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引言一、前期红学研究学术新范式的确立与蜕变一、前期红学研究学术新范式的确立与蜕变 二、后期红学研究学术范式的多元化发展二、后期红学研究学术范式的多元化发展三、大陆与台港红学研究学术范式的分合趋势三、大陆与台港红学研究学术范式的分合趋势 四、红学六十年学术范式演变的启示四、红学六十年学术范式演变的启示 结语结语 作为当代中国学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学六十年作为当代中国学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学六十年的风雨沧桑,既是当代中国学术发展历程的典范演绎,的风雨沧桑,既是当代中国学术发展历程的典范演绎,同时又承载着当代中国社会巨大变革的时代内涵。以同时又承载着当代中国社会巨大变革的时代内涵。以“学术范
2、式学术范式”这一概念对红学六十年的前期这一概念对红学六十年的前期(1949(19491978)1978)与后期(与后期(1978197820092009)以及大陆与与台港的红学)以及大陆与与台港的红学研究统而观之、分而论之的梳理,不仅能够清晰地理清研究统而观之、分而论之的梳理,不仅能够清晰地理清红学学术史的演变,而且可以从中获得诸多深刻的启示红学学术史的演变,而且可以从中获得诸多深刻的启示和教训,对于促进红学研究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教训,对于促进红学研究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一、前期红学研究学术新范式的确立与蜕变一、前期红学研究学术新范式的确立与蜕变俞平伯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红楼梦研究,上
3、海棠棣出版社,上海棠棣出版社19521952年版年版俞平伯俞平伯红楼梦简论红楼梦简论,新建设新建设19541954年年3 3、4 4月号月号俞平伯俞平伯读红楼梦随笔读红楼梦随笔,香港,香港大公报大公报19541954年年 1 1月月1 1日至日至4 4月月2323日日周汝昌周汝昌红楼梦新证红楼梦新证,上海棠棣出版社,上海棠棣出版社19531953年版年版 李希凡、蓝翎李希凡、蓝翎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文史文史哲哲19541954年年9 9月号月号 李希凡、蓝翎李希凡、蓝翎评红楼梦研究评红楼梦研究,光明日报光明日报19541954年年1010月月1010日日“文学遗产文学遗产
4、”专刊专刊 毛泽东毛泽东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19541954年年1010月月1616日):批判胡、俞日):批判胡、俞红楼梦红楼梦研究、批判学术文化领域资产研究、批判学术文化领域资产阶级思想的动员令和指导文件阶级思想的动员令和指导文件 这是三十多年来所谓红楼梦研究权威作家的错误观点的第一次认真的开火。这个反对在古典文学领域毒害青年三十余年的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斗争,也许可以开展起来了。由批判俞平伯而批判胡适,由红学而推及学术文化领由批判俞平伯而批判胡适,由红学而推及学术文化领域,彻底清理了资产阶级唯心论与实用主义,确立了马克域,彻底清理了资产阶级唯心论与实用主义,确立
5、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时也由此实现了从考据学红学到社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时也由此实现了从考据学红学到社会学红学研究主导范式的转轨。会学红学研究主导范式的转轨。社会学研究范式的主要内涵与特点是抛开新红学的社会学研究范式的主要内涵与特点是抛开新红学的“自传说自传说”与考据方法,重点从社会学的视角,以意义阐与考据方法,重点从社会学的视角,以意义阐 释的方法,揭示释的方法,揭示红楼梦红楼梦的社会历史政治内涵,在认的社会历史政治内涵,在认 定定红楼梦红楼梦为反封建的现实主义杰作的前提下展开对为反封建的现实主义杰作的前提下展开对红楼梦红楼梦思想艺术的研究。在此统率下,逐步形成了思想艺术的研究。在此统率
