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银 天津师范大学B2“生从何来,死从何去?”生命问题一直是人类要追寻、探讨的谜题,如果能够“参透为何”,也许吾人就能“迎接任何”,也就能掌握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义。尼采B3B4生命生命 生命生命是由高分子的核酸蛋白体和其他物质组成的生物体所具有的特有现象。能利用外界的物质形成自己的身体和繁衍后代,按照遗传的特点生长、发育、运动,在环境变化时常表现出适应环境的能力。(辞海)B5生命 第一,生理学定义,把生命定义为具有进食、代谢、排泄、呼吸、运动、生长、生殖和反应性功能的系统。第二,新陈代谢定义,认为生命系统与外界经常交换物质但不改变其自身性质。第三,生物化学定义,认为生命系统包括储藏遗传信
2、息的核酸和调节代谢的酶蛋白。B6生命 第四,遗传学定义,指出生命是通过基因复制、突变和自然选择而进化的系统。第五,热力学定义,认为生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不断增加内部秩序。不列颠百科全书B7生命 心理学心理学认为生命即意识到的自我,从婴儿期开始慢慢发展。社会学社会学认为生命从正常看,大约在临床生命期间。法律法律上则把生命看做“动植物或有机体存在的状态。在此状态中,动植物或有机体能发挥自然功能,完成生理运动,或者,它们的器官能实现其功能”。B8生命 医学医学上则认为生命是“活着的状态;由新陈代谢、生长、繁衍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动植物器官能完成其所有或部分功能
3、的状态。有机体的出生或发端到死亡之间的时期,从生理学上看,完整的生命起始于胎儿,终结于死亡将生命物体(动、植物)与非生命、非有机的化学物或已死的有机物区别开来的特征的总和”。B9生命 生命,即蛋白质和和核酸的复合体系存在方式,具有生长、遗传、繁殖、衰老、死亡等特征。这是人、动物和植物所共通的。自然生命自然生命B10生命 精神生命精神生命人特有的生命形式,主要表现为物质生命以外的人对理想、感情、道德、精神、信仰、价值等的追求,表现为意识形态的东西。B11人的生命特征 1、生命的整体性 2、生命的差异性 3、生命的有限性 4、生命的意义性B12B13B14B15生命现状 1、轻视自己的生命 我国每
4、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已成为15至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根据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心理咨询热线进行统计,在热线开通的前9个月,打进热线的 2700人中有146人曾尝试自杀或想自杀,其中80%是中小学生。B16 有24.39%的孩子曾有一闪而过的“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有23%的孩子曾认真考虑过自杀;有5.85%的孩子曾有过自杀计划,其中实施自杀而未遂者达到1.71%。B17 2、对他人生命的轻视:2012年,武汉四中学生杀害父母后跳楼自杀 2011年武汉一高中生举刀砍死母亲,砍伤父亲 2010年,安徽大学生王诗翼杀害女友 2009年中山市齐萍萍用塑料胶带
5、累死父母并碎尸B18 3、对异类生命的不尊重:大兴的北京野生动物园的“神奇孔雀”;清华学生刘海洋伤熊事件;小朋友们围堵误闯入教室的小麻雀;虐猫事件B19B20B21 生命生命教育教育是以生命为起点起点,发展发展生命、完善完善生命,以提升生命质量与意义为宗宗旨旨的新型教育。教育过程不是植物的生长、标准件的加工过程,而是人生命成长的过程,是使生命全面、均衡发展,不断追求人生意义,成长为主体生命的过程。B22生命教育的缘起 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死亡的意义一书出版,引起学术界及社会对死亡的兴趣与关注。美国学校开展死亡教育。B23生命教育发展 一、生命教育的提出与发展 美国学者唐纳华特士(19
6、68)自杀、暴力犯罪、吸毒等 生命教育是一套系统,它和生命本身有相同的目标,在心灵与心智、身体与精神的各个层面上逐渐进步,变成比较平衡、成熟、有效率、快乐、和谐的人。B24生命教育 澳大利亚Noffs(1974)1979,新南威尔士州成立了第一所生命教育中心(LEC)宗旨为“预防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中国香港、新西兰、南非、泰国、英国、美国等八个国家和地区均有分支机B25生命教育 日本教学大纲(1989)针对青少年的自杀、欺侮、杀人、破坏自然环境、浪费等现象日益严重的现实,也明确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敬畏的观念来确定道德教育目标。B26生命教育 台湾陈英豪(1997)主旨:阐释生命的可贵
7、及生命应有的尊严“教育部”委托晓明女中设计生命教育课程 1998年全台湾国中实施该课程 2001年“生命教育年”(曾志朗)“教育部推动生命教育中程计划”,组织“生命教育委员会”,推广到小学和大学B27生命教育 大陆辽宁、上海(2004)中小学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 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B28生命教育与死亡教育 1、生命教育包含死亡教育,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张云飞认为生命教育应包括生存教育、生命价值教育和死亡教育三个层次。王学风认为生命教育应包括生存教育、死亡教育、生命美育、人生观教育四分。B29生命教育与死亡教育 2、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是一个名词的两种表述方式。张淑美认为死生是一
8、体两面,这与易经哲学阴阳两极之说相符。国外也讲“Death an dying:life and living,谈死即论生,活着也是正在迈向临终之意,所谓“向死而生”。B30生命教育的内涵 1、将“生命”定位为“教育的内容”广义:全人培养的教育,从肯定、珍惜个人生命,到他人、社会乃至自然、宇宙的生命,并涉及生死尊严、信仰问题。狭义:人生观教育,教育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进而珍惜生命。B31生命教育的内涵 2、将“生命”定位为“教育的目的”对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通过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最终使其生命价值充分展现的活动过程,其核心是珍惜生命,注重生命质量,凸
