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省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试题课程代码:0088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1978年,_提出:“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最重要的社会性目标”(B)1-2A.心理健康B.阿拉木图宣言C.WHOD.黄帝内经素问2.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三维度中,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维度(C)2-18A.体质状况B神经类型C.个体生活经验D生理生化3.获取学前儿童进行心理发育评价所需信息时的一种简单而又十分
2、普遍运用的方法是(A)4-66A.谈话法B观察法C.筛选检查法D.问卷法4.测查儿童用手抓和绘画的能力是丹佛发育筛选测验能力中的(B)4-69A.应人能B.应物能C.言语能D.粗动作能5.康纳斯教师评定量表适用于_的评估工具。(B)4-75A.问卷法B.观察法C.谈话法D.标准智力测验6.“观察到季节的转变”属于对学前特殊儿童现有学习经验评估内容中的(C)5-94A.分类B.数C.时间D.空间关系7.“你可不可以告诉我,为什么你到这里来看我”是应对方法中的(B)6-119A.谈家常B.单刀直入C.探究行为D.获得方式8.当儿童对父母有愤怒时而对着洋娃娃发脾气,是防御机制中的(C)7-133A.
3、压抑作用B.投射作用C.转移作用D.反向作用9.知道无意识的方法主要有催眠法和(C)7-135A.谈话法B.辩论C.自由联想法D.提问法10.社会学习理论是由创立的(C)7-140A.巴甫罗夫B.斯金纳C.班杜拉D.罗杰斯11.“永远的楷模”,属于儿童对注意力过度寻求中的(A)8-163A.主动建设型B.被动建设型C.主动破坏型D.被动破坏型12.当个体知觉对自己的虚假层以后,渐渐了解到虚假的表层底下是恐惧在作祟,这样的觉察往往是相当吓人的经验,属于皮尔斯提出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层(A)10-191A.恐惧B.困惑C爆发D.觉察13.对儿童进行辅导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不强制和(C)11-211A.不能
4、错误归因B.运用多种方法C.不迎合D.不随意14.弱智儿童的主要心理问题表现在:缺乏对行为的控制、缺乏社会行为的技巧和(B)13-264A.注意力分散B.缺乏内在动机C自我评价水平低下D.经常表现出消极情绪15.有效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包括家庭、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和(C)14-280A.幼儿培训单位B.大众传媒C.托幼机构D.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16.心理健康本属医学范畴,最早来自对精神病性质的研究和治疗,以改善精神病患者的待遇。1-1答:A17.韦克斯勒学前儿童智力量表可以适用于
5、4-6.5岁儿童。4-70答:A18.对学前特殊儿童而言,幼儿园是最主要的学习场所。5-88(家庭是最主要的学习场所)答:B19.狭义的心理辅导往往包括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有时心里检查、心理测验也被列为心理辅导的范围。6-108答:B20.通过对个体继续的、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援助并力图使其行为、态度得到改善的过程,这是罗杰斯对心理辅导的解释。6-108答:A21.在精神动力学中,最主要的有三个概念,即本我,自我和超自我。7-131答:B22.个体心理学是由心理学家阿德勒创立的。8-156答:A23.完整治疗法是由波纳倡导和建立的一种心理辅导法。10-185(皮尔斯)答:B24.学前特殊儿
6、童,是指在心理发展水平上异于同龄儿童、年龄为2-7岁的儿童。13-259答:A25.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是正规的,它有较大的随机性和随意性。14-281(非正规)答:B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6.适应 3-41答:适应指的是个体与环境的关系,既包括个体根据环境的要求改变自己,也包括个体作用于环境。27.生命风格8-157答:所谓“生命风格”(style of life)指的是个体不断前进达到目标时的一种特有方式和习惯反应。28.空椅技巧10-196答:空椅技巧是让来访者以投射的方式,将自己对重要他人的想法和情绪投射到一把空椅上,并让他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体会每个角色
7、的冲突的方法。29.超常儿童13-261答:超常儿童是指处于学龄前或学龄阶段,在智力、创造力、特定学科、领导能力,或在演艺与视觉艺术等方面足以证明其具有超出同龄儿童能力的儿童。30.健康习惯14-279答:习惯是一种比较固定的、完成自动化动作的行为方式。健康行为通过反复实践,持久积累,自然地就形成了健康习惯。健康习惯不只是对外界环境的机械反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理性地应付健康问题和情境的倾向,在某种意义上说,真正称得上健康行为的,就是这样一种健康习惯。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31.简述学前特殊儿童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5-89-90答:下列几项是学前特殊儿童家长所普通关心
