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卖家):luzy369 文档编号:5307082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单元 岩石与土壤1.岩石与土壤的故事【教材简析】本单元以“岩石与土壤”为探究主题,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并初步建构岩石与土壤在特征、组成、类别等方面的科学观念,并通过探究岩石与土壤本身的价值来增强学生对岩石和土壤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本课是单元起始课,主要安排了4个活动:观察并描述采集到的岩石和土壤、交流岩石和土壤的来源地及用途、了解岩石和土壤背后的故事、整理我们知道的岩石和土壤的知识。其中“了解岩石和土壤背后的故事”是本课的重点,通过“岩石和土壤背后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到岩石和土壤不但是地球系统的基本要素,更是人类研究地球历史的重要资源,因为它们很好地记录了地球形成和演化的历史,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2、,这也为本单元后续的学习提供了认知铺垫。【学情分析】岩石和土壤随处可见,山坡上、溪沟里、小路边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所以学生对它们并不陌生,也知道岩石中会有动植物的痕迹,以及化石的存在,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岩石和土壤在形成过程中记录下的地球形成与演变的历史。本节课对学生采集来的岩石和土壤的来源、特征、用途进行简单观察讨论后,再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岩石和土壤背后的故事,从而帮助他们认识到岩石和土壤不仅仅是地球重要的物质组成,更是地球变迁的重要研究资源。【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实物、图片和观看视频,知道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用途广泛,认识到它们的形成过程记录了地球

3、形成与演化的故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科学思维用分析、推理等思维方式学习感悟岩石和土壤的意义与价值。探究实践用气泡图等方式记录岩石和土壤的特征、用途及相关的故事。态度责任在展示交流中,产生对岩石和土壤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意识到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岩石和土壤背后的故事。难点根据视频、图文资料了解岩石和土壤背后的故事,分析、推理出它们记录下地球形成演变的历史。【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学生1.课前每组搜集34块岩石、34份土壤;2.观察记录单。【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课件出示地球图片。提问:地球家园中有什么?2.讲述:空

4、气、植物、动物等都是地球家园中的成员,岩石和土壤也是地球中的重要成员。揭示课题:岩石与土壤的故事(板书)。设计意图“地球家园有什么”是学生在低段研究过的课题,借助曾经的“地球”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关注到岩石和土壤是地球系统的基本要素,激发学生观察和探究的兴趣。二、探索岩石和土壤(预设35分钟)材料准备:学生课前收集的岩石和土壤、各种岩石和土壤的图片1.观察并描述我们采集到的岩石和土壤(预设10分钟)(1)提问:同学们都采集了一些岩石和土壤,你们是在哪里采集到的呢?(2)讲述:是的,山上、海边、田野等到处都有岩石和土壤的身影。不单单是这些我们看得到的地方有岩石,海洋底部也是有岩

5、石的,我们地球的表面都是被坚硬的岩石包裹着的呢!(3)提问:岩石和土壤什么样呢?仔细观察并介绍一下你手中的岩石或土壤。(4)学生展示交流。(5)小结:有的岩石颜色深,有的颜色浅!有的有条纹,有的没有条纹!有的岩石直接裸露,有的被厚厚的土壤覆盖着!不同地区的土壤也是不一样的,它们的颜色、颗粒大小、含有的成分也都有区别!那这些土壤有什么相似点吗?(预设:都可以种植植物、为动物提供家园)(6)提问:岩石又有什么作用呢?(预设:冶炼金属、制成中药、点豆腐、制作成首饰)材料准备:岩石和土壤的相关视频2.了解岩石和土壤背后的故事(预设18分钟)(1)讲述:岩石和土壤虽然没有生命,但可以告诉我们很多地球以前

6、的故事呢!视频介绍鹦鹉螺化石的故事。视频介绍蕨类植物和部分化石的故事。资料介绍魔鬼塔的故事。资料介绍土壤的故事及四个土层的特点。(2)提问:从资料中,你知道了岩石与土壤的哪些故事呢?(3)小结:化石诉说着地球上曾经有哪些生物存在过,鹦鹉螺化石帮我们了解到喜马拉雅山曾经是海洋。魔鬼塔中的化学成分告诉了我们其形成年代,同样的方法还可以测定地球的年龄。土壤来自岩石的风化,它的形成过程是很漫长的。(4)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岩石和土壤的故事?3.整理岩石和土壤的知识(预设7分钟)(1)师生交流,并在气泡图中整理相关知识。(2)小结:岩石与土壤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设计意图在相互交流中

