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与实务课件.pptx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5215515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PPTX 页数:300 大小:92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与实务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00页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与实务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00页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与实务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00页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与实务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00页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与实务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与实务第一章 商业银行概述第二章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理论与实务第三章 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第四章 商业银行贷款管理理论与实务(上)第五章 商业银行贷款管理理论与实务(中)第六章 商业银行贷款管理理论与实务(下)第七章 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管理理论与实务第八章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管理理论与实务第九章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管理理论与实务第十章 商业银行电子业务管理理论与实务第十一章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与实务第十二章 贷款交易与贷款证券化第十三章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合规管理理论与实务第十四章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第一节 商业银行性质与职能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与经营原则第三节 商业银行经营模式

2、与发展趋势第四节 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第一章 商业银行概述第一节 商业银行性质与职能一、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形成途径(一)商业银行的产生最早的现代商业银行产生于英格兰,英文bank来源于意大利语banca或者banco,banco原意是指商业交易所用的长凳和桌子。bank原意是指存放钱财的柜子,后来就泛指专门从事货币存、贷和办理汇兑、结算业务的金融机构。汉语中的“银行”是指专门从事货币信用业务的机构。鸦片战争以后,外国金融机构随之侵入,“银行”就成为英文“bank”的对应中文翻译。从历史发展顺序来看,银行业最早的发源地是意大利。1415世纪的欧洲,由于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力的较快发展,因此

3、各国、各地之间的商业往来也逐渐频繁。然而,由于当时的封建割据,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所使用的货币在名称、成色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要实现商品的顺利交换,就必须把各自携带的货币进行兑换,于是就出现了专门的货币兑换商,从事货币兑换业务。随着货币兑换和货币保管业务的不断发展,货币兑换商集中了大量货币资金,当这些长期大量积存的货币余额相当稳定,可以用来发放贷款、获取高额利息收入时,货币兑换商便开始了授信业务。货币兑换商由原来被动接受客户的委托保管货币转而变为积极主动地揽取货币保管业务,并且从降低保管费或不收保管费发展到给委托保管货币的客户一定好处时,保管货币业务便逐步演变成了存款业务。由此,货币兑换商逐

4、渐开始从事信用活动,商业银行的萌芽开始出现。17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近代商业银行雏形开始形成。随着资产阶级工业革命的兴起,工业发展对资金的巨大需求,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发挥中介作用。在这种形势下,西方现代银行开始建立。1694年,英国政府为了同高利贷作斗争,以维护新生的资产阶级发展工商业的需要,决定成立一家股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并规定英格兰银行向工商企业发放低利贷款,利率大约为5%6%。英格兰银行的成立,标志着现代商业银行的诞生。(二)商业银行的形成途径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产生的社会条件和发展环境虽各不相同,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条途径。1从旧的高利贷银行转变而来

5、2按资本主义组织原则二、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一)商业银行的性质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经营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为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企业。1商业银行具有一般工商企业的特征2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金融企业,是一种特殊的企业。这种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商业银行经营的内容特殊。商业银行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2)商业银行与一般工商企业的关系特殊,二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3)商业银行对社会的影响特殊。商业银行经营好坏可能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4)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管理特殊。3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二)商业银行的

6、职能1信用中介2支付中介3信用创造4信息中介5金融服务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与经营原则一、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一)分支行制度分支行制度也称总分行制度,是指在总行之下,在国内外普遍设立分支机构的商业银行组织制度。中国、英国是实施该制度的典型国家。分支行制度按管理方式不同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总行制和总管理处制。总行制即总行除了领导和管理分支行处以外,本身也对外营业;而在总管理处制下,总行只负责管理和控制分支行处,本身不对外营业,在总行所在地另设分支行或营业部开展业务活动。分支行制度便于银行扩大经营规模,增强银行实力,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便于银行分散风险,提高其安全性;便于引进并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

