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新版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范文9篇最新版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1为了切实保障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对传染病的科学管理,特制定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一、疫情报告制度:发现传染病疫情,特别是学生群体性发病等情况,学校应指派校医对疫情进行初步核实,确认后由专人按要求及时上报鄞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落实“四早”(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二、晨检制度: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加强晨检工作。对患传染病的学生,班主任老师应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隔离治疗,并对已发生传染病班级的其它学生要在卫生部门指导下进行预防性服药
2、,如板兰根、维生素C等。三、消毒制度:认真做好教室、专用教室消毒工作,对发生传染病的班级和宿舍要重点消毒,勤洗晒衣被并用紫外线消毒车和含氯消毒液喷洒、揩擦消毒。四、病愈后复课要求:根据不同的传染病隔离时间来决定隔离期限,隔离时间未到的必须要有医院传染病科证明,并由校医务室复检后学生才能进教室上课,反之仍作为病未愈不能来校上课。五、传染病流行季节,加强这一内容的健康教育,教育学生勤洗手,及时做好学生的计划免疫,防止交叉感染。学生离校一个月以上或外出离本市返回时,应向家长询问有无传染病接触史,并要经过医务人员重新检查。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待检疫期满后方可回班。六、对患传染病的学生所在班和与传染病患者接
3、触过的学生进行检疫,隔离、观察、不串班。检疫期满后无症状者方可解除隔离。七、工作人员家中及学生家长发现传染病人应报告学校领导,采取必要措施。最新版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2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的有关规定。2、在院感科的指导下配合做好各项监测,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3、患者安置原则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4、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每周空气消毒一次,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每月大扫除一次。6、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
4、位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7、弯盘、体温计等用后立即消毒处理。8、加强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等清洁与消毒管理。9、一次性餐具、便器固定使用,保持清洁。10、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11、传染性引流液、体液等标本需消毒后排入下水道。12、治疗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把,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13、垃圾置塑料袋内,送定点站处理。最新版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3一、加强领导,认真落实责任制,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意见的通知等有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
5、病防控工作的责任意识。二、制定相应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预案,确保涉及学校师生身心健康的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三、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控与报告制度,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发现疫情,必须在2小时内报案。先报告乡卫生防疫站,同时报告教育局。四、学校指定专人作为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负责学校传染病的监控与报告工作。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传染病预防的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健康教育课、班会、黑板报等形式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六、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加强对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的督促检查。七、加强自我检查,落实学校传染病预防措施。八、重视当地卫生部门提出的整改措施,改进学校卫生工作,
6、消除有可能导致传染病的各种隐患。大田小学传染病预防领导小组及职责。一、领导小组:组长:丘仕恒成员:杨发青、刘桂芬、包志风、王振裕、张大汉、许志强二、职责:(一)组长职责:是学校传染病预防的第一责任人,负责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加强学校对传染病预防的领导,配合卫生部门对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的督促检查。切实制定和落实各项传染病预防措施,建立健全疫情监控及报告制度。(二)成员职责:利用健康教育、班会、队会、集会、扳报、广播电视、多媒体等开展传染病预防宣传教育工作,把学校提出的各项预防措施落到实处。最新版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4一、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和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和防治法实施细则
7、及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医院成立院内感染控制委员会,全面领导院内感染管理工作。二、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监控网,以医院住院患者和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住院患者感染率。三、感染管理办公室医护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科病房及重点科室工作,做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微生物学监测,督促检查预防院内感染工作。四、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院内感染漏报率的调查,督促病房如实登记院内感染病例,杜绝漏报。五、分析评价监测资料,并及时向有关科室和人员反馈信息,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率,将院内感染率控制在10以内。六、经常与检验科细菌室保持联系,了解微生物学的检验结果及抗生素耐药等情况,为采取相应措
8、施提供科学依据。七、加强院内感染管理的宣传教育,宣传院内感染监测工作的意义和监测知识,提高医护人员的监控水平。八、拟定全院各科室计划并组织具体实施。九、协调全院各科室的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提供业务技术指导和咨询,推广新的消毒方法和制剂。十、对广大医务人员进行预防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做好有关消毒、隔离专业知识的技术指导工作。最新版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51.疫情制度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2.疫情报告应在院疫情领导组织的领导下,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3.院疫情管理小组应定期深入科室,监督检查传染病报告情况。4.任何人不得瞒报、谎报、缓报或授意他人瞒报、谎报、缓报传染病疫
