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与与教学教学建议建议(下)(下)选必选必1国家制度与社会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治理 第第五五单元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货币与赋税制度 “课标课标”要求要求 了解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了解关税、个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了解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实行。人所得税制度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实行。第第五五单元第单元第16课课 中国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赋税制度的演变 时空定位时空定位第第五五单元第单元第16课课 中国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赋税制度的演变 本课以时间为顺序,以本课以时间为顺序,以介紹了我国历代赋税制度介紹了我国历代赋税制度的演变与沿革。的演变与沿革。本课共两个子目:本
2、课共两个子目:第一目第一目“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着重叙述了从,着重叙述了从秦汉到明清的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进历程;第二目秦汉到明清的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进历程;第二目“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介绍关税与介绍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产生和演变过程,着重叙述的是近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产生和演变过程,着重叙述的是近现代中国的税收制度。现代中国的税收制度。第第五五单元第单元第16课课 中国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赋税制度的演变 本课概述本课概述 本课以时间为顺序,以本课以时间为顺序,以介紹了我国历代赋税制度介紹了我国历代赋税制度的演变与沿革。的演变与沿
3、革。厘清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基本发展历程,认识赋厘清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基本发展历程,认识赋役对于统一王朝的重要意义。役对于统一王朝的重要意义。对于了解中国关税制度的变迁,特别是近代丧失对于了解中国关税制度的变迁,特别是近代丧失关税自主权又历经曲折而收回的过程,认识关税自主关税自主权又历经曲折而收回的过程,认识关税自主权的重要性;同时理解新中国所施行的关税制度和个权的重要性;同时理解新中国所施行的关税制度和个人所得税制度是有有利于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制度。人所得税制度是有有利于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制度。第第五五单元第单元第16课课 中国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赋税制度的演变 本课概述本课概述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4、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关税制度的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关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起源与演变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发展的特点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发展的特点 本课概述本课概述第第五五单元第单元第16课课 中国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赋税制度的演变 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第第五五单元第单元第16课课 中国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赋税制度的演变 赋税赋税,是指一个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按照法律,是指一个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按照法律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向其所管辖范围内的各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向其所管辖范围内的各类纳税人,征收实物或货币而形成的特定分配关系。类纳税人,征收实物或货币而形成的特定分配关系。
5、国家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形式和来源,其目的国家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形式和来源,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是为了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概念解析:赋税概念解析:赋税第第五五单元第单元第16课课 中国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赋税制度的演变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1.秦汉秦汉时期时期田赋田赋秦朝田赋税率极高,史称秦朝田赋税率极高,史称“_”汉初统治者采取汉初统治者采取“_”的政策,田赋税率大大降低的政策,田赋税率大大降低人头税人头税秦朝征收极重的口赋,即人头税秦朝征收极重的口赋,即人头税汉朝人头税分口赋汉朝人头税分口赋、_,商人和奴婢的算赋钱还要加倍。汉朝商人和奴婢的算赋钱还要加倍。汉朝还征收财
6、产税还征收财产税徭役徭役更卒:法定服务期限是一个月,服役地点是在本郡或本县,承担修更卒:法定服务期限是一个月,服役地点是在本郡或本县,承担修筑城垣、道路、河渠、宫室、陵寝,以及运输粮食等繁重劳动筑城垣、道路、河渠、宫室、陵寝,以及运输粮食等繁重劳动正卒:指到郡国和京城服正卒:指到郡国和京城服_,役期一般是两年,役期一般是两年戍卒:指到边塞屯戍,役期一般是一年戍卒:指到边塞屯戍,役期一般是一年收泰半之赋收泰半之赋与民休息与民休息休养生息的体现休养生息的体现算赋算赋对成年人征收对成年人征收兵役兵役 史料实证:史料实证:“睡虎地秦墓竹简徭律睡虎地秦墓竹简徭律”(见教材见教材P92)1975年底年底,
7、湖北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多少弥补了史料之不足。秦简中有徭律多少弥补了史料之不足。秦简中有徭律一篇、戍律一条,以及与徭、戍有关的一篇、戍律一条,以及与徭、戍有关的律文若干条。这些资料,对于了解战国至秦律文若干条。这些资料,对于了解战国至秦始皇时期的秦封建国家征发徭、戍的制度,始皇时期的秦封建国家征发徭、戍的制度,具有重要价值。具有重要价值。第五单元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中国税收制度史,黄天华著,中国财经出版社,2009年版。中国赋役制度史,郑学檬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戍卒:指到边塞屯戍,役期一般是一年汉初统治者采取“_”的政策,田赋税率大大降低调节收
