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西方经济学(经济学(本)形考任务6阶段测验题库及答案形考任务6:阶段测验(任务3是随机抽题,答案可能不完整,介意者请不要下载)一、单选题1.居民提供的资本与劳动所得到的报酬一部分用于储蓄,这说明()A.企业的投资增加B.企业的产品能全部卖掉C.企业生产出来的商品和服务积存相应增加D.企业生产基金存量增加的扩大2.三部门的均衡条件是()A.I=SB.I+G=S+TC.I+G+X=S+T+MD.AD=AS3.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A.一国每年所生产出的产品的货币价值B.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的收入C.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的收入D.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入4.如果边际消费倾向
2、等于0.8,政府增加100万元支出将使国民收入增加()A.500万元B.80万元C.400万元D.100万元5.政府支出增加使IS曲线()A.向左下方移动B.向右上方移动C.保持不动D.以上说法均有可能6.LM曲线是描述()A.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B.货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C.货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关系D.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关系7.总供给曲线垂直的区域表明()A.资源没有被利用B.经济增长能力已达到了极限C.国民收入减少D.国民收入增加8.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A.与横轴平行的线B.
3、向右上方倾斜的线C.向右下方倾斜的线D.与横轴垂直的线9.一般来说,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C.水平线D.垂线10.在以下四种情况下,可称为通货膨胀的是()A.物价总水平的上升持续了一个星期之后又下降了B.价格总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定时期C.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的价格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定时期D.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的价格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定时期11.要实施扩张型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可采取的措施有()A.卖出国债B.提高准备金率C.降低再贴现率D.减少货币供应12.如果商业银行没有保留超额存款准备金,在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时候,商业银行的储备(
4、)A.变得不足B.变得过多C.正好符合中央银行的要求D.没有变化13.在下列情况下,乘数最大的是()A.封闭型国家的边际消费倾向是0.6B.封闭型国家的边际储蓄倾向是0.3C.开放型国家的边际消费倾向是0.8,边际进口倾向是0.2D.开放型国家的边际储蓄倾向是0.3,边际进口倾向是0.214.美元贬值将会()A.有利于美国出口不利于进口B.减少美国的出口和进口C.增加美国的出口和进口D.减少美国的出口并增加其进口15.经济周期可分为两个阶段()A.扩展阶段与收缩阶段B.繁荣阶段与衰退阶段C.萧条阶段与复苏阶段D.以上都不对16.不会增加预算赤字的因素是()A.政府债务的利息增加B.政府购买的物
5、品与劳务增加C.政府转移支付增加D.间接税增加17.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A.一国每年所生产出的产品的货币价值B.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的收入C.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的收入D.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入18.政府实行出口补贴,会使总供给曲线()A.不动B.上移C.下移D.转动19.已知国民消费函数为C=80+0.8Y,如果消费增加100亿元,则国民收入()A.增加100亿元B.减少500亿元c.增加500亿元D.减少100亿元20.两部门均衡的条件是()A.I=SB.I+C=S+Tc.I+G+X=S+T+MD.AD=AS21.赤字增加的时期是()A.经济衰退时期B.经济繁荣时期C.高通货膨胀时期D
6、.低失业率时期22.公式I+G+XS+T+M说明()A.总供给大于总需求B.总供给等于总需求C.注入量小于漏出量D.总需求大于总供给23.制定并实施货币政策的机构是()A.财政部B.中央银行C.商业银行D.中央政府24.与对外贸易乘数无关的因素是()A.边际消费倾向B.边际税收倾向C.边际进口倾向D.边际效率倾向25.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A.增加和利率提高B.减少和利率提高c.增加和利率降低D.减少和利率降低26.政府把个人所得税率从20%降到15%,这是()A.内在稳定器的作用B.一项财政收入政策C.一项财政支出政策D.一项公共政策27.在以下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A
7、.边际消费倾向为0.6B.边际消费倾向为0.4c.边际消费倾向为0.64D.边际消费倾向为0.228.总需求曲线()A.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B.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29.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A.大于1B.等于1C.小于1D.与1无关30.在国民收入决定中,如果均衡收入大于潜在收入则会出现()A.紧缩缺口B.通胀缺口C.失业减少D.收入增加31.在开放经济中,不是政府宏观政策最终目标的是()A.国际收支平衡B.不存在贸易逆差或顺差C.经济均衡增长D.消除通货膨胀32.