9、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报告情况与各科室经济指标挂钩,分别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理。5.处罚:(1)甲类传染病漏报一例扣20分,迟报一例扣10分。(2)乙传染病漏报一例扣10分,迟报一例扣5分。(3)AFP、肺TB漏报一例扣10分,性病漏报扣5分,AFP迟报一例扣5分。(4)传染病未及时转诊,造成传染暴发流行,情节严重者扣20分。最新版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6一、加强入园前健康检查。二、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用肥皂流动水洗手,定期洗澡、理发剪指(趾)甲,定期换洗衣裤被褥等。三、定期检查炊事人员,厨房炊具食品卫生情况,确保饮食卫生。四、儿童活动室及卧室经常通风换气,地面桌椅干净整齐,消灭四害
10、,为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五、定期为儿童进行健康检查。六、认真落实托幼机构的有关各项制度。园所内一旦发生传染病应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传染病的蔓延。七、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工作人员、儿童及家长的自我保健意识。最新版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71、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加强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责任报告人(接诊的医务人员)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向所在地的医院报告。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传染病报告登记薄。必要时作好订正、死亡报告。3、确诊或疑诊甲类传染病时
11、要及时用最快的方式报告当地医院,同时报告区卫生防疫站。4、首诊医生发现确诊或疑诊传染病病例时,要及时准确填写门诊登记日志、病人单位地址、发病地址及联系方式。便于追踪疫情。5、经常检查及督促传染病报告情况,凡发现对传染病有漏报、漏登、未及时上报者要及时报告区卫生防疫站。6、医务人员每周自查,整理、汇总门诊日志,要有详细记录,如发现有漏报或错报者,应及时补报或修正报告。7、医务人员每天要填写好门诊登记日志,项目登记要齐全、完整,地址要详细。门诊登记日志要与当日处方相符。不得漏登。8、传染病报告,只报初诊新病例。复诊病例不再报告。9、加强疫情管理,落实责任到人,按照有关法规和上级要求,对辖区内的疫情
12、登记、报告及管理情况,定期进行核实,检查和指导,并定期统计,做好旬报、月报和年报工作。最新版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81、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接受相关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2、设诊疗区和清洁消毒区,保持室内清洁。3、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应当分室进行。4、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5、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灭菌程序必须遵照国家2004版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操作。6、进行内窥镜诊疗前需对病人做乙肝表面抗原(HBsAg)过筛检查,必要时进行抗-HBV、HCV、HIV过筛检查。对HBsAg阳性者或特殊感染和非特异结肠炎患者等应使用专用内镜或安排在每日诊疗工作
13、的最后。7、每日诊疗工作结束,用75%乙醇对消毒后的内镜各管道进行冲洗、干燥,储存于专用洁净柜内。对吸引瓶、吸引管、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进行清洁消毒。8、每日诊疗工作前,必须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类内镜进行再次消毒。采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时间不少于20分钟。9、做好内镜诊疗、清洗、消毒登记工作。10、储存柜每周清洁消毒一次。11、每日监测使用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并记录,低于有效浓度立即更换。每日室内紫外线消毒。12、每月一次对空气、物表、工作人员手、戊二醛培养。最新版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9一、疫情报告管理制度:1、责任报告人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在规定时限内向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4、报告,必要时要做订正、死亡报告。2、各级医疗保健科,每日定时负责收集各科室疫情报告卡,并在24小时内网络直报。各有关科室要设传染病登记簿,预防保健科设传染病报告总登记簿。3、学校、厂矿、个体诊所等医疗保健机构发现法定传染病应填写疫情报告卡向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也可向所在地镇卫生院预防保健科(组)报告。4、村(居委会)卫生室发现法定传染病向乡(镇)卫生院预防保健科报告。5、乡(镇)卫生院保健科,建立传染病登记簿,指定专人收集、登记、核实本院就诊传染病和辖区内村(居委会)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报告的传染病,在24小时内网络报告。6、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
15、灰质炎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时,应于24小时内向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网络直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此类疫情报告时,应立及上报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县卫生行政部门,同时组织核实调查、疫点处理和进行核实情况报告。7、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发现其它乙类传染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4小时内网络报出。8、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病暴发疫情时,应按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与方式上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执行。二、卡片报告、审核、查重、订正制度1、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专职人员要每日(包括法定节假日)上午、
16、下午及时、完整、准确报告传染病卡片,对直报系统内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以及重卡等检查,对有疑问的卡片应及时通知报卡单位核对;对核实无误后的个案信息通过网络确认上报。2、审核过程中发现暴发疫情或异常疫情报告时,要立即通知报卡单位进一步核对;若信息属实,要通过网络尽快确认报告信息,同时报告主管领导和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按规定时限和程序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派出专业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3、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或其他调查中发现传染病报告卡信息有误,应在24小时内通过网络进行订正或删除,同时告知原填报单位;发现未报告传染病病例,要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调查人员及