7、,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岩石和土壤有着不同的特征和用途。借助资料,从岩石的化学成分、岩石中动植物的痕迹以及土壤形成的过程这3个方面向学生展示岩石和土壤如何记录了地球演变的历史,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岩石和土壤背后的故事。三、拓展:调查当地的岩石和土壤(预设2分钟)讲述:如果人类想要更好地利用岩石和土壤,想通过岩石和土壤了解更多地球形成和演化的故事,还需要坚持不懈地研究它们。课后有兴趣的小朋友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以继续调查当地有什么岩石,土壤是什么样的,也可以去当地的博物馆寻找相关资料。设计意图调查当地岩石和土壤的特征,搜集当地岩石和土壤的故事,可以拓展学生的相关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培养对岩石

8、和土壤的探究兴趣。【疑难解答】不少学生喜欢收集岩石,总是拿着各种岩石向教师求教岩石的名称、作用等,教师也不认识,怎么办?教师可以购买一本岩石相关的百科全书,比如DK的儿童图解百科全书之岩石与宝石放在实验室,将它当作“岩石字典”,当孩子们带着岩石求教时,引导他们先观察岩石的特征,再根据特征查询岩石的名称以及相关的趣味小知识。学校里有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可以让学生对照辨认,同时也可以引导孩子们去博物馆寻找答案。【教学后记】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材简析】第2-4课为本单元的第二部分,主要围绕岩石展开。本课是研究岩石的第一课,在这之前,学生已经了解岩石和土壤背后的故事,知道了岩石和土壤对我们认识地球

9、历史的变迁具有重大意义,从本课开始将对岩石和土壤进行更细致、科学的观察研究。岩石种类繁多,它们的性质也多种多样。本课将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几种常见的岩石花岗岩、砂岩、大理岩,共有三个活动:1.引导学生分别用肉眼和放大镜去观察三种岩石的外部特征;2.学习科学家们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观察和使用简单工具,比较不同岩石的颜色、坚硬程度、颗粒粗细等特征,同时学会用比较的方法观察事物,知道比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科学的方法;3.根据探究中记录的表格,总结归纳出三种岩石的特征,学会观察岩石的视角和方法,完成对知识的迁移。【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观察物体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对岩石的结构特征有着浓厚的兴趣,也能熟

10、练运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岩石。在上一课的学习后,学生理解了研究岩石和土壤的重要意义。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到观察岩石还有一些更细致、科学的方法,这些方法相对比较陌生,但也正是本节课学生要学习和掌握的重点。在完成本课的学习后,相信学生已经能区分几种常见岩石的特性,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用科学家的视角和方法去研究岩石,但对于完成岩石特征知识的迁移,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实践巩固。【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知道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科学思维借助参照物,采用比较的方法对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特征进行观察,并能用科学词汇描述、记录岩石的特征

11、。探究实践借助感官和简单工具,由浅入深地对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特征进行细致、科学的观察,如实记录观察结果。态度责任在观察岩石的过程中,保持对岩石的探究热情,意识到认真细致地观察、比较、描述和记录是十分重要的。【教学重难点】重点在观察比较中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难点从不同视角观察并描述岩石的特征。【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学生为每组提供一块花岗岩、一块砂岩、一块大理岩、放大镜、手电筒、铜钥匙、小钢刀(铁钉)、小钢锉(砂纸)、观察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图片聚焦、激发兴趣(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课件,岩石图片1.课件出示2种岩石的图片(浮石和花岗岩)。提问:观察一下,这两种岩石有哪些最明显的特征?