8、入分配,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稳定;第一目“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着重叙述了从秦汉到明清的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进历程;唐时根据规定,每丁每年服徭役20天,若不服役,则每丁可交纳绢或布以代役,称作“庸”,这叫“输庸代役”。(1)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所征主要是米麦实物。调节收入分配,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稳定;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趋势及对其认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本课以时间为顺序,以介紹了我国历代赋税制度的演变与沿革。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198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进一步完善了关税的基本制度。以适应当时大部分地区普及二作制的情况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
9、二石。_年,国民政府公布了所得税暂行条例,随之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时间:雍正帝即位后。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絁者,兼调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旧唐书.食货志上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2.隋唐隋唐时期时期隋朝隋朝唐朝唐朝 史料实证:史料实证:“郧县贺思敬庸调郧县贺思敬庸调布布”(见教材见教材P93)该文物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该文物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108号墓;号墓;上有墨书上有墨书“郧县光同乡贺思敬庸调布一端郧县光同乡贺思敬庸调布一端”“”“开开元九年八月日元九年八月日”“”“专知官主薄
10、花专知官主薄花”等字样等字样。该该麻布质地的庸调布实物,为租庸调制在唐麻布质地的庸调布实物,为租庸调制在唐朝的施行提供了有力物证。唐时根据规定,每丁朝的施行提供了有力物证。唐时根据规定,每丁每年服徭役每年服徭役20天,若不服役,则每丁可交纳绢或天,若不服役,则每丁可交纳绢或布以代役,称作布以代役,称作“庸庸”,这叫,这叫“输庸代役输庸代役”。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2.隋唐隋唐时期时期唐朝中期两税法原因: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推行,国家财政收入减少;为解决财政困难,实行两税法原则: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再分配到各地征收。按照田亩多少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
11、秋两次征收 “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度所与居者均,使无侥利。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度所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旧唐书旧唐书杨炎传杨炎传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2.隋唐隋唐时期时期隋朝废除了前代许多苛捐杂税,主要向民众废除了前代许多苛捐杂税,主要向民众征收征收_。唐朝唐朝(1 1)租庸调制:)租庸调制:基础:国
12、家向成年男子授田的基础:国家向成年男子授田的“_”;内容:针对内容:针对21215959岁之间的的成年男子征收;租、调之外的役,可岁之间的的成年男子征收;租、调之外的役,可以以用用_代替,即缴纳一定的绢或布来替代徭役。代替,即缴纳一定的绢或布来替代徭役。(2)两税法:)两税法:原因原因:唐朝中期,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唐朝中期,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实施实施:780年,唐政府废除租庸调制,推行两税法;年,唐政府废除租庸调制,推行两税法;内容内容: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总额分解到各地,按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总额分解到各地,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田亩
13、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_,分分_。租调役租调役均田制均田制一种土地国有制一种土地国有制庸庸夏、秋两次夏、秋两次征收征收以适应当时大部分地区普及二作制的情况以适应当时大部分地区普及二作制的情况户税户税两税法的评价两税法的评价(1 1)历史地位:)历史地位:(2 2)积极作用:)积极作用: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缓和社会矛盾;两税法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两税法以货币为主要征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3 3)局限性:)局限性:两税法并未能遏制土地兼并,唐后期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
14、大地主隐瞒财产转嫁赋税现象增多,政府为保证财政又增加捐税,农民负担更加沉重,社会矛盾加剧。是我国赋税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是我国赋税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变革。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3.宋元时期宋元时期宋朝 宋承唐制: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且经常派发各种徭役。宋承唐制: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且经常派发各种徭役。募役法:因为徭役扰民严重,北宋中期王安石募役法:因为徭役扰民严重,北宋中期王安石推行推行_,百姓缴百姓缴纳免役钱、助役钱,官府募人代役。纳免役钱、助役钱,官府募人代役。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北方和南方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北方和南方;在
15、税粮外又有前朝没有过的在税粮外又有前朝没有过的_。募役法募役法科差科差代代徭税,相似于更赋、力庸徭税,相似于更赋、力庸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4.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明朝明朝(1)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所征主要是米麦实物。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所征主要是米麦实物。(2)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称“_”。(3)一条鞭法一条鞭法:背景:明朝后期背景:明朝后期随着随着_的发展与白银流通量的增加。的发展与白银流通量的增加。内容:内容:实行实行_、一概折银,即不但赋税折银征收,而且、一概折银,即不但赋税折银征收,而且役也改由丁、田