6、下,逐步形成了 一系列核心概念,诸如人民性、阶级性、现实主义、典一系列核心概念,诸如人民性、阶级性、现实主义、典 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等等,使这一新范式更具系统性。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等等,使这一新范式更具系统性。李希凡、蓝翎李希凡、蓝翎红楼梦评论集红楼梦评论集(19571957)何其芳何其芳论红楼梦论红楼梦(19581958)蒋和森蒋和森红楼梦论稿红楼梦论稿(19591959)以上三部著作堪称为社会学研究新范式确立以来的以上三部著作堪称为社会学研究新范式确立以来的标志性成果。标志性成果。昌岚昌岚彻底批判红楼梦研究中的人性论观点彻底批判红楼梦研究中的人性论观点,光明日报光明日报19601960
7、年年9 9月月1818日日 解放日报解放日报召开召开“红楼梦红楼梦研究中的阶级分析问题研究中的阶级分析问题”座谈会,座谈会,19631963年年7 7月月 解放日报解放日报发表发表关于红楼梦研究中问题关于红楼梦研究中问题,19631963年年9 9月月1 1日日 1 1.“.“评红热评红热”(19721972年)年)2 2.“.“儒法斗争儒法斗争”(19741974年)年)红学研究从政治红学进而蜕变为红学研究从政治红学进而蜕变为“阴谋红学阴谋红学”,沦,沦为政治影射的实用工具,成为庸俗为政治影射的实用工具,成为庸俗“社会学社会学政治学政治学”批批评的典型案例评的典型案例 1.1.社会学研究的延
8、续社会学研究的延续 张毕来张毕来漫说红楼漫说红楼(人民文学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1978年)年)张毕来张毕来贾府书声贾府书声(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1983年)年)徐迟徐迟红楼梦艺术论红楼梦艺术论(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1980)段启明段启明红楼梦艺术论红楼梦艺术论(江西人民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19801980年)年)刘梦溪刘梦溪红楼梦艺术论红楼梦艺术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1982)张锦池张锦池红楼十二论红楼十二论(百花文艺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1982年)年)冯其庸冯其庸论庚辰本论庚辰本(上
9、海文艺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1978)冯其庸冯其庸曹雪芹家世新考曹雪芹家世新考(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981),),吴恩裕吴恩裕曹雪芹佚著浅探曹雪芹佚著浅探(天津人民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1979)、)、吴恩裕吴恩裕曹雪芹丛考曹雪芹丛考(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980)魏绍昌魏绍昌红楼梦版本小考红楼梦版本小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1982年)年)1 1文艺美学研究的学术范式文艺美学研究的学术范式 李泽厚李泽厚美的历程美的历程(19801980年)年)全国第二次全国第二次红楼梦红楼梦学术研讨会学术研讨
10、会(济南,(济南,19811981年),从红学年),从红学研究方法论变革的高度充分肯定了文艺美学研究的方向性意义研究方法论变革的高度充分肯定了文艺美学研究的方向性意义 苏鸿昌苏鸿昌论曹雪芹的美学思想论曹雪芹的美学思想(重庆出版社,(重庆出版社,19841984年)年)李传龙李传龙曹雪芹美学思想曹雪芹美学思想(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987年)年)何永康何永康红楼美学红楼美学(北岳文艺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19911991年)年)阎承利阎承利红楼梦爱情美学红楼梦爱情美学(黄河出版社,(黄河出版社,19911991年)年)孙逊孙逊“红楼文化红楼文化”论纲论纲,红楼梦
11、学刊红楼梦学刊19931993年第年第1 1期期张毕来张毕来红楼佛影红楼佛影梅新林梅新林红楼梦哲学精神红楼梦哲学精神李李劼劼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论红楼梦梁归智梁归智禅在红楼第几层禅在红楼第几层林方直林方直红楼梦符号解读红楼梦符号解读俞晓红俞晓红红楼梦意象的文化阐释红楼梦意象的文化阐释周汝昌周汝昌红楼梦与中国文化红楼梦与中国文化刘小枫刘小枫拯救与逍遥拯救与逍遥 杨义杨义中国叙事学中国叙事学(19971997)李庆华李庆华跨时代的超越跨时代的超越红楼梦叙事艺术新论红楼梦叙事艺术新论(19951995)王彬王彬红楼梦叙事红楼梦叙事(19981998)张世君张世君红楼梦的空间叙
