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规划城市交通规划3.1 城市交通规划的目的、意义和基本内容城市交通规划的目的、意义和基本内容3.1.1 概述概述 城市交通规划是指经过对城市交通的历史与现状调查,预测城市在未来的人口、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条件下对交通的需求,规划设计与之相适应的交通网络体系,以及对拟建立的交通网络体系编制实施建议、进度安排、财务预算和进行经济分析的工作过程。城市交通规划既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又是一个完整、独立而复杂的系统。城市交通规划既要服从、服务于城市总体规划,同时又必须遵循自身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3.1.2 交通规划的目的和意义交通规划的目的和意义城市交通规划是实现城
2、市交通现代化的基础;交通规划是建立完善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手段;交通规划是解决道路交通问题的基本措施;交通规划是获得交通运输最佳效益的有效途径。3.1.3 城市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城市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 总体设计 交通调查如出行调查、道路交通状况调查、公交线路随车调查、社会经济调查、其它交通方式的调查等 交通需求预测 方案制定 方案评价1.信息反馈与方案调整3.2 起迄点调查起讫点调查,又称OD(OriginDestination)调查,是一项为了解交通的发生和终止在有关区域里所做的调查。根据OD调查成果预测交通发展的方法目前在国内外广泛地应用于土地利用交通运输系统规划。3.2.1 OD调查的目的
3、及内容1.OD调查的目的OD调查的目的在于掌握与规划区域有关的现状;人、车和货物出行的起、终点和路径;出行目的、运输内容等情况。利用OD调查结果,结合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及经济指标等资料预测未来规划区域的交通需求,以作为道路网规划的依据。2.OD调查的内容1)基本概念起点:一次出行的出发地点。讫点:一次出行的目的地点。出行:人、车、货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移动的全过程,分别有个人出行、车辆出行和货物出行。出行具有如下特点:出行必须是有目的的;一个单程为一次出行,即一次出行必须有且仅有一个起点和一个讫点。如从起点到第一个目的点(如商场购物)为一次出行,从第一个目的点到第二个目的点(工作单位)为第二次出行
4、,此时第一次出行的讫点(商场)就成了第二次出行的起点。不受换乘影响,即一次出行可能包括几种交通形式(如步行、自行车及乘车)。出行端点:出行的起点和讫点。每次出行必须有且只有两个端点,出行端点的总数为出行次数的两倍。境内出行:起讫点均在调查区范围之内的出行。过境出行:起讫点均在调查区范围之外的出行。区内出行:调查区分成若干个小区后,起讫点均在同一个小区内的出行。区间出行:调查区分成若干个小区后,起讫点分别位于不同小区内的出行。小区形心:代表同一个小区内所有出行端点的某一集中点,是该小区的交通中心,而非该小区的几何图形形心。期望线:为连接各小区形心间的直线,是反映人们期望的各小区形心之间的最短距离