7、理手段;便于提高银行宏观管理水平。但是,由于分支结构过多、级次复杂,因此也加大了银行内部的控制难度,而且极易形成垄断。(二)单元银行制度单元银行制度又称独家银行制度或单一银行制度,是指银行业务由各自独立的商业银行经营,法律禁止或限制银行设立分支机构的银行组织制度。美国和印度等少数国家的部分银行实行该制度。在单元银行制度下,法律上只允许在银行总部经营,不允许在同一地区或不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从而不能使同一家银行形成系统和网络,只能一级经营。单元银行制度能够限制银行业的垄断,减缓银行集中的进程;有利于银行与地方政府协调,适合本地区需要,集中全力为本地区服务;自主性强,灵活性大,能够即时改变经营策略

8、;银行管理层次较少,央行控制和管理意图传得快。但是,单元银行制度难以取得规模效益,限制了银行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不利于银行业的发展;同时,单元银行制度也不利于资金的调剂,资金不能做到最优化配置。单元银行制度的组织结构如图1-1所示。(三)银行持股公司制度银行持股公司制度又称集团银行制度或控股公司制度,是指由某法人集团注册成立一家公司,再通过该公司以持股方式控制其他独立银行的银行组织制度。在法律上,这些银行是独立的,它们有自己的董事会并对其股东负责,但其业务与经营政策,由持股公司操纵和控制。持股公司这种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在美国最为流行。主要原因是它可以纠正单元银行制下的银行资金实力相对较弱、市场

9、竞争力不强的弊端。一方面它可以绕开单元银行制对商业银行经营范围与业务区域所设置的种种法律限制。另一方面,由于母公司在扣除子公司的经营成本以后应纳税的纯收入会很低,因此发展持股公司也可以减少纳税。持股公司制的优点是能够有效地扩大资本总量,增强银行实力,提高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弥补单元银行制的不足;其缺点是容易引起金融权力过度集中,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的经营活力。(四)连锁银行制度连锁银行制度又称联合制,是指某个人或某集团通过持股方式控制两家或两家以上独立银行的一种银行组织制度。连锁银行制度曾盛行于美国中西部,是为了弥补单元银行制的缺点而发展起来的。连锁银行制度与银行持股公司制度的作用相同,差

10、别在于其没有持股公司,而且没有银行持股公司普遍。(五)跨国联合制度跨国联合制度又称国际财团制,是指不同国家的大商业银行共同出资组建跨国银行,专门经营境外货币和国际资金存放业务的银行组织制度。二、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按照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三权分立的原则,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机构一般由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三个部分组成。三、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商业银行经营的高负债率、高风险性以及受到监管的严格性等特点决定了商业银行的经营必须严格遵循一定的原则,其遵循的原则不能是单一的,只能是几个方面的统一。现在各国商业银行已普遍认同在经营活动中必须遵循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三性”原则。(一)盈利性盈利性是

11、指商业银行获得利润的能力,它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总目标。(二)安全性安全性是指商业银行应努力避免各种不确定因素对它的影响,使银行经营的资产与负债免遭风险损失的可能性。商业银行的安全性包括两个方面:一类是负债的安全,包括资本的安全、存款的安全、各项借入资金的安全;另一类是资产的安全,包括现金资产、贷款资产和证券资产的安全。(三)流动性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现和必要的贷款需求的支付能力,包括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上述三个原则中,安全性是基础,流动性是条件,盈利性是目的。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过程中,要同时兼顾以上三个原则,全面考虑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的要求。第三节 商业银行经营模

12、式与发展趋势一、商业银行经营模式1分业经营与传统的混业经营并存2美、日等国从强调分业到转变方向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伴随着迅速发展的金融自由化浪潮和金融创新的层出不穷,在执行分业管理的国家中,商业银行经营日趋全能化、综合化。全能化的途径主要有三条:(1)利用金融创新绕开管制,向客户提供原来所不能经营的业务。(2)通过收购、合并或成立附属机构等形式深入投资业务领域。(3)通过直接开办其他金融机构实现综合经营。现今,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混业经营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在一家银行内同时开展信贷中介、投资、信托、保险诸业务。二是以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把分别独立经营某种金融业务的公司链接在

13、一起。二、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银行业务的全能化。(2)银行资本的集中化。(3)银行服务流程的电子化。第四节 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一、中国商业银行改革历程自1978年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银行体系也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其改革历程大致经过三个阶段。(一)由大一统银行体系转变为专业银行体制(二)从1994年到2003年将专业银行转变为国有商业银行(三)2003年年底开始国家控股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2004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进展迅速。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

