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行政组织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5175255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行政组织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社会工作行政组织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社会工作行政组织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社会工作行政组织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社会工作行政组织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一、社会工作行政组织的涵义 1.组织的涵义 组织是指人们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按特定的结构形式、活动规律结合起来的一个随环境变化的而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与适应的开放性群体。组织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众所周知,社会性是人类所独有的特征,而组织性又是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没有组织就没有社会。组织是连接人与社会的中介。通过组织,使各个具体的人联系在一起,将个人纳入到群体网络之中,从而共同组成了人类社会。组织是社会的细胞和基本单元,无数个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组织相互交织、有机排列,就构成了人类社会的总体结构。2.行政组织的涵义(1)行政组织的结构与体制(静态层面);(2)行政组织的运行机制(动态层面)。四大

2、要素组成。3.社会工作行政组织的涵义 社会行政组织泛指为了推行社会政策,提供社会服务而将人们通过特定的结构形式、权责分配结成的系统的、协调的机构,也称社会工作机构。二、社会工作行政的组织理论基础 1.古典学派的组织理论 以韦伯、法约尔、泰罗等为代表的古典学派,主张从结构入手研究组织,认为组织是由许多不同部分构成的完整统一体。认为组织的关键就在于其层级结构、权责关系、人员配备、管理幅度、纪律规范等。由于古典学派考察的是组织的静态,故其理论也称静态组织理论。如,泰罗、法约尔 对管理的研究都是从组织的静态角度着眼的。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理论研究的也是组织的静态。在韦伯看来,理想的官僚组织模式具有下列特

3、征:(1)组织的结构是由上而下逐层控制的体系。在组织内,按照地位的高低规定成员间命令与服从的关系。(2)组织中的成员应有固定和正式的职责并依法行使职权。组织是根据合法程序确定的,应有其明确目标,并靠着这一套完整的法规制度,组织与规范成员的行为,以期有效地追求与达到组织的目标。(3)强调人与工作的关系,成员间只有对事的关系而无对人的关系。(4)成员的选用与保障:每一职位均根据其资格限制(资历或学历),按自由契约原则,经公开考试合格予以使用,务求人尽其才。(5)专业分工与技术训练:对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并明确每人的工作范围及权责,并不断通过技术培训来提高工作效率。(6)成员的工资及升迁:按职位支付薪金

4、,并建立奖惩与升迁制度,使成员安心工作,培养其事业心。科层制缺陷:(1)缺乏弹性;(2)彼得原理;(3)帕金森定律;(4)正式关系紧张。2.行为学派的组织理论 以梅奥、麦克雷格、赫兹伯格等为代表的行为学派主张从组织的行为着眼研究组织。认为组织是一个活动体,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行动的人的活动体,组织是一个过程。这一理论也被称为动态的组织理论。动态的组织理论和静态理论有所不同,它非常关注组织中人的因素,认为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最基础的变量,重视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其中梅奥主持的霍桑实验和麦克雷格的X-Y理论享有盛誉。霍桑实验证实:人是社会人,是作为社会的一员而存在。一个人的思想、情绪和行为,无时

5、无刻不在受着周围人的影响。人的积极性产生于和谐有益的社会关系之中。1.生产条件的变化固然影响着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但生产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并不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2.生产条件并非是增加生产的第一要素。3.改善劳动者的士气(态度)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们心情快乐地工作并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足,这才是增加生产、提高效率的决定性因素。立足于人际关系理论,20世纪60年代的管理界发展出更一般的人际动机理论。其中最著名的是麦格雷戈提出的X理论与Y理论。X理论糅合泰罗的科学管理、韦伯的科层制、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认为:第一,人类天性不喜欢工作,且极力避开工作;第二,由于人们不喜欢工作的天性,大多数的人需要

6、被强迫、控制、引导、威吓,才能努力以达成组织目标;第三,一般人偏好被指导,力图避免负责任,野心不足,期求安全。相对于X理论,Y理论假设:第一,人们消耗生理与心理于工作上,犹如嬉戏与休息般自然。第二,外部控制与惩戒并非唯一的达成组织目标的手段。反之,人们会自动地引导与控制自己,以达成承诺的目标。第三,承诺的目标是报偿与成就的函数。第四,人们在适当的条件下学习,不只是接受责任,而且追求责任。第五,人群中的大部分均有相当程度的想象力、智慧与创造力来解决组织的问题。第六,在现代组织中,人们的智能只是部分地被使用。3.系统学派的组织理论 随着系统论的出现,一些学者也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考察组织,提出了系统组

