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学课件-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5171987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PPT 页数:159 大小:4.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管理学课件-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9页
环境管理学课件-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9页
环境管理学课件-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9页
环境管理学课件-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9页
环境管理学课件-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章第二章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第一节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一、可持续发展的由来一、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 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 对未来发展的明确定义(一)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一)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提出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则(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则持续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共同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特点特点持续性原则持续性原则资源和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因此,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基本保证。代内公平是指世界各国按其本国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利 用自然资源活动,不应损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环境;给世 界各国以公平的发展权和资源使用权,在可持续发展的进 程中消除贫困、消除人类社会存在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 状况。代际公平是指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存量有限的前提 下,要给后代人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当代人不能 因为自己的发展和需求而损害后代人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和 环境条件。公平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共同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发展,必须全球共同 联合行动,这是由

3、于地球的整体性和人类 社会的相互依存性所决定的。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地球上全人类的共同努 力,追求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是人类共同的道义和责任。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三)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进展(三)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进展21 21世纪议程世纪议程国际组织层次上1992年 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27条基本原则,成为开展全球环境与发展合作的框架性文件。旨在建立21世纪世界各国在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的行动规则,为保障人类共同的未来提供一个全球性措施的战略框架,是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在各个方面的行动计划。国家层次上美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的美国和新的共识 第五

4、个环境行动计划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优先领域、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等 1994年编制中国21世纪议程及其“优先行动”,并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理论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理论(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四个主要方向(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四个主要方向 生态学方向 经济学方向社会学方向系统学方向探索形成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该方向的研究以挪威原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和巴信尔等人的研究报告和演讲为代表,其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是Constanza和lubchenco等人提出的生态服务(Eco-service)指标体系。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是人类社会实

5、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该方向以生态平衡、自然保护、环境污染防治、资源合理开发与永续利用等作为其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其焦点是力图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取得合理的平衡”作为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基本手段。生态学方向生态学方向经济学方向经济学方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核心问题。它以区域开发、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优化、物资供需平衡等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经济学问题作为基本研究内容,其焦点是力图把“科技进步贡献率抵消或克服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率”作为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基本手段,充分肯定科学技术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该方向的研究以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莱斯特

6、布朗、Macneill和Pearce等的“绿色经济”有关研究为代表,其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是世界银行的“国民财富”评价指标体系。社会学方向社会学方向该方向的研究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报告,其衡量指标以“人文发展指数(HDI)”、Cobb的“真实进步指标(GPI)”、Allen的“可持续性晴雨表”等为代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它以人口增长与控制、消除贫困、社会发展、分配公正、利益均衡等社会问题作为基本研究对象和内容,其焦点是力图把“经济效率与社会公正取得合理的平衡”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判据和基本手段,这也是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社会目标和伦理规则。系统学方向系统学方

7、向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经济-社会”这个复杂系统,只有应用系统学的理论和方法,才能更好的表达可持续发展理论博大精深的内涵。该方向是以综合协同的观点去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本源和演化规律,将能够体现可持续发展本质特征的“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三者内部的逻辑自洽和动态均衡作为中心,有序地演绎了可持续发展的时空耦合与三者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关系,建立了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的统一解释基础和定量的评判规则。系统学方向的研究以中国科学院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19992007)为代表。另外一个代表理论是“三种生产”理论。(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理论流派(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理论流派资源

8、永续利用理论 外部性理论 三种生产理论 已经初具雏形的理论流派 财富代际公平分配理论所谓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流派是指对在研究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将具有共同基本观点的理论综合在一起构成的学术派别。认为人类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取决于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资源是否可以被永远地使用下去。基于这一认识,该流派致力于探讨使自然资源得到永续利用的理论和方法。资源永续利用理论流派的认识基础认为环境日益恶化和人类社会出现不可持续发展现象和趋势的根源,是人类迄今为止一直把自然(资源和环境)视为可以免费享用的“公共物品”,不承认自然资源具有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并在经济生活中把自然的投入排除在经济核算体系之外。基于此,