14、司先后成立,并在香港和上海两地先后成功上市。(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步骤与模式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都采取了以下三个步骤:(1)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为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单位和财政部等,实际上只有国家一个股东。(2)引进战略投资者,主要是海外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3)实现公开上市,筹集资金,成为公众银行和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真正要求的商业银行。(二)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模式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模式有以下三种:(1)整体上市。整体上市指国有商业银行以其整体资产进行重组,改制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后整体上市。(2)分拆上市。分拆上市指拿出经营状况比较好的一家或几

15、家分行,经过资产重组后独立注册成股份有限公司制的子银行上市。(3)联合上市。联合上市是指合并重组几家国有商业银行的有关分支行,新建一家由各国有商业银行总行联合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上市。(三)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目标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有以下目标:(1)国有商业银行公开发行上市有助于提高我国银行的银行资本充足率,提高我国银行核心竞争力。(2)通过股份制改革上市实现产权明晰,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银行制度。(3)有助于健全银行风险管理体系,降低金融风险。(4)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需要保持国家对金融的绝对控制,这是保障国家经济主权的基础。外资不能控股。三、中国存款保险制度建设(一)存款

16、保险制度的内容存款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1)存款保险机构:大多数国家存款保险机构属于公有。(2)存款保险基金即保费的筹集:政府注入股本建立基金,并对风险不同的银行按不同的保险费率征收保费。(3)承保限额:承保限额不宜太高,在美国,保险赔偿的最高限额为每种账户每人10万美元。(4)问题银行的处置:根据问题严重程度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置方法:资金援助;兼并转移;清盘赔偿。(二)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1)保护存款人。增强了存款人的信心,增加了存款量,进而提高了经济增长水平。(2)监管银行。存款保险公司为了减少救助和补偿的负担,必定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关心银行的运营和风险状况,监管有主动性和自觉性。(3)稳

17、定金融体系。银行经营更加谨慎,银行受存款人的挤兑可能性下降。(三)存款保险制度带来的问题 1道德风险2逆向选择第一节 商业银行资本的界定与功能第二节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及其国际标准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管资本第四节 商业银行资本的筹集第二章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理论与实务第一节 商业银行资本的界定与功能一、商业银行资本的含义商业银行使用资本这个概念时,通常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财务会计意义上的,即账面资本;二是外部监管意义上的,即监管资本;三是内部管理意义上的,即经济资本。银行资本各种不同的相关概念阐述如下。(一)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注册资本是商业银行设立时,在银行章程中注明的向政府主管机关登记注

18、册的资金。银行在开业时实际募集到的资本金成为实收资本,也就是投资人已实际认购的股份全部或部分缴纳给募集资金的银行资金。(二)会计资本会计资本是从普通会计原则出发来衡量资本的,按照银行账面价值来计算的银行资本量称为会计资本,会计上通用的恒等式为资本等于总资产减去总负债,代表了股东们对银行的要求权,也称之为股东权益或净资产,它实质上是由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组成。(三)监管资本监管资本是一国金融监管当局为了降低银行风险维持金融稳定制定的,银行必须按照监管当局对资本的定义和计算要求所持有的资本。(四)经济资本经济资本严格意义上是指用于承担业务风险或购买外来收益的股东投资总额,应该是风险资本与

19、商誉之和,但通常将其直接定义为风险资本。经济资本是由商业银行的管理层内部评估产生的,配置给资产或某项业务用于减缓风险冲击的资本。二、商业银行资本的功能(一)营业功能(二)保护功能(三)管理功能第二节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及其国际标准一、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一)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与资本充足率1资本数量充足2资本结构合理(二)资本充足率的衡量1资本与存款比率衡量阶段2资本与总资产比率衡量阶段3资本与风险资产比率衡量阶段4纽约公式衡量阶段二、巴塞尔协议(一)巴塞尔协议I推出的背景20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意识到,银行国际化、金融工具的创新及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已经使各国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弱化,而商业银行本

