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 露二十四节气二十四二十四节节气气“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气候、物候、时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在历史发展中廿四节气被列入农历,成为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二十四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
2、淀。“二十四节气”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二十四二十四节节气气中文名:白露外文名:White Dew涵 义:表示孟秋的结束,仲秋的开始公历时间:公历9月7日-9月9日交节黄道位置: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气候特点:干燥,昼夜温差较大,天气渐渐转凉物候现象: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农事活动:灌水保温传统习俗:收清露、酿五谷酒、饮白露茶、吃番薯起居养生:预防秋燥、滋阴益气、贴秋膘白露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季第3个节气,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始。斗指癸;太阳达黄经165度;于公历9月7-9日交节。“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
3、要节气。由于冷空气转守为攻,白昼有阳光尚热,但傍晚后气温便很快下降,昼夜温差逐渐拉大。时至白露,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加上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光照强度减弱,地面辐射散热快,所以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天气渐渐转凉,寒生露凝。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简介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这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据
4、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历书说“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进入白露,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昼夜温差拉大,夜间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虽然暑热可能不会一下子退场,但是闷热感会逐渐褪去,早晚添了一份秋天的凉意。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光尚热,太阳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白露,夏日残留的暑气逐渐消散,天地的阴气上升扩散,夜晚渐凉,昼夜温差拉大,寒生露凝,这是“白露”名由之一。历历史史渊渊源源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南下逐渐频繁,加上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日照强度减弱,夜间常晴朗
5、少云,地面辐射散热快,因此温度下降也逐渐加速,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一说。白露后,昼夜温差渐渐拉大,白天中午气温虽较高,但早晨与夜间已有丝丝的凉意。按近代学者张宝堃提出的“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的标准,候平均温度在10-22期间为春季或秋季,按此标准,从白露节气开始,各地陆续开始进入到秋天。这时,中国各地昼夜温差可达816,所以白露是一年中温差较大的节气。气气象象变变化化一候鸿雁来一候鸿雁来鸿为大,雁为小,是不同的两种。鸿雁二月北飞,八月南飞。二候玄鸟归二候玄鸟归玄鸟就是燕子,燕子是春分而来,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鸟,南飞带来生机。这个“羞”同“馐”,是美食。“玄武藏木荫,丹鸟还养羞”,养羞
6、是指诸鸟感知到肃杀之气,纷纷储食以备冬,如藏珍馔。三候群鸟养羞三候群鸟养羞白白露露三三侯侯“白露”代表着由热转凉,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成熟。白露时节,正是中国各地大忙时节。东北地区,开始收获谷子、高梁和大豆,一些地方开始采摘新棉;同时,要给棉花、玉米、高粱、谷子、大豆等选种留种,及时腾茬、整地、送肥,抢种小麦。华北地区,此时也是秋收大忙季节,各种大秋作物已经成熟,开始进行收获;秋收的同时,还得抓紧送粪、翻耕、平整土地等,及早做好种麦的准备工作。西北地区开始播种冬小麦。西南地区到了白露时节,到处呈现忙碌的景象,因为“白露白茫茫,谷子满田黄水稻和谷子得抓紧时间收割。晚秋作物如玉米、甘薯等得加
7、强田间管理,促使其早熟,避免低温霜冻造成危害。华中地区,抓紧时间收割迟、中水稻,夏玉米也开始收获了,棉花也分批采摘,晚玉米得加强水的管理。除此之外,得抓紧时间平整土地,为种麦做好准备。节节气气农农事事收清露收清露中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祭禹王祭禹王生活在江苏太湖畔的老百姓会在白露时节祭禹王。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
8、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将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习习俗俗活活动动十样白十样白在浙江温州等地也有过白露节的习俗。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这“十样白”是10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秋社秋社秋社和春社都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社日”。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人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秋社一般在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举行,大约在立秋后四十余日,一般在白露
9、、秋分前后,是一种欢庆丰收、祭祀神灵的喜庆活动。习习俗俗活活动动番薯白露米酒节节气气美美食食白露茶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白露种高山,秋分种河湾。白露播得早,就怕虫子咬。头白露割谷,过白露打枣。白露割谷子,霜降摘柿子。白露满地红黄白,棉花地里人如海。白露谷,寒露豆,花生收在秋分启。白露田间和稀泥,红薯一天长一皮。白露见湿泥,一天长一皮。白露打枣,秋分卸梨。白露秋分头,棉花才好收。中秋前后是白露,棉花开始大批收。谚谚语语歌歌谣谣南湖晚秋南湖晚秋(唐)白居易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白露白露(唐)杜甫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节节气气诗诗词词二十四二十四节节气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