12、(预设:浮石多孔、花岗岩有多种颜色)2.谈话:你们可真会观察!我们伟大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曾说过:“观察是得到知识的一个首要步骤。”看来你们已经迈出了成为科学家的第一步。3.讲述:在自然界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岩石,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吧!揭示课题: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板书)。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岩石,并试着用自己的话去描述岩石的特征,激发学生进一步观察和认识岩石的兴趣。二、像科学家一样观察岩石(预设25分钟)材料准备:放大镜、3种岩石(一)初步观察岩石的特征1.课件出示3种岩石的图片描述:这是在野外实地考察时发现的3种岩石,但是无法鉴别它们,想请大家当一当“小小科学家”,一起来鉴别一下。2.提问:你们

13、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观察岩石?(板书:多种感官及观察工具)3.提供材料,学生分组观察三块岩石,师巡视并引导学生对比观察。4.交流探讨:小科学家们,你观察到了岩石哪些方面的特征?(统一汇报)5.过渡:刚才大家观察到了这么多特征,你能对照这张岩石资料卡来鉴别一下它们的种类吗?6.生汇报后提问:大家的意见不统一,怎么办呢?还要收集哪些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判断岩石的种类,允许学生试错,从而激发学习更多细致、科学的观察方法的欲望。(二)细致观察岩石的特征1.过渡:科学家们在野外观察时会采用一些更为细致的观察方法,他们都是从哪些角度去观察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2.课件出示活动

14、记录单。(超链接点击,依次观察岩石构造中的层次、条纹、小孔、斑点、光泽、岩石的组成、岩石的光滑程度,以及岩石的软硬。)(1)岩石的外部特征课件出示4组图片,观察岩石表面的层次、条纹、小孔、斑点。(2)岩石的光泽讲述:光泽是岩石的又一个特征,直接用眼睛观察不容易比较出它们的不同,需要借助手电筒来观察。(微视频展示)(3)岩石的组成(颗粒大小、颜色、种类)回顾思考:刚才大家用手摸岩石,有些岩石摸上去光滑,而有些摸上去很粗糙,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引导关注岩石颗粒大小)出示颗粒大小不同的3张岩石图片(颗粒细密、颗粒粗疏、颗粒粗大),比较观察。提问:是否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颗粒组成?可以看出是由一种还

15、是多种物质组成的吗?(引导关注颗粒种类)(4)岩石的软硬过渡:除了以上这些特征之外,我们还可以用软硬来描述岩石。科学家们在野外鉴别时,常用的方法是用指甲、铜钥匙、小钢刀等作为测试工具展开观察。怎么利用这些工具来判断岩石的软硬呢?(阅读书本P45页资料得出)课件出示具体鉴别标准,注意工具使用的先后顺序,依次刻划。3.出示实验任务讲述:请小科学家们运用刚才所学到的方法系统地观察这3种岩石,尝试用科学的词汇来描述它的特征,然后填写记录单,并对照岩石资料卡再次鉴别它们4.学生开始实验探究,完成实验记录单,老师巡视。5.交流汇报:通过观察,你能分辨这3种岩石的种类了吗? 设计意图由于本课观察内容较多,并

16、且很多实验需要指导,所以对观察方法的指导有所侧重。根据学生生成,依次学习他们感兴趣的观察方法,系统地掌握观察方法。而后再次观察实践,并结合书本的科学词汇描述记录岩石特征,再次鉴别岩石,全班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对几种常见岩石的特征形成比较完整的认识,科学的观察方法也在无形之中渗透落实。三、研讨小结(预设3分钟)1.过渡:学会了这些观察方法,光会判断这三种岩石还不够哦。假如你在爬山时遇到一块不知名的岩石,你该怎样去观察和描述这块岩石呢?2.生汇报后总结观察方法,课件出示(提示从不同视角,完善板书)设计意图在交流汇报中,系统地巩固所学内容,学会用科学家的视角和方法多角度地研究岩石,并能将所学迁移应用到

17、实际生活中。四、拓展:观察岩石的内部物质(预设7分钟)材料准备:岩石、小钢锉(砂纸)1.思考:岩石的内部组成是怎么样的呢?和我们在表面上看到的一样吗?我们选用一块岩石来看看吧!2.微视频演示:用小钢锉(砂纸)在岩石的一角锉出粉末,将粉末和岩石进行对比。(提示:注意安全,避免划伤!如果时间充裕,可让学生进行观察)3.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了解岩石的更多特征,再见!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对岩石外部的观察转向对其内部的观察,保持对岩石的探究热情,为研究岩石的组成做铺垫。【疑难解答】学生在生活中、校园中发现了特殊的岩石时,想请教师鉴别一下名称,但教师也不认识,怎么办?2022版新课标对本课的具体学习内容要求做