20、身所承担的风险却大大增加,严重威胁着国际金融体系与各国经济的顺利运行与健康发展。在此背景下,1974年底由十国集团中央银行行长倡议建立一个由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当局为成员的委员会,主要任务是讨论有关银行监管的问题。该委员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国际清算银行的总部所在地瑞士的巴塞尔,因此被称为巴塞尔委员会。巴塞尔委员会的宗旨在于加强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共同防范和控制银行风险,保证国际银行业的安全和发展。1988年7月,巴塞尔委员会通过了关于统一银行的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定,即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是衡量单家银行乃至整个银行体系稳健性最重要的指标,为各国银行监管当局提供了统一的资本监管框架,使全球资本

21、监管总体上趋于一致。(二)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1资本的构成巴塞尔协议将银行资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核心资本,又称一级资本;另一类是附属资本,又称二级资本。(1)核心资本。核心资本又称一级资本,按照巴塞尔协议对资本充足性的建议,核心资本具有如下特点:资本的价值相对比较稳定,必须是可以永久用以吸收损失的;必须是不对所得强加契约上的费用的;必须是所有没有赎回要求权的;核心资本的成分对大多数国家在法律和会计制度上具有共同的性质;作为市场判断资本充足性的基础,对各国银行来说是唯一相同的成分,与银行盈利差别和竞争能力关系极大,是判断资本充足率的基础。(2)附属资本。附属资本又称二级资本,它是商业银行资本金的

22、另一个组成部分。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提议,附属资本可以包括以下五项内容:未公开储备。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长期附属债务。为了计算准确,巴塞尔协议对资本中模糊的成分应予以扣除作了规定,包括:商誉;从总资本中扣除对从事银行业务和金融活动的附属机构的投资。2风险权数系统风险权数系统包括表内风险权数和表外信用转换系数两部分。(1)表内资产风险权数的规定。资产负债表内风险权数如表2-1所示。(2)表外项目的信用转换系数的规定。资产负债表表外信用转换系数如表2-2所示。3标准化比率巴塞尔协议规定了衡量国际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的指标,即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的比率,要求达到8%,其中核心资本部分至少为4

23、%。巴塞尔协议要求在1992年底前各成员国的国际银行都应达到这一标准。4过渡期和实施安排从巴塞尔协议提出到1992年底大约有4年半时间,委员会建议采取一个中期目标,即在1990年底之前,签约各国初具规模的银行都应按统一标准计算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率,将该比例至少提高到7.25%;在1992年底前各成员国的国际银行都应达到这一标准。(三)对巴塞尔协议I的评价从历史的、辩证的思维来看,巴塞尔协议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不足之处,分别阐述如下。1积极方面(1)巴塞尔协议反映出制定者监管思想的根本转变。(2)巴塞尔协议将监管重心从母国与东道国监管责权的分配转移到对银行资本充足性的监控。(3)巴塞尔协议注重资

24、本金监管机制的建设。(4)巴塞尔协议针对以往银行通常与金融创新方式扩大表外业务以逃避资本监管的现象认识到监管表外资产的必要,因而首次将表外资产纳入监管,由于当时表外业务的种类规模及其破坏力有限,报告只能简单地将期限总类各异的表外资产套用表内资产的风险权数来确定其风险权重并相应提出了资本充足性的要求。(5)过渡期及各国当局自由度的安排表明,报告真正认识到国际银行体系健全和稳定的重要,各国银行的监管标准必须统一。而这种安排则充分考虑到了银行的国别差异,以防止国际银行间的不公平竞争。2不足之处(1)对待国家风险问题持双重标准。(2)巴塞尔协议对风险权重的灵活度有问题,风险权重的级次过于简单且不合理。

25、(3)巴塞尔协议对金融形势的变化发展不适应。(4)巴塞尔协议的全面风险管理存在问题。三、巴塞尔协议(一)巴塞尔协议推出的背景1997年7月全面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引发了巴塞尔委员会对金融风险的全面而深入的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巴塞尔委员会于1997年9月推出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表明巴塞尔委员会已经确立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为更准确地反映当前各银行实际承受的风险水平,实现保障银行稳健、安全运营的目标,以强化资本约束、增强风险敏感性、强调风险管理的全面性、兼顾不同发展水平为原则,巴塞尔委员会于2004年6月正式发表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又称巴塞尔协议,即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并