5、,与实际出行路线无关,按一定比例绘出的期望线宽度表示区间出行次数。武汉市武汉市20072007年出行统计图年出行统计图主流倾向线:是将若干条流向相近的期望线合并汇总而成,目的是简化期望线图,突出交通的主要流向。OD表:一种表示起讫点调查成果的表格。当两个小区间的出行需要区分方向时(即不仅需要了解区间流量而且还要了解流向)采用矩形OD表,如表 31。若不需区分方向则可采用三角形OD表,如表 32。调查区境界线:包围整个调查区域的一条边界假想线,表示调查区范围。分隔查核线:在调查区内按天然或人工障碍设定的调查线,实测穿越该线的各条道路断面上的交通量,与相应的区间OD统计量比较以校核OD调查成果精度
6、,也称交通越阻线。2)OD调查内容 OD调查包括对客流和货流的调查。客流调查的主要内容有:起讫地点;出行目的,如工作、学习、购物、社交、文娱体育及杂务等;出行方式:步行、乘行(公交车、出租车及自行车等);出行时间:每天何时出行、时间长短;出行次数:日(年)平均出行次数;出行距离:乘行距离及步行距离。目前,OD调查并无统一的表格,各地(城市)通常根据实际情况及工作要求制定表格。表 33是天津市作OD调查时采用的居民出行调查表。货流调查的主要内容有:货源点与吸引点的分布;货流分类数量与比重;货运方式分配。表 34是北京市货流流量流向调查表。3.2.2 OD调查的步骤和方法1.调查前的准备工作1)划
7、分交通小区并编号将调查区域划分成若干个交通小区,对小区编号,同时还应编制按一定查找方式(如单位、街道名称等)制定的交通小区编码本。区分得小,计算量大,成果精细;区分得大,计算量减少,但成果可能显得粗略,且可能掩盖区域内的交通特点。交通分区划分适当与否,对交通状况的分析研究关系极大。对于城市交通OD调查,可先将调查区大致分为市中心区、市区和郊区三部分,再结合土地开发强度、用地性质及布局、人口分布密度、主要干线的分布等,进一步将三部分细分。市中心区土地开发强度、人口分布密度均较大,出行需求大,则小区面积可小些;而郊区一般来说其土地开发强度、人口分布密度要小些,出行需求也相应要小些,则小区面积可大些
8、。分区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点:小区的划分要充分利用河流、铁道等天然或人工屏障做边界,同时注意最好结合行政区划来分区;考虑到干道是汇集交通的渠道,因此一般不以干道作为分区界线,道路两侧同在一个交通区也便于资料整理;对于已作过OD调查的城市,不宜改变原已划分的小区;一个小区内的出行次数(区内出行)不超过全区域内出行总数的10%15%。总之,应综合考虑人口、面积、行政单位、交通特点和自然条件等因素来划分交通小区。2)确定调查抽样率 根据城市规模、人口和区域划分,对居民进行抽样调查。当城市人口少于5万人时可按15抽样;515万人时可按18抽样;1530万人时可按110抽样;3050万人时可按115抽样;
9、大于100万人时可按125抽样。车辆调查也可确定一个合适的抽样率,根据调查方式(发卡片、路边询问等)以及调查区域(市中心、市区或郊区)等确定抽样率大小,也可全部调查。3)制备调查表格 根据抽样对象、调查方式、调查内容及要求而制定,目前并无统一表格。但总的来说,所制定的表格形式及所列调查项目应使填表人感觉清晰明了,易于回答,特别对于采用函调方式更应注意,不要给回答者有繁琐或不甚明了的感觉,以致可能影响数据的有效性和精度。一般说来,调查表格应包括三方面内容:人与家庭属性(如人口、性别、年龄以及职业等);社会经济属性(如收入、居住条件以及拥有车辆等);出行属性(出行方式、耗时以及出行次数等)。4)调
10、查人员的组织与培训调查结果质量的好坏、精度的高低与调查人员素质有很大关系。因此从调查人员的挑选开始就要严格要求。调查人员要具有工作责任心,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身体健康并有一定的社会工作能力。要使调查人员清楚调查的目的、意义、具体要求和工作内容。对调查人员进行调查工作的模拟训练,必要时还应采取考试、考核等方法选择调查人员以及评定调查人员的工作能力。5)典型区域试点这一步骤对初次进行OD调查的部门十分必要。此项工作可结合培训调查人员一起进行。OD调查在人力、财力和时间上都消耗很大,工作上的失误将造成较大的损失。因此,应在正式调查开始前,选择若干典型小区进行试点,从中发现问题,如表格是否合适,调查方