18、了些调整,改为“比较不同岩石的色泽、硬度、颗粒、磁性等特征”,而不再侧重于鉴别岩石种类,否则教师就成为“岩石鉴定师”了,对教师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放低姿态,重点渗透岩石观察方法的教学,引导学生站在科学家的视角去研究岩石,对于不认识的岩石可以先记录或者收集起来,并用科学词汇描述岩石的特征,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查阅资资料,有机会再向专业人士请教。【教学后记】3.岩石的组成【教材简析】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组合而成的集合体。本课主要有4部分,第一部分是观察花岗岩,发现其组成颗粒有三种;第二部分是观察花岗岩的三种组成矿物,掌握观察矿物的方法;第三部分是将花岗岩的三种颗粒和石英、长石

19、、云母三种矿物进行比较,形成岩石由矿物组成的观念;第4部分是认识更多的矿物。以花岗岩为典型的学习媒介,从花岗岩的组成角度切入,回顾岩石的观察方法,引出了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进而通过对这三种矿物的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等的观察、比较与描述,知道了三种矿物的特性。由此,建立矿物与岩石的联系。继续延伸,在比较中认识更多的矿物及其特征。本课的重点是学生掌握观察岩石矿物的方法,形成矿物有一定形态特征的科学观念,并能用科学的词汇去描述,通过比较、分析建立岩石与矿物之间的联系。【学情分析】矿物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应用了矿物,如:很多痱子粉中有滑石粉,一些钟表内有石英

20、、石膏点豆腐、镶嵌了钻石的戒指等。陌生,是因为学生没有观察过矿物,不了解矿物是岩石的组成部分。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对于矿物有了研究的基础。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对岩石进行了细致观察,描述特征。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巩固观察方法并迁移应用到本节课的学习,并重点新增“条痕”“透明度”“光泽”三个特征的观察。【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花岗岩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岩石组成,进而认识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知道颜色、条痕、透明度和光泽是识别矿物的重要依据,矿物的条痕比它的外表颜色更可靠;在多种矿物的观察中认识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出花岗岩由

21、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岩石组成,以此类推形成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观念。探究实践会使用放大镜观察花岗岩,能够用科学方法观察矿物的颜色、条痕、透明度和光泽等特征,并用科学词汇描述、记录矿物的特征。 态度责任培养对矿物观察研究的兴趣,知道矿物和岩石是组成地壳的重要物质,与人类关系密切。【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观察矿物的方法,在比较分析中发现岩石由矿物组成。难点细致地观察并描述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的特征。【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学生1.每组提供1块花岗岩、1块石英、1块长石、1块云母、1个放大镜、1块白色的无釉瓷板、1个手电筒、1块金属、1片玻璃、1片丝绸、1根蜡烛、一些泥土、1盒矿物

22、标本;2.观察记录单。【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聚焦问题(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课件,图片1.讲述:所有的岩石都是由矿物组成的,有些岩石由多种矿物组成,有些仅由一种矿物组成。提问:上节课,我们观察了岩石的哪些特征?2.寻找岩石中的矿物,是研究岩石的一种方法。提问:矿物长什么样,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识别矿物呢?揭示课题:岩石的组成(板书)。设计意图简短地向学生讲述岩石与矿物的关系以及认识矿物对研究岩石的意义,帮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与上一节课所学内容的联系,激发进一步观察研究矿物的兴趣。二、继续学习,深入探索(预设35分钟)材料准备:1块花岗岩、1块石英、1块长石、1块云母、1个放大镜、1块白色的

23、无釉瓷板、1个手电筒、1块金属、1片玻璃、1片丝绸、1根蜡烛、一些泥土、1盒矿物标本、观察记录单1.观察花岗岩的组成(预设10分钟)(1)观察花岗岩提问:这里有花岗岩,我们怎么观察? (2)分组观察,教师巡视。(3)汇报观察的内容提问:花岗岩很“花”,它有哪些组成呢?预设:三种不同颜色和形态的颗粒组成花岗岩。2.观察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预设15分钟)(1)教师指导讲述:组成花岗岩的三种颗粒分别是石英、长石、云母。你有什么方法观察这三种矿物的特性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可适当提示颜色、光泽、硬度、形状、条纹都是重要线索,介绍观察矿物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的方法。(2)分组观察,教师巡视。

