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个体心理与行为的相关概念、特征、关系,掌握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知觉、气质、性格、情绪的概念、分类以及其与行为之间的作用关系,掌握组织承诺的基本内容,理解个体心理与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组织承诺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等内容。第一节 需要、动机与行为 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人的积极性和需要相联系,是由人的动机推动形成的。所以要预测人的行为,就要对人的需要和动机进行了解,以引人的行为并调动人的积极性,使得行为的最终结果朝着组织目标方向发展。一、行为科学家把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行为划分为两种
2、:目标导向行为目标导向行为和目标行为目标行为。二、需要与动机(一)需要的特点 1指向性2多样性3,层次性 4潜在性5可变性6社会制约性(二)动机 动机指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因。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所在,动因则是推动人类进行活动的直接原因。三、动机与行为(一)动机的三种机能(一)动机的三种机能动机具有原始性、内隐性及实践活动性原始性、内隐性及实践活动性的特征,因此其具有以下三种机能:(1)始发机能:动机是个体行为发生的直接动因。(2)选择机能:动机能指导人们作出相应选择,使得行为朝着既定方向、预期目标前进。(3)强化机能:行为结果的好坏,会驱使动机重复出现或不再出现。(
3、二)动机与行为的关系(二)动机与行为的关系一般来说,动机是行为发生的直接内动力,行为是动机的外在表现。动机和行为的复杂关系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同一动机可以引发多种不同的行为。第二,同一行为可以源自不同的动机。第三,一种行为可能由多种动机所引发。第四,合理的动机可能会引起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行为。第五,错误的动机有时会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所掩饰。总之,人的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第二节 价值观、态度与行为一、价值观一、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个人关于生活的基本信念。(一)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一个人基本的信念和判断。(二)价值观
4、的属性 价值观的属性包括内容属性和强度属性。(三)价值观的形成(四)价值观的作用 第一,价值观是研究各个成员对组织认同程度的核心衡量指标。第二,价值观是了解组织成员的态度及动机的基础,管理者可在此基础上对组织成员进行行为分析。第三,价值观会使个体对那些不被其所在群体或组组织接受的信仰、态度及行为进行理化,以解决内心的冲突,进而提高个体的道德感和自我效能感,以便在组织中保持和维护自己的尊严。第四,价值观会影响企业领导人的决策行为。二、态度(一)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指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趋向。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成分构成:知觉成分、情感成分及行为意向成分,这三者合称为态度的ABC模型。态
5、度中的情感成分分为两类:一类是情境性的情绪,是情感过程在外部表现中可以测量的部分,带有冲动性并且容易变化;另一类是比较稳定的情感,由对事物比较深入的认识所引起。(二)态度在工作中的功能(1)调整功能: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并把这种态度作为今后行为的基础。(2)自我保护功能:能使得个体在受到挫折时更好地保护自己。(3)价值表现功能:个体能够借用其所持有的态度来表现自己所推崇的价值观。(4)知识功能:在个体所能知觉到的外部世界中寻求一种稳定、一致的或者可预测的行为倾向。(三)态度对行为的影响 1态度影响认知和判断 2态度影响行为效果 3态度影响忍耐力 4态度影响相容性 对态度进行测量的方
6、法有两种:一是量表法一是量表法,这是一种较为准确的测量方法,二是自由二是自由反应法。反应法。三、工作满意度(一)工作满意度是指人们体验到的一种愉悦或积极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是人们通过对自己的工作或工作经验进行评价而产生的。(二)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1挑战性的工作 2公平的报酬 3 支持性的工作环境 4和睦融洽的同事关系第三节 知觉与行为一、知觉和社会知觉的内涵与特征:1知觉的内涵 所谓知觉,是指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的反映。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加工、整合与解释的过程。但是这种反映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一种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2知觉的种类。根据人