11、法是否得当以及小区划分、抽样率的确定等是否合理,如有不足,及时加以改进。2.实地外业调查实地外业调查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有:家庭访问法对调查区内的家庭,按确定的抽样率进行家庭访问,多用于居民出行调查。调查员当面了解被调查户中包括就学儿童在内的家庭成员全天出行情况。家访法是搜集居民出行资料最可靠的调查方法之一。发(收)表法向被调查对象发放调查表并按时收回(或免费寄回)。客货流OD调查均可采用此法,注意表格中项目应用词明确,不生二义,最好不加说明,一看就懂,必须注释时宜用括号加在项目旁边,因填表者一般无耐心看过多的这种说明。单位访问法这种方法特别适合我国国情,可委托各单位工会或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或派人
12、员到单位进行访问调查。从电话簿上随机选取调查对象,先告之调查内容,约定时间报填。路旁询问法在主要道路或城市入口的合适位置设调查站,请车停下,询问车辆的起讫点以及其它有关情况,可直接取得较为准确的资料。交通量大时按一定抽样率调查。询问应简明扼要,迅速准确,不使驾驶员产生反感情绪或车辆延误甚至阻塞。此外还有一些方法如车辆牌照法、公交路线乘客调查、客货运输集散点调查等。3.调查结果汇总OD调查结果经整理后可汇总于OD表中,见表 31和表32。它是将所有调查的出行按起点和讫点所在区间分别计数,一并汇入该表,3.3 远景交通量预测远景交通量预测预测方法四阶段法,即出行产生出行产生出行分布出行分布交通方式
13、选择交通方式选择交通量分配交通量分配3.3.1 出行产生出行产生是某区域人或车的出行总量(即出行端点数),常以人次/日或车次/日为统计单位。1)增长率法如果能确定各小区交通发展速度,且此发展速度以年增长率和表示,则可由下式得到将来的发生量和吸引量。计算公式如下:)(1 rQQinPiPi)(1 rQQjnAjAj(31)2)强度指标法 也叫原单位系数法,就是采用社会经济指标体系中的易测指标,分析基年每单位指标生成交通量,然后乘以该指标的将来预测值,从而得到将来生成交通量的一种方法。本方法假定每单位社会经济指标生成的交通量,在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变的。iiPiPiEEQQ(32)3)相关分析法 所谓
14、相关分析法,就是对发生交通量与人口、经济、土地利用等进行相关分析,建立发生(吸引)交通量模型,利用模型求得将来发生或吸引交通量的一种方法。xxxynn2211(33)nnxxxy2121(34)3.3.2 出行分布 1.出行分布的含义 一般指各交通小区相互间的人或车的出行数(或称OD交通量)。预测出行分布,就是根据现状出行分布(OD交通量)和预测的将来出行产生量(包括出行发生量和出行吸引量)推算将来的区间出行分布。2.推算方法 分布交通量的推算方法大致可分为二类,一类是由现状出行分布和增长系数计算出将来出行分布,称之为“现在模式法”;另一类是考虑区间距离、时间或费用等因素和交通量的关系求算将来
15、分布交通量,称之为“综合模式法”。以上两类方法一般均以迭代计算逐步收敛的方式逼近规定的精度要求。1)现在模式法 本方法是假定将来的出行模式与现状基本相同,所不同的仅仅是出行数量会随着出行发生区及出行吸引区的发展而增加。平均增长系数法 这是考虑到预估各区所产生的发生量与吸引量的增长系数各不相同,将现有的区间出行量乘以发生区和吸引区的平均增长系数,并进行收敛计算,最后求得将来区间分布交通量。小区 、的交通发生量和吸引量的增长系数分别为:PiPiiQQFAjAjjQQGij(38)21jiijijGFQQ(39)则:平均增长系数法计算步骤:1 1)计算增长系数)计算增长系数PiPiiQQFAjAjj
