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第 49 讲 古代中国的文学和艺术 时间: 25 分钟 满分: 60 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 ) 1. (2018 河南安阳一模 )下表是史料中所收录的唐代文学家地域分布情况 (今地名 )。由此可知,唐代文学人才 导学号 99522962 ( C ) 表 旧唐书 文苑传 (115 位 ) 河南 22 人,河北 22 人,陕西 13 人,山西 12 人,江苏10 人,浙江 6 人,湖北 5 人,山东 4 人,四川 2 人,不著籍贯者 19 人 新唐书 文艺传 (77 位 ) 河南 22 人,河北 17 人,陕西 9 人,山西
2、 8 人, 江苏 4人,浙江 4 人,湖北 3 人,山东 2 人,甘肃 2 人,福建1 人,安徽 1 人,籍贯不明者 3 人 A.由南方向北方不断地迁移 B以北方社会作为创作题材 C呈北重南轻的不平衡局面 D受传统文学创作区域影响 解析 无论是旧唐书还是新唐书,二者所涉及的都是唐代史实且没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因此通过材料我们无法得出一种对比式的结论,故 A 项错误;根据图表,我们无法判断唐代文学家创作题材的范围,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在旧唐书还是新唐书中,北方文学家在数量上占有着较大的优势,唐代 文学人才在这一时期呈现出北重南轻的不平衡局面,故 C 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涉
3、及传统文学创作区域,这属于明显的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故 D 项错误。 2. (2018 山东、安徽名校联考 ) 在中国古代,一代一代的诗人们用磅礴的气势,有力的语言,唱出了无数振奋人心的黄钟大吕之声。 “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 ,这是鲍照的决心和誓言。 “ 大鹏一日从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这是李白的宏伟之志。对于这类诗词所创造的意境,唐代诗僧皎然用 “ 忠 ” 、 “ 志 ” 、 “ 力 ” 去标举它。这反映了 导学号 99522963 ( B ) A道德观念开始依附于政治 B儒学精神融入社会生活 C儒学发挥了经世致用作用 D儒家思想受到普遍认同 解析 道德
4、观念依附于政治早于诗词出现,故 A 项错误; “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 、 “ 扶摇直上九万里 ” 等诗句体现了儒家的历史担当和进取精神,说明儒家思想已经融入诗词,融入社会生活,故 B 项正确;这些诗词表达了作者的思想,不能体现经世致用,故C 项错误;儒家思想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受到佛教和道教的挑战,故 D 项错误。 3. (2018 衡水金卷联考 ) 宋代的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 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初步呈现出雅俗共存的局面。连宋朝皇帝都愿意听 “ 话说赵宋某年 ” 的话本小说。对此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导学号 99522964
5、 ( A ) A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的发展 B君主好恶决定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 C通俗文学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D文言文体受到严重冲击并开始衰落 解析 根据材料中描述的 “ 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 ” 都属于世俗文学,这主要是因为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故 A 项正确; B 项本身说法错误,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并未 涉及通俗文学兴起的影响,故 C 项错误;材料中仅说明市民文学的兴起,并未涉及文言文体的发展,故 D 项错误。 4 (2018 河北衡水中学调研 ) 明代中后期,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通过诗文、书画、民歌时曲、通俗小说,不少能工巧匠、名医名卜等则通过技艺,获得了社会
6、地位、政治身份或经济收益。这反映了当时 导学号 99522965 ( B ) 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B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 C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D社会文化的高度繁荣 解析 重农抑商政策是指重视农业,抑制商业 和手工业的发展,在题干中未体现, A项与题意不符;材料反映的是某些人的社会地位、政治身份或经济收益的变化,不是市民阶层队伍的壮大, C 项与题意不符;题干没有涉及社会文化的高度繁荣, D 项与题意不符; “ 读书人通过诗文、书画、民歌时曲、通俗小说,不少能工巧匠、名医名卜等则通过技艺获得了社会地位、政治身份或经济收益 ” 说明不同的阶层都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体现了社会价值体系的多元化,故选 B
7、项。 5. (2018 四川绵阳一模 ) 下图是中国古代 “ 教 ” 、 “ 学 ” 两字字形的变化,变化的字形却有不变的含义。在此,不变的含义指 导学号 99522966 ( C ) A字体的笔画顺序 B字体的结构部件 C重视文化价值的历史传承 D弘扬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 解析 篆书字体富于图案美,楷书方正严谨,二者笔画顺序不尽相同,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楷书在继承篆书的基础上演变,字体结构更加方正严谨,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楷书在【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继承了篆书的书写方式的基础上演变而来,故 C 项正确;材料体现古代中国的书法源远流长,无从了解民族精神,故 D 项错误。 6 (2018