16、共同承担,折成银两,统一征收。役也改由丁、田共同承担,折成银两,统一征收。意义:一条鞭法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意义:一条鞭法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金花银金花银商品经济商品经济赋役合并赋役合并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4.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清朝清朝(1)康熙时期:康熙时期:1712年,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年,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称称“滋生滋生人丁,人丁,_”。(2)摊丁入亩摊丁入亩时间:雍正帝即位后。时间:雍正帝即位后。内容:将丁银分摊到田赋中。内容:将丁银分摊到田赋中。意义: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意义: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 000年的年的_彻底废除,
17、国家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永不加赋永不加赋人头税人头税 史料实证:史料实证:“清圣祖实录卷清圣祖实录卷249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谕谕旨旨”(见教材见教材P93)“滋生人丁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永不加赋”。把全国丁银把全国丁银总额基本固定,从中央到地方不得随意增加,总额基本固定,从中央到地方不得随意增加,使广大农民负担相对稳定,逃亡人口减少,有使广大农民负担相对稳定,逃亡人口减少,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此外此外,它还为以后清政府实行摊丁入亩政,它还为以后清政府实行摊丁入亩政策奠定了基础。策奠定了基础。020103050
18、604征税对象: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以两税法为标志。商业税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赋税项目: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征税内容: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征税时间: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人身依附: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制为标志。沿革特点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及对其认识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及对其认识(1)历代封建)历代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松弛,是历史发展和社会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松弛,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进步的必然
19、结果必然结果;(2)用)用银两银两收税,在客观上适应了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发展收税,在客观上适应了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需要,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需要,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繁荣;(3)赋税是政府运行的物质保障,而制定赋税政策和制度是典赋税是政府运行的物质保障,而制定赋税政策和制度是典型的政府权力型的政府权力;只有经济发展繁荣,税源才能丰厚,反之,政;只有经济发展繁荣,税源才能丰厚,反之,政治腐败、经济衰退,强征暴敛的结果,必然导致政权的跨台;治腐败、经济衰退,强征暴敛的结果,必然导致政权的跨台;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及对其认识中国古代赋税
20、制度的演变趋势及对其认识对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认识对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认识(4)随着王朝兴衰,赋税制度相应地一次又一次从轻徭薄赋、)随着王朝兴衰,赋税制度相应地一次又一次从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到与民休息,到“民力殚残民力殚残”,直至王朝崩解;,直至王朝崩解;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趋势及对其认识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趋势及对其认识(5)历代赋役制度改革,总是将旧的苛捐杂税归并统一征收,)历代赋役制度改革,总是将旧的苛捐杂税归并统一征收,以图减少加派之弊;但是改革后随着统治者贪欲的增长,又会以图减少加派之弊;但是改革后随着统治者贪欲的增长,又会生出新的名目以加派赋役,即每改革一次,农民的负担就反弹生
21、出新的名目以加派赋役,即每改革一次,农民的负担就反弹一次、加重一次,这被称为一次、加重一次,这被称为“黄宗羲定律黄宗羲定律”。总而言之,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总而言之,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实质实质,是封建生产关系,是封建生产关系的调整;赋税制度的变化,的调整;赋税制度的变化,主观上主观上取决于统治者的素质,取决于统治者的素质,客观客观上上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6)从)从总体趋势上总体趋势上看,税制改革大都围绕着税制的看,税制改革大都围绕着税制的公平公平、简简化化方向进行;方向进行;对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认识对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认识 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
22、变(一)关税(一)关税1.中国中国关税制度的起源:中国的关税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当时货关税制度的起源:中国的关税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当时货物通过边境的物通过边境的“_”就要被征税就要被征税。关卡关卡 关税关税是指一国海关根据该国是指一国海关根据该国法律规定,对通过其关境的进出法律规定,对通过其关境的进出口货物课征的一种收税。口货物课征的一种收税。关税关税往往是国家税收乃至国往往是国家税收乃至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政府对进出家财政的主要收入。政府对进出口商品都可征收关税,但口商品都可征收关税,但进口关进口关税税最为重要,是主要的贸易措施。最为重要,是主要的贸易措施。概念解析:关税概念解析:关税第第
23、五五单元第单元第16课课 中国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赋税制度的演变独立自主地制定本国关税制度的权力管理海关行政的权力独立处理关税收支的权力关税主权 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一)关税(一)关税1.中国中国关税制度的关税制度的起源起源2.关税主权关税主权(1)国内国内关税:在关税出现后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存在关税:在关税出现后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存在着国内关税与国境关税并立的现象,中国着国内关税与国境关税并立的现象,中国于于_年正式宣布废除年正式宣布废除国内关税,实行统一的国境关税。国内关税,实行统一的国境关税。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一)关税(一)关税19371.中国
