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2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充分领悟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过程与方法1加强朗读训练,培养文言文的语感,疏通词句,翻译课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引导学生认识当今时代的优越环境,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重点1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2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语言特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战国时,楚国有一个叫汗明的人到春申君那里毛遂自荐。他对春申君说:“您听说过千里马吗?有一匹
2、千里马,年龄已经很大了。有一天,它拉着盐车上太行山,蹄子蹬直,膝盖弯曲,尾巴下垂,皮肤溃烂,汗水四溅,因为它实在拉不动了。这时伯乐遇上了它,爱怜地抚摸它,为它哭泣,脱下衣服盖在它身上。于是,千里马俯身喷气,仰头嘶鸣,声音直冲云霄。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它看到伯乐了解自己啊!如今我被困在地方上已经很久了,难道您就不想举荐我,让我像千里马一样,为您仰天嘶鸣吗?”故事中受困的千里马因遇到伯乐而焕发了青春。现在,我们一块来学习韩愈的马说,它将告诉我们,伯乐对于千里马是多么的重要!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朝文学家。他反对六朝以来
3、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马说师说祭十二郎文与孟东野书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等,都是很有名的文章。题解“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十分灵活,但讲究文采,具有“炜晔而谲诳”的特点,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本文以“马”为说的对象,是指借写马的遭遇来抒发自己对社会的看法。1听课文录音朗读磁带,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作者抒发的情感。朗读时要注意语句的停顿。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
4、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重点词语的理解。(1)祇:只是。(2)辱:受到屈辱。(3)骈:并列,一同。(4)是:这。(5)能:才能。(6)见:通“现”,表现。(7)且:尚且。(8)等:相等。(9)安:怎么能(10)临:面对。3通假字的解释。(1)食:通“饲”,喂养。(2
5、)材:通“才”,才能。(3)见:通“现”,表现。(4)邪:通“耶”,吗。4难句翻译。(1)一食或尽粟一石。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3)骈死于槽枥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想要和平常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识千里马啊!5学生结合注释和老师讲解的内容,翻译全文。6第1自然段文字说明了什么?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7课文中作者写“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为了强调什么?强调了伯乐的重要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8第2自然段
6、说明了什么?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9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10第3自然段主要内容是什么?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人不识马。11本段中通过哪些语言来体现饲马者的浅薄愚妄?“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12本段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结句,点明了中心。上节课中,我们一起梳理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让我们看到了千里马因为没有伯乐而只能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作者为什么要写没有被伯乐发现的千里马呢?让我们一起继
7、续走进课文,深入探究。1课文开篇就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们认为到底是先有千里马,还是先有伯乐呢,为什么?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马而言应该是这样的。然而对千里马来说,就应该先有伯乐。因为如果人无法将千里马与普通的马区别开来,那千里马就等于是普通的马。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文中有何作用?“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马说中起论点的作用,下文都是从反面论述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3“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有何作用?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4当“千里马”被埋没时,它的遭遇怎样呢?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回答。“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8、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5俗话说,不平则鸣。韩愈为何要替一匹马的不公遭遇鸣不平呢?这岂不是小题大做?你们怎么理解呢?韩愈是以此讽喻当时的统治者。千里马在这里也指人才,而伯乐则是赏识人才的人,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这里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自己的怀才不遇,并非小题大做。6关于“托物寓意”写法的理解。本文采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这种写法赋所托之物以某种象征意义,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以千里马喻贤才,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这种写法的显著特点是寓深刻的道理于具体的形象之中,曲折、深沉、含蓄,能充分激发人们的想象。7本
9、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感情?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恨的心情。8你知道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吗?仕途坎坷,多次被贬,怀才不遇,生不逢时。9细读全文,体会每段最后一句话所表达的感情。第1自然段末句“不以千里称也”,表达出作者对名马受屈、埋没的不幸遭遇无限惋惜、慨叹,语气极为低沉。第2自然段最后说“安求其能千里也”,运用了反诘的句式,表达了满腔的愤激不平。第3自然段写道:“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呜呼”后面用了感叹号,是对那些一无见识却又妄自论断者发出的悲叹。“其真无马邪?”是对上述错误结论的反诘,有咄咄逼人之势。“其真不知马也。”正面提出与对方截然相反的结论,字