8、边际储蓄倾向等于()A.边际消费倾向B.1+边际消费倾向C.1-边际消费倾向D.边际消费倾向的交互33.要实施扩张型的财政政策,可采取的措施有()A.提高税率B.减少政府购买C.增加财政转移支付D.降低再贴现率34.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存在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支出增加引起()A.利率上升B.利率下降c.利率为零D.利率为负数35.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的时候,商业银行增加贴现的目的一般是()A.购买设备B.偿还贷款C.增加贷款D.增加库存现金二、多选题1.保证两部门经济正常循环的条件有()A.商品市场均衡B.国际收支均衡C.要素市场均衡D.金融市场均衡E.政府收入与支出均衡2.居民消费函数的构成是由
9、()A.初始消费支出B.边际消费倾向决定的引致消费C.基本的投资支出D.政府的支出E.净出口3.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衡的变动()A.IS曲线不变,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利率上升,国民收入减少B.IS曲线不变,LM曲线向右下方的移动,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增加C.IS曲线不变,LM曲线向左下方的移动,利率下升,国民收入增加D.LM曲线不变,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利率上升,国民收入增加E.LM曲线不变,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利率上升,国民收入增加4.引起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的因素有()A.在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整个社会的投资增加B.在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整个社会的投资减少C.在资源没有充
10、分利用的情况下,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D.在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工资率下降E.在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的情况下,进口商品价格上升5.运用收入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手段有()A.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B.就业政策C.价格和工资管制D.产业政策E.收入指数化6.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有()A.需求的过度增长B.工资的大幅度上升C.利润的大幅提升D.经济部门发展失衡E.个别关键性商品供求比例失调7.中央银行具有的职能是()A.制定货币政策B.发行货币C.为政府创造利润D.调控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E.代理政府发行或购买政府债券8.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实施货币政策时,应()A.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B.中央银行
11、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C.降低存款准备率D.降低再贴现率E.提高存款准备率和再贴现率9.关税存在的原因主要有()A.保护幼稚工业B.贸易对等C.避免通货膨胀D.国内就业需要E.规模报酬问题10.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假设包括()A.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B.生产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C.规模收益递增D.规模收益不变E.不考虑技术进步11.乘数的效应可以理解为()A.总需求的增加引起国民收入的成倍增加B.总需求的减少引起国民收入的成倍减少C.乘数发挥作用是在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的情况下D.乘数发挥作用是在资源充分利用的情况下E.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12.实行赤字财政()A.在短期内可以
12、刺激经济增长B.在长期内可以刺激经济增长C.在经济萧条时使经济走出衰退D.可以使经济持久繁荣E.对经济没有影响13.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A.描述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B.描述货币工资变动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C.反映货币主义学派观点的曲线D.反映新古典综合学派观点的曲线E.反映理性预期学派观点的曲线14.国民收入变动的一般规律是()A.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B.投资减少,国民收入减少C.政府支出增加,国民收入增加D.政府支出减少,国民收入减少E.消费增加,国民收入减少15.非关税壁垒主要有()A.进口配额B.出口配额C.反倾销税D.出口补贴E.当边际效用为正时,总效用递增三、判断
13、题1.个人储蓄向企业投资的转化是通过金融市场进行的。A.对B.错2.一般的情况下,有税收的乘数和没有税收的乘数相等,税收的增加不会减少国民收入。A.对B.错3.IS-LM模型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般均衡的模型。A.对B.错4.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A.对B.错5.自然失业率是指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造成的失业率。A.对B.错6.滞胀只是一种理论分析。A.对B.错7.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增加政府购买支出。A.对B.错8.财政最主要的职能是调控职能。A.对B.错9.汇率在我国使用直接标价法,美国使用间接标价法。A.对B.错10.经济增长率和储蓄率成反
14、方向变化,和资本产出比率成同方向。A.对B.错11.从1998年开始,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特殊的扩张型财政政策,是不同于发达国家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双重手段的扩张型财政政策。A.错误B.正确12.在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储蓄越多国民收入越多。A.错误B.正确13.存款乘数就是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法定准备率之比。A.错误B.正确14.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A.错误B.正确15.假定某部门增加100万的投资,国民收入就增加100万。A.错误B.正确16.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A.错误B.正确17.围绕菲利普斯曲线的争论,不同的经
15、济学派表明了他们对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同态度。A.错误B.正确18.物价上升就是通货膨胀。A.错误B.正确19.凯恩斯认为,短期中决定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收入。A.错误B.正确20.乘数的大小与边际进口倾向的大小同方向变动。A.错误B.正确四、配伍题1.生产法:()A.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国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B.从生产角度考察,GDP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各部门增值的总和。C.从分配角度考察,GDP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所有者得到的报酬总和。D.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居民、厂商、政府和国外部门购买最
16、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总额。2.投资乘数:()A.是指增加的储蓄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B.是指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C.是指小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D.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例。E.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3.自发投资:()A.又称折旧的补偿,是指用于维护原有资本存量完整的投资支出,也就是用来补偿资本存量中已耗费部分的投资。B.是指资本形成,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这里所说的实际资本包括厂房、设备、存货和住宅,不包括有价证券。C.是指由于国民收入的变动所引起的投资。D.是指由于人口、技术、资源等外生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投资。4.总供
17、给总需求模型:()A.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B.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C.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的总产出或总产量。D.是一条先平行于横轴、后向右上方倾斜、最后垂直于横轴的曲线。E.把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放在一个坐标图上,用以解释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5.结构性失业:()A.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B.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C.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D.是指因劳动力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E.是指由摩擦性失业和结构
18、性失业形成的失业率。6.菲利普斯曲线:()A.一般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续上升。B.是指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C.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条件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D.是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7.存款乘数:()A.是指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的倍数。B.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C.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D.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19、8.财政政策:()A.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B.是指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C.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D.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之间的比例。E.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量变的转移支付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例。9.国际收支平衡表:()A.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收支状况
