会发生一次偏转。第三十六页,共40页。7.(2012山东卷)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引起(ynq)屈肘反射。其反射弧示意图如下。第三十七页,共40页。(1)图中神经元a产生的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或电信号,神经冲

18、动)形式进行(jnxng)传导。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神经元b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使神经元b兴奋。神经元b的神经冲动进一步引起神经元c兴奋,最终导致屈肌收缩。第三十八页,共40页。(2)图中M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则在神经元b上无(填“有”或“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3)手指意外触到火焰(huyn)引起局部皮肤红肿,是因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血浆中的蛋白质和液体渗出引起组织间隙液体积聚。第三十九页,共40页。【解析】受到刺激时,神经细胞发生膜电位的变化,从而产生局部电流(电信号(xnho),局部电流(电信号(xnho)可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当兴奋传到神经纤维轴突末端时,可引起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并向突触间隙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只存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并结合,从而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故在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且信号(xnho)的变化为“电信号(xnho)化学信号(xnho)电信号(xnho)”。局部皮肤红肿即为局部组织液增多,主要是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大或破裂,血浆蛋白渗出导致的。第四十页,共40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高考生物第一轮总复习(高频考点+易错易混警示+实验探究)第2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