12、事红楼梦的空间叙事(19991999)郑铁生郑铁生红楼梦叙事结构红楼梦叙事结构(20092009)马力马力从叙述手法看从叙述手法看“石头石头”在红楼梦中的作用在红楼梦中的作用孟昭连孟昭连红楼梦的多重叙事成分红楼梦的多重叙事成分陈维昭陈维昭红楼梦的叙事结构红楼梦的叙事结构王平王平红楼梦的角色模式与叙事逻辑红楼梦的角色模式与叙事逻辑梅新林梅新林红楼梦红楼梦“契约契约”叙事论叙事论梅新林、张倩梅新林、张倩红楼梦季节叙事论红楼梦季节叙事论 主要探讨主要探讨红楼梦红楼梦的文学渊源,其中的文学渊源,其中金瓶梅金瓶梅与与红楼梦红楼梦的比较研究尤受研究者瞩目的比较研究尤受研究者瞩目 沈天佑沈天佑金瓶梅红楼梦纵
13、横谈金瓶梅红楼梦纵横谈 徐君慧徐君慧从金瓶梅到红楼梦从金瓶梅到红楼梦 冯子礼冯子礼金瓶梅与红楼梦人物比较金瓶梅与红楼梦人物比较 孙逊与陈诏孙逊与陈诏红楼梦与金瓶梅红楼梦与金瓶梅 方明光方明光红楼梦金瓶梅比较论稿红楼梦金瓶梅比较论稿 如日本紫式部如日本紫式部源氏物语源氏物语、意大利薄伽丘、意大利薄伽丘十十日谈日谈、俄国托尔斯泰、俄国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及及复活复活、美国塞林格美国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麦田里的守望者等外国文学名著,都等外国文学名著,都是与是与红楼梦红楼梦展开平行研究的经典作品。展开平行研究的经典作品。三、大陆与台港红学研究学术范式的分合趋势三、大陆与台港红学研究学术范式的分
14、合趋势 在在19511951年年5 5月至月至19531953年年1 1月间,他以潘复的笔名连续发表了月间,他以潘复的笔名连续发表了民族血泪铸成的红楼梦民族血泪铸成的红楼梦、再话红楼梦再话红楼梦、三三话红楼梦话红楼梦、闲话红楼梦闲话红楼梦四篇红学文章,随后引四篇红学文章,随后引来了胡适(当时身居美国)、李辰冬等著名学者的批评,或反来了胡适(当时身居美国)、李辰冬等著名学者的批评,或反对,或赞同,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对,或赞同,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红楼梦红楼梦著作权和小说立著作权和小说立意本旨的大辩论,率先在台湾掀起了一阵红学波澜。意本旨的大辩论,率先在台湾掀起了一阵红学波澜。19581958年年4
15、 4月,胡适由美国返回台湾,他不仅将自己珍藏多月,胡适由美国返回台湾,他不仅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年的甲戌本甲戌本石头记石头记带回了台湾,先后于带回了台湾,先后于19611961、19621962年两年两次影印出版,遂使这一秘籍得以为红学界所共享,而且以演次影印出版,遂使这一秘籍得以为红学界所共享,而且以演讲、书信、日记、序跋等多种形式发表其新红学观点。讲、书信、日记、序跋等多种形式发表其新红学观点。胡适自胡适自19581958年年4 4月返台至月返台至19621962年年2 2月逝世,通过凝聚与培月逝世,通过凝聚与培养红学人才以及与旅美华裔学者的学术交流,逐步形成了一养红学人才以及与旅美华裔学者的
16、学术交流,逐步形成了一个以他为核心的个以他为核心的台湾红学中心台湾红学中心,更是在继潘重规第一波,更是在继潘重规第一波“红红学热学热”之后,又掀起了一次新的红学高潮。之后,又掀起了一次新的红学高潮。19661966年,潘重规任职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中文系后,年,潘重规任职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中文系后,筹划成立了筹划成立了“红楼梦研究小组红楼梦研究小组”,同时创办,同时创办红楼梦研究专红楼梦研究专刊刊,以此为阵地发表研究小组的成果。,以此为阵地发表研究小组的成果。“研究小组研究小组”首先首先从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做起,从从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做起,从19661966年至年至19731973年的七年间
17、,先年的七年间,先后整理编纂了后整理编纂了红楼梦俗话索引红楼梦俗话索引、红楼梦诗辑校红楼梦诗辑校、红楼梦诗话红楼梦诗话、红楼梦联语、词、曲、杂文辑校红楼梦联语、词、曲、杂文辑校、红楼梦谜语辑校红楼梦谜语辑校、新编红楼梦脂砚斋评语辑校新编红楼梦脂砚斋评语辑校和和红楼梦书目补遗红楼梦书目补遗、香港红楼梦研究资料索引香港红楼梦研究资料索引(初稿)(初稿)7070年代,香港与台湾以及国外红学界的学术交流更为频年代,香港与台湾以及国外红学界的学术交流更为频繁,由香港本地与来自欧美国家的华裔学者,共同组成了一繁,由香港本地与来自欧美国家的华裔学者,共同组成了一个包括著名学者个包括著名学者潘重规、周策纵、赵