9、该流派致力于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把自然资源纳入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和方法。外部性理论流派的认识基础认为人类社会出现不可持续发展现象和趋势的根源是当代人过多地占有和使用了本应属于后代人的财富,特别是自然财富。为此,该流派致力于探讨财富(包括自然财富)在代际之间能够得到公平分配的理论和方法。财富代际公平分配理论流派的认识基础三种生产理论流派的认识基础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组成的世界系统(环境社会系统)中的物质流动保持通畅并构成良性循环。他们把人与自然组成的世界系统的物质运动分为三大“生产”活动,即人的生产、物资生产和环境生产,并致力于探讨三大生产活动之间和谐运行的理论和方法

10、。三种生产理论将在下一节中着重阐述。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前景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前景第一方向是继续加深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色彩。第二个方向是向最初的生态环境保护回归,将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定位在解决发展与环境矛盾的方法上。研究正在朝两个方向演变。可持续发展(三)可持续发展要解决的问题(三)可持续发展要解决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是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的还是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的一种“理论空谈”呢?“医治百病的良药”,叶文虎编著,可持续发展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可持续发展思想源于对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发展历程的反思。工业革命推动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使人们的物质生活飞速提高,使人类的物质财富极大

11、丰富。工业革命又使人类饱尝战乱灾患的痛苦,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自然资源枯竭、环境质量恶化的威胁。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和真谛,也是可持续发展思想迅速得到广泛认同的根本原因。于是,人们从迷惘中豁然开朗,决定选择和追求与自然于是,人们从迷惘中豁然开朗,决定选择和追求与自然和谐的,能给人类带来更大自由和幸福的生存方式。和谐的,能给人类带来更大自由和幸福的生存方式。然而,其中有相当大的行为惯性要去克服,有相当多的理论难题要去研究解决。三、三种生产理论(一)三种生产理论的概念模型环境社会系统 物资生产子系统人口生产子系统环境生产子系统物质流 能量流 信息流生产:是指有输入、输出的物质转变活动的全过程 人口生

12、产物质生产环境生产自然力生活资料人力生活资源消费废弃物最终加工废弃生产资料物生再物生产资源人力废弃物(二)物资生产、人口生产、环境生产的内涵及其联系(二)物资生产、人口生产、环境生产的内涵及其联系 人口人口生产生产环境环境生产生产指人类从环境中索取生产资源并接受人口生产环节产指人类从环境中索取生产资源并接受人口生产环节产生的消费再生物,并将它们转化为生活资料的总过程。生的消费再生物,并将它们转化为生活资料的总过程。该过程生产出生活资料去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同时该过程生产出生活资料去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同时产生加工废弃物返回环境。产生加工废弃物返回环境。物质物质生产生产指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总过程。

13、该过程消费物资生产提指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总过程。该过程消费物资生产提供的生活资料和环境生产提供的生活资源,产生人力供的生活资料和环境生产提供的生活资源,产生人力资源以支持物资生产和环境生产,同时产生消费废弃资源以支持物资生产和环境生产,同时产生消费废弃物返回环境,产生消费再生物返回物资生产环节。物返回环境,产生消费再生物返回物资生产环节。指在自然力和人力共同作用下环境对其自然结构、功指在自然力和人力共同作用下环境对其自然结构、功能和状态的维持与改善,包括消纳污染(加工废弃物、能和状态的维持与改善,包括消纳污染(加工废弃物、消费废弃物)和产生资源(生活资源、生产资源)。消费废弃物)和产生资源(生活

14、资源、生产资源)。人口生产物质生产环境生产 三种生产的关系呈环状结构。任何一种“生产”不畅都会危害世界系统的持续运行;反过来可以说,人和环境这个大系统中物质流动的畅通程度取决于三种生产之间的和谐程度。物质生产基本参量社会生产力资源利用率社会生产力对应于生产生活资料的总能力。资源利用率表示“物资生产”从环境中索取的资源和从“人的生产”环节取得的消费再生物被转化为生活资料的比例。社会生产力无限增大,加工链节急剧增多,物质生产的资源利用率急剧下降,这是工业文明在物资生产方面的基本特征。总的说来:基本参量人口数量人口生产人口素质消费方式 环境的人口承载力:环境所能支持的人类“自然”人口,有一个确定的总