26、决定于2006年年底在10国集团开始实施。(二)巴塞尔协议主要内容巴塞尔协议对于统一银行业的资本及其计量标准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在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基础上,新增了对操作风险的基本要求;在最低资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监管部门监督检查和市场约束的新规定,形成了资本监管的“三大支柱”。1第一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2第二大支柱:监管部门的监督3第三大支柱:市场约束综合起来看,三大支柱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有助于提高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健性。(三)对巴塞尔协议的评价巴塞尔协议对国际银行监管和许多银行的经营方式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1)以三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约束)为主要特点的新

27、协议代表了资本监管的发展趋势和方向。(2)与巴塞尔协议相比,新资本协议的内容更广、更复杂。(3)根据巴塞尔协议银行系统资本要求的计算将与银行资产的风险密切相关,其影响的衡量必定十分复杂。四、巴塞尔协议(一)巴塞尔协议推出的背景巴塞尔协议正式实施的第一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逐步发展成全球的金融危机,危机极大地冲击了银行体系,并带来了整个世界经济的衰退。在这种情况下,全球金融管理当局意识到:如果要建立充满活力的银行系统来应对各种重大的危机,抵御金融动荡,必须要对监管的标准和方法进行改革。2009年,在G20峰会的推动下,国际社会制定了一揽子金融改革计划,其中便包括巴塞尔协议。2010年11月,二

28、十国集团首尔峰会批准了巴塞尔委员会起草的第三版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确立了银行业资本和流动性监管的新标准,要求各成员国从2013年开始实施,2019年前全面达标。(二)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1最低普通股要求2建立资本留存超额资本3建立反周期超额资本4运行期限规定5其他要求6过渡时期安排过渡时期的安排包括:(1)2013年达到的最低资本要求。(2)普通股和一级资本过渡期要求。(三)对巴塞尔协议的评价虽然目前巴塞尔协议还只是对各种资本的最低限额作出规定,但考虑到今后各项措施的相继出台,对世界银行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现在可以预测到的包括以下几点:1巴塞尔协议使商业银行在资本的质和量两方面

29、空前严格2巴塞尔协议将会对银行经营风险全方面覆盖3巴塞尔协议会使银行经营理念发生变化4巴塞尔协议将会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对风险的敏感度5巴塞尔协议会促使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监管内容、方式、手段更趋多样化6巴塞尔协议将使市场主体的协同性加强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管资本一、资本构成我国商业银行总资本包括核心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其中,核心一级资本包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一般风险准备、未分配利润、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其他一级资本包括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二级资本包括二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和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二、资本扣除项

30、(1)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商业银行应当从核心一级资本中全额扣除以下项目:商誉。其他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除外)。由经营亏损引起的净递延税资产。贷款损失准备缺口。资产证券化销售利得。确定受益类的养老金资产净额。直接或间接持有本银行的股票。对于资产负债表中未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进行套期形成的现金流储备,若为正值,则应予以扣除;若为负值,则应予以加回。商业银行自身信用风险变化导致其负债公允价值变化带来的未实现损益。(2)商业银行之间通过协议相互持有的各级资本工具,或银监会认定为虚增资本的各级资本投资,应从相应监管资本中对应扣除。商业银行直接或间接持有本银行发行的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和二级资本工具,应从相应的

31、监管资本中对应扣除。对应扣除是指从商业银行自身相应层级资本中扣除。商业银行某一级资本净额小于应扣除数额的,缺口部分应从更高一级的资本金额中扣除。(3)商业银行对未并表金融机构的小额少数资本投资,合计超出本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10%的部分,应从各级监管资本中对应扣除。(4)商业银行对未并表金融机构的大额少数资本投资中,核心一级资本投资合计超出本行一级资本净额10%的部分应从本银行核心一级资本扣除;其他一级资本投资和二级资本投资应从相应层级资本中全额扣除。(5)除由经营亏损引起的净递延税资产外,其他依赖于本银行未来盈利的净递延税资产,超出本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10%的部分从核心一级资本中扣除。(6)