18、冈、余英时、宋淇、梅潘重规、周策纵、赵冈、余英时、宋淇、梅节、马力节、马力等在的红学研究群体。等在的红学研究群体。从总体上看,香港的红学研究也同样呈现为多元化发展从总体上看,香港的红学研究也同样呈现为多元化发展态势,但要以文献考证与文本研究并重,而在文本研究中,态势,但要以文献考证与文本研究并重,而在文本研究中,又突出强化艺术研究,其中比较注重运用西方结构主义、比又突出强化艺术研究,其中比较注重运用西方结构主义、比较文学等新理论于文本研究之中,与台湾红学界有相通之处。较文学等新理论于文本研究之中,与台湾红学界有相通之处。通过以下多种途径,能使大陆学者能在短时间内较通过以下多种途径,能使大陆学者
19、能在短时间内较快地了解到了海外红学不同于大陆主旋律的多元化趋向,快地了解到了海外红学不同于大陆主旋律的多元化趋向,以及种种新理论、新方法在红学研究中的具体运用,大有以及种种新理论、新方法在红学研究中的具体运用,大有使人耳目一新之感,此与日后大陆学者直接吸纳西方文艺使人耳目一新之感,此与日后大陆学者直接吸纳西方文艺与文化理论形成二次梯度借鉴序列,一同推进了大陆红学与文化理论形成二次梯度借鉴序列,一同推进了大陆红学从单一从单一“社会学社会学政治学政治学”范式范式走向与海外红学相呼应的走向与海外红学相呼应的多元化发展之路。多元化发展之路。19801980年年6 6月,威斯康辛大学月,威斯康辛大学周策
20、纵教授周策纵教授发起组织召开发起组织召开了了首届国际红学研讨会首届国际红学研讨会,海内外,海内外8080多位学者出席了会议,多位学者出席了会议,大陆学者周汝昌、冯其庸、陈毓罴应邀与会。大陆学者周汝昌、冯其庸、陈毓罴应邀与会。这是这是红红楼梦楼梦问世问世200200余年来余年来第一次国际红学会第一次国际红学会,为海内外学者,为海内外学者提供了一个深度交流的平台,提供了一个深度交流的平台,有助于大陆红学界走出长有助于大陆红学界走出长期封闭状态而拓展国际视野。期封闭状态而拓展国际视野。胡文彬、周雷主编胡文彬、周雷主编台湾红学论文选台湾红学论文选(19811981)、)、香港红学论文选香港红学论文选(
21、19821982)、)、海外红学论集海外红学论集(19821982)、)、红学世界红学世界(19841984)相继在大陆出版,其中)相继在大陆出版,其中台湾红学论文选台湾红学论文选、香港红学论文选香港红学论文选书后附录书后附录台台湾省红楼梦研究资料索引湾省红楼梦研究资料索引、台湾省红楼梦研台湾省红楼梦研究论文索引究论文索引、香港刊行红楼梦研究资料索引香港刊行红楼梦研究资料索引,使大陆学者在较短的时间读到了海外红学的系列论文,并使大陆学者在较短的时间读到了海外红学的系列论文,并了解到了相关学术信息。了解到了相关学术信息。胡文彬胡文彬红楼放眼录红楼放眼录中的中的春风万种花同语春风万种花同语三三十年
22、来香港红楼梦研究掠影十年来香港红楼梦研究掠影、东风昨夜梦天涯东风昨夜梦天涯三十年来台湾红学印象三十年来台湾红学印象、梦多湖畔论芹红梦多湖畔论芹红威斯威斯康辛国际红楼梦研讨会述评康辛国际红楼梦研讨会述评 李梦生李梦生近年港台红楼梦研究简况近年港台红楼梦研究简况 周汝昌周汝昌美国的红学会美国的红学会 姜其煌姜其煌欧美百科全书中的红楼梦欧美百科全书中的红楼梦 (1 1)余英时)余英时近代红学的发展与红学革命近代红学的发展与红学革命一个学一个学术史的分析术史的分析(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学报中文大学学报1979年第年第2期,期,)该文借用孔恩(该文借用孔恩(Thomas S.KuhnThomas S.Kuh
23、n)的)的科学革命的结构科学革命的结构的的“典范典范”理论,分析了自理论,分析了自19211921年胡适开创新红学以来受年胡适开创新红学以来受到的到的三种不同的挑战三种不同的挑战:即索隐派的复活、:即索隐派的复活、“封建社会的阶封建社会的阶级斗争说级斗争说”以及对于以及对于红楼梦红楼梦本身所包涵的本身所包涵的“理想性理想性”的新认识,认为未来可能建立的红学新的新认识,认为未来可能建立的红学新“典范典范”即来自第即来自第三种挑战,其研究重心应放在三种挑战,其研究重心应放在红楼梦红楼梦这部小说的创造这部小说的创造意图和内在结构的有机关系上。意图和内在结构的有机关系上。(2 2)余英时和俞平伯当面讨
24、论)余英时和俞平伯当面讨论红楼梦的两个世界红楼梦的两个世界的某些观点(的某些观点(19781978年年1111月)月)余英时在余英时在红楼梦的两个世界红楼梦的两个世界的的增订再版序增订再版序(19811981)中说到此事,最使他惊诧的是俞平伯对)中说到此事,最使他惊诧的是俞平伯对“自传说自传说”的深刻怀疑,声称自的深刻怀疑,声称自19201920年代以后便不相信年代以后便不相信红楼梦红楼梦是是曹雪芹的自传了。但是由于曹雪芹的自传了。但是由于“自传说自传说”因脂砚斋评语的发因脂砚斋评语的发现而大为流行,他已无力遏止这一股狂潮了。因此他一直现而大为流行,他已无力遏止这一股狂潮了。因此他一直是以沉默