15、量。人口数量和消费方式决定了社会总消费,这是三个“生产”环状运行的基本动力,而社会总消费的无限增长(表现在人口数量和消费水准的增长上),则是世界系统失控的根本原因。涵盖人的科技知识水平和文化道德修养,不但应决定人参加物资生产、环境生产的态度和能力,而且还应表现为调节自我生产和消费方式的能力。包含消费水准、消费入口比和消费出口比三个基本分量。基本参量污染消纳力总的说来:环境生产资源生产力环境消解从物资生产环节返回的加工废弃物和从人的生产环节返回的消费废弃物的能力极限。环境产生或再生生活资源和生产资源的速度也有极限,称为资源生产力。在人口基数消费水准一时难以降低,而社会总消费和社会生产力又不断提高

16、的现实前提下,加强环境生产最具紧迫性,最具长远意义。(三)三种生产理论对人类发展过程及其环境(三)三种生产理论对人类发展过程及其环境问题的解释问题的解释在这三个文明发展阶段中,人类与自然环境组成的世界系统的模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人类对世界系统的认识也经历了复杂而曲折的历程。人类文明历程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世界系统演变过程示意图 原始文明时代 世界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环境生产,此时人口数量非常少,物资生产能力非常微弱,基本上都包含在环境生产中。物人人环环物物世界系统演变过程示意图 农业文明时代 人口生产与环境生产的相互作用成为世界系统运行主导。物资生产规模的扩大,逐渐发育成

17、为一个独立的系统,从人口生产子系统中脱离。物环环环物早期阶段早期阶段中期阶段晚期阶段物资生产的作用还未在世界系统的运行中凸现出来;物资生产虽然有所显现,但只是作为人口生产的一个附属部分;人人人物世界系统演变过程示意图 工业文明时代 物资生产的规模、功能、作用逐渐强大,从而成为能与人口生产、环境生产并列的一个子系统,它们通过环状联结构成了世界系统。人物环世界系统演变过程示意图世界系统演变过程示意图 环境生产环境生产处于处于最根本最根本的地位,它是另外两种生产产生和发展的的地位,它是另外两种生产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基础。但是,人类对于世界系统的结构和演变情况的认识是严重滞后但是,人类对于世界系统的结

18、构和演变情况的认识是严重滞后的。的。承认环境生产子系统的存在及其承认环境生产子系统的存在及其在系统中的基础地位,才是正确在系统中的基础地位,才是正确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出发点。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出发点。一种生产到两种生产再到三种一种生产到两种生产再到三种生产,反映人类对世界系统的生产,反映人类对世界系统的认识过程。认识过程。四、三种生产理论在环境管理中的四、三种生产理论在环境管理中的 地位和作用地位和作用(一)三种生产理论阐明了人与环境关系的本质(一)三种生产理论阐明了人与环境关系的本质 人口生产物质生产人类社会 环境生产这里:“生产”一词描写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层面,反映了人与环境关系的动态性和

19、发展性。环境生产环节环境生产环节是人口生产环节和物资生产环节存在是人口生产环节和物资生产环节存在的的前提和基础前提和基础,“世界系统世界系统”或或“环境社会系统环境社会系统”的稳定运行依靠三种生产环节之间的稳定运行依靠三种生产环节之间物质流和能量流物质流和能量流的畅通来的畅通来保证保证。“人类社会人类社会”中中物资生产物资生产在在本质本质上是物质形态与结构上是物质形态与结构变化的变化的反应转化器反应转化器,它依靠环境生产所产出的自然资,它依靠环境生产所产出的自然资源作为加工的原材料,依靠环境的自净能力来消纳排源作为加工的原材料,依靠环境的自净能力来消纳排放出来的污染物。放出来的污染物。人口生产

20、人口生产则是这个世界系统运行的则是这个世界系统运行的原动力原动力。人口人口生产生产物质物质生产生产环境环境生产生产自然力自然力生活资料生活资料人人力力生生活活资资源源消消费费废废弃弃物物最最终终加加工工废废弃弃生生产产资资料料物物生生再再物物生生产产资资源源人人力力废废弃弃物物环境生产环节:环境生产环节:输入输出不平输入输出不平衡衡是造成环境问是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题的根本原因。(二)三种生产理论揭示出了环境问题的实质及其产生的根源(二)三种生产理论揭示出了环境问题的实质及其产生的根源 u环境问题的实质环境问题的实质就导致是三种生产就导致是三种生产环状结构运行不和环状结构运行不和谐的谐的人