24、(3)交流观察的结果。提问:石英、长石、云母分别具有什么特征? 矿物外表的颜色和条痕的颜色一样吗?讲述:在识别矿物时,矿物的条痕颜色比矿物外表的颜色更可靠。3.将花岗岩的颗粒分别与石英、长石、云母进行比较(预设5分钟)(1)提问:之前观察过的花岗岩里面,哪些是石英,哪些是长石,哪些是云母?(2)小组观察与组内交流。(3)学生介绍花岗岩中的矿物组成。提问:这几张都是花岗岩的照片,请你分析为什么不一样吗?(4)讲述: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自然界中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例如石灰岩由方解石一种矿物所组成,花岗岩是多种矿物组成。4.观察更多矿物(预设5分钟)(1)讲述:不

25、同的岩石由不同的矿物组成,不同的矿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世界上已发现的矿物近4000种。教师播放更多矿物的图片。讲述:不同的矿物有不同的用途,例如金、银常常做首饰和收藏投资;石膏是一种矿物,制作豆腐时可用到,并且石膏还是一味中药;一些钟表内有石英矿物和岩石是组成地壳的重要物质,与人类关系密切。提问:这些矿物,你会怎么观察呢?(2)观察更多矿物,并交流。(3)提问: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几种常见的岩石,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一些矿物,岩石和矿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 设计意图从花岗岩的组成角度切入,巩固观察方法,引出了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对石英、长石、云母的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进行细致观察,在

26、比较描述中,认识三种矿物的特性。在比较不同品种的花岗岩中,加深岩石由矿物组成的理解。由此,建立矿物与岩石的联系。继续延伸,认识更多的矿物的特征及其与生活的联系。三、拓展采集岩石和矿物(预设2分钟)1.讲述:采集岩石和矿物,需做好记录。可先记下标本的名称等相关信息,用软纸或毛巾包好带回来。如果得到的是不知名的矿物和岩石,可预先记录下它们的采集地、采集时间等相关信息,并为它们编上号。然后根据学过的知识,对照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图鉴,识别自己采集的标本,也可以请教老师和专业人士。2.讲述:下一节科学课,让我们继续学习“制作岩石与矿物标本”。设计意图鼓励孩子观察更多的矿物,为下一节课制作岩石与矿物标本铺垫

27、。【疑难解答】1.为什么花岗岩有不同的品种? 不同花岗岩中,不同品种的矿物成份不尽相同。花岗岩主要组成矿物为长石、石英、黑白云母等,石英含量是10%50%。长石含量约总量之2/3,分为正长石、斜长石(碱石灰)及微斜长石(钾碱)。课堂中我们观察的花岗岩是众多花岗岩中的一种。自然界中花岗岩还有很多种,比如黄金麻花岗岩、白麻花岗岩、樱花红花岗岩等等。不同花岗岩的矿物成份不同,有的花岗岩还可能含辉石和角闪石。因此,花岗岩有不同品种。2.如何判断矿物光泽? 一边观察矿物光泽,一边同金属、玻璃、丝绸、蜡烛、泥土的光泽进行比对。矿物光泽的分类有很多,教材上简化矿物光泽的内容,以金属、玻璃、丝绸、蜡烛、泥土的

28、光泽进行比对,帮助学生观察矿物的光泽。观察时,用手电筒照射,更便于反光情况的观察,有助于学生描述不同矿物的光泽。【教学后记】4.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教材简析】岩石和矿物是地球上宝贵的资源,搜集岩石和矿物,将它们做成标本保存起来,非常具有价值和趣味性。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是本节课的重点,教科书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详细地介绍了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步骤:搜集材料给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编号观察并对照标本图鉴进行识别为岩石和矿物添加标签按顺序放置到标本盒里展示成果并交流,整个过程要做到科学、严谨。在制作过程中,需要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对采集的岩石和矿物特征进行观察、描述和辨认,并对照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图鉴进行识

29、别,这是本课的难点,需要重点去突破。教科书拓展部分,不断充实标本盒,将科学实践活动延伸到日常生活中,既能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又能增加生活情趣,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正在逐渐提高,但是课前采集岩石和矿物的任务仍需家长陪同。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岩石和矿物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初步认识了几种常见的岩石和矿物,学会了一些观察视角与方法,能对岩石和矿物的颜色、软硬、条痕、透明度、光泽等各方面的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并能根据相应的特征进行辨别。本节课将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知识,这些基础知识对本节课学生借助标本图鉴识别岩石和矿物有