9、现生命价值。以提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生命质量为宗旨宗旨,是教育目标的本质回归回归。B32生命教育的内涵 3、将“生命”定位为“教育的主体或对象”一是教育“生命”教育青少年尊重生命,既能善待自己的生命,珍爱自己,又能关爱他人生命,尊重他人;二是“生命”教育具有生命意识的教育,教育既能尊重学生的情感、心灵及个性,又能热爱学生、关爱学生B33生命教育的内涵 4、将“生命”定位为“教育的基础”认为生命教育就是要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通过选择优良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使学生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
10、有健全人格和鲜明个性、掌握创造智慧的人。B34生命教育的内涵 5、“生命与教育”间的关系是多重关系 “生命”可以同时是“教育的内容、目的、主体(对象)以及基础”,因而将认定“生命”是“教育的重心”,整个教育活动都要围绕“生命”开展。B35 生命教育是一个“全人教育”的概念,以“人”为中心,做横的伸,纵的连贯,包括身、心、灵的健全成长以及德、智、体、群、美的平衡发展,帮助孩子将内化的价值理念统整于人格内,并能透过“知、情、意、行”的整合,达到“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目的。B36 人生百学,立于幼学 梁启超B37B38孩子对生命的思考“我是从哪里来的?”“老师,什么是死?”“老
11、师,人为什么会死?”“老师,人死了以后去了哪里?”“老师,我也会死吗?我什么时候会死?”“老师,我不想死,怎样才能不死呢?”B39案例 十岁的蒂娜一直对父亲的去世耿耿于怀,因为当父亲突发急性腹出血时她正和祖父母在异地度假,没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父亲的葬礼上她一连哭了几个小时,之后她睡不好觉,吃不下饭,不愿上学,不和任何人说话,一直躲在父亲的书房里,不许任何人碰书房里的东西B40案例 林恩五岁那年亲眼目睹了母亲在车祸中丧生,之后她变得郁郁寡欢,内心孤僻。在她内心深处一直隐藏一个秘密:自己是不是应该对目前的死负责任?因为车祸前一天,妈妈没答应给她买玩具她冲妈妈发火了B41案例 莉莉13岁那年她的姐
12、姐自杀了,之后她发生了巨大的情感变化,一会她感到对生活麻木,对未来迷茫,一会又埋怨姐姐不该撇下她让她痛苦,她甚至觉得是父母把姐姐逼死了,因而对父母怨恨在心,开始惹是生非,和他们对着干B42 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只有在儿童生命健全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B43学前儿童生命教育的可行性 一、价值 自我意识的产生、对权威的服从和价值尊严的形成使幼儿生命教育成为可能;二、良心 有初步的恻隐、羞恶、忍让之心,具有初步的对他人及他类物种的体悟之心;B44学前儿童生命教育的可行性 三、意志自由 初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意志,在活动中完善自己
13、的品德和人格;四、人际关系 通过亲情、友情和师生情谊,逐渐发展珍爱自我,关爱他人的能力。B45学前儿童生命教育 学前儿童生命教育是指:幼儿从观察与分享生、老、病、死之感受的过程中,通过“知、情、意、行”的整合初步体会生命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完成生命教育的幼小衔接的任务,初步达成人生第一阶段“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目标。B46学前儿童生命教育 引导幼儿认识生命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帮助幼儿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和保健技能,让幼儿体验到生命的珍贵、美好与平等,从而形成敬畏生命、关爱生命和珍惜生命的意识和情感,为将来追求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奠定基础。B47学前儿童生命教育的内涵 1、“
14、四分法”台湾教育部(2000)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环境、人与宇宙 黄乃毓人与己、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天B48学前儿童生命教育的内涵 2、“三分法”教育部生命学习网站“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与生命有约一幼儿生命教育统整教育(2000)“己我”、“人我”、“人与环境”纪洁芳(2002)“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自然环境”B49学前儿童生命教育的内涵 总结:幼儿园阶段的生命教育的内涵主要应包含“人与自己”“人与他人”和“人与自然”三个方面。B50 1、人与自己:认识、接纳和珍惜自己的生命,并有不断提升生命质量的初步意识;2、人与他人:认识、尊重和关爱他人的生命,能与他人和睦相处,有初步
15、的社会责任感;3、人与自然:认识、欣赏、热爱大自然,尊重动植物的生命,有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掌握保护大自然的基本方法。学前儿童生命教育的内涵B51学前儿童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 1、张淑美:亲身体验法、欣赏讨论法,阅读指导法、仿真想象法、价值澄清法,随机教学;(大学)2、吴秀碧:内省法,角色扮演,团体讨论,小组讨论,辩论,创作,冥想,影片一讨论,阅读一讨论,心得报告,检核表,参观、访谈或田野调查、实验性活动,隐喻法和故事;B52学前儿童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 3、林梅梅:欣赏讨论法、榜样示范法、随机教学法、阅读指导法、模拟活动法、参观体验法;(幼儿)4、孙静妍:讲解法、自然情景法;5、台湾“彩虹爱家生命教育协会”提倡以多元化方式,如故事绘本思考教学、体验教育、创意戏剧;B53学前儿童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 总结:幼儿园实际开展生命教育应注意方法的适宜性和多元化,根据活动灵活选择合适的途径与方式。B54生命教育绘本分享 1、小鲁的池塘 2、獾的礼物 3、爷爷有没有穿西装 4、一片叶子落下来 B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