25、来表示他的异议的。这件事最可使我们省悟到治是以沉默来表示他的异议的。这件事最可使我们省悟到治学必须实事求是,万万不能盲目地追赶风气。学必须实事求是,万万不能盲目地追赶风气。(3 3)俞平伯在给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国际红学研讨会所)俞平伯在给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国际红学研讨会所写的书面发言写的书面发言(19801980年,因身体欠佳缺席)年,因身体欠佳缺席)“红楼梦红楼梦可从历史、政治、社会各个角度来看,可从历史、政治、社会各个角度来看,但它本身属于文艺的范畴,毕竟是小说。但它本身属于文艺的范畴,毕竟是小说。”又说又说“红楼红楼梦梦问世以来,说者纷纷,称为问世以来,说者纷纷,称为红学红学,而其核心仍缺,
26、而其核心仍缺乏明辨,亦未得到正确的评价。今后似应多从文、哲两方乏明辨,亦未得到正确的评价。今后似应多从文、哲两方加以探讨。加以探讨。”8080年代以后年代以后,台港红学研究队伍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新,台港红学研究队伍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新老交替时期,一批年轻的博士、硕士逐步成长起来,他们老交替时期,一批年轻的博士、硕士逐步成长起来,他们普遍受到较好的国学训练,又具有比较扎实的西方理论素普遍受到较好的国学训练,又具有比较扎实的西方理论素养,所以从整体上看,这些以红学为论题的博士、硕士论养,所以从整体上看,这些以红学为论题的博士、硕士论文以及后续成果多具文以及后续成果多具“广广”而而“新新”的特点。的特点
27、。就就“广广”者者而言而言,几乎涵盖了文献、文本、文化、比较研究以及红学,几乎涵盖了文献、文本、文化、比较研究以及红学史研究的各个层面;史研究的各个层面;就就“新新”者而言者而言,则主要表现在视角、,则主要表现在视角、选题、方法与观点的创新上。(相关论文参见选题、方法与观点的创新上。(相关论文参见余余力力书海书海寻梦录寻梦录(二二)中外博士硕士学位红学论文篇目举要中外博士硕士学位红学论文篇目举要 ,红楼梦学刊红楼梦学刊20042004年第年第3 3期期 )新时期大陆红学界以美学研究为先锋,急切地引入西新时期大陆红学界以美学研究为先锋,急切地引入西方各种文艺、文化新理论,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新方法
28、热,方各种文艺、文化新理论,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新方法热,红学研究几乎成了西方新理论、新方法的实验场,潮起潮红学研究几乎成了西方新理论、新方法的实验场,潮起潮落,来去匆匆。其多元性、遽变性以及与海外红学研究的落,来去匆匆。其多元性、遽变性以及与海外红学研究的同趋性,与前期形成强烈而鲜明的对比。其中既有对西方同趋性,与前期形成强烈而鲜明的对比。其中既有对西方文艺、文化理论的直接引用,也有对台湾、香港及国际红文艺、文化理论的直接引用,也有对台湾、香港及国际红学研究的间接借鉴。学研究的间接借鉴。“影响美国红学各个时期的理论思潮不同,如影响美国红学各个时期的理论思潮不同,如60607070年代的文年代的
29、文化社会学与哲学,化社会学与哲学,70708080年代初的人类学和叙事学,年代初的人类学和叙事学,80809090年代初年代初的统计学与修辞学,以及的统计学与修辞学,以及9090年代之后的后现代女权主义等等。这是年代之后的后现代女权主义等等。这是因为美国学界崇尚因为美国学界崇尚“科技训练科技训练”(Multiple DisciplineMultiple Discipline),往往将),往往将各门各派的社会科学理论(哲学、历史、人类、考古、心理、社会各门各派的社会科学理论(哲学、历史、人类、考古、心理、社会学)应用到红学研究上。一九九学)应用到红学研究上。一九九年代以来,美国红学研究已经离年代
30、以来,美国红学研究已经离开传统的文本定义,成为多元化的跨学科的研究,相关研究已经跨开传统的文本定义,成为多元化的跨学科的研究,相关研究已经跨越到电影、思想史和政治文化、历史和创伤、女性主义、后女性主越到电影、思想史和政治文化、历史和创伤、女性主义、后女性主义、跨语际实践、语言风格研究、文化生产、后叙事学主义、性别义、跨语际实践、语言风格研究、文化生产、后叙事学主义、性别研究、文化人类学研究、情感的社会和文化史研究等等相关课题与研究、文化人类学研究、情感的社会和文化史研究等等相关课题与领域。领域。尤其是文化研究大行其道,率先踏入尤其是文化研究大行其道,率先踏入红楼梦红楼梦研究的建筑、疾研究的建筑