16、QQG2 2)计算分布区间交通量第一次近似值)计算分布区间交通量第一次近似值 21jiijijGFQQ3 3)计算各小区发生和吸引交通量第一次近似值)计算各小区发生和吸引交通量第一次近似值njijpiQQ1)1()1(niijAjQQ1)1()1(4 4)重新设定各小区增长系数)重新设定各小区增长系数 11PiPiiQQF 11AjAjjQQG5 5)收敛精度判别)收敛精度判别 00.1,mjmiGF?若不满足,则以若不满足,则以QGFijji)1()1()1(,和替换替换QGFijji和,返回返回2 2),重新计算得),重新计算得并继续并继续3 3)、)、4 4)和)和 5 5),直至满足)
17、,直至满足5 5)停止计算。)停止计算。Qij)2(例 31 已知1、2、3三个区的现状分布交通量以及远景各小区发生和吸引交通量,见表36。按平均增长系数法计算1、2、3区的将来分布,收敛精度 取0.05。弗雷特法计算步骤1 1)计算增长系数)计算增长系数QQFpipiiQQGAjAjj2)njjijpiiGQQL1)(niiijAjjFQQL1)(3 3)计算各小区分布交通量第一次近似值)计算各小区分布交通量第一次近似值2)1(LLGFQQjijiijij4)重新设定各小区增长系数)重新设定各小区增长系数njijpiiQQF1)1()1(niijAjjQQG1)1()1(5)收敛精度判别)收
18、敛精度判别 00.1,mjmiGF?若不满足,则以若不满足,则以QGFijji)1()1()1(,和QGFijji和,替换上面计算中的替换上面计算中的以以njijQ1)1(替换替换Qpi;以以niijQ1)1(替换替换QAj返回到返回到2 2),重新计算),重新计算2 2)、)、3 3)、)、4 4)和)和 5 5),直至满足),直至满足 5 5)则停止计算。)则停止计算。例例32 32 已知已知 1 1、2 2、3 3三个区的现状分布交通量以及远景各小三个区的现状分布交通量以及远景各小区的发生和吸引交通量,见表区的发生和吸引交通量,见表311311。按。按FratarFratar法计算各小区
19、法计算各小区将来分布交通量,收敛精度将来分布交通量,收敛精度取取0.010.01 3.3.3 交通方式划分交通方式划分 (1)交通方式划分模型的影响因素:)交通方式划分模型的影响因素:出行特征 包括交通目的、行程时间、交通费用、舒适程度和安全程度等。不同的目的导致不同的选择。个人及家庭特征 指职业、性别、年龄、收入、支出、家庭成员数和住房条件等。地区特征 指城市规模、居民密度、停(存)放车条件以及交通条件等。时段特征 由不同时段(如上、下班高峰时段),结合道路阻塞、交通目的等条件,往往对交通方式的选择产生影响。交通方式特征 指各种交通方式的速度、载客量、机动性、准时程度等。(2)交通方式划分模
20、型交通方式划分模型 一般常用的有转移曲线模型、概率模型和回归模型等。3.3.4 3.3.4 道路网交通量分配道路网交通量分配 1.最短路径分配法最短路径分配法 1)全有全无法 全有全无法其工作步骤如下:计算路权,即确定路段行驶时间;确定各区间的最短路径;按全有全无分配原则作各OD点对间交通量分配;求每一路段各OD点对分配交通量之和。例33 现有一个联系四个交通小区的道路网,如图310所示。图中“”表示各区交通中心,“O”表示交叉口(即路段节点)。已知出行分布情况如表314所列,各小区之间的行驶时间已注于图310,试确定各小区之间路段上的交通量。某小区某小区OD OD 表表 表表3143142)
21、容量限制法容量限制分配是一种动态的交通分配方法,它考虑了路权与交通负荷之间的关系,更符合实际情况。容量限制分配有容量限制增量加载分配和容量限制一迭代平衡分配两种形式。2.多路径分配法多路径分配法1)静态多路径分配法(1)分配模型miikkTtTtp1expexpKPKitiKtKT式中:为第条出行路径上的分配概率;为分配参数;为第条出行路径的行驶时间;为第条出行路径的行驶时间;为各出行路径的平均行驶时间;m为有效出行路径条数。12Q例34 如图310,1、2两个小区由七个路段连接,路旁数据为零流量时的行驶时间(分),从1区到2区的分布交通量 =3000辆日。请在该路网上进行分配,取3.3。3.