21、类(社会)人类(社会)行为问题行为问题。人口人口生产生产物质物质生产生产环境环境生产生产自然力自然力生活资料生活资料人人力力生生活活资资源源消消费费废废弃弃物物最最终终加加工工废废弃弃生生产产资资料料物物生生再再物物生生产产资资源源人人力力废废弃弃物物u加一加一功能单元功能单元:将人类在生产和生将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排泄的活中排泄的“废弃废弃物物”,或者以与环,或者以与环境亲和的形态进入境亲和的形态进入环境,或者重新转环境,或者重新转变成物资生产子系变成物资生产子系统可以利用的资源。统可以利用的资源。(三)三种生产理论指明了环境管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三)三种生产理论指明了环境管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22、环境管理目标和任务应:环境管理目标和任务应:推动人类社会将对自然资推动人类社会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废弃物的源的开发强度、废弃物的排放强度与环境生产力匹排放强度与环境生产力匹配起来。配起来。(四)三种生产理论明确了环境管理的主要领域和调控对象(四)三种生产理论明确了环境管理的主要领域和调控对象 环境管理的主要领域环境管理的主要领域 :多种多样界面上的人类社会行为和行动多种多样界面上的人类社会行为和行动 。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的产生:矛矛盾盾 经济价值经济价值 生态价值生态价值 1.不同不同“生产生产”系系统的界面上统的界面上 2.2.自然、地理、行政等各种不自然、地理、行政等各种不同边界

23、上的活动不协调同边界上的活动不协调 环境管理的调控对象:任何一个“生产”子系统中,都有自己的状态参量。人口生产物质生产环境生产要和谐三种生产之间的物质流动,就必须把这些状态参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五)三种生产理论奠定了环境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五)三种生产理论奠定了环境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环境管理的方法环境管理的方法 :要使物质在三种生产子系统之间的流动畅通,人类社会所要使物质在三种生产子系统之间的流动畅通,人类社会所应采取的方法就必须且只能是应采取的方法就必须且只能是协调和协同协调和协同。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 :把人类社会涉及到三种生产运行的把人类社会涉及到三种生产运行的行为

24、协同起来行为协同起来,把三,把三个个生产子系统自身的利益追求与世界系统物流畅通的要生产子系统自身的利益追求与世界系统物流畅通的要求协调求协调起来。起来。第二节第二节管理科学理论管理科学理论一、管理科学概述一、管理科学概述(一)管理与管理科学(一)管理与管理科学 赫尔茨:“管理是由心智所驱使的唯一无处不在的人类活动”。德鲁克:“在人类历史上,还很少有什么事情比管理的出现和发展更为迅猛,对人类具有更为重大和更为激烈的影响”。至今没有一个确切并得到共识的至今没有一个确切并得到共识的管理学管理学定义定义 H.法约尔:管理就是实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H.唐纳利:管理就是由一个或者更多的人来协调

25、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活动。L.西蒙:管理就是通过计划工作、组织工作、领导工作和控制工作的诸过程来协调所有的资源,以便达到既定的目标。P.罗宾斯: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国外管理学家管理是管理者在多变的客观环境下设法运用各种资源来达到既定目标的各种活动和全部过程。国内管理学家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管理的本质是协调。成思危教授周三多教授理解管理学 管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几乎每一个细节和领域,成为人类的一项基本活动。管理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关于人类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26、一二三、扛上肩,一二三、齐步走”管理学或管理科学 大多数专门研究管理的管理学家认为:管理学包括管理科学,他们所说的“管理科学”,是指在管理学中特别注重使用数学模型的一个学派或一个分支。管理学家以外的一些学者认为:管理科学是所有关于管理的科学研究的总称,管理学是管理科学的理论核心。本书赞同后一种观点而:(二)管理的基本职能(二)管理的基本职能 管理的五项基本职能:创新在管理循环之中处于轴心地位,是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计划创新控制领导组织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各种管理活动中,面对新问题新情况时采取的新方式和新方法。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到这些目标所必须的行动,计划职能包括定义目标、制定战略和子计