7、脑对事物特性的认识,将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3知觉的特征(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二)社会知觉的内涵与特征1是社会生活中的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2社会知觉的特征(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2)知觉过程的双向作用性。(3)信息加工过程的特殊性。知觉过程一般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观察、选择、组织、解释及反应。三、影响知觉的因素分析(一)主观因素 1兴趣和爱好 2需要和动机 3知识和经验 4个性特征(二)知觉对象的特征(1)接近律:在时间、空间上接近对象,有被知觉为同类的倾向。(2)相似律:具有相似性的对象往往容易被知觉
8、为一组。(3)闭锁律:人们能够把分散但是具有一定联系的知觉对象的反映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4)连续律:在空间和时间上有联系的对象往往容易被视为一个整体。这些规则使得知觉更为简便和有效,被称为知觉组织的“简明性规则”。(三)知觉环境(1)物理环境:(2)社会环境四、知觉偏差重点考察 名词解释(一)首因效应(二)近因效应(三)晕轮效应(四)投射效应(五)心理定势(六)对比效应(七)刻板效应五、归因理论与倾向(二)归因理论(二)归因理论1 1海德的恒常原则归因理论海德的恒常原则归因理论 海德(FHeider)是归因研究的创始人。1958 年,他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中,从朴素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
9、。2 2凯利的三要素理论凯利的三要素理论 凯利(Kelley)进一步补充了海德的归因理论。他认为,当我们观察个体的行为时,总会试图判断这种行为的发生是由于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造成的。(1)特殊性。(2)共同性,(3)一贯性。3 3 罗特的控制源理论罗特的控制源理论 罗特(J.Rotter)认为,人们对于积极或消极事件原因的预料是不同的:(1)内控者。(2)外控者。(3)控制源的影响。4 4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 韦纳(B.Weiner)从成功与失败这两个角度对归因问题进行研究。在他看来,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与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原因,他将这四种主要因划分为控制
10、点、稳定性及可控性三大维度。第四节 个性与行为(一)个性的概念(一)个性的概念 个性是个体拥有的,并带有倾向性的、经常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坐理特征和品质的总和,存在于个体的生理素质基础之上,并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形成和发展。个性包括相互联系的两部分:一是个性倾向性,也就是心理过程的倾向性,包括兴趣、爱好、需要、动机、信念、理想等;二是个性心理特征,也就是心理过程的特征,有气质、能力和性格等。(二)个性的特征(二)个性的特征 1差异性 2倾向性3稳定性4整体性5。社会性二、气质与行为二、气质与行为 气质是人心理活动的动态特征,与日常生活中所讲的“脾气”“秉性”类似。气质较多地受
11、到个体生物组织的制约和影响,是天赋心理特征的表现,与人的其他心理特征相比,具有更强的稳定性。气质是一个人自然特征和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一)气质的定义(一)气质的定义 1气质是先天的个性心理特征 2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二)气质的类型(二)气质的类型 古希腊的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在大约公元前 5世纪时观察到人有不同的气质,他认为人体内部有黄胆汁、黑胆汁、血液及黏液四种体液,由于这四种体液在不同人身体上的分布比例有所不同,所以形成了人不同的气质类型。后人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及抑郁质。1.胆汁质2多血质3黏液质4抑郁质三、能力与行为(一)(一)能力能力指一个人顺利完
12、成某种活动而在主观方面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能力作为个性心理重要的特征,是影响人们活动效果的基本因素。(二)能力的分类(二)能力的分类通常将能力分为两种:一般能力一般能力和和特殊能力特殊能力。,一般能力也称为智力,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及想象能力等,是人们完成一切活动所必需的。特殊能力指在特殊活动领域发生作用的能力,如节奏感、色彩鉴别能力等。(三)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三)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1 1自然素质自然素质自然素质是个体天生的某些解剖生理特征,包括个体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大脑的吉构形态及生理特点。自自然素质是个体能力发展的必要前提。2 2社会实践社会实践能力的大小主要是由实践的