7、织理论。其代表人物有巴纳德、菲德勒、卢桑斯等。1938年,巴纳德出版了著名的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此书被誉为美国现代管理科学的经典之作。1948年,巴纳德又出版了另一重要的管理学著作组织与管理。巴纳德的这些著作为建立和发展现代管理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使巴纳德成为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巴纳德独创性地提出了组织的概念,认为组织是一个有意识地对人的活动或力量进行协调的体系。在此基础上,巴纳德又阐述了正式组织的定义、正式组织的基本要素以及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在系统论看来,组织是一个包含着环境系统与许多次系统的开放性的社会技术系统。它从环境系统中获取能源、咨询、原料,然后加以转换产出产品。转换的过

8、程包括任务、个人、正式组织的安排以及非正式组织的互动,而产出则可能是个人、团体或组织行为的改变。可以说,系统论对环境因素的重视使得组织更易于生存。20世纪60年代,系统论又延伸出一个新的理论派别:权变组织理论。权变理论的核心思想在于,组织形态各有不同,很难采取统一的管理模式。因此主张:(1)没有唯一最佳的组织方式;(2)任何组织方式的效果是不一样的;(3)最佳的组织方式主要依赖于组织所关联的环境本质。4.当代管理思想的新视野 1981年,日裔美国管理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威廉乔治大内在他的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一书中,构想出一种Z理论。Z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1)实行长期聘用制

9、。(2)渐进的进行政绩评鉴和职务升迁。(3)反对职业设计的高度专门化,主张职业专门化的程度适中。(4)向下级开放决策的过程。(5)不仅关心员工,而且关心员工的家庭,使员工把家庭利益和公共利益结合起来。(6)主要靠人际关系的协调进行管理,同时也有明确的成绩考核标准。1982年,汤姆彼得斯和罗伯特沃特曼的追求卓越火爆全球。两位作者选取了43家被认为是最卓越的公司进行具体研究。发现这些公司在管理中具有的共性是:注重组织文化、家庭感觉、偏爱小型化、喜欢单纯而非复杂以及注重个人化等。也就是较多梅奥与麦克雷格的特色。在这一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卓越管理理论,概括出了卓越管理的8大信条:崇尚行动;贴近顾客;自主

10、创新;以人助产(人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尊重关心每一位员工,强化其自信心和出人头地的心理,能够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价值驱动(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仅仅让员工为企业工作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让员工认同组织的理念。因此,管理者的主要职能是管理组织的价值观,并使之贯彻到员工的行动中去);不离本行(盲目扩大规模是得不偿失的,立足于本行,从自身优势出发往往能够成功);精兵简政(主张简单、小型化,善于肢解自己);宽严并济。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费根鲍姆提出了品质管理的概念,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全面品质管理”(TQM)的革命。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可以简单概括为:关注顾客;不断改进;增进每项工作的品质;精确

11、度量;授权员工。三、社会工作行政组织的设计原则(一)完整统一原则 这个原则有三层意思:1.机构设置完整统一 2.职能目标要统一 3.管理指挥要统一 (二)精简精干原则 这一原则有两层含义:1.数量适中 2.质量精干 (三)分工协作原则 1.科学分工 2.相互协作 (四)权责一致原则(五)权变原则 一、社会工作行政组织结构(一)组织结构的概念 组织内部各构成要素的排列组合形式,它表现为组织各部分之间的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集状态、联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二)组织的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 1.组织的纵向结构 组织的纵向结构也叫层级化,是指在管理活动中,不同层级组织之间以及组织内部不同层级之间

12、在工作、权力、责任等方面的划分及其相互关系。组织的纵向结构分工的特点是:层级越高,管辖的范围就越广,其职责和权力也就越大。层级越低,管辖的范围越窄,相应的职责和权力也越小。从微观角度看,纵向分工也表现为组织内部的层级分工。各组织或者组织内部各个部门为完成其职责范围内的任务,就必须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职位。高层为决策层,负责制定本部门公共管理的总目标、方针、政策和实施方案,配置本部门的资源,达成本部门工作目标的实现。中层为协调指挥层,按照上层组织所确定的总方针,结合本部门的实际,制定本单位的具体工作目标、工作方案,并负责指挥、组织和协调方案的实施工作。基层公共组织为技术操作层,其任务是执

