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比 较较 文文 学学 概概 论论1ppt课件2ppt课件3ppt课件4ppt课件5ppt课件6ppt课件7ppt课件8ppt课件9ppt课件10ppt课件11ppt课件12ppt课件13ppt课件14ppt课件一、一、“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研究比较文学的重要原则是研究比较文学的重要原则 “和而不同和而不同”首先见于首先见于左传左传.昭公二十年昭公二十年中中记载的公元两千多年前齐国大臣晏婴和齐候的一段对记载的公元两千多年前齐国大臣晏婴和齐候的一段对话。话。“和和”的主要精神就是要协调的主要精神就是要协调“不同不同”,达到,达到新的和谐统一,使各个不同事物都能得到新的发展,新的和谐统一,使各个不
2、同事物都能得到新的发展,形成不同的新事物。形成不同的新事物。既保障对个体的尊重和个人的平等权利,同时又既保障对个体的尊重和个人的平等权利,同时又要求个人有同情和尊重他的义务;既保障不同个人要求个人有同情和尊重他的义务;既保障不同个人社群社群民族民族国家之间的各种差异,又要求彼此对话、国家之间的各种差异,又要求彼此对话、商谈,和谐并进,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既保障商谈,和谐并进,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既保障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又避免本位主义的封闭和孤立。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又避免本位主义的封闭和孤立。这正是比较文学所追求的真精神。这正是比较文学所追求的真精神。15ppt课件二、主题学与“流变”1
3、、题材、题旨与主题题材、题旨与主题 2、题材研究的特点:题材研究主要考察一种题材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流传演变或者某种类似的题材在不同文化语境中表现形态的异同。题材研究中应用最多的是神话题材的研究;例如:大禹治水的故事,挪亚方舟的故事都是神话体系中有关大洪水的描述。民间故事也是研究的主要对象;如季羡林对柳宗元黔之驴的研究。3 主题学:主题学是比较文学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着重研究同一主题、题材、母题、人物典型等跨国跨民族的流传和演变,研究不同的作家对它的不同处理,并探讨这种流变的文学、文化和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原因。16ppt课件主题学的研究类型 A.题材史的研究类型题材史的研究类型(一)各国文学间相同或
4、相似题材的比较研究(二)各国文学中出现的同一人物形象的比较研究。B B主题学的研究主题学的研究 一是各国文学所表现出的人类的永恒的经验。二是各国文学中所表现的人类与社会自然的冲突。三是各国文学中出现的相似的人物类型。四是不同国家文学作品中出现的自然现象及其体现的哲理比较研究。17ppt课件主题学研究的意义主题学研究的意义一是通过探讨不同作家对同一或相似主题的处一是通过探讨不同作家对同一或相似主题的处 理,来窥视不同作家的创作思想和创作个性。理,来窥视不同作家的创作思想和创作个性。二是通过不同作品的相似的主题呈现的差异,来二是通过不同作品的相似的主题呈现的差异,来分析文体的艺术特征。分析文体的艺
5、术特征。三是通过同一或相似的主题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三是通过同一或相似的主题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表现,可帮助我们认识、了解各国社会、代的表现,可帮助我们认识、了解各国社会、历史、文化的特征。历史、文化的特征。四是通过主题学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文学四是通过主题学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文学规律,进而认识人类的共同性。规律,进而认识人类的共同性。18ppt课件19ppt课件20ppt课件21ppt课件22ppt课件 三、三、接受理论与影响研究接受理论与影响研究 1 1、接受和影响是同一过程的两面。接受和影响是同一过程的两面。首先,由于首先,由于“接受屏幕接受屏幕”和和“期待视野期待视野”不同,
6、来不同,来自影响者的文学作品或现象在接受者的文化环境中会被自影响者的文学作品或现象在接受者的文化环境中会被选择、改造和重新定位,使其发生超越原先的文化境遇选择、改造和重新定位,使其发生超越原先的文化境遇的畸变和新的生长。的畸变和新的生长。其次,对外国作品的接受往往可以作为一面镜子,其次,对外国作品的接受往往可以作为一面镜子,反映出接受者的不同个性。反映出接受者的不同个性。2 2、接受和影响的模式:接受和影响的模式:目前我国比较文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接受和影响的模目前我国比较文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接受和影响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式有两种,一种是X X作家和作家和Y Y作家作家 ,或,或X X作家在作家在Y
7、 Y国。国。23ppt课件24ppt课件25ppt课件26ppt课件27ppt课件28ppt课件29ppt课件30ppt课件31ppt课件32ppt课件33ppt课件34ppt课件二、中西诗学的对比研究二、中西诗学的对比研究 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中西诗学在文学理论上呈现出诸多不同。从中西诗学术语比较可看出不同:1、本质论言志与模仿 抒发主观情感和对现实的模仿 2、创作论虚静与情 自内而外的“虚静”和由外而内的“情境”3、创作论神似与真实 强调“传神”,追求“形似”和 模仿现实,表现其本质真实 4、作者论人品与诗 “文如其人”强调人品和 “文人无行”强调人品 5、文学欣赏论逆志与求知 审美更多地
8、是一种体验活动须“自见其趣”,和审美是一种认识活动追求“妙谛真知”35ppt课件36ppt课件三、中西诗学的求同研究三、中西诗学的求同研究1、“诗可以怨”与痛苦的解脱 中西文论都一致肯定痛苦对文学创作的积极作用。痛苦在一定意义上是创作的动力,表现痛苦的诗篇较之欢娱的作品一般来说更多,也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但对东西方艺术家和理论家来说,痛苦的内涵却不尽相同。中国诗人的苦闷往往具有强烈的社会政治内涵,痛苦的原因是由于抱负和用世之心不得实现。西方文人的痛苦之源,则更多的是“欲望”尤其是人的本能欲望。37ppt课件38ppt课件。39ppt课件40ppt课件41ppt课件42ppt课件2、中西哲学思
9、维方式上的差异 中国哲学和诗学十分重视思维的整体性原则。哲学方面:中国哲学流派繁多,但真正在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有深远影响并成为主流的无不竭力提倡和遵循整体性原则。诗学方面:无论是理论著作,还是具体的艺术作品都以整体性原则作为基本的准则。“意境”理论可谓中国诗学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和艺术实践准则。西方哲学总是把“实体”加以切割分剖,通过分门别类来进一步认识。西方哲学十分重视理性分析,并始终企图通过各种工具增强对于世界的明晰的认识。西方文论也正是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基础之上,形成了独特的文论特点:体系完备而具体,概念精确而明晰。43ppt课件44ppt课件45ppt课件46ppt课件47ppt课件48ppt课件49ppt课件50ppt课件51ppt课件52ppt课件53ppt课件54ppt课件55ppt课件56ppt课件57ppt课件58ppt课件59ppt课件60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