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0年10月自考11469宏观劳动力配置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卖家):自学资料库 文档编号:5310011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20年10月自考11469宏观劳动力配置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东省2020年10月自考11469宏观劳动力配置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东省2020年10月自考11469宏观劳动力配置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东省2020年10月自考11469宏观劳动力配置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东省2020年10月自考11469宏观劳动力配置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广东省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宏观劳动力配置课程代码:1146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实证分析方法是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回答(A)1-7A“是什么”的问题B“为什么”的问题C“怎么样”的问题D“干什么”的问题2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是(C)2-12A自然资源的配置B资本的配置C劳动力的配置D技术的配置3传统劳动力配置方式是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来实现对劳动力资源的计划配置的,其中包括(C)3-33A劳动力市场调节制度B生产资料公有制制度C统包统配制度D户籍制度4劳动力流动也叫(B)4-58A劳动力变迁

2、B经济活动人口的迁移C地域性流动D行业性流动5托达罗模型的出发点是(C)4-63A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移民的决策,是根据收入最大化目标做出的B发展中国家迅速的工业化能够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吸收尽C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移民的决策,是根据“预期”收入最大化目标做出的D发展中国家迅速的工业化能够提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能力6决定劳动力资源规模的因素是(B)5-92A人口的质量B人口的数量和结构C人口的素质D人口的分布7从劳动力派生需求的性质和劳动力资源配置的自然属性来看,原则上决定农业劳动力规模的因素是(A)7-163A社会成员对农产品需求的数量和结构B社会成员对农产品需求的质量C社会成员对农产品需求的类型D社

3、会成员对农产品需求的品种8影响劳动力就业选择的主要因素是(D)7-165A工业化进程B社会因素C农业政策D工资及收入水平9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B)8-179A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率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率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比率D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资本比率10影响第三产业就业的主要因素是(C)9-223A行业垄断特点B从业人员的素质C投资政策D劳动力工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11宏观劳动力配置问题的特殊性在于(ABCDE)1-4A社会性B经济性C变动性D相对稳定性E劳动力资源本身

4、的特殊性12制度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因为制度(ABD)2-24A降低交易成本B为实现合作提供必要的条件C提供资源D提供激励E创造经济价值13“一五”时期以后,“统包统配”的方式逐渐正式建立起来,这种劳动力计划配置方式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有(ABCDE)3-31A劳动力配置的城乡分割B低工资、高福利的僵化的工资制度C劳动力几乎没有流动的自由D单一化的企业用工形式E对全社会范围内的劳动力资源实行统包统配14总体来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改革了传统的就业制度,引入市场机制,在扩大就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有(BCE)3-39A促进各行各业吸纳劳动力就业B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5、,扩大就业C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通过市场力量配置劳动力资源D促进国有制企业吸纳劳动力就业E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15农村劳动力转移类型主要有(ABC)4-60A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B向城镇的易地转移C向其他农村地区的易地转移D向国外转移E由中小城镇向大城市转移16影响城乡间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因素有(ABC)5-102A城乡间收入差距B社会保障水平C个人发展机会D工作环境条件E居住环境条件17具体来看,我国农业劳动力数量和结构变动的特点有(ABCDE)7-166A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总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B农业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C农产品贸易不断增长

6、,农业产业内部劳动力结构不断调整D劳动力市场机制成为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基础E离土离乡将成为重要的转移方式18导致中国工业部门就业量下降的影响因素有(ABCD)8-189A发展战略的影响B技术因素C结构调整因素D劳动力素质E国际贸易19第三产业中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主要包括(BCDE)9-199A居民服务业B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C社会团体D科学研究事业E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20影响第三产业就业数量与结构的因素有(ABC)9-218A行业垄断特点B从业人员素质C国家产业政策D劳动力工资E劳动力供给数量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21宏观劳动力配置规

7、律2-15答:指劳动力在各产业、各部门、各行业、各劳动岗位之间的分布次序和数量变动的规律性。22产业6-104答:指按某种劳动内容与劳动社会职能的相似性划分的国民经济各个行业。产业具有两个层次的含义。其一是从宏观层次看,产业是按某一标准划分的国民经济各部分的集合;其二是从微观层次看,产业是具有某一技术特征及属性的企业的集合。产业是介于企业与家庭消费(国民经济的细胞)与宏观经济(国民经济)之间的范畴。23第三产业9-198答:第一产业农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等供应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主要是指除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流通