13、行中层公共组织的实施方案,在中层组织的指挥领导下,负责具体的技术性工作。企业管理的科层结构一般也分为三级:战略层、战术层、运作层。2.组织的横向结构 组织的横向结构也称部门化,横向分工涉及到管理幅度问题,即同一个层级的公共机构或者某一公共机构领导者能够有效控制的下级机构或者人员的数目。(三)社会行政组织的结构 1.直线职能式的组织结构 直线职能式的组织结构是直线式组织结构和职能式组织结构的糅合。直线式结构是一种简单的组织结构形式。在这种结构形式中,各级机构和人员沿着一条垂直线分属于不同的层级,每个机构和人员都只有一个直接上司。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指挥和服从、命令和执行的关系。同一层次的机构和人员之

14、间不发生任何领导关系,有关信息沿着垂直线向下传递。各级主管对自己的下级拥有直接的指挥权,职权和命令从上而下纵向贯穿于组织之中。直线式结构的优点是:线条清楚,关系清晰,上下级权责明确;政令统一,行动迅速,决策快,效率高。其缺点是:缺乏专业化的分工管理,下级一切问题都须向上级领导请示、汇报,领导工作繁重,容易陷入日常事务之中,难以集中时间、精力思考研究规划重大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权力集中,且受专业、个人素质等方面的影响,也难以保证领导、决策、指挥不出现失误。此外,由于信息只沿上下直线传递,对左右协调、沟通也不利。当同层次的单位之间需要合作时,常常十分困难。职能式结构是在上级组织的领导下,按专业分工

15、设置若干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直接对上级领导负责,并在其业务范围内对下级有指挥、协调、监督、控制的权力。职能式组织结构采用按职能分工实行专业化的管理办法来代替直线型的全能管理,在上层主管下面设立各个职能机构,把相应的管理职责和权力交给这些职能部门,各职能机构在自己的业务范围之内可以直接向下级下达命令和指示,直接指挥下属。与直线式相比,职能式结构的优点是:实行专业化分工,各级管理者分工明确,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技能,有效地处理比较复杂的问题。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是以直线结构形式为主,以职能结构形式为辅的一种较为复杂的结构形式。它综合了两种结构形式的优点,既具有直线式组织结构统一指挥、职责清楚、秩

16、序井然、效率较高、组织稳定的优点,又具有职能式组织结构专 门化分工、适应性强的优点。目前各国政府组织基本上都采用这种结构形式。我们说的民政工作机构一般也是这种结构形式。2.委员会式组织结构 在现代管理中,委员会式组织结构是一种被广泛运用的组织形式。一般来说,在公共组织中,委员会是一种由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行使组织最高决策权的集体。委员会式组织结构突出了集体领导管理的特征。在各种公共组织中,根据管理的需要,委员会的形式和类型是可以多种多样的。它既可以是直线式的,也可以是参谋式的,既可以是决策性的,也可以是执行性的;既可以是组 织结构的正式组成部分,有特定的职权和职责,也可以是非正式的,没有什么职权

17、;既可以是永久性的,也可以是临时性的。我们常见到的像全委会、常委会、工作组等,都是委员会式的组织结构形式。委员会式组织结构的主要优点有:(1)集思广益,综合各种意见,提高决策的正确性。(2)代表各方利益,协调各种职能,加强各部门间的合作。(3)防止权力过分集中。(4)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组织的发展。如果运用不当,委员会式结构模式也会产生一些缺陷:(1)决策成本较高。(2)权责分离,责任不明。(3)容易出现妥协折中现象。(4)一个人或者少数人占支配地位。在社会行政中,委员会式的组织结构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样式:(1)董事会式的组织结构(2)理事会式的组织结构(3)基金会式的组织结构 二、社会工作行政

18、组织类型 从性质上看,有政府机关及其职能部门、公办社会福利机构、民办社会服务机构等。1.政府机关 2.社会福利事业单位(1)社会福利院(2)精神病人福利院(3)儿童社会福利机构 3.民办社会福利服务机构(1)民营养老机构(托老所、养老院等)(2)民营的康复机构以及一些面向特定群体服务的机构 三、社会工作行政组织体制类型 1.首长制:社会工作行政机关权力交由首长一人负责,并同时承担全部领导责任的组织体制;委员制:行政权力交由若干人组成的集体共同承担领导责任的组织体制;2.分级制:是指社会工作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的各个层级的工作性质相同、但管辖范围随层级下降而缩小的一种组织体制;分职制:指横向划分部