8、 河北邢台月考 ) 有人认为, “ 篆 ” 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 (天 )的敬畏感,所以 篆字图形犹如天上的星辰;隶书则代表了人开始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对大地广袤的思考;而楷书出现的时期就是被认为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其意在说明导学号 99522967 ( A ) A社会进步推动了古代人文意识的发展 B古代书法具有 “ 天人感应 ” 的精神内涵 C三种字体演变是古人对科学发展的认识 D楷书演绎了古人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 解析 “ 对大自然 (天 )的敬畏感 ”“ 对大地广袤的思考 ”“ 人类自身开始觉醒 ” 这一历程说明人对于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故 A 项正确; B 项反映出篆体的
9、思想特点; C 项中科学认识不符合题意;楷书是觉醒,不是理性思维,故 D 项错误。 7. (2018 河南八市测评 ) 下面是关于 “ 马 ” 字写法的发展演变图,促进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导学号 99522968 ( C ) A文字书写工具的不同 B书写材料发生变化 C经济和文化交流需要 D书法艺术不断发展 解析 马字字形写法的变化,体现不出书写工具不同,故 A 项错误;书写材料变化影响不到马字写法的变化,故 B 项错误;马字字形由繁到简的变化反映出过于复杂的文字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或社会发展的需要,故 C 项正确;马字字 形的变化反映出文字的审美功能下降,实用功能上升,故体现不出书法艺术的不
10、断发展,故 D 项错误。 8. (2018 全国卷高三摸底 )明代文学家顾起元客座赘语中说: “ 南都万历以前,公侯与缙绅及富家凡有宴会、小集,多用散乐,或三四人,或多人,唱大套北曲 ? 后乃变而尽用南唱 ? 大会则用南戏。 ” 这反映出 导学号 99522969 ( C ) A明代戏曲中心已转移到南方 B元杂剧最初在我国南方兴起 C明中后期元曲发展渐趋衰落 D明代我国戏曲逐渐走向融合 解析 “ 公侯与缙绅及富家凡有宴会、小集 ” 可见只是在宴会时的听曲习惯发生了变化,无法体现戏曲中心的转移,故 A 项错误;材料中的 “ 散乐 ” 和 “ 南戏 ” 均为明朝时期,【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而
11、非元朝时期,故 B 项错误; “ 南都万历以前,公侯与缙绅及富家凡有宴会、小集,多用散乐,或三四人,或多人,唱大套北曲 ? 后乃变而尽用南唱 ? 大会则用南戏 ” 可见元代流传下来的北方散曲逐渐被明代南方兴起的 “ 南戏 ” 所取代,可见元曲在明代的衰落,故 C项正确;材料中宴会用曲的变化没有体现 “ 融合 ” 这一过程,故 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20 分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导学号 99522970 材料一 从元杂剧以后,一直到 20 世纪 20 年代,戏剧一直是城市人民最主要的共同审美对象。这种情形在明代表现得非常充分。明代戏曲在元杂剧后取得了极大的繁荣。首先是种类
12、繁多 ? 其次是大作家、大作品和名演员不断涌现 ? 第三是不断有创新 ? 汤显祖是明代最伟大的剧作家,他的牡丹亭是一部 “ 以情格理 ” 的杰作。汤显祖最佩服的是晚明卓越的思想家李贽 (卓吾 )。李卓吾主张重视功利,提出 “ 吃饭穿衣即是人伦物理 ” ,对汤显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作品强调 “ 情 ” 字,反对封建伦理道德中的 “ 义 ” 和 “ 理 ” 。汤显祖牡丹亭题词说: “ 如 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而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 以情为指归、为人生的最高追求 ? 是一种新文化的代表。 摘自黄建华、任丽青明代的城市文
13、化 材料二 他 (莎士比亚 )剧本的背景都设在意大利、法国、苏格兰或者希腊,但是实质上这些故事发生的地方就是莎士比亚所了解的狭小世界,即伦敦、斯特拉特福以及二者之间的地区 ? 他的很多重要剧本都隐含着这样的意义。詹姆斯一世的腐朽王朝在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中的埃及朝廷中得以用反 讽的手法再现,仲夏夜之梦中的波特姆、彼得 奎斯和他们的同类都是英国的乡下人,而几乎不像雅典人 ? 在第十二夜中,我发现马尔沃利就是讽刺版的本 琼森,李尔王中的埃德蒙就是莎士比亚心目中另一位对手 克里斯托弗 马洛的最终版。 【注:本 琼森和克里斯托弗 马洛都是莎士比亚以后不久英国著名的人文主义剧作家】 自莎士比亚之后,伦敦涌现出了一大批诗人、剧作家和小说家 ? 伦敦小说家查尔斯 狄更斯也没能例外 ? 如莎士比亚再现世界一样,狄更斯再现了伦敦。 摘自哈罗德 布鲁姆伦敦文学地图序 (1)根据材料一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戏剧繁荣的原因,并简要说明汤显祖戏剧的思想内涵。 (8 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莎士比亚戏剧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8 分 )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 16 17 世纪中西方戏剧的共同特点。 (4 分 ) 答案 (1)原因:元代元杂剧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市民阶层的【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壮大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