27、划以及必要的协调活动等具体内容。管理的五项基本职能:为了实现计划目标,对需要做什么,怎么做,谁去做等问题进行安排的一种行动。计划的执行需要多人的合作,通过组织的行动,具有比各个个体行动的总和更大的力量、更高的效率。管理者通过指导和激励整合组织中所有群体和个体的行动,以实现组织的目标的职能。通过监控、评估等活动,并排除各种因素的干扰,以保证计划得以实施的行动。控制领导组织计划创新计划控制领导组织创新(三)管理科学的基础、层次和领域(三)管理科学的基础、层次和领域 对于管理科学的领域、基础和层次,目前在国内外管理科学界还没有比较一致的看法。成思危教授 管理 科学三个基础三个层次三个领域数学行为学经

28、济公共政策和机构管理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基础管理职能管理战略管理“三个基础、三个层次、三个领域”的构思管理 科学以交通管理问题为例:从A点到B点,怎么走最近?必须将数学、经济学和行为科学相互结合起来综合灵活运用 三个基础数学行为学经济数学:最短路径。行为学:即使所有的驾驶员获得完全对称的信息,各人的经验和偏好不同,择路行为还是不可预测。经济学:应该对所有驾驶员提供路况信息,通过广播或GPS,让大家都知道路况,平等自由地选择路径,最后达到一种广义成本上的均衡状态,任何人都不能从个人路径的单方面改变中获益。三个层次基础管理职能管理战略管理三个层次基础管理:指管理的一些基础工作。职能管理:在基础管理的基

29、础上着重于某一特定职能,比如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最高层次的管理是战略管理,综合基础和职能管理,并结合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变化对本组织的影响,制定自己的对策。三个领域公共政策和机构管理管理理论管理方法三个领域三个领域公共政策与宏观管理工商管理和非盈利性机构管理管理理论与方法二、管理科学的主要理论二、管理科学的主要理论(一)管理科学理论发展简介(一)管理科学理论发展简介管理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至今有100余年的历史,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科学管理阶段行为科学阶段管理丛林阶段科学管理阶段u 在19世纪末管理科学理论形成的初期。u 被称为管理科学之父的泰勒泰勒强调科学管理,他主张采用科学方法

30、提高劳动生产率,并着重从工业工程和经济学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各种物质因素,使资本家降低成本、增加利润。u 以泰勒、法约尔、韦伯为代表,他们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管理过程理论”、“行政组织理论”,形成了管理科学的第一个学派,即科学管理学派。行为科学阶段u 开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u 梅奥等人着重研究影响生产力的人的因素研究影响生产力的人的因素,尤其是生产中的人际关系,其代表人物有梅奥、马斯洛、赫茨伯格、麦格雷戈等。他们研究生产组织中人的行为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涉及人的需要、动机、需要、动机、内驱力、个性、情绪、思想内驱力、个性、情绪、思想,特别是人群之间的相互关系等。u 由此,把管理科学从

31、“科学管理”推进到“行为管理”,并形成了行为科学学派,管理丛林阶段u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u在这一阶段,西方各种管理学派纷纷涌现,出现了百百家争鸣家争鸣的局面。u另外,在这一阶段,管理科学重点发展了运用数量分析方法来提高决策的精确度和管理的效率,管理科学几乎成了系统工程、运筹学的同义语。(二)现代管理科学的主要理论(二)现代管理科学的主要理论 二战以来,随着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日新月异,生产和组织规模急剧扩大,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管理科学得到迅速发展,形成“管理科学的理论丛林”,它们构成了现代管理科学的主要理论内容。美国管理学家孔茨在其著作美国管理学家孔茨在其著作管理理论的

32、丛林管理理论的丛林(19611961)和和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19801980)中,提出和论证管)中,提出和论证管理理论处于理理论处于“丛林丛林”状态,状态,认为这一认为这一“丛林丛林”至少可划至少可划分为分为1111个学派。个学派。孙耀君主编,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孙耀君主编,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20041 1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2 2人际关系学派人际关系学派3 3群体行为学派群体行为学派4 4经验(或案例)学派经验(或案例)学派5 5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6 6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7 7系统学派系