22、4 城市道路上的客货运交通规划城市道路上的客货运交通规划3.4.1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体系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体系 根据我国城市交通状况及国情,针对人、车、路在城市里根据我国城市交通状况及国情,针对人、车、路在城市里的特征,对于城市道路交通来说,通过规划设计建立以下城的特征,对于城市道路交通来说,通过规划设计建立以下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市道路交通体系:公共客运交通体系;公共客运交通体系;自行车交通体系;自行车交通体系;步行交通体步行交通体系;系;货运交通体系。货运交通体系。对于不同的城市,公共交通、汽车个体交通、自行车交通对于不同的城市,公共交通、汽车个体交通、自行车交通和货运交通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是不
23、同的。应根据城市的具体和货运交通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是不同的。应根据城市的具体条件,提出城市交通体系。在此基础上才能制定出一个能够条件,提出城市交通体系。在此基础上才能制定出一个能够适应现代交通发展的城市道路系统。适应现代交通发展的城市道路系统。3.4.2城市交通网络规划 1.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规划 1)城市居民流动的特征 乘客在流动过程中具有数量和距离,它们的乘积称作客运周转量()。对整个城市而言,全市一年的客运周转量可用下式表示:(p.kmy)式中:为全市一年内要求乘车的总人数(人次年),即客运量;为全市居民的平均乘距(千米)。(1)居民流动强度 即全市居民一年内出行次数总和除以全市居民总人口。
24、(2)居民乘车流动强度 即全市居民一年内乘公共交通出行次数总和除以全市居民总人口。(3)居民流动范围 M乘年LPM(4)出行时间居民出行时间()是指他出门活动时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用的时间。乘公共交通出行的耗时,称为交通时间。T21步车候步交ttttT(3-21)(5)步行范围和自行车活动的范围 居民出门到某一地点,如果步行或乘车所用的时间相等,则在这段时间内所到达的距离范围称为步行范围()。步L(6)出行距离与使用交通工具的关系 2)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规划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规划问题主要是确定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车辆数和客运交通路线网。下面分别予以讨论。(1)公交客运路线上行驶车辆数的确定如果知道了某
25、条路线上一天的双向客运周转量,就可以估算出完成这些客运任务所需的公交车辆数:日效日双向行MMW(3-25)检验营行线间VWlt602(3-26)由此可知,决定公交路线上的行驶车辆数有两个条件,即:能完成客运任务;能按 在路线上周转。t间(2)公共客运交通路线规划 规划原则和方法:开辟公交路线时,应该分清服务对象的性质、不同出行目的的流量和流向;尤其对近期开辟的路线,应首先满足主要出行目的的乘车需求,在主要人流集散点之间,尽可能开辟直接的公共交通路线来沟通,比如体育场馆、影剧院、旅游胜地等可按需要开辟专用线;同时应注意路线要与主要客流流向一致,最好使整条路线客流量分布均匀,并与路线的运载能力相适
26、应。在旧城中新开辟的公交线路,常常根据这两条原则和居民出行调查资料,在可能行驶公交车辆的道路上先大致定出走向,实施后再根据对乘客的吸引情况进一步修改路线。对于新规划或新建城市的公共交通路线系统规划,可按城市用地,出行生成、出行分布、选择交通方式及远景交通量分配,在平面图上分别对各类性质的吸引点和出发点,粗略地作出人流或客流相互流动的直线联系图,再结合规划的干道网,将每两点之间的空间直接联系客流归并到实地的道路上去(有时感到道路网中的个别路段不够合理,也可以根据客流来修改干道走向),如图311所示。归并的原则是使其由空间距离变为实地距离时的增量最小,再综合各类性质的实地联系图,就能得出客流分布比