31、、疾病、服饰等领域,试图综合不同人文社会学科的方法,以及用统病、服饰等领域,试图综合不同人文社会学科的方法,以及用统计学、心理学、比较文学、病理学、电脑、电视等种种方法和媒计学、心理学、比较文学、病理学、电脑、电视等种种方法和媒体进行研究,对红学发展的可能性,做出全面尝试。体进行研究,对红学发展的可能性,做出全面尝试。当然,当然,各个时期的代表思潮只是这个时期新生的有代表性,却并不是唯各个时期的代表思潮只是这个时期新生的有代表性,却并不是唯一的研究方式,是代表而非涵盖。而且,每种思潮并非相隔一段一的研究方式,是代表而非涵盖。而且,每种思潮并非相隔一段时期后就昙花一现销声匿迹,在上个相关时期过去
32、之后,影响这时期后就昙花一现销声匿迹,在上个相关时期过去之后,影响这个时期的思潮会在下个时期继续延续,只是不再占据如上个时期个时期的思潮会在下个时期继续延续,只是不再占据如上个时期那样显赫和主导地位,而是让于新兴思潮退居次要角色,或者经那样显赫和主导地位,而是让于新兴思潮退居次要角色,或者经过变形与结合而与时共进在新的时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过变形与结合而与时共进在新的时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四、红学六十年学术范式演变的启示四、红学六十年学术范式演变的启示 (1 1)大陆前期的红学研究以)大陆前期的红学研究以“社会学社会学政治学政治学”范式范式为主导,后期红学研究则在社会学范式的基础上,逐步恢为
33、主导,后期红学研究则在社会学范式的基础上,逐步恢复了考据学范式,同时又相继兴起了文艺美学、文化学、复了考据学范式,同时又相继兴起了文艺美学、文化学、叙事学、比较文学研究等多元学术范式。叙事学、比较文学研究等多元学术范式。(2 2)港台的红学研究也是在文献考证与文本研究并重)港台的红学研究也是在文献考证与文本研究并重基础上充分吸收西方文艺理论而走向多元化的学术范式。基础上充分吸收西方文艺理论而走向多元化的学术范式。2.2.时代精神的综合作用是红学研究学术范式演变的核时代精神的综合作用是红学研究学术范式演变的核心动力心动力 (1 1)5050年代年代社会学研究学术范式的最初确立,是为社会学研究学术
34、范式的最初确立,是为了适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立的迫了适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立的迫切需要,是为了强调和强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核心地切需要,是为了强调和强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核心地位。位。(2 2)6060年代后年代后由社会学走向政治学红学研究,以至由社会学走向政治学红学研究,以至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即是由于当时被扭曲的左倾与僵化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即是由于当时被扭曲的左倾与僵化的时代精神影响所致。的时代精神影响所致。(3 3)“文革文革”结束后结束后,红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深刻反思,红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深刻反思和拨乱反正的新阶段,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学术与政治的
35、关系,和拨乱反正的新阶段,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学术与政治的关系,并且重新关注人自身的正当合理的需求。并且重新关注人自身的正当合理的需求。(4 4)8080年代初年代初美学思潮作为一种对过去美学思潮作为一种对过去“美美”的缺失的缺失的矫正与补偿而首先勃兴,成为学术研究新方法的急先锋。的矫正与补偿而首先勃兴,成为学术研究新方法的急先锋。(5 5)8080年代中后期年代中后期文化学研究学术范式的兴起,凝聚文化学研究学术范式的兴起,凝聚着研究主体对传统与现代、民族性与世界性、本土文化与外着研究主体对传统与现代、民族性与世界性、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相互纠缠、激烈碰撞后的深切思考,是研究主体对来文化的相互纠缠