17、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按规定进行网络直报。4、每天查重。各报告单位间重复报告的卡片和经订正报告或个案调查后否定的卡片。5、鼠疫、霍乱、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和新发生的法定传染病按月订正统计,其它传染病在年报中订正统计。三、自查奖惩制度1、疫情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不得瞒报、缓报或谎报发现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2、对违反传染病报告制度的单位(科室)或个人,取消其当年评先、评优及评职称待遇。造成后果的一切责任由当事单位或个人,接受上级部门的经济、行政或法律责任的处罚。3、对疫情报告有功单位或个人,根据相条款规定报告上级部门给予奖励。完整、准确登记门诊日志。要求字迹清楚。连续缺5天或
18、不完整、准确的扣1分,每增加一天扣0.2分。未建立传染病报告制度,扣2分。传染病报告率每下降1%,扣1分;全年零报告的,扣5分。对辖区卫生室及个体诊所每月检查一次传染病报告情况,缺一次扣0.5分。不及时、完整、准确网络直报或报出传染病卡片的,扣5分。无重点疾病预案、物质准备的,扣5分。以上扣的总分将与年终卫生经费的发放挂钩,并全县通报批评。4. 疫情报人员至少每旬到各科室检查门诊日记及进出院登记薄,发现漏报或迟报的传染病应立即要求医生补填传染病报告卡,同时做好记录,项目至少包括检查时间、检查范围,查出传染病例数、漏报数、漏报医生等。并及时上网补报。院领导应半年或一季度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一次疫报工
19、作检查,方法同上,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并与年终考核结构。四、培训、网络维护制度1、管理领导小组应及时把各种有关疫报文件的精神或要求等进行传达贯彻,不定时组织培训、学习,并做好培训与学习记录。2、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传染病信息报告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培训工作。每年一次。3、负责本行政区域的信息报告网络系统的维护,提供技术支持。随时指导培训。如出现网络故障,及时联系电信部门给予解决。如出现业务问题,随时指导培训。随时预防病毒发生。4、开展对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信息报告督导、检查和评估,提供相关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每年二次。5、对新参加工作或新负责传染病管理工作的人员要随时进行培训。6、疾控中心每月组织全体职
20、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学习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业务能力。五、传染病网络监测查询制度1、动态监视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报告信息,对疫情变化势态进行分析,及时分析报告、调查核实异常情况或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疫情。2、发现鼠疫、霍乱、肺炭疽和脊髓灰质炎输入野病毒病例,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严格管理病人的同时,以最快的方式向可能感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报疫情。3、对实行专病管理的传染病,应将流行病学调查的相关信息反馈给专病管理机构及时录入专病管理系统。六、疫情资料管理、分析、应用制度1、 按照有关技术档案管
21、理规定要求,对疫情报表、汇编、分析图表、文字材料和电子文件等载体资料进行归类、编目、集中保管。2、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疫情登记簿、旬报表和传染病漏报调查的原始资料要归类整理,保存年。法定传染病月报表及其电子报表,保存年。3、传染病报告卡的电子文件,具有流行病学重要意义的原始调查资料,传染病年报表,月、年疫情动态分析,定期趋势分析,疫情管理文件(包括技术方案和传染病漏报调查结果通报等,及其电子文件),应永久保存。4、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本辖区的疫情资料,每年进行一次汇编,并永久保存。5、 定期疫情分析:按月作出动态分析简报。如遇有重大疫情时,随时作出专题报告,上报县卫生行政部门和市疾病预防控制机
22、构,及时反馈到各医疗机构。6、 年度疫情分析: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年要对全年疫情进行分析,重点分析疾病的“三间”分布特征及流行趋势、防治对策和效果。分析应有文字材料和统计图、表。7、 疫情预测预报: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对常规疫情和专题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周期、发病季节等流行特征,以及掌握的可能引起流行的迹象和因素,对重点病种进行预测分析并在流行前期做出预报。8、 疫情交换:相邻地区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定期交换疫情信息,遇有重要疫情时,应随时通报。七、传染病检查制度1、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半月要对医院进行传染病疫情的主动搜索,对直报系统内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
23、以及重卡等检查,对有疑问的卡片应及时通知报卡单位核对;对核实无误后的个案信息通过网络确认上报。2、每季度对医院搞好传染病预检、分诊检查3、每半年对县级医院搞好传染病报告管理检查。4、每年对乡镇级医院搞好传染病报告管理检查。八、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1.各医疗单位不得将网络直报的用户名、密码、地区编码上墙或放到明显位置。每月至少修改一次密码。严禁操作人员泄露自己的密码,发现密码泄漏,随时修改密码。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进入其他子系统或进入其他单位的用户。3.传染病网络直报上出现问题,随时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不私自找电脑高手处理。4.网络直报人员不得随意变动,如因工作原因需要变动,须由单位提
24、出申请,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同意后才变动。5.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管理原则,报告时限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染病防治法、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办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技术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办理。6.每输入一次传染病报告之后进行查询、查重,发现输入错误及时纠正,发现输入重卡及时删除。九、评估制度1、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本行政区域内网络直报质量进行评价,对直报工作进行督导检查。2、对所收集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存档;对相关科室定时进行传染病漏报调查,评价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3、各乡镇卫生院对辖区报告的传染病疫情进行登记,并分析辖区传染病疫情态势;对辖区定时开展传染病漏报调查和督导。4、专业防治机构调查核实后按旬、月、年汇总报同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配备计算机和通讯设备,指定专人负责疫情数据的收集、核实、录入、通讯上报、分析反馈和质量控制。5、在自然灾害期间和灾后,通过对灾区(灾民或抗灾群体) 及其有关地区进行与灾害相关传染病疫情的收集、专题汇总、分析与报告,供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在救灾防病决策时参考,也为评价灾区防治措施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十、备份制度每月对传染病信息分析相关数据文件、卡片,文档文件进行备份。确保报告数据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