19、门的组织体制。3.集权制:行政权力集中于上级,下级处于被动服从和严格受控制的地位,其行政行为基本取决于上级指令的一种组织体制。分权制:行政权力较多授予下级的一种组织体制。一、社会环境(一)一般社会环境 各种宏观社会因素的综合。1.社会文化:诸如历史传统、意识形态、民族心理、价值观念、社会习俗和风尚等。2.社会政治:诸如政权性质、政治气氛、阶级构成、政党制度等。3.社会经济:包括经济结构、水平、制度、政策等。社会经济状况往往是影响社会政策制定的现实因素。比如,政府财政的投入,就影响到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规模和能力。4.社会法制:包括国家法律的完善程度、执行情况、立法精神、法律性质等。5.社会结构:

20、包括人口状况、阶级阶层状况、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等。(二)特定社会环境 从一般社会环境中区分出来,对社会行政组织的运作产生直接影响的各种具体因素的综合。1.政治体制 2.社会福利设计 3.社会福利立法状况 4.社会政策制定与执行 5.社会团体的发展情况 二、团体社会环境 当今社会,数不胜数的社会组织或团体组成了一个复杂的团体社会,这些组织彼此冲突或协调,构成了一个行政组织特定的组织环境。政府与社会组织或团体互动的方式(教材P37-38)三、社会工作行政组织气候(一)含义:组织成员因观点、情感、人格、态度、情绪等心理因素而产生的普遍且持久的组织氛围。(二)组织气候的测量 结构;

21、责任;奖酬;风险;人性;支持;标准;冲突;认同 一、社会工作行政组织的权力及其运作(一)何谓权力 1.马克斯韦伯:权力是一个人在对方不同意时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的能力。2.安东尼吉登斯:权力是一种暴力,能在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发挥作用,是人们拥有的一种无形资源。3.彼得布劳:权力是个人或群体将其意志强加给他人的能力,权力是社会分工的结果。4.米尔斯:即使面临反对也能实现自己意志的能力。5.在特定的情境的相互作用体系中,作用者按照自己的意图成功的影响作用对象的能力(教材)。特征:社会性,约束性,独立性,综合性,工具性,政治性。(二)权力的产生与分配 1.权力的产生(1)理性主义的观点:权力是组织

22、设计的产物,合法的组织设置赋予了特定的职位以权力,权力是一种被组织起来的力量。(2)自然主义的观点:权力是在行动中自然出现、产生的。一般认为,权力的分配有两个层次,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三)权力控制 1.分散权力 2.制约权力 公共权力的完整运作过程:权力的产生,权力的分配,权力控制,权力作用。二、我国社会工作行政组织的发展 1.传统社会工作行政组织结构的特点 体制构成(1)政策法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立法,但是也颁布了一些条例和办法。(2)社会行政组织。民政机构。(3)民政开支。在绝对数量上微不足道。1980年以前,不到国家预算的千分之二。2.体制改革后组织结构的分化 社会领域的增长、市场

23、因素的影响、第三部门的出现,使中国传统的福利二元体制发生了变化。改革后的社会政策模式有五个特点:(1)效率取代平等作为社会分配的主要目标;(2)国家对社会干预程度有所放松,地方及社会团体的自由度增强;(3)政策目标不再为增长而增长,增长的最终目的是改善人民的福祉;(4)在政策取向上,下放权力的趋势非常明显;(5)组织和管理方法也有所改变。3.第三部门的研究(1)第三部门的界定 A.国际上普遍定义 法律上的定义:税法规定的免税组织(目标(慈善、教育、宗教、科学)、净收入分配、不影响立法)根据资金来源:一半以上的收入来自于成员缴纳的会费和支持者的捐赠 结构与运作:a.组织性(正规性);b.民间性;