30、很大的帮助。【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知道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方法,认识到岩石和矿物的特征是识别的依据。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能对照标本图鉴识别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探究实践在识别和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方法,加深对岩石和矿物特征的认识。态度责任在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过程中,增强研究岩石和矿物的兴趣,培养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所学知识,对采集来的岩石和矿物进行标本制作。难点对照标本图鉴,对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进行识别。【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标本图鉴。学生1.自备几种岩石和矿物;2.每组提供标本图鉴、毛巾、编号贴纸、标签纸、标本盒、放

31、大镜、手电筒、小刀、铜钥匙、记录单、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直入主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教学课件、自备几种岩石和矿物1.交流:同学们课前采集了一些岩石和矿物,谁来说说你的岩石、矿物在哪里采集的,它们有什么特点呢?2.课件出示一些标本的图片,如蝴蝶标本、树叶标本等。 讲述:我们可以把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也像这样做成标本保存起来。(揭示课题: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设计意图学生对自己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是非常喜爱的,展示并介绍自己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对前面知识的总结应用。制作前让学生初步认识标本,了解标本制作的意义,同时聚焦本课的主题,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二

32、、识别岩石和矿物(预设15分钟)材料准备:自备几种岩石和矿物、标本图鉴、放大镜、手电筒、小刀、铜钥匙、毛巾、编号贴纸、记录单1.讲述:标本上的标签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标本,在给我们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添加标签前,我们需要先来识别它们,怎样识别呢?2.介绍标本图鉴并组织学生了解相关信息。3.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采集到的岩石或矿物进行观察,根据观察到的颜色、透明度、软硬、条痕、光泽、光滑程度等特征,对照标本图鉴,识别是哪种岩石或矿物,并记录到记录单中。4.交流:我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分别是什么,说说理由。设计意图通过标签引出识别岩石和矿物的活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知识,在课前对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

33、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仔细观察它们的颜色、透明度、软硬、条痕、光泽、光滑程度等特征,并对照标本图鉴加以识别并记录,对本节课的难点进行突破解决,并为后续标本的制作做好准备。三、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预设12分钟)材料准备:毛巾、编号贴纸、标签纸、标本盒、学生活动手册1.提问:识别了岩石和矿物,接下来就可以制作了,你觉得应该怎样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呢?2.组织学生阅读教科书的“探索”部分,并结合教学课件巩固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步骤:(1)准备制作岩石标本的材料(毛巾、编号贴纸、标签纸、标本盒)。提问:毛巾用来做什么? (2)给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编号提问:为什么要进行编号? 讲述:可以利用采集的地点来编号

34、,比如在洛阳采集到的样品,就可以依次编号为LY-001、LY-002、LY-003,也可以按照简单的序号来编号。(3)识别采集的岩石和矿物。(4)为岩石和矿物添加标签。标签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编号、名称、采集地、采集人、采集日期等。补充:如果想介绍详细信息,可以制作岩石、矿物说明卡,折好压在盒子底部。(5)将岩石和矿物按照编号顺序放置在小盒的格内,标签对应放好。 3.学生分组活动,制作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在制作过程中,将自己归纳出的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方法与步骤,填写在活动手册中。4.各组展示制作的标本盒并交流,教师选择较精美的标本盒张贴在黑板上。设计意图在自主观察前,先让学生通过教科书来明确制

35、作标本的步骤。基于上个环节对岩石和矿物的识别,这个环节制作标本的过程就比较简单了。但每个步骤都体现了科学性和严谨性,教师需强调注意点,让学生养成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展示交流环节能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加深对岩石、矿物的认识,为后续改进标本盒做准备。四、研讨问题,拓展活动(预设8分钟)1.总结:制作岩石、矿物标本的方法是怎样的?(预设:搜集材料给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编号观察并对照标本图鉴进行识别为岩石和矿物添加标签按顺序放置到标本盒里展示成果并交流。)2.提问:通过制作标本,你对研究岩石和矿物又有哪些新的认识?3.交流:如何才能制作一盒精美岩石和矿物标本?4.拓展:采集更多的岩石和矿物,不断充实你的标