32、未在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中扣除的对金融机构的大额少数资本投资和相应的净递延税资产,合计金额不得超过本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的15%。(7)商业银行发行的资本工具有确定到期日的,该二级资本工具在距到期日前最后五年,可计入二级资本的金额,应当按100%、80%、60%、40%、20%的比例逐年减计。三、最低资本要求商业银行各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如下最低要求: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5%;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6%;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四、储备资本和逆周期资本要求商业银行应当在最低资本要求的基础上计提储备资本。储备资本要求为风险加权资产的2.5%,由核心一级资本来满足。特定情况下,商业银行应当在最

33、低资本要求和储备资本要求之上计提逆周期资本。逆周期资本要求为风险加权资产的02.5%,由核心一级资本来满足。五、附加资本要求在满足最低资本要求、储备资本和逆周期资本要求外,系统重要性银行还应当计提附加资本,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为风险加权资产的1%,由核心一级资本满足。如果国内银行被认定为系统重要性银行,所使用的附加资本要求不得低于巴塞尔委员会的统一规定。六、第二支柱资本要求银监会有权在第二支柱框架下提出更审慎的资本要求,确保资本充分覆盖风险,包括:根据风险判断,针对部分资产组合提出的特定资本要求;根据监督检查结果,针对单家银行提出的特定资本要求。七、杠杆率监管要求商业银行并表和未并表

34、的杠杆率均不得低于4%。系统重要性银行于2013年底前达到最低杠杆率要求,非系统重要性银行于2016年底前达到最低杠杆率要求。八、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我国商业银行应当按照以下公式计算资本充足率:第四节 商业银行资本的筹集一、商业银行资本的来源(一)商业银行内源性融资1银行资产持续增长模型2商业银行资本的内部筹集商业银行资本内部筹集一般采取增加各种准备金和收益留存的方法。(1)增加各种准备金。(2)(2)收益留存。(3)对商业银行资本内部筹集的评价。(二)商业银行外源性融资银行资本的外部筹集有发行普通股、发行优先股、发行资本票据和债券等方法。1发行普通股(1)发行普通股的优点。与其他筹资方式相比,普

35、通股筹措资本具有如下优点:第一,发行普通股筹措资本具有永久性,无到期日,不需归还的优点。第二,发行普通股筹资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股利的支付与否和支付多少,视商业银行有无盈利和经营需要而定,经营波动给商业银行带来的财务负担相对较小。第三,发行普通股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资金来源,它反映了商业银行的实力,可作为其他方式筹资的基础,尤其可为债权人提供保障,增强商业银行的举债能力。第四,由于普通股的预期收益较高并可一定程度地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通常在通货膨胀期间,不动产升值时普通股也随之升值),因此普通股筹资容易吸收资金。(2)发行普通股的缺点。第一,普通股的资本成本较高。从投资者的角度讲,投资于普通股风

36、险较高,相应地要求有较高的投资报酬率。第二,以普通股筹资会增加新股东,这可能会分散商业银行的控制权。2发行优先股(1)发行优先股的优点。第一,财务负担轻。第二,财务上灵活机动。由于优先股股票没有规定最终到期日,它实质上是一种永续性借款。第三,财务风险小。第四,不减少普通股股票收益和控制权。(2)发行优先股的缺点。第一,资金成本高。第二,股利支付的固定性。3发行资本票据和债券资本票据是作为企业发行短期债务来源的定息工具,是商业银行发行的用于弥补短期资金不足的固定收益投资工具。债券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

37、务凭证。(1)债券筹资的优点。第一,资本成本低。第二,具有财务杠杆作用。第三,所筹集资金属于长期资金。(2)债券筹资的缺点。第一,财务风险大。第二,限制性条款多,资金使用缺乏灵活性。二、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策略(一)分子对策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分子对策,包括增加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核心资本的来源包括发行普通股、提高留存利润等方式。留存利润是银行增加核心资本的重要方式,相对于发行股票来说,其成本要低得多。但一方面,这依赖于银行具有较高的利润率;另一方面,提高留存利润增加核心资本,是一个长期不断、逐渐积累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期内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二)分母对策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分母对