27、较集中的一个公交网络系统。公共交通路线系统规划指标。公共客运交通路线网密度:FL网(km/km2)(327)每个乘客都希望在走向和离开站点时所用步行时间短,既到站,又希望候车时间少。即要求:候步tt 2最小值 公共客运交通路线长度与条数全市公共客运交通路线总长度可由式(331)及式(327)大致确定:即网线LFL。线线lLn 所以:(3)站点布置 停靠站 停靠站的布置会影响车辆的运行速度、乘客的步行距离和道路的通行能力等。停靠站布设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停靠站之间的距离;二是停靠站沿街布置形式。在此只从规划角度论述站距的合理指标。公交乘客的目的都一样,即希望出行的途中所用时间最少,也就是:车步t
28、t 2最小值(4)出租汽车规划 出租汽车在城市客运中起着辅助的作用,尽管它完成的城市客运量远不及公共交通客运,但它对方便广大城市居民的出行活动却起着公共交通所不能起的作用。出租汽车能根据乘客的要求随时作户到户的客运,快速灵活方便,运营速度平均可达30(km/h),远比公交客车快捷。出租汽车的服务方式主要有:路抛制,出租车在市内道路上慢速行驶或在某些人流集散较多的地方停放,车辆随乘客的需要随时停车服务;电话叫车,由出租汽车总调度站从最靠近乘客的服务站派车前往服务;乘客上服务站叫车;预约登记。其中以路抛制最为灵活方便,目前我国大多城市都以此形式为主。出租汽车规划,一是确定出租汽车数量,二是考虑出租
29、汽车交通对城市交通规划的影响。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大城市每千人不宜少于2辆,小城市每千人不宜少于0.5辆,中等城市可在其间取值。对道路的要求是:能让出租汽车在路上随意流动和沿街停抛,并且不大干扰道路上的正常交通。这就要求有相适应的汽车道路系统、较宽敞的横断面以及静态交通设施。因此,在规划城市道路和交通时,不仅要考虑沿街停车问题,还应该在人流集散较多的车站、码头、商业服务中心、文化娱乐场所以及居住小区中心附近,设置一定数量的停车道、停车场和小广场,供出租汽车停放和乘客上下、候车之用。武汉市武汉市20072007年出行统计图年出行统计图规划相对集中的蓄车基地。同样,出租汽车的保养和修
30、理也可以在集中的地方进行。这些建筑的用地以及出租汽车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在城市交通规划中都应事先给予应有的考虑和安排。2.自行车交通规划自行车交通规划 1)自行车交通的特点自行车交通是我国私人个体交通的主要部分。自行车在我国人民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和人民生活水平,自行车还要伴随人们很长一段时间。由于自行车交通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很大,因此,要做好城市交通规划不能不考虑自行车交通问题。自行车交通的优点:自行车是“门到门”的连续性交通工具。自行车是一种机动灵活的个体交通工具。在时间上机动灵活,主动自如。它对道路要求较低,甚至可走街串巷,在空间上也能做到机动灵活。自行车与汽车相比价
31、格便宜,维修容易,不要燃料,受外部的牵制因素少,因此,在使用上也是机动灵活的。自行车是一种无环境污染的“绿色”交通工具。自行车无噪声、无废气,是所有交通工具中对环境影响最小的一种交通工具。自行车交通的缺点:自行车速度较慢,载客少,效率低。自行车防护设施差,易受外界自然条件影响,如严寒冰雪,风雨炎热都会使自行车出行受到限制。自行车交通严重干扰机动车交通,降低道路通行能力,增加交通延误。自行车交通事故严重。有人将自行车行驶比喻是一种蛇形运动,稳定性差,危险性大;把它对城市交通的影响说成是“交通公害”。这些说法无非反映出人们对自行车交通的忧虑,深深感到应对自行车交通给予足够的重视,对自行车交通进行深