24、c.非利润分配性;d.自治性;e.志愿性 B.我国第三部门的界定排除法 第一部门:财政拨款的政府 第二部门: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 第三部门:能够在政府调控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沟通政府与社会主体之间的信息,平衡社会利益冲突、协调各方行为的“中介作用”的组织,它能够很好适应以利益多元化为前提的市场经济体制。(2)第三部门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政府职能的转变;体制因素;经济主体的需要;公民参政议政意识的增强。(3)我国第三部门的组织类型 1978年之前,中国的政府、企业和社会是融为一体的。改革开放后,实行“政企分家”、“政社分家”。转型过程中,各社会组织角色与功能面临分化与重新定位,改革的方向不明确(公

25、立民办学校、公立民办医疗机构的改革)中国的五类社会组织 a.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包括基金会)b.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 c.民间自下而上的草根组织 d.单位内部活动,不需要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 e.广大农村的农民专业协会、农村合作社组织 国内外出现的争议:群众团体、事业单位(科教文卫体131万)、村民自治组织(数十万家)(4)我国第三部门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A.政府职能的转变 维持秩序的干预性行政社会经济的预防性行政 财政支出密集型、信息密集型 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留下了广阔的管理和服务真空政府经济主体社会组织上情下达、下情上传 B.资源要素 政治控制的放松和市场化带来的所有制

26、结构的多元化,产生了政府控制之外的资源,使非营利组织有可能不依赖政府而独立生存与发展 C.经济主体的需要 通过自己的自治组织与政府沟通,了解政府的政策意向,影响政府的决策 D.公民参政议政意识的增强(5)我国第三部门发展的现状 A.第三部门迅猛发展 2006年底,全国共有民间组织35.4万个,19.2万个社会团体中,民办非企业单位16.1万个,基金会1144个。其业务范围涉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劳动、民政、体育、环境保护、法律服务、社会中介服 务、农村专业经济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B.第三部门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在社会问题不断产生的情况下,财政和社会治理两方面表现出能力建构不足 社会公益事业

27、依赖广阔的第三部门、企业化的社会组织和家庭(个人)自身 a.社会服务功能;b.社会沟通功能;c.监督管理功能;d.市场调节功能;C.第三部门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a.缺乏总体规划和明确的发展目标,数量与质量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运行的需要;b.没有形成配套的法律体系;c.组织内部管理不规范,不少社会公益性组织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很不明确,即使违背社会服务宗旨,也不能给予法律和法规的制裁。d.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影响机构的服务质量和组织形象。六、改革与第三部门的发展 A.市场化改革与第三部门的发展 经济转轨时期,第三部门的发展与改革开放有着直接的内在联系:一方面我国市场化改革的过程就是根本改变传

28、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包揽经济、社会事务的过程,是市场和社会发育及形成的过程;另一方面,第三部门的充分发展又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按照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第三部门的发展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对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实际进程也会产生不利影响。第三部门的发展滞后具有某些先天性问题:第一,带有浓厚的行政化色彩,不能充分反映和代表部分人利益;第二,第三部门有一定的数量,但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第三,发育层次比较低,作用发挥不明显;第四,法律地位不明确。我国改革进入新阶段,政府和社会、企业和政府、农民和城市居民、富人和穷人等各种重大利益关系的调整成为改革的最根本、最具实质意义的内容。对第三部门提出一

29、个重大问题能否直接反映和代表自己应当代表的那部分人或那部分群体的利益。以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非政府组织发展的重要特点。B.政府改革与第三部门发展 非政府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既是改革、特别是政府改革的产物,同时也是检验政府改革的重要标准。我国政府改革的四个转变:a.由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向市场主导型的经济模式转变;b.政府职能从优先于经济目标向优先于社会目标的转变;c.从审批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d.从行政控制型政府模式向依法行政型的政府模式转变。政府职能的转变,为第三部门的发展提供了许多空间 首先,关系转变了:伙伴而非依赖、协商而非隶属、平等合作而非上下级行政;其次,为第三部门在公共服务社

30、会化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了空间;(社会保障)再次,为第三部门更好、更直接地代表各类利益群体提供了机遇和可能;(农会)缘 起 2006年4月13日下午,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卫生部,两个在“牙防组事件”中备受非议的官方机构,放低了姿态,向被牙防组“忽悠”15年之久的13亿公众,抛出了一份征求意见稿,恳请大众对他们联合起草的口腔保健用品认证管理办法,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牙防组事件”,是年初以来中国社会生活领域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屡屡在牙膏和口香糖广告中高喊“权威认证”的全国牙防组,自1992年成立以来,从未跻身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的名录,如同没有行医执照的“江湖游医”。有人担