36、本盒。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本节课所学,总结出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步骤,并对岩石和矿物有了新的认识。“充实标本盒”拓展活动,激励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搜集岩石和矿物的习惯,培养学生持续研究岩石和矿物的兴趣。【疑难解答】学生在无法识别岩石、矿物时,向教师求教,但教师也不认识,怎么办?课前教师可以多多充实标本图鉴,如果对照标本图鉴没有“验明身份”,可以引导学生去网上或者专业书籍中查找资料,有机会可以询问地质学家;也可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如网页搜索“地质云 岩矿智能识别工具”()进行拍照识别,或者进入微信小程序“岩石印象”,里面有很多岩石的高清图片,可以对照参考。本节课虽要求能对照标本图鉴进行识别,但如果超出标

37、本图鉴的范围,那么对于岩石或矿物的名字可不做要求,掌握识别和制作标本的方法即可。【教学后记】5.岩石、沙和黏土【教材简析】本课是岩石与土壤单元的第五课,是本单元的过渡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前面四课学生展开了对岩石和矿物的学习,在充分观察了解岩石、矿物的特征后,从本课开始对土壤的各方面特征进行观察研究。本课指导学生观察比较岩石、沙、黏土的异同,从中发现岩石与土壤的关联,形成关于“岩石、土壤”的完整知识体系,体现大单元结构知识概念的连贯性和整体性。本课的重点是观察比较岩石、沙、黏土在颜色、颗粒大小、气味、黏性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并根据观察到的特征和事实对岩石的变化进行推测。除了常用的运用感官和借助

38、工具观察,还需要用团球和涂痕的方法比较它们的黏性,为后续研究土壤的主要成分和观察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的特点等内容做好知识铺垫。【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岩石、沙、黏土三种物质并不陌生,只是不清楚三者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不知道沙、黏土是由岩石变化而来,是岩石风化的产物。将岩石、沙和黏土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观察,利用感官、借助工具去观察岩石、沙和黏土的异同,从颗粒大小、气味、黏性等方面感知物质形态的变化,从而发现三者之间的关联,这样的探究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构起土壤是由岩石风化形成的这一科学观念,帮助学生形成关于“岩石、土壤”的完整知识体系,这样的对比观察也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教学目标】

39、科学观念通过观察比较岩石、沙和黏土,知道岩石、沙、黏土的特征各不相同,认识到岩石碎裂后会形成黏土、沙。科学思维通过比较的方法发现岩石、沙、黏土的异同。探究实践利用多种感官、借助工具观察岩石、沙、黏土,用对比的方法区分黏性的差异,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岩石破裂后会形成黏土、沙的猜测。态度责任乐于用多种方法观察比较岩石、沙、黏土,建立自然界的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观点。【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比较岩石、沙和黏土三者的不同特征。难点初步建立岩石破碎形成沙和黏土的认识,体会到自然界的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教学准备】教师1.班级记录单;2.教学课件。学生1.每组提供1份岩石、沙、黏土、放大镜、白纸、水;2.观察

40、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回顾内容、聚焦导入(预设4分钟)材料准备:课件,岩石、黏土、沙的图片1.课件出示岩石的图片讲述:在自然界中由于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大块的岩石可能碎裂,形成较小的岩石、沙、黏土。2.提问:你在哪里见到过岩石、沙、黏土呢?3.讲述:看来这三种物质还是很常见的,你们都曾在同一个地方发现它们。今天我们要仔细观察岩石、沙、黏土,大家都有信心成为一名小小观察员吗?揭示课题:岩石、沙和黏土(板书)。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在哪里看到过岩石、沙和黏土,交流中发现三者会在同个地方出现从而激发好奇心,希望成为小小观察员去观察比较这三者的不同之处。二、观察比较岩石、沙和黏土的特征(

41、预设30分钟)材料准备:岩石、沙和黏土、放大镜、白纸、观察记录单1.观察岩石、沙和黏土(1)观察方法的讨论提问:我们可以怎样观察岩石、沙、黏土?(预设:眼睛看颜色,鼻子闻气味,手摸颗粒大小、粗糙程度,借助放大镜,放在白纸上观察)(2)学生活动温馨提醒:边观察边记录;可以用“粗糙、细腻、颗粒较大、颗粒较小”等词语进行描述。(3)学生汇报交流(4)小结:岩石粗糙,颗粒大;沙较粗糙,颗粒较大;黏土细腻,颗粒很小。2.比较沙、黏土的黏性(1)比较黏性的方法讲述:除了利用感官和借助工具观察,这节课还要学习一些新的方法来比较沙和黏土的黏性。团球:取适量沙和黏土放在手心,加适量的水润湿,试着团成小球,观察现