32、入研究,掌握自行车交通的规律,确定有关自行车交通规划、设计、管理的参数,合理协调自行车交通的比重,建立自行车交通体系,明确自行车交通政策。以上这些工作将直接关系到能否科学地规划治理城市的交通问题。2)自行车交通的调查分析(1)调查各主要路段断面的自行车双向流量。绘出全市自行车流量图。(2)调查全市或主要交叉口的自行车流量流向。绘制交叉口分向流量图。(3)调查市内各典型企事业单位的职工骑车率及为工作和生活活动骑车出行的范围(即自行车OD调查)。对于远景自行车流量的估计,可以通过远期居住区规划、居住人数分布、工业区的规划等方面,根据骑车率大致估计出高蜂时的自行车流量,再按照规划的道路系统,将自行车
33、流量分配到相应道路上去,并绘出流量图,作为远景自行车道设计的参考依据。3)自行车道的规划设计 (1)自行车道路 自行车道路网规划应由单独设置的自行车专用路、城市干路两侧的自行车道、城市支路和居住区内的道路共同组成一个能保证自行车连续交通的网络。大、中城市干路网规划设计时,应使自行车与机动车分道行驶。(2)自行车停车场 自行车停车场和汽车停车场一样均属静态交通用地规划范围,应纳入城市规划中。建筑设施前均应有自行车停车场,公共场所也应该设立社会性自行车停车场和自行车换乘公共交通的停车场。(3)其它 自行车道的路面:应专门铺筑,要求平整舒适,以吸引骑车人。为保护路面结构层,两侧宜铺缘石。推车坡道:在
34、丘陵地区或立体交叉处,上下两条自行车道之间会有较大的高差,为了缩短过长的绕行路程,可在其间直接采用推车的坡道。坡道可以做成整块斜坡式,也可做成中间为踏步两旁是上下行推车的斜坡。坡道表面宜粗糙、防滑;踏步面宜略向外倾斜,以免积水结冰。排水系统:自行车道的排水系统应该与城市地面排水和城市于道的排水系统统一考虑。总之,根据我国实际国情,在汽车交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对自行车交通的发展和规划予以重视,使自行车交通最大限度地为人们服务。3.步行交通规划步行交通规划 城市中规划步行交通系统应以步行人流的流量和流向为基本依据,因地制宜地采用各种有效措施,满足行人活动的要求,保障行人的交通安全和交通连续性。
35、步行交通系统主要包括人行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商业步行街等,它们应与居住区的步行系统,与城市中车站、码头集散广场,城市游憩集会广场等的步行系统紧密综合,构成一个完整的城市步行系统。这里仅介绍商业步行街区的交通规划,其他步行设施(如人行道)的规划设计内容可见第五章。商业步行街(区)规划主要考虑的问题有:(1)步行街(区)内步行系统、道路横断面组合要适应步行交通需要。应保证步行者在时空上不受动、静态机动车交通的干扰,能通畅穿越步行街。因此,步行区内的道路应结合地形、现状和商业文化设施对人流的吸引等,有机协调地布置主街和环通疏导的支路,起疏导作用的支路间距不得大于160m。步行主街的路幅宽度,主要
36、取决于节假日高峰小时平均人流量、临街建筑高度等,一般可采用l0m15m,并应满足清扫车、送货车、消防车、救护车及警车等特殊车辆的进入需要。商业步行区内步行道路和广场的面积,可按每平方米容纳0.81.0人计算,商业步行区内可借后退红线等措施来布置小型广场以供人们停伫休憩、漫步观赏之用。商业步行街(区)进出口,应设置定时禁止机动车(或包括自行车)进入的醒目标志,有条件时,宜局部用彩色混凝土铺装并布置斜坡式台阶。进出口两侧干道转角处的人行道,宜局部加宽并设护栏,以利于人流通畅进出步行街(区)。(2)与周围服务地区应有便捷客运交通相联系 商业步行街(区)与规划的服务地区内应有便捷的客运交通联系。商业步
37、行街(区)距城市次干道的距离不宜大于200m,步行街(区)进出口距公共交通停靠站的距离不宜大于100m。旧城商业改造时,应结合路网调整,局部邻近街道拓宽,改造线型,组合成环形或半环绕越路,以便将原商业街通行的公共交通和其它客货车流转移到环形绕越路上去。若环形绕越路的通行能力不能满足转移过来的双向机动车交通量,则可组织单向环行绕越。(3)停车场的合理布置:商业步行街(区)进出口附近,应结合用地现状条件和节假日交通量、布置相应规模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或多层停车库,其距步行街(区)进出口的距离不宜大于100m。4.货运交通规划货运交通规划 城市货运是指城市市区内部的货运。主要包括:城市中的货物由
