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第五章 经济审美化的外驱力经济审美化的外驱力人文学院 艾晓玉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审美化外驱力之一:经济审美化外驱力之一:文化交流文化交流o 一、一、外来文化的侵蚀性外来文化的侵蚀性o 1、五四运动:中国人第一次自己抡起大锤,砸、五四运动:中国人第一次自己抡起大锤,砸向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向了自己的传统文化 o 胡适先生当年与黄侃之争胡适先生当年与黄侃之争o 文学作品到底是用白话文来写,还是用古文来文学作品到底是用白话文来写,还是用古文来写好写好o 黄侃:黄侃:“妻亡速归妻亡速归”o 胡适:胡适:“谢谢,干不了谢谢,干不了”例:音乐审美与经济 o 在审美经济时代,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在审
2、美经济时代,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物质产品的精神性价值。物质产品的精神性价值。o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勒和贝克尔在论文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勒和贝克尔在论文偏好是无可争辩的偏好是无可争辩的中认为,从音乐消费中产生中认为,从音乐消费中产生的边际效用依赖于消费者已经消费的总量及其欣赏的边际效用依赖于消费者已经消费的总量及其欣赏音乐的能力,而欣赏音乐的能力又是以往音乐消费音乐的能力,而欣赏音乐的能力又是以往音乐消费的一个函数。简而言之,消费越多,欣赏能力越高。的一个函数。简而言之,消费越多,欣赏能力越高。欣赏能力越高,就会更加激发消费者对该类文化产欣赏能力越高,就会更加激发消费者对该
3、类文化产品的兴趣和购买欲望。品的兴趣和购买欲望。o 推而广之,其国内消费者特别是青少年一旦对国外推而广之,其国内消费者特别是青少年一旦对国外某种文化产品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慢慢地疏远自身某种文化产品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慢慢地疏远自身文化,这对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危害是显而易见文化,这对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的。o 我们要做的不是改变这种文化,或消灭这种我们要做的不是改变这种文化,或消灭这种文化,而是使其转型以适应世界潮流。文化,而是使其转型以适应世界潮流。王国维王国维2、外来文化对中国审美的影响 o A食物o B节日o C生活方式o D消费方式二、本土文化的根植性o 1、集体潜意识
4、 苦与乐苦与乐o 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孟子三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入世与出世:儒、道、释入世与出世:儒、道、释儒:儒: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释:释:万法皆空万法皆空 穿衣吃饭皆是修行穿衣吃饭皆是修行o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以人生为艺术,注重自我完善,反对人为物累,追求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o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孔子o 2、对新物之美的尝试与抵制o 自由:世界那么大,我想去
5、看看o 钱包那么小,哪都去不了o o 2、对旧物之美的维护与厌倦o 孝:节假日看望父母,礼物三、文化交流对经济审美化的影响o 认同异质的审美文化o 协调共赢o 例:中国与德国文化差异http:/ 经济审美化外驱力之二:经济审美化外驱力之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o 一、技术升级对经济审美化的影响o 便捷o 丰富o 焦虑o 空虚二、产品创新对经济审美化的影响o 更新和怀旧o 求新与厌新o 节约与浪费o http:/ 卡尼曼认为不能把效用、而要把快乐做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o 卡尼曼区分出两种效用:一种是主流经济学定义的效用;另一种是反映快乐和幸福的效用。o 卡尼曼把后一种效用称为体验效用,并把它作为新
6、经济学的价值基础。最美好的生活应该是使人产生完整的愉快体验的生活。这是经济学200多年最大的一次价值转向。第三节第三节 经济审美化外驱力之三:经济审美化外驱力之三: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o一、和谐社会对经济审美化的要求一、和谐社会对经济审美化的要求o“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o 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性因素构成了商品美的内容:o 求新o 求异o 求舒适o 求快乐o 求尊荣o 求跟随社会文明脚步二、环境保护对经济审美化的要求o 环境美(小环境、大环境)o 环境美的保护与开发:o 1、商品制造环保o 2、自然环境生态平衡与美感保存o 3、人类生活环境的美化与适宜三、审美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三、审
7、美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o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走有节制的道路,即: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走有节制的道路,即:o 要节制贪婪、节制物欲、节制过度消费要节制贪婪、节制物欲、节制过度消费;o 要求人们担负起对社会和大自然的道德责任要求人们担负起对社会和大自然的道德责任;o 要求人们培育宁静致远的审美理想,以审美要求人们培育宁静致远的审美理想,以审美化的方式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物质生活化的方式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避免人与人的利益冲突与精神生活的关系,避免人与人的利益冲突和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和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o 任何经济变革,从来就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运作过任何经济变革,从
8、来就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运作过程,而是一个程,而是一个“经济经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双向运动的过程,双向运动的过程,它必然伴随着新旧观念的剧烈摩擦和审美文化的重它必然伴随着新旧观念的剧烈摩擦和审美文化的重新定向。新定向。o 随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中国单一的所有制结构被打破,出现以公的转轨,中国单一的所有制结构被打破,出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局面。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局面。o 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多元化相伴随,社会的利益主体、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多元化相伴随,社会的利益主体、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及思想意识等,也都出现了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及思想意识等,也都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一切都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审元化的发展趋势,这一切都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审美取向,大众的审美趋势从追求精致走向展现气魄,美取向,大众的审美趋势从追求精致走向展现气魄,从追求统一走向追求个性,从清淡朴素走向美味华从追求统一走向追求个性,从清淡朴素走向美味华丽,从工业文明审美观走向后工业文明审美取丽,从工业文明审美观走向后工业文明审美取向。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