38、策,主要是降低风险加权总资产以及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在降低风险加权总资产方面,虽然缩小资产总规模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由于这种做法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同时,银行股东或社会公众也往往将银行资产的增长速度作为判断银行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资产总规模的缩减可能使股东或社会公众怀疑银行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甚至已经陷入财务困境。因此,除非因资金来源的急剧下降而被迫采用这种方法以外,银行一般不会主动采用这种方法。降低风险加权总资产的方法,主要是减少风险权重较高的资产,增加风险权重较低的资产。在降低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方面,可以尽可能建立更好的风险管理系统,在达到监管当局要求的情

39、况下,采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所规定的内部模型或高级计量法来分别计量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以求对其进行更为准确的计量,从而降低资本要求;也可以在业务选择方面,尽可能减少银行需要承担高风险的业务,比如,减少交易账户业务就能够降低市场风险资本要求。(三)综合措施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往往可以“双管齐下”,同时采取分子对策和分母对策,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综合性方法是银行并购。在两家或多家银行并购以后,新银行将拥有比以前单家银行大得多的资本,与此同时,可以合并以前多家银行重复的部分和机构,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而增加资本;可以对所有资产进行重组,化解业已存在的不良资产,降低风险加权总资产;可以利用合并后的新形

40、象发行新股票,增加银行的核心资本。实际上,监管当局的资本要求是全球银行业并购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一节 商业银行负债的构成第二节 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管理第三节 商业银行借款管理第三章 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第一节 商业银行负债的构成一、商业银行负债的含义及特点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业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商业银行负债是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尚未偿还的经济义务。商业银行负债,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它必须是现实的、优先存在的经济义务,过去发生的、已经了结的经济义务或将来可能发生的经济业务都不包括在内;第二,它的数量是必须能够用货币来确定的,一切不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业务都不能称

41、之为银行负债;第三,商业银行负债只能在偿付以后才能消失,以债抵债只是原有负债的延期,不能构成新的负债。二、商业银行负债的作用(一)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二)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基础(三)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同社会各界联系的主要渠道(四)负债业务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力量三、商业银行负债的构成(1)就范围来讲,商业银行负债业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2)从取得资金的方式来讲,商业银行负债业务有被动负债、主动负债和其他负债。(3)根据期限的不同,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可分为短期负债、中期负债、长期负债。四、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的基本原则(一)依法筹资原则(二)成本控制原则(三)规模适度

42、原则(四)结构合理原则第二节 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管理一、传统的存款种类(一)活期存款活期存款是指可以由客户随时存取而不需要事先通知银行的一种存款。活(二)定期存款定期存款是指由客户与银行双方在存款时事先约定期限、利率,到期时才能支取本息的存款。(三)储蓄存款储蓄存款是客户为积蓄货币和获取利息而办理的一种存款,客户仅限于个人和非营利机构。二、存款业务的创新(一)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二)自动转账服务账户;(三)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四)协定账户;(五)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六)个人退休金账户;(七)现金管理账户;(八)指数定期存单;(九)投资账户三、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种类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包括人民币

43、存款和外币存款两大类。其中人民币存款又分为个人存款、单位存款和同业存款。这里我们只介绍人民币存款种类。(一)个人存款1活期存款2定期存款3定活两便储蓄存款4个人通知存款5教育储蓄存款(二)单位存款1单位活期存款单位活期存款账户又称为单位结算账户,包括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和临时存款账户。2单位定期存款3单位通知存款4单位协定存款5保证金存款(三)同业存款同业存款,也称同业存放,是指因支付清算和业务合作等的需要,由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商业银行的款项。同业存放属于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与此相对应的概念是存放同业,即存放在其他商业银行的款项,属于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四、影响存款规模的主要

44、因素影响商业银行存款变动的因素很多,大体上分为宏观和微观两类因素,前者影响整个社会的存款总量,而后者则对单个银行产生影响。(一)影响存款水平的宏观因素1一国经济发展水平2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3金融市场的相互竞争4社会保障制度除以上因素外,金融监管机构的行为、物价水平、历史文化传统及居民偏好等也会对存款总量产生影响。(二)影响存款水平的微观因素1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2银行的资产规模、信誉3服务项目和服务质量4存款的种类与方式综合以上影响存款的因素,宏观因素属于不可控因素,只能通过预测来采取防范措施。对于个体商业银行来说,微观因素属于可控或部分可控因素,银行可以采取一定措施使之朝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