33、统学派8 8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9 9数学学派或数学学派或“管理科学管理科学”学派学派1010权变理论学派权变理论学派1111经理角色学派经理角色学派n 该学派把该学派把管理看作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管理看作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起完成工作的过程,通过分析这一过程,在理论上,通过分析这一过程,在理论上概括出一些基础性原理而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其概括出一些基础性原理而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其创始人是法约尔。创始人是法约尔。1.1.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n 该学派从人类行为学派演化而来,该学派从人类行为学派演化而来,主张以人际关系主张以人际关系为核心来进行管理学研究

34、。为核心来进行管理学研究。该学派把有关社会科学该学派把有关社会科学原有的或新提出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用来研究人与原有的或新提出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用来研究人与人之间以及人群内部的各种现象,从个人的个性特人之间以及人群内部的各种现象,从个人的个性特点一直到文化关系,范围广泛,无所不包。点一直到文化关系,范围广泛,无所不包。n 该学派内部有多种不同观点,但该学派内部有多种不同观点,但注重注重“人人”的因素,的因素,注重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注重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是该学派的特点。是该学派的特点。2 2人际关系学派人际关系学派n 该学派同人际关系学派关系密切,该学派同人际关系学派关系密切,但它关心的主要但

35、它关心的主要是一定群体中人的行为,是一定群体中人的行为,而不是人际关系和个人行而不是人际关系和个人行为。它以社会学、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为基础,而为。它以社会学、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为基础,而不是以个人心理学为基础。该学派着重研究各种群不是以个人心理学为基础。该学派着重研究各种群体的行为方式,从小群体的文化和行为方式到大群体的行为方式,从小群体的文化和行为方式到大群体的行为特点,均在研究之列,也常被称为体的行为特点,均在研究之列,也常被称为“组织组织行为学行为学”。3 3群体行为学派群体行为学派n 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通常是一些案例)来研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通常是一些案例)来研究管理。究管

36、理。该学派认为,管理学者和实际管理工作者该学派认为,管理学者和实际管理工作者通过研究各色各样的成功和失败的管理案例,就能通过研究各色各样的成功和失败的管理案例,就能理解管理问题,自然地学会有效进行管理。理解管理问题,自然地学会有效进行管理。4 4经验(或案例)学派经验(或案例)学派n 该学派带有浓厚的社会学气味,社会学所进行的各该学派带有浓厚的社会学气味,社会学所进行的各种研究它都进行。该学派创始人切斯特种研究它都进行。该学派创始人切斯特巴纳德提巴纳德提出一种协作理论,认为个人需要协作来克服自身及出一种协作理论,认为个人需要协作来克服自身及其环境在生物、物理、社会等方面的局限性,因而其环境在生

37、物、物理、社会等方面的局限性,因而形成一种社会协作系统,形成一种社会协作系统,并提出并提出“正式组织正式组织”的概的概念,指人们在其中能够互通信息并为一个共同目的念,指人们在其中能够互通信息并为一个共同目的而自觉作出贡献的一类社会协作系统。而自觉作出贡献的一类社会协作系统。5 5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n 该学派认为,该学派认为,要解决管理问题,只分析社会合作系要解决管理问题,只分析社会合作系统是不够的,还必须分析研究技术系统及其与社会统是不够的,还必须分析研究技术系统及其与社会系统的相互影响,以及个人态度和群体行为受到技系统的相互影响,以及个人态度和群体行为受到技术系统的影响。术系统

38、的影响。该学派认为,必须把企业中的社会该学派认为,必须把企业中的社会系统同技术系统结合起来考虑,而管理者的主要任系统同技术系统结合起来考虑,而管理者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确保社会合作系统与技术系统的相互协务之一就是确保社会合作系统与技术系统的相互协调。该学派的大部分著作集中于生产和办公室工作调。该学派的大部分著作集中于生产和办公室工作等研究上,分析技术系统与人以及与人的工作紧密等研究上,分析技术系统与人以及与人的工作紧密联系,也特别注意工业工程,联系,也特别注意工业工程,人机系统问题人机系统问题的研的研究。究。6 6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n 该学派强调管理学研究与分析中的系统方法,认为该