8、的问题,访谈人员可以根据这些问题,收集家庭所关心却欠缺的信息。(1)教养问题幼儿的行为问题,幼儿的发展相关问题,家庭在整个早期教育过程中的角色问题,相关活动的设计,家长对幼儿表现的期望等。(2)家庭维持问题基本需求(如食物、衣物)健康与安全的考虑,责任问题,满意度等。(3)沟通问题家庭成员间的沟通方式,家庭成员间彼此的支持程度,对于压力与冲突的处理,对于特殊需求的满足,等等。(4)休闲活动全家都喜爱的休闲活动,家庭成员的特殊嗜好与兴趣、家长是否有独处的时间、家庭对外的社交活动等。32.简述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的服务对象有何不同。6-114答:(1)首先,对服务对象的称呼不同。(2)其次,服务对象
9、的程度不同。(3)最后,服务对象的来源不同。33.简述目标蕴藏的儿童行为的类型。8-160答:目标蕴藏的儿童行为有以下四大类型:(1)寻求舒服型:儿童之所以寻求舒服的主要原因是想要避免压力。这类行为可能会惹火别人,也会使自己的生产力下降。(2)取悦别人型:取悦别人的行为是为了避免被拒绝。或许大多数的人都可以接受一位总把自己排最后的人,但是这个人的成长也会被阻碍。(3)控制型:儿童之所以想要控制别人、自己和环境的原因是想要避免受到非预料的羞辱。能够控制他人会让儿童觉得接受挑战,结果通常会使儿童与他人之间保持一段距离。若儿童过分自我控制的话,通常会拥有非常结构性而很少弹性的生活形态。(4)要求卓越
10、:要求卓越的目标是为了避免无意义的生活。通常这种儿童会使周围的人感到自卑,而且会使自己承担过重的负荷。这类儿童在无法把事情做到完美的境界时常会觉得自责而焦虑。34.简述沟通分析的类别。9-173答:从沟通分析的类别来看,主要有三种:(1)互补型沟通(2)交叉型沟通(3)暧昧型沟通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5.结合案例谈谈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生物学因素。2-19答:(1)遗传因素(2)先天素质(3)机体损伤或疾病(4)生理发育迟缓(5)生化改变36.论述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主要问题。11-214答:在学前儿童中,由于认知发展而引起的问题主要有自我中心化问题、看待事物只专
11、注于一点的问题、思维的非可逆性的问题以及对关系认知的欠缺问题。(1)自我中心化的问题儿童,特别是学前儿童,无法从他人的观点出发看问题。(2)看待事物只专注于一点儿童,特别是学前儿童,无法专心对个问题有多方面的注意。(3)思维的非可逆性儿童,特别是学前儿童,无法用“由前而后”的秩序来解决问题之后,再改为“由后而前”的秩序解决问题。(4)对关系认知的欠缺儿童,特别是学前儿童,无法理解事件给予合适的顺序或因果关系。六、应用分析题(本大题16分)37.案例:女孩兰兰,现年4岁,让家长为难的是兰兰总是表现得郁郁寡欢,喜怒无常,行为退缩,沉默寡言,没有一般儿童所具有的生气和活力。请运用基于精神分析理论的游
12、戏治疗为兰兰的行为设计合理的辅导方案并对其进行评价。12-234答:基于精神分析理论的游戏治疗是一种指导性的游戏治疗,它有别于以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的非指导性游戏治疗。(一)游戏环境的营造在游戏治疗时,治疗者为儿童创设游戏的环境,让儿童去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儿童可以不需要遵守游戏的规则,没有人跟他争夺玩具。在这种情境中,儿童可以尽情地发泄内心的各种抑郁,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儿童在游戏治疗时的所作所为常常是儿童生活的客观环境所不允许的。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的、不能满足的欲望和需要得到补偿,儿童减少了焦虑和抑郁,发展了自我力量,从而能较好地适应现实环境。(二)游戏玩具的引导 在游戏治疗中,治疗
13、者观察儿童游戏中的行为表现,有时也引导儿童运用某些玩具,根据儿童在游戏中出现的潜在的体验,有针对性地对儿童进行解释和说服。通过治疗过程,儿童无意识的体验变成了有意识的体验,提高了自知力,逐步地实现了自我控制,消除了问题行为和心理障碍的各种症状。 (三)案例分析 一个4岁的女孩兰兰郁郁寡欢,喜怒无常,行为退缩,沉默寡言,没有一般儿童所具有的生气和活力。她最初被带到游戏治疗室时,对治疗者持不信任态度,但是不久就开始在游戏治疗室内摆弄玩具了,当第三次来到治疗室的时候,她已经显得比较轻松了,她的游戏也带有较多的自发性。一次,她从一堆玩偶中挑出了5个,将其中的4个排一行,说这4个玩偶中一个是“爸爸”,一
14、个是“妈妈”,还有两个是她的“弟弟”,又指着那个没有排在行列中的第5个玩具说这是她自己。治疗者问:“为什么不同家里人在一起玩呢?”女孩开始哭了,然后捡起指代为爸爸、妈妈的玩偶,将它们使劲地往墙上摔,嘴里还说:“因为他们只喜欢男孩,他们不喜欢我,他们不想要我!” (四)评 价 1优 点 根据精神分析理论,这类游戏使儿童的问题得到了暴露,儿童可以不用害怕受到惩罚而尽情地发泄自己的情绪,这是在与儿童或家长的谈话中所不可能做到的,特别是当儿童早期所遭受的挫折或创伤浮现在意识中,通过适当的途径发泄写这些挫折或创伤有关的积郁,并对儿童进行解释和说服,可望取得治疗效果。 2局 限 关于精神分析理论的游戏治疗的疗效,极少有可靠的研究报告。这种治疗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方法与我国的传统文化背景、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等有诸多不同,即使在西方,对此也有颇多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