24、中国关税制度的关税制度的起源起源2.关税主权关税主权3.中国中国关税制度的关税制度的演变演变(2)国境关税国境关税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享有完全的关税自主权。以前,中国享有完全的关税自主权。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后,中国开始丧失_。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一)关税(一)关税1.中国中国关税制度的关税制度的起源起源关税自主权关税自主权2.关税主权关税主权3.中国中国关税制度的关税制度的演变演变 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一)关税(一)关税(2)国境关税国境关税近代中国关税制度近代中国关税制度 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都明确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
25、和国民党都明确提出提出 、要求关税自主的主张;、要求关税自主的主张;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宣告关税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宣告关税自主,并公布国定自主,并公布国定 ;1928年,国民政府发表年,国民政府发表“_”的对外宣言,并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了进展,但的对外宣言,并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了进展,但_。关税自主权关税自主权进口税暂行条例进口税暂行条例进口税暂行条例进口税暂行条例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社会性质决定社会性质决定1.中国中国关税制度的关税制度的起源起源2.关税主权关税主权3.中国中国关税制度的关税制度的演变演变 中国近现代收回关税自主权的原因 1收回关
26、税自主权的意识不断提高。2群众性收回关税自主权运动不断高涨。3历届政府收回关税自主权的不懈努力。4一战后国际格局有利于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5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推动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6美、英、日对华政策的调整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 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一)关税(一)关税 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一)关税(一)关税1.中国中国关税制度的关税制度的起源起源2.中国中国关税制度的关税制度的演变演变(2)国境关税国境关税新中国关税制度新中国关税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政务院颁布了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 及其实施条例;这是中华及
27、其实施条例;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独立的专门的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独立的专门的 税法,统一税法,统一了全国关税制度;了全国关税制度;1985年,为适应新时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年,为适应新时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需要,国务院颁布了对外开放政策的需要,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 条例条例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进出口税则,强化了关税制度的,强化了关税制度的_建设建设;198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 ,进一步完善了关税的基本制,进一步完善了关税的基本制度。度。近代中国关税制度近代中国关税制度海关海
28、关海关进出口税则海关进出口税则进出口关税进出口关税制度化制度化海关法海关法1.中国中国个人所得税的起源与演变个人所得税的起源与演变 1914年,北洋政府制定了所得税条例,其中包括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年,北洋政府制定了所得税条例,其中包括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内容,但并没有实施。内容,但并没有实施。_年年,国民政府公布了所得税暂行条例,随之开始征收个人,国民政府公布了所得税暂行条例,随之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所得税。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后,在在_下下,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二)个人所得税(二)个人所得税1936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最早起源于最
29、早起源于1799年的英国年的英国1980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我国我国的的_制度制度正式确立。正式确立。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经数次修订完善,愈加符合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经数次修订完善,愈加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对调节个人收入和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对调节个人收入和实现实现_发挥发挥了积极作用。了积极作用。1.中国中国个人所得税的起源与个人所得税的起源与演变演变 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二)个人所得税(二)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社会稳定社会稳定最早起源于最早起源
30、于1799年的英国年的英国 个人所得个人所得税税是是以纳以纳税人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人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收对象的税税所得为征收对象的税种种。概念解析:个人所得税概念解析:个人所得税第第五五单元第单元第16课课 中国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赋税制度的演变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北洋政府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成立后1914年北洋政府制订所得税条列,其中包含征收个人所得税。并没有实施1936年国民政府相继公布了所得税暂行条例,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后经过数次修订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1.增加财政收入;2.