39、学派强调管理学研究与分析中的系统方法,认为系统方法是形成、表述和理解管理思想最有效的手系统方法是形成、表述和理解管理思想最有效的手段。段。对系统的自觉研究和强调,的确提高了管理人对系统的自觉研究和强调,的确提高了管理人员和学者们对影响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各种相关因素员和学者们对影响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各种相关因素的洞察力。的洞察力。7 7系统学派系统学派n 该学派的基本观点是,由于决策是管理的主要任务,该学派的基本观点是,由于决策是管理的主要任务,因而应该集中研究决策问题,而管理又是以决策为因而应该集中研究决策问题,而管理又是以决策为特征的,特征的,所以管理理论应围绕决策这个核心来建立。所以管理理论应

40、围绕决策这个核心来建立。8 8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n 尽管各种管理理论学派都在一定程度上应用数学方尽管各种管理理论学派都在一定程度上应用数学方法,但只有该学派将管理看成是一个数学模型和程法,但只有该学派将管理看成是一个数学模型和程序的系统。序的系统。该学派的主要方法就是模型,该学派几该学派的主要方法就是模型,该学派几乎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为某些类型的问题建立数学模乎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为某些类型的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精致地进行模拟和求解上。型,精致地进行模拟和求解上。9.9.数学学派或数学学派或“管理科学管理科学”学派学派n 该学派是在经验主义学说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但该学派是在经验主义学说基础

41、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但不局限于研究个别案例,提出个别解决方法,而是试图不局限于研究个别案例,提出个别解决方法,而是试图提出适应特定情况的管理组织方案和管理系统方案。该提出适应特定情况的管理组织方案和管理系统方案。该学派认为,学派认为,管理者的实际工作取决于所处的环境条件,管理者的实际工作取决于所处的环境条件,管理实践要求管理者考虑现实情况。管理科学没有,也管理实践要求管理者考虑现实情况。管理科学没有,也不可能提供在每一种情况下如何行事的不可能提供在每一种情况下如何行事的“最好办法最好办法”。所以对任何情景来说,其解决办法总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对任何情景来说,其解决办法总是独一无二的。10.10.

42、权变学派权变学派n 该学派同时受到学者和实际管理人员的重视,主要该学派同时受到学者和实际管理人员的重视,主要通过观察管理者的实际活动来明确管理者的工作内通过观察管理者的实际活动来明确管理者的工作内容。明茨伯格根据自己和别人对管理者实际活动的容。明茨伯格根据自己和别人对管理者实际活动的研究,认为研究,认为管理者执行着管理者执行着1010种职务或扮演了包括人种职务或扮演了包括人际关系、信息、决策际关系、信息、决策3 3个方面的个方面的1010种不同角色。种不同角色。11.11.经理人角色学派经理人角色学派(三)管理科学理论的新进展(三)管理科学理论的新进展 二是管理方法研究,从科学管理向行为科学方

43、法、管理科学方法、流程管理方法、信息和知识管理方法的演进。一是组织理论研究,从经济人组织向社会人组织、自我实现人组织、文化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的演进;20世纪管理科学理论的发展向信息时代的管理转变和改型。三、管理科学理论在环境管三、管理科学理论在环境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环境管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管理活动(一)环境管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管理活动 调整环境行为 转变环境观念 控制“环境社会系统”中的物质流 环境管理是人类社会得以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管理活动。n在本书第一版的序言中就指出,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就一直以自己的在本书第一版的序言中就指出,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就一直以自己的

44、社会经济活动作用于自然环境,以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人类社会就社会经济活动作用于自然环境,以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人类社会就在在人与自然环境这种相互作用、协同变化的过程中演进的。在在人与自然环境这种相互作用、协同变化的过程中演进的。而在人类而在人类社会演进的过程中,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己行为的管理,特别是没社会演进的过程中,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己行为的管理,特别是没有停止过对自己作用于自然环境行为的有停止过对自己作用于自然环境行为的“管理管理”,即环境管理。,即环境管理。n到到2020世纪中叶以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开始,人们对此不以为然,以世纪中叶以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开始,人们对此不