36、、激烈碰撞后的深切思考,是研究主体对古今中外文化扬弃后的自觉采纳。古今中外文化扬弃后的自觉采纳。(6 6)9090年代年代的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大讨论和大讨论和“回归文本回归文本”学术呼声,又促使了红学研究由学术呼声,又促使了红学研究由“外外”向向“内内”的初步转的初步转型,此后,学界开始广泛关注型,此后,学界开始广泛关注红楼梦红楼梦的文本本身,并的文本本身,并在西方叙事学理论的导引下促发了叙事学的学术范式的兴在西方叙事学理论的导引下促发了叙事学的学术范式的兴盛与转型。盛与转型。(7 7)港台红学)港台红学学术范式的演变也是与时代精神变化学术范式的演变也是与时代精神变化密不可分的,但相对于大
37、陆偏重于时代的政治导向来说,密不可分的,但相对于大陆偏重于时代的政治导向来说,他们更多的是与不同时代的学术精神的变化相契合。他们更多的是与不同时代的学术精神的变化相契合。3 3外来文艺与文化理论的借鉴与运用是红学研究学外来文艺与文化理论的借鉴与运用是红学研究学术范式演变的学理依据术范式演变的学理依据 (1 1)前期红学研究的社会学范式)前期红学研究的社会学范式的学理依据主要是苏的学理依据主要是苏联的文艺理论。新中国成立之初,苏联大量的文艺理论被联的文艺理论。新中国成立之初,苏联大量的文艺理论被翻译到中国来,苏联一些文艺学研究专家如毕达可夫还被翻译到中国来,苏联一些文艺学研究专家如毕达可夫还被邀
38、请到中国讲学,这极大地促使了苏联文艺理论在新中国邀请到中国讲学,这极大地促使了苏联文艺理论在新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为新中国的学术以及红学研究的社会学范的传播与发展,为新中国的学术以及红学研究的社会学范式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式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2 2)后期的红学研究学术范式)后期的红学研究学术范式出现了新的演变和转型,出现了新的演变和转型,其理论依据也由取之于苏联转向了西方的文艺与文化理论,其理论依据也由取之于苏联转向了西方的文艺与文化理论,诸多西方新理论、新方法诸多西方新理论、新方法包括文艺美学、心理批评、神包括文艺美学、心理批评、神话话原型批评、文化学、接受美学、比较文学、叙事学、形原
39、型批评、文化学、接受美学、比较文学、叙事学、形式主义批评等,都趁着改革开放之潮涌进了中国,大开了国式主义批评等,都趁着改革开放之潮涌进了中国,大开了国内研究者的眼界,为新时期红学研究各种新学术范式的建立内研究者的眼界,为新时期红学研究各种新学术范式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支撑。提供了理论支撑。(3 3)台港红学研究)台港红学研究虽然与大陆红学研究的联系经历了虽然与大陆红学研究的联系经历了由分到合的过程,但港台红学研究学术范式的建立,同样也由分到合的过程,但港台红学研究学术范式的建立,同样也是充分吸取了西方文艺与文化理论,尤其是以比较文学和比是充分吸取了西方文艺与文化理论,尤其是以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理论
40、作为学术范式建立的理论借鉴。较文化理论作为学术范式建立的理论借鉴。(4 4)外来文艺与文化理论的借鉴与运用的具体路径:)外来文艺与文化理论的借鉴与运用的具体路径:一是一是从总体上来看,作为大陆红学研究的学术范式建立从总体上来看,作为大陆红学研究的学术范式建立的学理依据,外来理论经历了由最初的苏联文艺理论的单一的学理依据,外来理论经历了由最初的苏联文艺理论的单一化到改革开放后西方文艺与文化理论的多元化的发展历程;化到改革开放后西方文艺与文化理论的多元化的发展历程;二是二是改革开放后大陆的外来理论输入经历了由最初的港改革开放后大陆的外来理论输入经历了由最初的港台中转的间接输入到后来西方理论翻译的直
41、接输入,因此港台中转的间接输入到后来西方理论翻译的直接输入,因此港台的红学研究理论和学术范式对于促进大陆红学研究范式的台的红学研究理论和学术范式对于促进大陆红学研究范式的转型具有重要的引导和中转作用。转型具有重要的引导和中转作用。4.4.学术创新需要是激发红学研究学术范式演变的内在要求学术创新需要是激发红学研究学术范式演变的内在要求 (1 1)社会学范式打破了考据学的经学注疏式研究,使红学)社会学范式打破了考据学的经学注疏式研究,使红学研究初步地由外部研究走向内部研究。研究初步地由外部研究走向内部研究。(2 2)文艺美学范式的出现又打破了社会学研究过于关注当)文艺美学范式的出现又打破了社会学研