45、五、存款的经营策略商业银行经营存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提高存款质量,存款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存款的稳定性和可利用程度;二是对于存款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尽量降低所吸收存款的成本;三是加强存款营销,满足商业银行对资金的正常需求。(一)商业银行存款的稳定率和活期存款可用资金率1存款稳定率存款稳定率是一定时期银行各项存款中相对稳定的部分与存款总额的比率。该指标反映了银行存款的稳定程度,是掌握新增贷款的数额和期限长短的主要依据。存款稳定率的计算公式为上面公式中,活期存款沉淀率的计算公式为2活期存款可用资金率因为定期存款期限固定,商业银行存款的利用率上没有多大疑问,商业银行存款的利用率高低主要体现在

46、活期存款上面,这里牵涉到一个概念,就是活期存款可用资金率。所谓活期存款可用资金率是指商业银行在某特定时间对存入的活期存款除去随时可能的支持款项外能够利用的百分比。该指标反映了银行对活期存款的可利用率,是银行长期管理活期存款的主要依据。活期存款可用资金率的计算公式为活期存款可用资金率=活期存款基数计算期天数活期存款存入总额100%上面公式中活期存款积数的计算公式为活期存款积数=)(余额占用天数活期存款(二)商业银行存款成本管理一般来说,商业银行应当在平均成本最低的基础上获得最为稳定的负债。从整体而言,短期负债的比重越大,整体稳定性就越差,成本也越低;而定期存款、金融债券的比重越大,整体稳定性越高

47、,成本也越高。加强存款成本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存款成本,是防范存款风险的重要一环。存款成本主要由利息支出和费用支出两部分构成,因此,加强存款成本管理主要是加强利息和各项费用的管理。(三)商业银行存款的营销1研究客户金融需求,确定存款目标市场2正确定位,找准存款营销的关键点3切入高效营销方法,注重存款市场再培育4加强经验总结与磋商,市场反馈与特色服务并重六、存款保险制度(一)存款保险制度概述存款保险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特定保险机构(存款保险公司)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由存款保险机构按规定的标准及时向

48、存款人予以赔付并依法参与或组织清算。存款保险制度的核心在于通过建立市场化的风险补偿机制,合理分摊因金融机构倒闭而产生的财务损失。国际上通行的理论是把存款保险分为隐性(Implicit)存款保险和显性(Explicit)存款保险两种。(二)存款保险制度作用1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提高社会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2可以有效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维持正常的金融秩序3促进银行业适度竞争,为公众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4存款保险制度也有一定的负面作用3.2.1 存储管理方案存储管理是指内存储器的管理,管理任务包括内存的分配、回收、保护及扩充。管理方案有分区存储管理、分页存储管理、虚拟存储管理、段式存储管理和段页式存储

49、管理等。1分区存储管理分区存储管理是早期的存储管理方案,其基本思想是:把内存的用户区划分成若干区域,每个区域分配给一个用户程序使用,并限定它们只能在自己的区域中运行。区域的划分方法有固定分区、可变分区和可重定位分区等。分区存储管理要求程序装入连续的内存区域中,如果不能满足这个要求,就需要以移动区域使之连续为代价。为此,引入分页存储管理。2分页存储管理分页存储管理的基本思想是:把内存空间(实际内存的存储空间)分成若干个大小相等的块。物理地址(内存地址)包括块号和块内地址,把虚拟空间(程序需要的存储空间)分成若干个大小与块相等的页;逻辑地址(虚拟空间的地址,也称为虚拟地址)包括页号和页内地址。内存

50、分配和回收以块为单位,一个块存储第三节 商业银行借款管理一、短期借款短期借款是指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借款,主要包括同业借款和向中央银行借款等。(一)同业借款同业借款是指商业银行之间或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发生的短期资金融通活动。主要包括同业拆借、证券回购、转贴现、转抵押。(二)向中央银行借款中央银行是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当商业银行出现头寸不足时,可以向中央银行申请借款,具体形式有再贷款和再贴现两种。二、长期借款长期借款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借款,一般采用发行金融债券的形式。按不同标准,金融债券可以划分为很多种类。最常见的分类有以下几种:(1)根据利息的支付方式,金融债券可分为附息金融债券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与实务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