13、广度、深度及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决定的。劳动实践对于人各种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3 3个性因素个性因素众多学者认为,个体能力的发展是和坚强的信念相联系的。四、性格与行为 性格是个性中最为重要、最为显著的心理特征,在个性中起着核心的作用,是一个人区别其他人的集中体现。(一)性格的定义(一)性格的定义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在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为稳定的心理特征。(二)性格的分类(二)性格的分类1依据心理活动的优势性划分的性格类型(1)(1)理智型理智型。(2)(2)情绪型情绪型。(3)(3)意志型意志型2依据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划分的性格类型(1)(1)外倾型外倾型。(2)
14、(2)内倾型内倾型。大多数人的性格处于中间类型,既有外倾部分也有内倾部分。3依据个体独立性划分的性格类型(1 1)独立型。()独立型。(2 2)顺从型)顺从型4五种性格特征是美国学者巴里(M.R.Barrie)和芒特(M.K.Mount)于1991 年种性格特征是外向与内向、情绪适应性、易相处性、谨慎程度、接受新经验佥的开放度,简称Big Five。(三)性格的培养(三)性格的培养性格的培养要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1建立正确的个性倾向系统 2培养坚强的意志 3,形成自我教育能力五、情绪与行为 情绪指的是个体受到某种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的状态。(二)情绪的特征 1情绪的非自发性 2情绪的
15、短暂性 3情绪是一种主观意识体验 4情绪会产生生理唤醒(三)情绪的维度划分为:情绪的种类、情绪的强度、情绪的频率和持久性。1情绪种类多样化 2情绪强度存在差异 3情绪的频率和持久性(四)工作中的情绪管理 1情绪劳动 2情绪智力(五)情绪在组织行为中的应用第五节 组织承诺与组织公民行为(一)组织承诺的内涵 组织承诺也叫组织承诺也叫“组织认同感组织认同感”“”“组织归属感组织归属感”,是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情绪依赖及参与程度。,是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情绪依赖及参与程度。高组织承诺的员工对组织有非常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高组织承诺意味着员工认可组织的价值观和目标,极力维持其在组
16、织中的成员资格,愿意为之付出高水平的工作努力。(二)组织承诺的三因素 1 1感情承诺感情承诺 2 2持续承诺持续承诺 3 3规范承诺规范承诺(三)建立组织承诺 1 1建立高情感承诺。建立高情感承诺。培养员工更高的感情承诺和规范承诺,会带来更低的缺勤率、更低的离职率及更高的绩效。2 2建立财务类的持续承诺。建立财务类的持续承诺。组织还应该通过财务类的持续承诺进一步把员工和组织联系起来,并通过赢得员工的信任来实现感情承诺,最终形成三因素的良性循环。二、组织公民行为组织公民行为的含义:组织公民行为是指个体的行为是自主的,并非直接或外显地由正式的奖惩体系引发的,一般包组织公民行为是指个体的行为是自主的
17、,并非直接或外显地由正式的奖惩体系引发的,一般包括无私并主动地帮助他人、主动参与组织活动、承担超过常规的任务要求等。括无私并主动地帮助他人、主动参与组织活动、承担超过常规的任务要求等。(一)组织公民行为的特点(二)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三)组织公民行为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1组织公民行为的形成依赖工作环境的构建2行为科学原理对行为的塑造(四)组织公民行为的负面影响单项选择题:1.p61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是()A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B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C满足员工各种需要 D提高员工工作效率2.P64代表人们最基本的信念的是()A价值观 B态度 C个性 D动机3.p70当个体知觉熟悉的人时,发挥作
18、用较大的是()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心理定势 D刻板效应4.p70晕轮效应的特点是()A先人为主 B以偏概全、以点盖面C使人们知觉具有方向性 D使人们知觉速度快5.p71归因研究的创始人是()A.凯利 B罗特 C韦纳D.海德6.p74具有多血质的人,其特点不包括()A感情发生的速度快B热情活泼C善于交往并容易适应环境D情感和兴趣不容易发生变动7.p75个性中最为重要、最为显著的心理()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兴趣8.p78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令组织满意情绪状态是()A情绪劳动 B情绪智力C情绪管理 D情绪行为多选:1.知觉的特征包括()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整体性 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恒常性E知觉的空间性2.知觉偏差包括()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投射效应 D心理定势 E刻板效应 3.通常将能力分为()A自然能力 B一般能力 C先天能力 D特殊能力 E社会能力 4.组织承诺的三因素包括()A感情承诺 B短期承诺 C持续承诺 D规范承诺 E长期承诺