42、象。涂痕:用手指分别蘸少量潮湿的沙和黏土,在白纸上涂痕,过一会儿,把白纸竖起抖一抖,观察痕迹。(2)学生活动温馨提醒:边观察边记录(3)学生汇报交流参考格式:我观察到容易团成球,说明它,我认为这与它的有关。(预设:黏土颗粒小,容易团成小球,黏性大;沙颗粒较大,不容易团成小球,黏性差)(4)小结:沙颗粒大,没有黏性;黏土颗粒小,黏性大。设计意图在观察活动前,引导学生交流观察比较的方法,提示观察的时候要将岩石、沙、黏土放在白纸上便于观察,为观察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在第一个观察活动结束之后学习新的观察方法团球和涂痕,更有利于学生对黏性的观察和理解。三、大自然中的岩石变化(预设6分钟)材料准备:记录单

43、、大自然中岩石的图片1.课件出示大自然中岩石的图片提问:经过对岩石、沙、黏土的观察比较,现在你觉得大自然中的这些岩石在很久之后会怎样变化呢?2.讲述: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设计意图通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表示岩石的变化过程,把岩石、沙、黏土的形成联系起来。 【疑难解答】1.本节课中的团球与涂痕都是学生新接触到的观察方法,应以怎样的方式指导更为有效?可以利用视频介绍方法和注意事项指导。团揉力度的把握教师可以进行个别指导。2.团球过程中水量不容易控制怎么办?使用滴管加水虽然可以一滴一滴地加,但是有的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控制不好,导致一次性就加了过多的水。使用小喷瓶代替滴管,学生容易操作,水量

44、也更加容易控制了。【教学后记】6.观察土壤【教材简析】岩石与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资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第2-4课对岩石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第5课观察比较岩石、沙和黏土,为本课对土壤的观察、研究做了必要的准备。本课主要研究“土壤中有什么?”分别从土壤的组成、颗粒的形态以及土壤成分三个方面,从宏观到微观对土壤进行细致观察。本课内容主要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新鲜的土壤展开观察,初步了解土壤的成分。第二部分对土壤颗粒进行观察与描述,为土壤分类做铺垫。第三部分是土壤沉积实验,观察土壤在水中会根据颗粒大小的不同出现分层,进一步认识到土壤的成分。同时也为五年级学习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奠定基础。本课的重点是通

45、过实验观察分析土壤有哪些物质组成,了解土壤成分。知道土壤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树立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学情分析】土壤对于学生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我们周围到处都有土壤,但是他们从来没有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去观察土壤,对土壤的组成并不了解,特别是对土壤颗粒的认识比较陌生。学生在前面几课已经利用了各种方法对岩石、矿物进行观察,对一些常用的方法比较熟悉,所以本课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用看、闻、摸等方法观察土壤对学生来说比较简单。但是,第二部分观察土壤颗粒的大小对学生有些难度,不同的学生认知水平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会出现差距,这里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土壤,知道土壤的主要成分是岩石风化

46、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颗粒(沙砾、沙、粉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科学思维用分类、分析、画示意图等方法归纳土壤的特征。探究实践通过观察实验、沉积实验了解土壤的组成成分。态度责任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产生进一步探究土壤的兴趣和培养学生保护土壤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土壤有哪些物质组成,了解土壤成分。难点感知土壤颗粒大小、沉积顺序。【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学生1.每组提供1份新鲜的土壤和1份干燥的土壤、白纸、牙签、放大镜、搅拌棒、镊子、一次性手套、尺子、一杯水;2.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一、聚焦问题(预设2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出示土壤图片。提问:我们吃的许多食物都来自土壤中生长的植物,土壤里面有什么呢?2.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观察土壤。揭示课题:观察土壤(板书)。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暴露学生前概念。二、观察土壤(预设25分钟)材料准备:1份新鲜土壤、1份干燥土壤、白纸、牙签、放大镜、一次性手套、镊子、尺子、实验记录单1.观察新鲜的土壤。(1)观察前的讨论。提问: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观察土壤?(2)小结:我们可以用眼睛观察,也可以借助放大镜,还可以用扇闻的方法闻一闻土壤的气味;活动过程中注意提示用手卫生。(3)组内合作,有序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科学 > 教科版(2024) > 四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doc)为本站会员(luzy369)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