20、的统计报表。B.是指用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C.是指把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稳定在一定幅度之内的一种制度。D.是指一国政府对汇率不予固定,听任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浮动的一种制度。10.经济增长:()A.是说明国民收入或消费量变动与投资变动之间关系的理论。B.是指经济繁荣和衰退的交替,称为经济周期。C.是指一国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GDP的增加。D.是资本存量与产出量或国民收入总量之比。1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A.一般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续上升。B.是指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C.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
21、条件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D.是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12.货币政策:()A.是指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的倍数。B.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C.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D.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13.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A.一般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续上升。B.是指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C.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条件下,由
22、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D.是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14.总供给:()A.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B.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C.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的总产出或总产量。D.是一条先平行于横轴、后向右上方倾斜、最后垂直于横轴的曲线。E.把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放在一个坐标图上,用以解释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15.ISLM模型:()A.是表示货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B.又称货币创造乘数,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为基础货币的倍数。C.是产品市场和货币
23、市场一般均衡的模型,反映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国民收入和利率关系的模型。D.即派生存款为原始存款的倍数。16.货币政策:()A.是指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的倍数。B.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C.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D.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17.引致投资:()A.又称折旧的补偿,是指用于维护原有资本存量完整的投资支出,也就是用来补偿资本存量中已耗费部分的投资。B.是指资本形成,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实际资本
24、的增加,这里所说的实际资本包括厂房、设备、存货和住宅,不包括有价证券。C.是指由于国民收入的变动所引起的投资。D.是指由于人口、技术、资源等外生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投资。18.个人收入:()A.简称N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要得到的实际收入,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总和扣除间接税净额和对企业转移支付后的余额。B.简称PD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可以由个人支配的全部收入。C.简称P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个人从各种来源所得到的全部收入的总和。D.是指本国公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的总和,它以人口为统计标准。19.边际消费倾向:()A.一般是指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
25、量关系。B.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例。C.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D.一般是指储蓄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E.是指储蓄占收入的比例。21.通货膨胀:()A.一般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续上升。B.是指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C.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条件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D.是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22.平均储蓄倾向:()A.一般是指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B.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例。C.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D.一般是指储蓄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E.是指储蓄占收入的比例
26、。23.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A.一般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续上升。B.是指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C.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条件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D.是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24.财政赤字:()A.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比例。B.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量为政府收支变动量的倍数。C.是指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特点,一般称这样的财政政
27、策及其效应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D.是指由扩张型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E.又称预算赤字,是一国政府财政年度支出超过年度收入的差额。25.乘数:()A.是指增加的储蓄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B.是指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C.是指小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D.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例。E.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26.存款乘数:()A是指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的倍数。B.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C.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28、D.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27.固定汇率:()A.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B.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C.是指把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稳定在一定幅度之内的一种制度。D.是指一国政府对汇率不予固定,听任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浮动的一种制度。28.边际储蓄倾向:()A.是指增加的储蓄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B.是指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C.是指小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D.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例。E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29.摩擦性失业:()A.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B.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C.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D.是指因劳动力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E是指由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形成的失业率。30.平均消费倾向:()A.一般是指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B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例。C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D.一般是指储蓄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E是指储蓄占收入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