31、调节收入分配,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稳定;3.有助于培养和增强公民的纳税意识。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自自西周起,中国形成了藩属体制和海外朝贡贸易关系。为监管中原地区内部及西周起,中国形成了藩属体制和海外朝贡贸易关系。为监管中原地区内部及与各藩部、蕃属国间的经济交往,各朝代产生了关津、榷场、市舶等多种税关机构。与各藩部、蕃属国间的经济交往,各朝代产生了关津、榷场、市舶等多种税关机构。藩属体制下核心层是中央王朝地区,至中唐以前,关津大多遵循了孟子的藩属体制下核心层是中央王朝地区,至中唐以前,关津大多遵循了孟子的“讥而不讥而不征征”(只稽查而不征税只稽查而不征税)等主张。随着唐宋商品经济发展,逐渐成为课收商
32、利的税关,等主张。随着唐宋商品经济发展,逐渐成为课收商利的税关,财政经济开始居重。以致明清时期,运河、长江或交通沿线商税之关广泛设置。核财政经济开始居重。以致明清时期,运河、长江或交通沿线商税之关广泛设置。核心层外为边疆地区,形成了具有官营外贸和管理双重职能的商贸交往场所和监管机心层外为边疆地区,形成了具有官营外贸和管理双重职能的商贸交往场所和监管机构,如汉代关市、隋唐互市、宋代榷场、明清茶马司等。边疆外为边境地区,在构,如汉代关市、隋唐互市、宋代榷场、明清茶马司等。边疆外为边境地区,在“厚往薄来厚往薄来”的政策影响下,边境税关多为的政策影响下,边境税关多为“怀柔远人、市惠藩属怀柔远人、市惠藩
33、属”。明前中期海。明前中期海外贸易政策走向政治极端,只有在政治朝贡之内才被允许。外贸易政策走向政治极端,只有在政治朝贡之内才被允许。摘编自姚永超摘编自姚永超论中国海关的起源、布局与体系演变论中国海关的起源、布局与体系演变推荐推荐史料史料 1.1.天圆地方的天圆地方的困惑困惑,张杰著,张杰著,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1993年年版版。2.2.中国赋役制度中国赋役制度史史,郑学郑学檬著,上海人民出版社,檬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2000年版。年版。3.3.中国钱币文化中国钱币文化,汤可可著,天津人民出版社,汤可可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2004年版。年版。4.4.中国税收制度史中国税收制度史,黄天华著,中国,黄天华著,中国财经财经出版社,出版社,20092009年版。年版。5 5.资本全球化资本全球化一部国际货币体系史一部国际货币体系史,(美)巴里,(美)巴里埃森伯埃森伯格著,机械工业出版社,格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2014年版。年版。6 6.中国赋税史中国赋税史,马金华著,清华大学出版社,马金华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2018年版。年版。7.7.中国货币史中国货币史,彭信威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彭信威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2020年版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