38、一地到另一地的运输、运进或运出城市的货物在市区各地与对外交通运输枢纽点(集散点)之间的运输。1)几个基本概念 货运研究的对象是货物的流动,包括货物的种类、货物流动的方向以及流动量的大小等。城市中的货物种类很多,各生产和运输部门的货物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简略地看,城市货物大致可归为以下三类:(1)同工业生产有关的货物:如工业生产的原材料、燃料、产品和工业废料等,(2)同居民生活有关的货物 (3)同基本建设有关的货物:城市本建设所需的建筑类材料和建筑垃圾等。这类货物的运量在市内货运中常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其流向也常是多变的。(4)货运量:货物的数量是城市货物运输中的一个基本数据,在货运中常用货运量
39、来表示。所谓货运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计及重复运输系数后的被运货物的数量,常以吨/年计。(5)货运周转量:货运量并不能全面反映货运工作状况。所谓货运周转量是用货运量与其运距的乘积来表示,以(吨千米)年计(当取各种货物运送距离的平均值表示运距时,即为平均运距,以千米计)。2)货运调查 货运资料的获取除了用一些参考的定额或经验值来估算外,更重要的是进行货流调查,由此可以得到较全面和准确的数据资料。(1)调查内容 货流OD调查;目前货运中存在的问题和意见。如货源点与吸引点的布局合理性、目前路网的适应性、对城市交通、环境等的影响和干扰等;各产、销、储、运单位今后的发展趋势和规模,对货运交通的要求等以及其
40、它方面的问题。(2)资料整理 现状货流图。在城市平面图(15000120000)上找出和标明与某一货种有关的各发货点和收货点位置,根据货物运输时实地所经过的道路将它们相连,将货运量作为宽度,取一定的比例沿所经路线绘成货流图。所形成的各条状面积即为发货点与收货点间所具有的货运周转量。货流调查分析报告。主要内容有现状货运中存在的问题和远景货运在时间、数量、地区上的变化等情况以及改善的措施。远景货流图。与现状货流图绘制过程相同,绘制远景货流图,为货运交通规划和道路网规划提供依据。行W年W年效年行MMWhVAM营日效ChVAM营年效 3)货运车辆数 货运车辆数的估算,取决于货物运输的组织管理方式以及货
41、运量和货运周转量的大小。市内所需各种货运车辆数(),可根据各种货物的年货运周转量()及车辆的有效生产率来计算:(veh)(336)(tkmd)(tkmy)(337)一辆标准货车一天的有效生产率:一辆标准货车一年内的有效生产率:行W年在册WW实际拥有的车辆数应略大于,即:另外,作为货运车辆的估算,也可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给出的,按规划城市人口每3040人配置一辆标准货车。(veh)4交通干道上的货运交通 货运道路应能满足城市货运交通的要求,以及特殊运输、救灾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并与货运流向相结合。当城市道路上高峰小时货运交通量大于600辆标准货车,或每天货运交通量大于5000辆标准货车时,
42、应设置货运专用车道。货运专用车道,应满足特大货物运输的要求。大、中城市的重要货源点与集散点之间应有便捷的货运道路。大型工业区的货运道路,不宜少于两条。当昼夜过境货运车辆大于5000辆标准货车时,应在市区边缘设置过境货运专用车道。根据现状货流图和远景规划的货流图,可以确定今后市内主要货流所希望经行的路线,如果再掌握了货运线上主要货物的性质(货类)、货流量、主要货运车辆的种类等有关资料后,就可以对路线所经过的道路在线型、宽度、净空、交叉口、路面和桥涵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要求,也可据此可能对沿线环境、居民生活产生的影响做出评估。作业作业4:对于下面所给的OD交通量,试用平均增长系数法(=0.05)和Fratar法(=0.01)作交通分布计算。QpiQpiQajQa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