42、究过于关注当下政治意识形态以至于走向教条化、僵化。下政治意识形态以至于走向教条化、僵化。(3 3)文化学范式则不仅打破了红学研究中意识形态的笼罩,)文化学范式则不仅打破了红学研究中意识形态的笼罩,更是把红学研究引向了文化思辨的高度,从更是把红学研究引向了文化思辨的高度,从红楼梦红楼梦作者和作者和读者共同依存的文化母体中寻求精神家园。读者共同依存的文化母体中寻求精神家园。(4 4)叙事学范式和比较文学范式则进而推动红学研究真正)叙事学范式和比较文学范式则进而推动红学研究真正由外在研究走向内在研究,使由外在研究走向内在研究,使红楼梦红楼梦的文本意涵得到了真的文本意涵得到了真正重视和深度阐释。正重视
43、和深度阐释。1.1.意识形态主导作用的问题意识形态主导作用的问题 (1 1)与港台红学研究的意识形态相对疏离性相比,大)与港台红学研究的意识形态相对疏离性相比,大陆红学研究与当下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更为密切和复杂,陆红学研究与当下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更为密切和复杂,意识形态主导性时有失衡的问题曾为红学研究带来了诸多意识形态主导性时有失衡的问题曾为红学研究带来了诸多困惑。困惑。(2 2)过于强调或完全淡化红学研究的意识形态主导作)过于强调或完全淡化红学研究的意识形态主导作用都会导致学术生态的失衡,都是不可取的。用都会导致学术生态的失衡,都是不可取的。2.2.外来理论本土转化的问题外来理论本土转化的问
44、题 (1 1)前期的理论借鉴往往因左倾思潮的强势介入而蜕)前期的理论借鉴往往因左倾思潮的强势介入而蜕变为僵化的政治解读,后期的理论借鉴则时而因生吞活剥变为僵化的政治解读,后期的理论借鉴则时而因生吞活剥而与本土红学研究水土不服,两者的教训都表现在未能更而与本土红学研究水土不服,两者的教训都表现在未能更好的将外来理论与好的将外来理论与红楼梦红楼梦文本有机地融于一体,未能文本有机地融于一体,未能更好的通过外来理论的本土转化而完成范式重构。更好的通过外来理论的本土转化而完成范式重构。(2 2)如何更好的借鉴外来理论而创造性地运用于)如何更好的借鉴外来理论而创造性地运用于红红楼梦楼梦研究之中,需要学界予
45、以更多的关注,因为两者之研究之中,需要学界予以更多的关注,因为两者之间不仅存在地域的空间差异,而且存在古今的时间差异,间不仅存在地域的空间差异,而且存在古今的时间差异,对于这种古今中外的时空差异如何加以融通和超越,是一对于这种古今中外的时空差异如何加以融通和超越,是一个直接关系到今后红学学术范式良性发展的重要问题。个直接关系到今后红学学术范式良性发展的重要问题。3.3.文学研究本位地位的问题文学研究本位地位的问题 (1 1)红楼梦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典范之作,文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典范之作,文学研究理应居于红学研究的本位地位,对研究理应居于红学研究的本位地位,对红楼梦红楼梦的文学的文学本位
46、研究有意无意的忽略是红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的教训。本位研究有意无意的忽略是红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的教训。(2 2)伴随上世纪)伴随上世纪9090年代以来年代以来“文本回归文本回归”呼声的日益呼声的日益高涨,比较文学、叙事学研究的学术范式日渐成为高涨,比较文学、叙事学研究的学术范式日渐成为红楼红楼梦梦文学研究的重要范式,文学研究的本位地位正在逐步文学研究的重要范式,文学研究的本位地位正在逐步得到确认。得到确认。红学六十年研究实践表明学术范式演变的总体趋向红学六十年研究实践表明学术范式演变的总体趋向是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时代精神、外来理论和学术创是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时代精神、外来理论和学术创新分别是红学学术范式演变的核心动力、学理依据和内新分别是红学学术范式演变的核心动力、学理依据和内在要求;红学研究中的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外来理论在要求;红学研究中的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外来理论的本土转化、文学研究的本位地位三个层面存在的缺陷,的本土转化、文学研究的本位地位三个层面存在的缺陷,是基于红学学术范式演变留下的深刻教训,也是未来红是基于红学学术范式演变留下的深刻教训,也是未来红学学术范式发展必须加以注意并切实解决的重要问题。学学术范式发展必须加以注意并切实解决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