31、心,卫生部的“问策于民”并不能息事宁人。就在他们“问策于民”的前两天,清华大学法学博士生李刚状告卫生部的案件,被北京朝阳区法院受理。因为发现乐天无糖口香糖的“全国牙防组”标志过期,李刚去北京西城法院起诉全国牙防组,但法院最终以牙防组非法人机构,不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为由,裁定驳回了他的起诉,并将该案移转至朝阳区法院。朝阳区法院接到案卷后,李把全国牙防组的上级主管单位卫生部列成了被告。就在“牙防组事件”沸沸扬扬之际,中国消费者协会也因为“欧典地板事件”,声誉大损。2006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上,一段4分钟的短片撕下了欧典地板高贵的面纱。6年来一直宣称自己出身德国,是欧洲百年品牌

32、,是“进口地板”中唯一全部合格产品,赢得过高级别的“蓝天使”环保认证的欧典地板,竟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土货”。4月13日,卫生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问策于民的那一天,中国消费者协会第一次就“欧典地板事件”表态,宣称他们在这个事件中“有些失察”,作为消费者权益的代言人,他们的“公信力受到了损害”。一名打破沉默的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说,欧典地板在产品信誉上的错误是“不可原谅”的,如果行政调查的结果,与中央电视台的报道一致,中国消费者协会将立即收回“315企业信用标志”。“第三部门”为何成“第五纵队”被视为“第三部门”的社会中介组织,本应是独立于政府和工商企业之外的第三种力量,它的生命

33、力来源于公信力。就在中国公众逐渐认识到中介组织的力量,并对第三部门顶礼膜拜的节骨眼上,“牙防组事件”和“欧典地板事件”像一盆当头浇注的凉水,泼向公众对“第三部门”的热情。几乎在一夜间,“第三部门”成了少数公众心目中的“第五纵队”。“牙防组事件”后,拿企业钱财为企业说话的中介组织的形象,刹那间被丑化成商业机构埋伏在“第三部门”中的“第五纵队”。第三部门为什么会变成“第五纵队”?我们不妨先解剖“牙防组”这只小麻雀。出生那天,就没有剪断“二政府”的脐带。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中介组织自主化,独立于政府机构。但牙防组这样的机构很难摆脱“二政府”的身份,强大的依附性让他们天生就有“软骨病”,独立不起来。上

34、世纪80年代末期,口腔专家们依据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方式,敦请卫生部设立一个牙病防治司,或牙病防治处。考虑到机构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专家们的意见最后落实成“不要国家编制,不要经费,不要基本设备”的民间组织,但它的组成人员却有在职的卫生行政官员,因为在中国,“没有政府领导,很多工作会很难开展。而且领导必须是一把手”。就这样,时任卫生部医政司司长的一名官员,成了第一任组长。经费不独立,缺乏经费来源,是“第三部门”的“命门”。虽然牙防组没有像其他中介组织一样,依赖主管机构“供血”,它的活动资金的来源,还是照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潜 规则”,从卫生部的“权力谱系”中获得。据悉,牙防组的任务是,协助卫生

35、部制定全国牙病防治工作和有关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规划,组织协调全国牙病防治工作,促进牙病防治重大成果和新技术的推广使用,并在相关领域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要完成这么重大的任务,没钱是万万不能的。但,牙防组连开会的经费都没有,于是便“顺理成章地”拿起了牙膏工业企业的“赞助费”。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明文规定:“认证机构不得接受任何可能对认证活动的客观公正产生影响的资助”。然而,赞助费越拿越大的牙防组充耳不闻。一边是依附于政府,一边是靠企业供奉,如此“第三部门”,又如何抵挡得了“第五纵队”的侵袭?从牙防组的历史看,它应当是一个横跨卫生行政管理和健康教育两大领域的公共卫生牙科专业管理机构,遗憾的是,它并没有通过提供公共服务赢得社会的认同,却在“无证认证”的歧途中,丧失了社会中介组织应有的立场,忘记了它本应奉行的公正、中立和透明。讨论:1.结合案例分析,为什么第三部门会变成“第五纵队”?,2.如何构建和完善有利于第三部门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社会工作行政组织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