10、字铿锵,凝聚着对妄言无马者的抨击与鄙视,直抒郁结已久的不满的感情。10体会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在结构方面,本文脉络清晰,丝丝入扣,全文围绕“其真不知马也”这一中心层层推论。第1自然段,首先表明作者的基本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可以视为总纲,旨在强调伯乐对于千里马的决定性作用,恳切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然后宕开一笔,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既从反面说明了基本观点,又深刻地揭露了现实问题,这是本文的中心议题,继而水到渠成地叙写千里马被屈辱、埋没的不幸遭遇,作者怀才不遇的苦衷隐含其中。第2自然段写千里马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不能展其才华,揭露问题的实质“伯乐不常有”。“安求
11、其能千里也?”之反诘,吐尽心中的愤懑与不平。第3自然段尽数统治者的种种愚妄浅薄,令人切齿;进而引发感慨,揭示中心。“其真无马邪”一问,如箭在弦上,蓄势待发;“其真不知马也”一答,如泰山压顶,直捣黄龙。全文一气呵成,酣畅淋漓。11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语言简练、含蓄的特点。托物寓意的写法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寓深刻的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言在此而意在彼,有咫尺论万里之势。文章语言简练,三个“也”字举足轻重。七个“不”字别有蕴味。“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七个“不”字如江河直下,将“食马者”的平庸浅薄写得淋漓尽致。12作者在本文中
12、所提的看法,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不可取的?面对韩愈你想说什么?就一般而论,提出要有伯乐来识别名马、培养千里马,即要有知贤识才的人来挑选、荐拔人才,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然而,本文所流露出强烈的个人情绪,感叹自己怀才不遇,期待像伯乐那样的贤君来赏识、提拔自己,把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身上,这是不可取的。13读了本文后,你受到了什么教育?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今天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14假如你就是一匹千里马,却暂时不被重用,你会怎么做呢?韩愈认为“伯乐”决定了“千里马
13、”的命运,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未免绝对。我们要主动地去争取,像毛遂一样的自荐,方可把握住自己的命运。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提出论点,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揭示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的原因。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点明中心,对食马者的无知进行痛斥。本文属于“说”这种体裁,与现在的杂文相似。本文总体上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1托物寓意,结构精巧。文章以托物寓意的写法,借助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摧残和埋没人才的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2条理清晰,中心突出。全文围绕着“不
14、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始指出唯伯乐知马,而“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之“不以千里称”是具有必然性的;中间从“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说到千里马的“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文中连用十一个“不”字,说明“不知”所造成的恶果,揭示了问题的实质;然后痛斥食马者的浅薄愚妄,由此导出全文的结句“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了中心。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说明了诵读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古诗文教学,必须首先让学生在初步理解字意的基础上,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反复地朗读,再理解,再朗读,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内心情感去体味作者与作品
15、中的深意,最终实现对作品深刻的感悟。小魔方站作品小魔方站作品 盗版必究盗版必究语文语文附赠附赠 中高考状元学习方法中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前前 言言 高考状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许多高考状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许多人的眼中,他们就如浩瀚宇宙里璀璨夺目人的眼中,他们就如浩瀚宇宙里璀璨夺目的星星那样遥不可及。但实际上他们和我的星星那样遥不可及。但实际上他们和我们每一个同学都一样平凡而普通,但他们们每一个同学都一样平凡而普通,但他们有是不平凡不普通的,他们的不平凡之处有是不平凡不普通的,他们的不平凡之处就是在学习方面有一些独到的个性,又有就是在学习方面有一些独到的个性,又有着一些共性,而这些对在校的同学
16、尤其是着一些共性,而这些对在校的同学尤其是将参加高考的同学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将参加高考的同学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青春风采北京市文科状元北京市文科状元 阳光女孩阳光女孩-何旋何旋 高考总分:高考总分:692分分(含含20分加分分加分)语文语文131分分 数学数学145分分英语英语141分分 文综文综255分分毕业学校:北京二中毕业学校:北京二中报考高校:报考高校: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来自北京二中,高考成绩672分,还有20分加分。“何旋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她的笑声,远远的就能听见她的笑声。”班主任吴京梅说,何旋是个阳光女孩。“她是学校的摄影记者,非常外向,如果加上20分的加分
17、,她的成绩应该是692。”吴老师说,何旋考出好成绩的秘诀是心态好。“她很自信,也很有爱心。考试结束后,她还问我怎么给边远地区的学校捐书”。班主任:我觉得何旋今天取得这样的成绩,我觉得,很重要的是,何旋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二中的学生,二中的教育理念是综合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我觉得何旋,她取得今天这么好的成绩,一个来源于她的扎实的学习上的基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我觉得特别想提的,何旋是一个特别充满自信,充满阳光的这样一个女孩子。在我印象当中,何旋是一个最爱笑的,而且她的笑特别感染人的。所以我觉得她很阳光,而且充满自信,这是她突出的这样一个特点。所以我觉得,这是她今天取得好成绩当中,心理素质非常好,是非常重要的。高考总分高考总分:711分分毕业学校毕业学校:北京八中北京八中语文语文139分分 数学数学140分分英语英语141分分 理综理综291分分报考高校:报考高校: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市理科状元杨蕙心北京市理科状元杨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