8、和服务两大部门。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24简述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2-21答:影响和决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众多,但是可以将这些因素归纳为三大类:物质技术因素、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1)影响劳动生产率的物质技术因素主要有:劳动手段、能源、劳动对象、生产工艺、生产力布局(2)影响劳动生产率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劳动者的劳动态度、劳动组织、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劳动者的生活条件(3)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社会生产关系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主要社会条件之一。25简述劳动力流动的微观成本。4-69答:劳动者要实现就业转换,完成劳动力流动,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9、形成劳动力流动的成本。通常包括:(1)直接成本。指劳动者为了实现流动而直接支付的费用。它主要包括寻找工作信息的支出、流入地与流出地之间的交通费用、劳动者在流入地的安家费用、解除劳动合同之前的费用等。(2)机会成本。指劳动者在流动期间,由于放弃了原来的就业岗位,从而失去了原有工作可能获得的收入及其福利。(3)心理成本。指劳动者离开原来熟悉的工作、生活环境,离开亲朋好友,为此所付出的精神上的代价。(4)风险成本。流动劳动力风险成本偏高,主要表现为:失业风险偏高;伤病风险增大;劳动过程风险增加。26简述城乡间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变化趋势。5-102答:(1)农村劳动力继续向城镇转移;(2)劳动力资源继续

10、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3)劳动力资源继续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4)劳动力资源继续流向经济收入高的行业和单位。27简述农业剩余劳动力成功转移的重要标志和条件。7-175答:首先,非农产业的发展。其次,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见,要真正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部分成功转移,至少要做到:大力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以吸收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增加两者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对农业进行制度上和组织上的创新,保护有限耕地,加快农业科学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推广,提高土地的边际生产率和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不断增加农产品的技术含量。28从就业弹性系数角度分析我国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构成。9-214答:(1)就业吸纳弹性系数大于

11、或接近0.8的部门。属于这类的有其他服务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房地产业。(2)就业吸纳弹性系数大于0.4的部门。这类部门有金融业、保险业和社会服务业。(3)就业吸纳弹性系数大于0.2的部门。这类部门主要指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既包括市场化程度高、竞争性强的公路运输、仓储等行业,也包括市场化程度低的自然垄断型的航空、铁路和邮电通信行业。(4)就业吸纳弹性系数在01以下的部门。这类部门包括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等。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29试述我国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的发展阶段。5-91答:从配置方式上看,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根据劳

12、动力资源的配置手段和方式划分,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19491957年,以市场为主的劳动力资源配置。(2)19581978年,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的劳动力资源配置。(3)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劳动力市场逐步得到发展。30试述我国第三产业劳动力数量的变化特点。9-205答: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自1952年以来一直呈上升趋势。一、从GDP及就业的产业构成变化看三次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1980年以来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转移情况看:1、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迅速下降,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流出。2、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比重在这一期间不高,仅占到20%左右,但整体稳定且略有增加。3

1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不高,但增长最快。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很不相称,从某种程度上讲,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二、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的角度看三次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1、第一产业在改革初期结构偏离度为-0.52,说明当时已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和隐性失业问题。2、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正值且较大,这说明:(1)该产业应当吸收更多的劳动力。(2)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该值呈现出越来越小的趋势,说明该产业各部门在这个时期正在接纳越来越多的从其他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3)1991年后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值又大幅上升,表明在这一阶段第二产业并没有合理吸收大量从别的产业流出且

14、正在转移着的劳动力,就业人数的比重稳定且仅有少量增加。与第二产业在GDP中过高的比重相比较,第二产业正在走一条资本密集型的生产路线。3、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正且越来越向零值靠拢,这说明在该时期由于技术进步、生产效率提高而从农业、工业转移出的劳动力大部分被第三产业吸收,第三产业已成为吸收劳动力就业最主要的部门。在未来,第三产业仍有继续接纳劳动的能力。三、从增量角度看三次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1、19782002年间,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最小,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最大,这表明该期间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带动能力最强,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弱。2、第二产业在19781990年间的就业弹性最大,说明这期间第二产业对劳动力还有较强的吸纳能力。3、与第一、第二产业比较,第三产业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就业弹性,即第三产业对劳动力一直保持了较强的吸纳能力。这说明第三产业对就业增长的贡献随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收入水平的增长而日益增大,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就业增长最快、吸纳劳动力最多的部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招考、培训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广东省2020年10月自考11469宏观劳动力配置试题及答案.doc)为本站会员(自学资料库)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