45、以为然,以为凭藉自己的、已被历史证实为为凭藉自己的、已被历史证实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科学技术,的科学技术,一定可以制止环境的恶化,扭转环境恶化的趋势。然而不多久,一定可以制止环境的恶化,扭转环境恶化的趋势。然而不多久,人类不人类不得不从单纯迷恋治理技术的局限中跳出来,转而向得不从单纯迷恋治理技术的局限中跳出来,转而向“管理管理”寻求出路。寻求出路。n向向“管理管理”寻求出路,就是要进行环境管理,寻求出路,就是要进行环境管理,其本质就是改变人类社会其本质就是改变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由于人类社会生存方式具有的传承性、国际性、历史性等的生存方式。由于人类社会生存方式具有的传承

46、性、国际性、历史性等特点,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艰巨的管理活动和任务,特点,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艰巨的管理活动和任务,也是使人类社会得也是使人类社会得以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管理活动以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管理活动。(二)环境管理的特点及其复杂性 人作用于环境的行为环境管理人类行为的复杂性 自然环境的复杂性 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及其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是环境管理要记着面对的难题 n环境管理涉及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和自然环境的复杂性。环境管理涉及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和自然环境的复杂性。n在人类社会行为方面,从行为主体的角度来划分,可分为政府行为、在人类社会行为方面,从行为主体的角度来划分,可分为

47、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三类;人类的社会行为从行为内容上来分,可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三类;人类的社会行为从行为内容上来分,可分为政治行为、经济行为和文化行为等等。总之,形形色色的人类分为政治行为、经济行为和文化行为等等。总之,形形色色的人类社会行为构成了一个复杂的人类社会行为场。在这个复杂的社会行社会行为构成了一个复杂的人类社会行为场。在这个复杂的社会行为场中,环境管理处于一种特殊的位置,它肩负着把各种各样的社为场中,环境管理处于一种特殊的位置,它肩负着把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有序、有效地组织起来的任务。会行为有序、有效地组织起来的任务。n鉴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知识的永远不完备性,在许多与环境管理有

48、关鉴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知识的永远不完备性,在许多与环境管理有关的自然环境问题上,都没有明确的答案,的自然环境问题上,都没有明确的答案,这是环境管理一直要面这是环境管理一直要面对的课题。对的课题。(三)管理科学理论为环境管理学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指导环境管理学发展的主要依据 从环境科学体系中获得自己的理论来源 从各国环境管理实践中获得经验总结 借鉴、应用和发展管理学的成熟理论和方法,构建环境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是环境管理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当务之急。n目前,环境管理学更多地体现了环境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目前,环境管理学更多地体现了环境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及实践,比较少的采纳或应用管理科学的理

49、论和结果,没有成及实践,比较少的采纳或应用管理科学的理论和结果,没有成为一门真正的管理学。为一门真正的管理学。n在理论方面,环境管理的理论主要来自于环境科学,在理论方面,环境管理的理论主要来自于环境科学,而管理科而管理科学的许多成熟理论和方法,还没有在环境管理学理论和方法中学的许多成熟理论和方法,还没有在环境管理学理论和方法中得到应用,如信息不对称、风险管理、博弈、和谐等概念和方得到应用,如信息不对称、风险管理、博弈、和谐等概念和方法,在环境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中还很少见。法,在环境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中还很少见。n还没有被纳入到管理科学研究的主流当中。武断地说,还没有被纳入到管理科学研究的主流当

50、中。武断地说,环境管环境管理学还是一门靠知识和经验简单堆积在一起而形成的学科,还理学还是一门靠知识和经验简单堆积在一起而形成的学科,还缺乏理论的总结提炼以至于升华缺乏理论的总结提炼以至于升华。n在研究方法方面,环境管理学也是较多采用环境科学的方法,在研究方法方面,环境管理学也是较多采用环境科学的方法,如环境监测、调查、预测、评价、规划等,如环境监测、调查、预测、评价、规划等,而较少采用规范的而较少采用规范的管理科学研究方法,如假设、模型、验证、实证、实验等,这管理科学研究方法,如假设、模型、验证、实证、实验等,这与国内外主流的管理科学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还有比较大的与国内外主流的管理科学的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环境管理学课件-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